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甘蔗剥叶机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甘蔗收获机剥叶系统,通过三维设计软件Pro/E建立了甘蔗收获机剥叶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进行了关键碎叶机构各个参数优化仿真实验。仿真与物理样机试验表明:在第1级喂入机构保证甘蔗一定工作初速度与第3级辅助剥叶机构对残余蔗叶进行清理的前提下,当此碎叶机构碎叶对辊转速为750r/min、碎叶元件交错深度为10cm、交错角度30°时,该剥叶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可高效完成剥叶工作。  相似文献   

2.
甘蔗蔗田碎叶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南方蔗区甘蔗砍收后遗留的大量蔗叶处理问题,介绍了一种蔗田碎叶机技术原理。该碎叶机将蔗叶粉碎还田,避免大量焚烧蔗叶造成的环境污染.使蔗叶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有效利用,改良土壤,保水增肥,并对实际应用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3SY-140型甘蔗碎叶机振动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建立虚拟样机及仿真,对3SY-140型甘蔗碎叶机振动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甘蔗碎叶机振动大及轮轴轴承易损坏的原因,同时,采用新的甩刀排列方案和动平衡措施,使甘蔗碎叶机振动量降低42%,轴承承受的动载荷降低46.8%.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方甘蔗产区开展实施的甘蔗叶粉碎深埋技术,研制了一种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本文重点设计了机具的单边平底开沟装置以适合南方砖红壤的条件要求,确定了开沟装置的结构参数;并通过扭柱型犁体曲面设计,增强了翻土和碎土能力。田间试验表明: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通过性良好;开沟装置开沟平均深度为39.95cm,底部宽度为25.03cm,上底宽为49.85cm,回土深度为11cm,开沟性能良好,工作可靠,能够满足甘蔗叶深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甘蔗剥叶元件工作过程受力的动态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剥叶元件是甘蔗剥叶机构的核心元件,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甘蔗剥叶的效率和质量。为此,用虚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小型甘蔗剥叶机剥叶元件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一个与剥叶元件动力学等价的ADAMS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动态仿真实际甘蔗剥叶机的运行,获取仿真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曲线,为剥叶元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有甘蔗收获机样机存在切割器系统动力不足、刀盘出现卡死影响正常工作、采用机械传动的剥叶系统和行走系统引起的剥叶系统堵塞、行走系统动力性能差等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的工作机构的工况要求,结合原有样机基础上测试的甘蔗收获机各执行机构的压力、功耗等工作参数,采用液压传动技术,设计出了甘蔗收获机的全液压传动系统。简化了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整机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性能、可靠性、适应性。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全液压驱动的小型甘蔗获机性能运行平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来宾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才智,为适应甘蔗剥叶作业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战,现已完成了自走式甘蔗剥叶机的改进工作。自2007年6月以来,该站着手对6BZ-1A型甘蔗剥叶机技术攻关及改造工作。该机在原有的技术上增加了自动行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云南省农机研究所开展了4BZ-2.0小型甘蔗剥叶机适用性试验,经过与人工剥叶对比,5人使用一台小型甘蔗剥叶机工作1 d(8 h)可完成100 t甘蔗剥叶;8人通过手工剥叶1 d(8 h)可完成100 t甘蔗剥叶,工价按120元/人计算,除去机器油耗50元,机器折旧费60元,使用小型甘蔗剥叶机1 d可节约生产成本250元,大大减轻了农民劳作强度,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内物流排杂高速摄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内物流排杂运动机理,研制了甘蔗收获机内物流排杂试验台,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甘蔗与蔗叶在物流通道内的运动全过程,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在物流运动过程中发生弹跳、扭转和弯曲变形,在剥叶运动过程中发生断尾,并且通过排杂装置将蔗叶与甘蔗分离后排出。通过建立甘蔗收获机内各部件元件与甘蔗、蔗叶的简化力学模型,结合甘蔗和蔗叶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甘蔗和蔗叶在物流通道内的运动机理。甘蔗在物流运动中主要受到的作用力为各部件对甘蔗的轴向力、垂直于甘蔗运动方向的切向力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10.
甘蔗作为我国南方一种主要经济作物,其收获既费工时又费劳力,而脱叶的劳动时间最长。通过各种剥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介绍甘蔗剥叶机剥叶装置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研制现状,得出小型甘蔗剥叶机是最适合我国南方甘蔗收获的一种小型农机.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遥控蔗叶切断还田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蔗叶还田现状,设计研究了一种蔗叶还田机。该机采用遥控方式控制其行走,利用柔性刀高速旋转切断蔗叶,实现蔗叶还田。利用ANSYS软件对遥控蔗叶切断还田机机架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表明其强度足够。初步试验表明:该机行走灵活稳定,蔗叶切断效果良好,结构简单,功耗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阐述国外甘蔗机械化的现状、国内甘蔗机械化的发展状况及引进国外甘蔗机械进行试验的概况,对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4GZ-56型履带式甘蔗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消化吸收国外甘蔗收获机械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该机能够在甘蔗收获作业过程中一次完成分行、根部切割、输送、切段、风选杂质和收集蔗段等工序的作业.对各工序主要装置的设计进行了简述,并在甘蔗存在严重倒伏的田间对该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实测的各项指标为总损失率2.25%、宿根破头率11.3%、含杂率7.75%、蔗段合格率94.55%和切割高度合格率94.3%.结果表明,该机能够在倒伏严重的蔗田顺利作业,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亚热带的高杆作物,是广西的主要农作物,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特性,一般种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产量及品质均较低。喷灌是目前解决甘蔗灌溉的比较好的模式。本人着重介绍了卷盘式喷灌机对甘蔗灌溉的适用条件及使用要求,为推广卷盘式喷灌机在甘蔗喷灌中的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宿根甘蔗种植管理过程中,铲蔸和破垄尤为重要,实现机械化作业是现代宿根甘蔗种植的必然趋势。3CP-460型宿根甘蔗铲蔸破垄机是一款针对宿根甘蔗铲蔸破垄而研制的新机型。试验结果表明,其宿根破头率、铲蔸深度和破垄宽度等指标达到宿根甘蔗种植管理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收割后产生大量蔗叶。目前,国内现用的蔗叶粉碎还田机易损伤宿根,降低发芽率,因此,蔗农普遍就地焚烧,污染环境。以蔗叶粉碎还田同时不伤宿根为研究背景,对蔗叶粉碎还田机的核心部件刀轴总成进行研究,基于三维数模,从刀轴转速计算、动平衡校核、排刀密度和方式的确定、许用剩余不平衡量分析和向允差平面分配,对刀轴总成的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为蔗叶粉碎还田机的可靠性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韦承坤 《湖南农机》2011,38(9):22-24
国内各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正在积极进行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制,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些机型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距离批量化生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蔗农收入普遍较低,以分段式中、小型机具作业为主体,大中型联合收获机为辅助的模式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未来将会向以高效率、适应性强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为主体,其他机型为辅助的模式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工成本增加,发展机械化成为甘蔗生产节本增效的迫切需求。甘蔗中耕机械化作业能一次完成松土、除草、施肥和培土等工序,有效改善土壤状况,深层保肥保水,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介绍了甘蔗中耕机械生产技术、发展历程、机型特点以及效益,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发展高地隙底盘配套技术、多功能肥膜药一体化轻便型耕作培土机以及驱动型中耕联合作业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