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豫玉22玉米杂交种子的SSR和SNP两种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方法,为快速有效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提供依据。采用SSR荧光标记法和SNP分子标记的KASP技术对豫玉22玉米杂交种子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引物筛选、基因型分析、纯度鉴定。豫玉22的SSR特异性引物为umc2007y4和bnlg161k8,纯度鉴定结果为97.92%。SNP特异性引物MaSNP64和MaSNP245纯度鉴定结果是98.44%。SSR和SNP分子标记鉴定豫玉22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最佳方法,为拓展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20对SSR基本引物对两个玉米品种组合进行筛选,以选出相应品种的父母本双亲互补带型的特异性引物,用于对应品种的纯度鉴定,为建立玉米品种纯度鉴定的核心引物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田间种植鉴定相比,SSR 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真实性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是打击套 牌侵权、维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利用20 对核心引物对玉米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有9 对核心引物扩增 产物出现明显差异,11 对核心引物扩增产物没差异,表明利用SSR 分子标记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种SSR标记纯度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常规种子贮藏蛋白质电泳技术难以鉴定纯度的4个玉米杂交种、21个自交系和9对玉米SSR位点引物为材料,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别筛选出适合这些不同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位点引物,建立了一套仪器设备要求相对较低、程序简单、较为快速地利用SSR标记进行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技术规程,并对利用SSR标记进行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20对SSR基本引物对玉米品种"良玉88"进行筛选,获得2对SSR引物在玉米品种"良玉88"纯度鉴定上,具有亲本互补带型的特异性引物,并对其进行纯度鉴定。为玉米品种遗传图谱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玉米品种基因定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标记鉴定郑单958杂交一代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和12对玉米SSR位点引物为材料,筛选出适合该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引物,并对利用嫩芽和干种子为材料提取DNA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建立了一套利用SSR标记技术快速、简便进行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及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分子检测判读标准。[方法]以1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和202个骨干自交系为引物筛选材料,分别构建3个杂交种和3个自交系人工群体的验证试验材料,用CTAB法提取幼苗叶片DNA,选137对SSR引物进行SSR扩增及产物检测,用于玉米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测,并与同批移栽至大田的种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从13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高、扩增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20对一级和20对二级核心引物,用一级核心引物对杂交种人工群体进行真实性鉴定,根据一级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从中选取3对(phi080、umc1196、umc2084)表现较好的引物用于杂交种人工群体的纯度检测。ssR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利用常规盐溶蛋白电泳技术难以进行纯度鉴定的强盛1号玉米杂交种及相应亲本自交系和6对玉米SSR位点引物为材料,筛选出适合该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位点引物,结果表明,bilg 116引物的扩增产物呈现双亲互补的特征谱带,易于区分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并通过对单子粒DNA提取等技术环节的改进,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 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巢式PCR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11.
3种电泳法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比较了酯酶同工酶电泳法、蛋白质凝胶电泳法、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3种方法在测试定玉米种子纯度方面的敏感性、多态性、准确性研究,认为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较是较理想的玉米种子电泳纯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测定向日葵种子纯度,以期为生产加工应用提供准确、便捷的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以新食葵6号及其双亲的DNA为模板,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反应和 制作电泳的步骤,进行了约100对SSR物分子标记的筛选.[结果]SSR多态引物标记532在新食葵6号母本分别产生特异条带大小为496bp,父本特异标记条带大小为451 bp;引物标记574在母本上特异条带大小为364 bp,父本上的特异标记条带大小为384 bp,同时室内分子鉴定的纯度和田间鉴定纯度基本一致;通过SSR分子标记方法可出可得到区分父本、母本和杂交种的引物标记532和574,这2个引物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上述新食葵6号杂交种种子的纯度,辨别种子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重演性高的优点,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向日葵品种鉴定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SRAP技术在西瓜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西瓜品种HR-F,HR-M,HR-1,DF-12-F,DF-12-M,DF-12-H,my-1-F,my-1-M及my-1-H为研究材料,对64个引物对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共有32个引物对多态性较高、特异性较好.本研究采用引物对ME 3/EM7,ME 7/EM 1对西瓜HR杂交种种子纯度进行了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鉴定分析,结果表明,5份西瓜杂交种纯度分别为94.915%,98.182%,94.915%,94.915%和94.642%,与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874%,99.174%,97.851%,97.851%和98.585%.由于SRAP纯度鉴定结果较低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SRAP标记的检杂能力高于田间种植鉴定.同时,SRAP纯度鉴定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有较好的相似率和相关性,所以可用SRAP标记鉴定替代田间种植鉴定,从而克服田间种植鉴定周期长、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降低试验药剂、减少PCR循环时间、提高琼脂糖利用指数等,建立经济、快速、低污染的杂交水稻纯度鉴定体系。[方法]将杂交水稻万优481、亲本万3A和万恢481在光照培养箱内温度发芽(30℃,长到5 cm左右),用CTAB法提取DNA;按优化的PCR体系和电泳方法,用亲本万3A和万恢481的DNA从24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P18,用引物P18对杂交水稻万优481样本进行纯度鉴定。[结果]利用优化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准确鉴定出万优481的纯度为98.5%,与田间鉴定结果相符,凝胶电泳成像带谱清晰,同时,与常用方法相比,酶等试验药品使用量减少20%~25%,试验所用时间较常用方法减少了50%以上。[结论]利用优化的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经济、快速且鉴定的结果清晰、可靠,同时大大减少琼脂糖等试验残渣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RAPD技术快速鉴定樱桃番茄杂种纯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筛选出应用于樱桃番茄种子纯度鉴定的引物,建立了杂交种子的RAPD指纹图谱.从27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8条用于樱桃番茄种子纯度鉴定的引物,其中4条偏母型引物、5条偏父型引物、4条互补型引物、2条特异型引物及3条缺失型引物.利用互补型引物S172鉴定21粒樱桃番茄种子纯度,其中有2个其他种子混杂,该种子纯度为90.48%.  相似文献   

16.
利用AFLP技术鉴定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FLP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但由于在品种鉴定方面的研究较少,限制了该技术在品种产权保护和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本文对适合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鉴定的引物组合进行了筛选,通过对42种引物组合的试验,选出MGA EGAG和MGAA EGA两组引物组合多态性强、谱带多、质量高,能有效地区分不同材料。研究中还发现随引物选择碱基的增加,扩增的谱带数有降低的趋势,多态性有增加趋势。3 2引物组合比2 3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有明显降低。这些变化趋势可以作为其它作物引物组合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蓝杂交种纯度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寻找一种快速、准确鉴定甘蓝杂交种纯度的方法。【方法】选用SSR分子标记,筛选杂交种具有父母本互补带型的引物,用其鉴定“秦甘50”杂交种的纯度,并与田间常规鉴定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300对SSR分子标记引物中,有1对引物SQ1019对“秦甘50”杂交种表现为父母本互补带型;利用引物SQ1019标记鉴定“秦甘50”大田杂交种的纯度为96.3%;“秦甘50”大田杂交种经田间鉴定纯度为96.0%,2种鉴定结果的一致性高达99.7%。【结论】SQ1019是SSR分子标记“秦甘50”杂交种的特异引物,SSR分子标记是一种快速、准确鉴定“秦甘50”杂交种纯度的方法,其结果与田间常规鉴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RAPD技术在彩棉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5份棉花材料(彩棉21份,白棉24份),利用改良的CTAB微量提取法从无菌幼苗中提取总DNA,进行RAPD扩增,以发现供试彩棉材料的特征谱带.研究表明,已筛选出RAPD随机引物S2032可使新彩棉4号品种引起特异性扩增,该随机引物扩增效果稳定、清晰,对45份材料进行RAPD电泳图谱分析,各材料间图谱差异明显,易于将新彩棉4号品种从45份材料中区分开.结果证明RAPD技术应用于彩色棉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是可行的,并奠定利用RAPD技术对彩色棉品种进行鉴定和种子纯度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大豆新品种北农10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上广泛应用,利用SSR标记对新选育的大豆品种北农103和其亲本品种中黄18进行分子鉴定,期望通过分子标记鉴别上述2个品种。结果表明,在随机选取330对大豆SSR引物中,有7对引物在2个品种间表现出清晰差异带,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区分北农103和中黄18,并在今后的品种纯度鉴定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Variety identifi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tool to assure grain purity and quality.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five China corn varieties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external features. Images of non-touching corn kernels were acquired using a flat scanner. A total of 17 geometric features, 13 shape and 28 color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from color images of corn kernels. Two optimal feature sets were generated by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used as inputs to classifiers. A two-stage classifier combining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d a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was built for identification. On the first stage, corn kerne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white, yellow and mixed corn by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n different varieties in the same type were identified by an improved BPNN classifier.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ies of BAINUO 6, NONGDA 86, NONGDA 108, GAOYOU 115, and NONGDA 4967 were 100, 94, 92, 88 and 10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