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作为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居第一位,也是世界上苹果消费第一大国,发展空间和前景广阔[1]。苹果市场价格波动时有发生,近年来越发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王俊芹等[2]运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等方法分析我国2002—2010年苹果价格波动特征,表明苹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但波动周期的长度和幅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苹果市场价格波动时有发生,分析我国苹果市场的价格特点和波动规律对我国农产品生产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我国富士苹果的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ARIMA模型对苹果市场价格进行短期预测,并构建苹果市场价格波动警限,进行价格波动预警。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预测苹果价格波动变化,以期为我国苹果市场信息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卖难、买贵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采用HP 滤波法和BP 滤波法,分析了我国2004~2013 年蔬菜及主要品种的价格波动规律。通过分析得出,我国蔬菜价格呈总体增长的线性趋势,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无明显随机性波动特征;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具有较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相对明显;产区分散的耐贮品种无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较明显;大棚菜和叶菜类价格波动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季节性波动明显,无明显周期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葱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大葱的经销商和消费者等市场相关方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2011—2018年全国大葱月度批发价格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全国大葱价格波动态势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采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将大葱价格进行趋势性、周期性、季节性和随机性分解。结果表明:大葱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不规则波动特征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每个大葱价格波动周期的时间长短和波动幅度均不相同,无明显周期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采用X-12模型和H-P滤波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月度数据,将其波动分解为季节性、周期性、趋势性和不规则性波动4种类型。结果显示,马铃薯生产的季节性是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成本上升及消费量增加推动价格趋势性上涨但总体趋于平缓;马铃薯价格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平均周期约为47个月;天气变化、市场突发事件等是价格不规则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需扎实推进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健全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机制、完善马铃薯价格保险制度,并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薯农收益稳定增长和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辣椒是我国重点特色农业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种植户收入的增加,影响辣椒产业的发展。笔者在分析我国辣椒价格波动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基于描述性统计法、X12季节调整法、BP滤波、ARCH效应检验法等对我国2008年5月至2015年9月辣椒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价格变化呈现出高频性、低水平性、较大离散性、轻微扁平和中等右偏形态分布的特征;同时,辣椒价格波动还具有季节性、不规则性、趋势循环性、周期性、非集聚性等特征。据此,提出政府应结合辣椒价格变化的原因,全面把握辣椒价格变化的规律特征,并建议从宏观信息统计、主产区扶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期货期权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富士"苹果是陕西主要种植品种之一,苹果品质直接影响着农户收益和市场价格。因此,根据陕西省实地调研数据和试验数据,通过建立特征价格函数,研究苹果品质对苹果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糖度对苹果价格影响最大,硬度、色度、储运条件其次、尺寸影响最小。由此,提出应对价格波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是我国的鸭梨主产区,近年来,河北省鸭梨价格频繁出现剧烈波动,对鸭梨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鸭梨价格数据,使用价格分解法和ARCH类模型分析河北省鸭梨价格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鸭梨价格长期存在先降后升趋势,价格波动的季节性与周期性显著,且变动具有明显集聚性,不存在明显“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市场价格存在非对称性,据此从构建综合信息平台、提高鸭梨产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风险化解机制3个方面提出平抑河北省鸭梨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9,(4):41-45
为了测算我国甜瓜价格波动周期及主要波动特征,探寻波动规律,为瓜农的生产以及甜瓜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农业部信息中心2010年6月至2018年2月甜瓜市场大宗价的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H-P滤波法以及建立门限GARCH模型,分析我国甜瓜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特征。通过时间序列分解发现:(1)我国甜瓜市场价格长期曲折上升,且出现明显的拐点,分别为2013年和2015年,整体较为平滑;(2)季节性波动特征十分显著,交替上涨下跌,波幅随时间呈缩小趋势(;3)波动周期大致呈现M型的2个完整周期,2个周期之间不是相互对称的。通过建立门限GARCH模型发现:我国甜瓜市场价格波动非对称性显著,价格下跌较上涨引发更大波动,为稳定甜瓜市场,应特别及时关注引起甜瓜价格下跌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5,(4):18-23
利用CensusX12、H-P滤波法、偏离率RV和变异系数对中国2003—2012年的西瓜、甜瓜的季度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瓜和甜瓜的生产者价格均表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西瓜和甜瓜的生产者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而且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研究期间西瓜的生产者价格有5个波动周期,平均波动周期为8个季度;甜瓜生产者价格有5个波动周期,平均波动周期为6.6个季度;这两类瓜果生产者价格的波动周期都具有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以2002-2014年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为样本数据,利用 Eviews 8.0软件,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 AR-MA 模型,对大白菜、黄瓜和番茄的价格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我国蔬菜价格未来2 a 将呈上涨趋势,且具有季节性波动的特征,其中季节因素是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罗琴 《北方园艺》2024,(2):139-146
采用季节调整法和滤波方法分解分析重庆市和全国蔬菜零售价格的季节性、不规则、长期趋势和周期循环四类因子的变动特征及其对整体价格波动的贡献率,以期发现价格波动的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重庆市蔬菜零售价格整体高于全国水平,长期上涨趋势较全国更明显,不规则因子波动更加剧烈;全国和重庆市蔬菜零售价格季节性分别表现出“V”型和不规则“W”型特征,近年来周期循环因子变动加剧;全国水平蔬菜零售价格波动主要在于季节性变动,重庆市主要在于不规则变动和季节性变动。建议从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全市“菜篮子”工作和增强蔬菜产业均供应、抗风险、降成本能力等方面稳定重庆市蔬菜零售价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河北省甜瓜价格波动规律,本文以甜瓜为研究对象,依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对河北省甜瓜批发价格的实时监控数据,从时间、市场、省际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13—2018年我国甜瓜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且月度价格走势趋同,季节性明显;2018年河北省甜瓜价格整体走势呈较明显的"V"形,环比上涨,且年均价格相对较高,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上涨;2018年瓜类市场价格持续向好,与西瓜相比甜瓜价格涨幅相对较高,其中薄皮甜瓜以"博洋"系列价格最高,厚皮甜瓜以'白金蜜'甜瓜价格最高;河北省甜瓜特色优势产区价格走势趋于一致等价格变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凯  穆月英  韩婷 《中国蔬菜》2018,1(2):63-70
基于ARCH类模型,采用2007年6月至2015年11月北京市蔬菜总体按月平均价格数据,对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集簇性、"杠杆效应"等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是,蔬菜价格波动具有ARCH效应,蔬菜价格受前期波动的正向影响,但价格冲击对其价格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比较短,价格波动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且存在"杠杆效应"。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季节指数的蔬菜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季节指数分析蔬菜价格和上市量的波动趋势,并进一步构建了蔬菜价格预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蔬菜整体的价格和上市量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果菜、叶菜和根茎菜年均价格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而上市量走势总体均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未来2年蔬菜价格均继续呈现出季节性变动的缓慢上升趋势,且价格变动并不是由季节这单一因素主导,还受到其它随机因素影响,尤其是叶菜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我国城市蔬菜价格波动趋势,了解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的鲜菜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并选取大白菜、番茄、黄瓜、茄子、青椒5个蔬菜品种进行重点考察,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将蔬菜价格的季节性因素剥离,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模型验证蔬菜价格的非对称传导,从产业链价格传导视角研究这5种蔬菜的集贸市场价格波动。结果表明:2009—2014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鲜菜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呈上涨趋势,从95.6增长到134.8,年均增长7.1%;秋冬季节,蔬菜供给量全年最低,蔬菜价格上涨到最高水平;从产业链价格传递视角来看,全国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与集贸市场价格之间的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批发市场价格的波动将会导致下游集贸市场价格更大幅度的波动;蔬菜生产成本的推动、蔬菜生产的季节性、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是引起我国城市蔬菜价格波动出现以上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特点,该研究以GARCH族模型为基础,以连翘为代表,重点研究了连翘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风险特性和杠杆特征。结果表明:GARCH族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连翘价格的波动情况,拟合偏差为1.37%,通过GARCH族模型研究表明连翘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簇性,但是没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连翘市场价格具有冲击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利好消息"对价格的冲击大于"利空消息"。该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市场果品价格的波动,果树树种的栽植面积也在不断调整,据统计,全国已挖掉38%的苹果树,苹果、梨、柑桔栽培面积占果树总面积的比例由原来的67%调整到2004年的46%左右,其它树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生产优质苹果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2004~2018年我国大蒜价格的波动特征与规律,从供给量、成本变化、出口量等方面分析波动原因,运用SADF和GSADF方法检验并证实了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的假设。结果显示:2009~2011年和2016~2017年我国大蒜价格两次大幅度波动,供需基本面因素对价格波动的解释力不足,大蒜市场出现了2个正向泡沫,投机者的市场预期在泡沫存续期间发挥主导作用。科学防范价格泡沫对大蒜等小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可以提升小宗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蒜价格剧烈波动使大蒜产业链上各个经营主体深受影响,为了揭示大蒜价格本身深层次的波动原因,以2004—2017年全国蒜头月度批发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法将大蒜价格分解为不同波动成分。结果表明:大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显著,不规则波动特征未呈现明显的增长或下降的态势,季节波动和不规则波动越来越趋于稳定;大蒜价格长期内呈波浪形上升的趋势,每个波动周期时间跨度长短不一,波动的幅度也不一样,不同周期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