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1年生惠民短枝富士为试材,研究了矮化密植苹果园高垄覆膜集雨保墒技术对苹果树生长量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垄覆膜保墒技术可明显提高矮化密植苹果树的百叶鲜重、新梢生长量、叶面积、新梢生长粗度等,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果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旱地果园高垄覆黑膜集雨沟保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对旱地果园采取高垄覆盖黑膜集雨沟保墒试验,并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起高垄覆盖黑膜集雨沟保墒模式明显优于单纯起高垄覆盖黑膜保墒模式,显著地增加了旱塬区果园土壤含水量,为增产增效创造了条件,应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旱作结球甘蓝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狳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使一切形式的大气降水通过集水面聚集于播种沟入渗到作物根部,被作物有效利用,实现了集雨、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地区旱作结球甘蓝全膜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作结球甘蓝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使一切形式的大气降水通过集水面聚集于播种沟人渗到作物根部,被作物有效利用,实现了集雨、抗旱、保墒、增产.  相似文献   

5.
旱作花椰菜全膜覆盖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高寒旱作区的地域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特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定植与密度、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1套紫叶莴笋全膜双垄三沟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平均667 m~2产量 6 200 kg以上,平均667 m~2产值3 721元,产品很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可实现集雨、抗旱、保墒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6年生‘春蜜’桃树为试材,研究喷施硫酸亚铁、螯合铁和康富铁3种铁肥在桃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3种铁肥均能提高桃单果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果实品质,其中,喷施康富铁处理的百叶鲜重、SPAD值、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15.21%、10.05%、25.85%和12.90%;与对照相比,喷施康富铁处理的桃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0.81、0.65个百分点,同时,喷施硫酸亚铁和康富铁2个处理的果实类黄酮相对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72.73%和54.55%。综上所述,3种铁肥以叶面喷施康富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中桃8号为试材,设全面积施肥、1/2面积施肥、1/3面积施肥和1/4面积施肥4个处理,比较局部施肥对桃树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面积施肥处理相比,局部施肥处理叶片氮、磷含量降低,但1/2面积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1/3面积施肥处理可提高果实钾含量。1/4面积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抑制新梢生长,1/4、1/3面积施肥处理均能够明显提高单株产量和单果重。1/3面积施肥处理能够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局部施肥处理均能够提高桃果实色泽饱和度、促进果实转色。施肥面积与叶片氮、磷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新梢生长量和单株产量、单果重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三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1/3面积施肥处理得分最高。不同范围局部施肥处理对桃树生长影响不一致,其中1/3面积施肥处理在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上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长枝修剪桃不同方位与长度果枝生长结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是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随着栽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及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果实品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桃生产中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桃树长枝修剪技术[1]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显著地提高了桃果实品质。2005年3—12月,笔者调查了长枝修剪大久保桃树不同果枝长度与方位对果实品质、新梢生长量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果实品质、保持树体及枝条的生长势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生产示范园区内进行,供试园地势平坦,肥水管理水平一般。试材为6年生大久保桃树,行株距6m×4…  相似文献   

10.
桃作为落叶小乔木,花可以用来观赏,果实肉厚多汁可加工成一系列桃脯和罐头等等。随着桃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桃的竞争已经从传统产量竞争转变成了质量竞争,因此提高桃果实的品质是种植桃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提高桃果实品质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直接起垄、深松耕后起垄)和灌水量(60%、100%)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讨番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深松耕后起垄处理番茄产量比直接起垄处理提高13.56%,差异显著;但深松耕时100%灌水量处理和60%灌水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时,耕作方式与灌水量对产量存在互作。降低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深松耕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膜下滴灌条件下深松耕60%灌水量时,不但能够保证番茄果实的产量,而且果实的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旱作马铃薯双垄沟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马铃薯双垄沟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双垄沟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雨。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水分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形成马铃薯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有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3.
甘肃庆城地处陇东东北部,海拔1000~1600m,年降雨量450~550mm,属于典型的旱地蔬菜种植区域。以全膜垄沟覆盖为核心的集雨保墒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蔬菜生产受制于水而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的问题,扩大了旱地蔬菜生产区域,使得特色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过试验研究,探索出旱地全膜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季降雨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秋季果园运用起垄覆膜沟灌及肥水耦合技术,可以大量收集秋季降水,实现秋雨春用,增温保墒,保水保肥,提高果园秋施基肥的利用率和春季果树生长量,显著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大久保桃为试材,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0、800和1 000倍液)的多肽(天冬氨酸)对桃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桃树新梢长度、粗度,叶片叶绿素,单果质量、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结果表明,喷施多肽800倍液显著增加了桃树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喷施多肽1 000倍液显著提高了桃果实的单果质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比较表明,多肽稀释液可以提高桃果实品质,促进优质果生长,其最适浓度为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梨醇和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对桃生长、果实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进行2个大田试验,以中桃8号和中油20号桃为试材,以单施氮磷钾为对照,设置T1(山梨醇2.5%+氮磷钾)、T2(山梨醇5%+氮磷钾)、T3(山梨醇10%+氮磷钾)、T4(甘露醇2.5%+氮磷钾)、T5(甘露醇5%+氮磷钾)、T6(甘露醇10%+氮磷钾)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桃树体生长、果实品质、色泽和养分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单施氮磷钾相比,山梨醇与氮磷钾配施随山梨醇质量分数增加,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果实色泽C值呈递增趋势,新梢生长量和果实钾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T3处理中桃8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叶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4.08%、25.63%、32.47%。T3处理中油20号的产量、C值、CCI值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6.67%、27.62%、58.14%。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随甘露醇质量分数增加,桃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5处理中桃8号的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9.98%、15.72%、38.28%。T5处理中油20号的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6.66%、42.01%;T4、T6处理中桃8号和中油20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中桃8号和中油20号综合排序分别为T3T6T1T5T2T4CK和T3T5T2T1T4CKT6。【结论】山梨醇和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中桃8号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山梨醇质量分数5%、10%与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中油20号果实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果实色泽。综合分析山梨醇质量分数10%与氮磷钾配施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铺地膜和反光膜对桃树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地栽培'湖景蜜露'桃为试材,进行开花前铺地膜和果实成熟前铺反光膜试验。结果表明:桃树开花前铺地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使花期提前3 d,但是对果实成熟期没有显著影响;桃果实成熟前铺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尤其在多雨的年份效果更明显,高温干旱年份铺反光膜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使果实成熟期提早。  相似文献   

18.
桃树需钾量较大,尤其是在果实膨大期。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桃叶片的钾含量与果实的钾含量成正相关,桃果实和叶片中的钾占吸收钾总量的90%以上。因此,钾对桃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彭渐宽研究认为,贮藏性钾对提高桃的座果率有明显的作用,为探明在生长季补充钾肥,对提高桃  相似文献   

19.
钾、钙营养对有机桃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土壤施入矿质钾镁肥、稻醋液并配合叶面喷施草木灰浸出液、氯化钙溶液等处理对有机桃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 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 kg矿质钾镁肥加150 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500倍氯化钙溶液,显著增强了叶片和果实钙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桃褐腐病的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桃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山东省桃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查了栽培品种、栽培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果实品质、市场销售、果实贮藏加工等数量指标,总结了现代桃树栽培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桃树栽培的特点;分析了桃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日益凸现的诸如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到位,栽培模式、经营模式不适应产业化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桃产业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关于调整品种结构,实施现代栽培技术、经营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