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辽宁沈阳、海城和旅顺3个地区4种果树根围土壤进行线虫种群多样性的研究,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6科26个属,其中食细菌线虫营养类群为根围土壤中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均超过50%,植物寄生线虫类群次之,食真菌线虫类群数量较少,杂食—捕食性线虫类群数量最少。不同果树根围土壤中的线虫优势属各不相同。调查的果园在0~60cm土层都有土壤线虫的分布,但主要以20~30cm土层的土壤线虫总量为最多。土壤线虫的消长动态与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活动一致,在每年8—9月份果实膨大期线虫的繁殖数量达到最大。对不同果树根围线虫的生态指数分析表明,在树龄较小的果树根围,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树龄较高的果树,而优势度指数正相反;同时在树龄较小的果树根围鉴定到短体线虫属和矮化线虫属等植物病原线虫,而高龄树则无,说明植物线虫更易于侵袭幼龄果树,树龄较小的果树能够为比较多的线虫种类的繁殖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2.
黄芳  徐玉梅  王健  刘晓琴 《果树学报》2023,(12):2591-2597
【目的】明确山西省果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方法】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不同管理模式的3个代表性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浅盘分离法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鉴定及营养类群分析,系统研究了杏树、葡萄树、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和核桃树等7种果树根际土壤线虫多度和优势度、营养类群,并分析线虫在果树根际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结果】在果园0~60 cm土层范围内都发现有土壤线虫,其中多集中于20~30 cm土层中。共鉴定出土壤线虫2纲4目15科26个属,包括捕食/杂食线虫2属,食真菌线虫3属,食细菌线虫6属,植物寄生线虫15属,其中食细菌线虫中的杆属(Mesorhabditis)以及植物寄生线虫中的丝尾垫刃属(Filenchus)为优势属。以果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营养类群,结果表明,食细菌线虫为第一大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线虫为第二大类群,食真菌线虫为第三大类群,杂食-捕食性线虫为第四大类群。【结论】土壤线虫主要集中于果树根际20~30 cm土层中,果树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到2纲4目15科26个属线虫,优势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线虫。研究结果对山西果树土壤环境监测和提高果园管理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多次施用化学农药和仅施3次化学农药的试验梨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评价农药过度使用对土壤污染的质量状况。【方法】比较多次施用农药和仅施3次农药的梨园根际浅层(0~20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分析线虫多样性、生态功能指数。【结果】仅施3次药的梨园浅层土壤p H值显著低于常规梨园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129.2 mg·kg~(-1))显著提高;深层土壤铵态氮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多次施药的梨园土壤线虫数量显著低于施3次药的梨园。绕线属(Plectus)和小杆属(Rhabditis)耐受农药干扰的能力强,矮化属(Tylenchorhynchus)对农药过度使用反应灵敏。施3次药的梨园浅层土壤杂食/捕食线虫比例、深层土壤植物寄生线虫比例显著高于多次施药梨园。对线虫生态指数分析表明,仅施3次药的梨园深层土壤TD、SR、MI均显著高于多次施药梨园。【结论】施3次药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增加了土壤线虫丰富度和营养类群多样性,使得土壤更趋向于成熟。因此,土壤线虫关键属、生态功能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农药过度使用对土壤造成污染的良好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和田枣园枣树单作及枣树与绿豆间作条件下枣树根际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生态功能指数进行分析,评价枣园间作绿豆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枣树单作相比,枣园行间间作绿豆,枣树根际浅层(0~20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多样性指数TD值分别降低了23.45%、19.90%,二者差异显著;枣树根际浅层和深层植物寄生性线虫指数PPI值分别降低了62.82%、58.10%,二者差异显著;枣豆间作的瓦斯乐斯卡指数WI值显著高于枣树单作土壤,分别增加了219.62%、239.38%。由此得出,枣园间作绿豆有益于枣树根际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5.
罗璇  黄国辉 《果树学报》2015,(2):281-284
【目的】针对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线虫的营养类群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比较形态学分类方法对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线虫的主要属种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土壤线虫9806条,分属19个科29个属。其中食细菌线虫类群(bacterial feeder,BF)和植物寄生线虫类群(plant parasitic feeder,PP)较多,食真菌线虫类群(fungi feeder,FF)较少,杂食-捕食性线虫类群(omnivore-predators feeder,OP)数量最少;非植物寄生线虫属18个,植物寄生线虫属11个,植物寄生线虫属占总调查属数量的1/3以上,尤其是垫刃线虫属(Tylenchus)、伪垫刃线虫属(Nothotylenchus)的线虫检出频率较高,分别涉及蓝莓的10个和7个品种,占调查蓝莓品种总数的83%和58%。【结论】辽东地区蓝莓根际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数量超出土壤线虫正常范围的阈值。  相似文献   

6.
设施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物种组成和营养类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东  李莹 《北方园艺》2018,(1):114-118
以种植12年的设施温室土壤线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线虫18S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土壤线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以及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等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以期揭示土壤健康程度。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土壤线虫以食细菌线虫为优势类群,占59.4%;植物寄生线虫比例次之,占34.9%。在属水平上,以根结线虫为优势类群,比例为31.5%,其次为拟小杆属线虫,比例为28.8%。设施温室土壤线虫的成熟度指数和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分别为1.86和1.11。总体来看,设施温室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比例较高,这反映出设施温室土壤受到人为干扰较大,且线虫营养类群结构失调,土壤健康状况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云南红壤土红梨园自然生草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监测该类型果园土壤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梨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与清耕梨园相比,自然生草梨园根际土壤中,食细菌线虫百分比高,尤其真头叶属(Eucephalobus)、丽突属(Acrobeles)和拟丽突属(Acrobeloides)线虫的优势度高;植物寄生线虫百分比低,茎属(Ditylenchus)、垫刃属(Tylenchus)、针属(Paratylenchus)和盘旋属(Rotylenchus)线虫的优势度低;多样性指数(TD)、瓦斯乐斯卡土壤健康指数(WI)和基础成分指数(BI)显著提高,富集指数(EI)显著降低,初步表明自然生草能优化红梨园红壤土生态环境。【结论】云南红梨园自然生草可以提升土壤的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栽培方式条件下蓝梅根际土壤线虫群落数目和生态类群分布。【方法】采用线虫营养类群组成、c-p类群结构及营养结构特征功能指数等分析蓝莓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及其特征。【结果】3种栽培方式下的蓝莓样地共分离得到土壤线虫15科26属。不同栽培方式下蓝莓根围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组成及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食细菌类群线虫是调查区域的主要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类群线虫是调查区域的次要营养类群。c-p类群组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温室栽培方式下c-p1类群和c-p2类群的个体密度较高,c-p3~c-p5类群个体密度最低;温室MI值最低,其受扰动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他栽培方式。【结论】通过蓝莓根围土壤线虫的MI值、PPI/MI值及cp3~cp5类群个体密度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方式下蓝莓土壤的生态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均低于其他两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甘肃省嘉峪关市洋葱根际土壤线虫种类及其在洋葱生长期间的种群密度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从洋葱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植物寄生线虫2 目4 科5 属,非植物寄生线虫3 目5 科12 属。
各类线虫在洋葱移栽前数量最少,在洋葱鳞茎膨大期数量最多。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是该地区洋葱根际土壤植物寄生线虫的优势种,中杆属线虫(Mesorhabditis spp.)为该地区洋葱根际土壤
非植物寄生线虫的优势种。在洋葱的各个生长时期,洋葱根际土壤中非植物寄生线虫的密度均大于植物寄
生线虫。瓦斯乐斯卡指标(WI 值)为8.09,表明甘肃省嘉峪关市洋葱种植田土壤健康指数较高,土壤健
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山东省济南市不同种植年限保护地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土壤线虫86 171条,隶属于15科30属,其中优势属为头叶属和原杆属,食细菌类线虫占73.00%~97.74%,c-p2类线虫比例最大。Shannon-win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SR)和密度-类群指数(DG)较低,保护地土壤受干扰程度高。瓦斯乐斯卡指标(WI)、自由生活线虫成熟指数(MI)6~10年逐渐下降,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PPI)和PPI/MI值1~10年变化无规律,5年以后受干扰程度增强。保护地土壤以细菌分解为主,土壤营养丰富,食物网结构相对稳定。分析表明土壤全N、全P、全K含量与根结线虫数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根结线虫数量和N、P、K施用量有周期性的变化约为3年。土壤线虫多种指数的综合分析可以作为保护地土壤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线虫的五大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线虫(Plant parasitic nematode)、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ous nematode)、昆虫线虫(Insect nematode)、食真菌线虫(Fungivorous nematode)、杂食/捕食线虫(Omnivore/Predator nematode)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小泉乡油菜园的土壤线虫进行了初步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天水地区小泉乡油菜园土壤中的线虫分属4目8科10属,其中植物寄生线虫涉及2目5科5属;非植物寄生线虫共涉及2目3科5属.植物寄生线虫占线虫总数的61%,食细菌线虫占总数的25%,昆虫线虫占总数的6%,杂食/捕食类线虫约8%,食真菌线虫仅发现1条.虽然仅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小泉乡的油菜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该分析结果反映了油菜地土壤健康度较差,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生草栽培、清耕及种养(鸡或鹅)结合等土壤管理模式下梨园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放线菌,放线菌数量又明显多于真菌;生草梨园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多于养鸡的梨园,土壤细菌两者无差异;与梨园清耕相比,养鹅可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年限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及营养类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种植年限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探明不同种植年限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与营养类群分布差异的成因。【方法】五点采样法采取土样,浅盘法分离提取线虫,运用生态学指数和主分量分析的P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数据。【结果】(1)小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个体密度、属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大树龄蕉柑样地(P0.05)。(2)PCA排序分析表明,食真菌线虫和大多数食细菌、捕食性/杂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小树龄蕉柑样地,植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大树龄蕉柑样地。(3)相关性分析表明,蕉柑种植年限与土壤环境因子、线虫总密度、线虫属数、生态学指数及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捕食/杂食性线虫密度呈极显著或者显著负相关,与植食性线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4)大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的PPI值和PPI/MI指数显著高于小树龄蕉柑样地(P0.05)。WI和NCR指数表明,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健康程度优于种植年限长的大树龄蕉柑样地,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途径以细菌为主。【结论】果树种植年限的延长会改变土壤的养分与结构,从而降低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密度和群落的多样性,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结构及分布产生趋向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8—2011年进行了梨园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试验。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生草后第3~4年梨果实单果重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种植白三叶草土壤碱解氮含量比种植多年生黑麦草高;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土壤速效钾含量比种植白三叶草高。这2个草种可有效提高梨园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调节梨园近地层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调节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施肥处理的3个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0~60 cm土层梨园土壤团聚体的质量分布比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库尔勒梨园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干筛条件下,与CK相比,NPK+BIO处理显著提高0~20 cm, 20~40 cm和40~60 cm土层>2 mm、0.25~2 mm团聚体含量(P<0.05),增幅为62.00%、59.98%(0~20 cm),12.15%、22.71%(20~40 cm)和22.40%、29.61%(40~60 cm);显著降低0.053~0.25 mm、<0.053 mm团聚体含量(P<0.05),降幅为35.98%、43.86%,48.70%、67.65%和40.63%、33.16%,DR0.25含量占总数量的70.87%,78.87%和75.61%。湿筛条件下,NPK+BIO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2 mm、0.25~2 mm团聚体含量(P<0.05),增幅为47.56%、6.15%(0~20 cm)和28.4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凤丹不同土层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垂直分布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凤丹根际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测序结果表明,所有土壤样品共获得3 588个OTUs,分属于20门,60纲、100目、110科、98属。0~20 cm深度土壤中的根际细菌丰富度显著高于20~40 cm和40~60 cm,不同土壤深度间根际细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际细菌多样性逐渐减少。其中,3种土层间主要的差异细菌门为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在0~20 cm土层中占比18.7%,而在40~60 cm土层中酸杆菌门丰度达到34.5%;主要的差异细菌纲为酸杆菌纲、放线菌纲以及芽胞杆菌纲,酸杆菌纲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丰度分别达到18.7%和21.8%,而在40~60 cm土层中为34.5%,是前二者占比的1.58~1.84倍。放线细菌纲(Actinobacteria)在0~20 cm土层中仅占比6.5%,在20~40、40~60 cm土层中分别达到34.8%和20.7%。芽胞杆菌纲(Bacilli)在0...  相似文献   

17.
刘奇志  王建魁  文朝慧  边勇  贠惠玲 《园艺学报》2008,35(10):1521-1526
2006-2007年,对甘肃省酒泉、定西、天水等地9个花卉制种繁育、示范生产基地种植的旱金莲、唐菖蒲、孔雀草、万寿菊、波斯菊、大丽花等56种花卉根际线虫类群进行了研究。经鉴定111076条线虫分属43个属,4个营养类群(食细菌、食真菌、杂食/捕食和植物寄生线虫),其中有益的非植物线虫属32个,有害的植物线虫属11个,占总调查属数量的1/4,相对比例较大,特别是垫刃属(Tylenchus)和 丝尾垫刃属(Filenchus)的线虫出现的频率较高,涉及花卉51种和42种,分别占调查花卉总数的91%和75%。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分析甘肃省各种花卉根际线虫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数据,为甘肃省花卉进出口贸易的线虫争端提供谈判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黄瓜、番茄根际线虫的种群和数量分布作了初步研究。在黄瓜根际土壤中鉴定到.寄生线虫占总数3.6%,腐生类线虫占64.1%,子线类线虫占2.3%,捕食类线虫占30.0%。左番茄根际土壤中鉴定到:寄生线虫占总数2.3%,腐生类线虫占60.8%,矛线类线虫占5.1%,捕食类线虫占31.8%。寄生线虫共鉴定出五个属,以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为最多,腐生线虫中以头叶属( Cephalobus)为最多。从线虫垂直分布看,黄瓜以15~20厘米和30~35厘米两个层次的寄生线虫最多。番茄以35~40厘米线虫的数量较多,0~30厘米内寄生线虫很少。两种寄主植物根际线虫在60厘米以内土层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9.
<正> 线虫是动物界种类和数量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类群,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有的寄生于人或动物,有的寄生于植物体,有的自由生活在土壤和水中。在植物体上寄生的线虫叫植物寄生性线虫,多为肉眼看不到的多细胞无环节圆体蠕虫,长0.3—5 mm,宽0.015—0.01mm。通常生活在土壤中,靠吻针刺入植物根部吸取营养,为害植物而引起线虫病害。植物寄生线虫的部分种类可以传染病毒,引起植物的病毒病害,现已发现的能够传染植物病毒的线虫有剑线虫属(Xiphinema sp.)、长针线虫属(Longido-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间作牧草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对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梨园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pH、微生物群落数量、酶活性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根际土壤pH、真菌数、放线菌数和脲酶活性有垂直分布特征;二月兰增加土壤pH、放线菌数和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土样),降低脲酶活性;早熟禾降低pH,增加真菌数(0~20cm)和脲酶活性;黑麦草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和增加脲酶活性(21~40cm);pH与土壤深度、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放线菌量和pH、放线菌量与pH等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量与土壤深度、脲酶活性与土壤深度和pH等显著负相关,放线菌量与间作牧草显著相关。因此,该梨园中二月兰与早熟禾共同间种于2行梨树间将可能获得更好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