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珠江中游苍梧县境内的5种林地类型的灌草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涵养水功能。结果表明:1)5种林地林下灌草本层的生物量为1.00~5.14t·hm~(-2);持水量为2.65~19.54t·hm~(-2),大小顺序为桉树林湿地松+荷木混交林马尾松林大叶栎林红锥林,与其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凋落物的累积量为7.71~40.18t·hm~(-2),持水量为13.12~77.09t·hm~(-2),大小顺序为湿地松+荷木混交林桉树林马尾松林大叶栎林红锥林,与累积量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3)土壤容重随土层的增加而增大,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分别为1.59%~7.93%、40.63%~50.50%、44.39%~52.32%,60cm土层厚度的土壤持水量为2 663.08~3 207.86t·hm~(-2),大小顺序为红锥林湿地松+荷木混交林桉树林大叶栎林马尾松林,与总孔隙度变化规律一致;4)不同林地林下层总持水量为2 684.91~3 223.63t·hm~(-2),大小顺序与土壤持水量的顺序一致,且不同层次持水能力为土壤层凋落物层灌草层。  相似文献   

2.
甘肃小陇山林区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陇山林区4种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测定容重、孔隙度、贮水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主要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锐齿栎林,其均值为1.434、1.424、1.396、1.280g.cm-3;孔隙度大小依次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林;各林分类型土壤随着土层厚度增加,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饱和持水量都呈现递减趋势;各林分类型土壤贮水能力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其中针阔混交林土壤贮水能力最强,为916.0t.hm-2,日本落叶松林贮水能力最弱,为837.0t.hm-2。  相似文献   

3.
日本中部风景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日本中部的3个风景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7562、6023和5565kg/hm^2,养分年归还量分别为233.87、125.20t 140.23kg/hm^2,各养分中N、K和Ca的归还量大于P和Mg叶的养分归还量占养分年归还量的64.19%-79.29%。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 Mg的利用效率高,表明Mg可能是这2种风景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红枫湖库区植被群落的现状,进行样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共有植物170种,隶属于78科146属;根据乔木层重要值计算及结合群落优势种组成,将区域内植被划分为亮叶桦林、马尾松林、翅荚香槐林、暖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种主要类型;径级结构方面,各群落小径级林木(2.50~7.49 cm)占据优势;通过Gleason多样性指数的计算,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多样性指数是最高的,针阔混交林其次,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低;油茶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应作为人工干预采伐的林木,促进其他树种的更新。该研究可为该地今后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林类型及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火地塘林区的天然次生林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针叶林和阔叶林;6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个群系。低山地带分布有马尾松林和青冈—短柄栎林群系,表现出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被特征。同时,对各群系的动态和发展趋向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广西华山林场5种典型人工林水文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华山林场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林(Pinus elliottii)、尾叶桉林(Eucalyptus urophylla)、枫香林(Liquidambar formosana)和荷木林(Schima superba)5种典型人工林冠层降雨截留、凋落物持水、土壤蓄水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冠层截留率荷木林41.4%>马尾松林21.8%>湿地松林21.3%>枫香林21.2%>尾叶桉林19.4%;截留率随降雨量增大而减少。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尾叶桉林(8.22 t·hm-2)>枫香林(5.74 t·hm-2)>马尾松林(5.15 t·hm-2)>湿地松林(4.67 t·hm-2)>荷木林(3.39 t·hm-2);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蓄积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最大蓄水量依次为马尾松林(2 943 t·hm-2)>荷木林(2 806 t·hm-2)>尾叶桉林(2 719 t·hm-2)>湿地松(2 631 t·hm-2)>枫香林(2 458 t·hm-2)。土壤稳渗速率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1.88 mm·min-1)>枫香林(1.20 mm·min-1)>湿地松(0.99 mm·min-1)>尾叶桉林(0.73 mm·min-1)>荷木林(0.68 mm·min-1)。该研究为华南地区人工林水文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东部杉木人工林土壤持水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东部地区选取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林、杉木—檫木林、杉木—楠竹林4种杉木人工林类型,进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密度表现为随着土壤层的加深而增大,4种林型的土壤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林(1.36 g/cm3)纯林(1.30 g/cm3)杉木—楠竹林(1.21 g/cm3)杉木—檫木林(1.17 g/cm3);从整体上看,4种林型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杉木—檫木林(56.83%)杉木—楠竹林(48.38%)纯林(45.89%)杉木—马尾松林(43.42%);4种林型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表现为相同的规律:杉木—檫木林杉木—楠竹林纯林杉木—马尾松林;4种林型下土壤的蓄水能力以杉木—檫木林最高达到1 176.8 t/hm2,以杉木—马尾松林最低为532.5 t/hm2。  相似文献   

8.
3种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浸水法对2个常绿阔叶混交林和1个杉木林凋落物的贮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常绿阔叶混交林1、常绿阔叶混交林2和杉木林的凋落物干质量分别为2 220、898和1 255 kg.3种林分中常绿阔叶混交林1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达6.8×103 kg·hm-2杉木林居中,为4. 1×103kg·hm-2,常绿阔叶混交林2较小,为3.3×103kg·hm-2.在浸泡不同时间后,林分的凋落物持水率均呈现常绿阔叶混交林2>杉木林>常绿阔叶混交林1.常绿阔叶混交林1、常绿阔叶混交林2和杉木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403%、462%和423%.常绿阔叶混交林2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居首位,常绿阔叶混交林l中等,杉木林最小.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按照对数关系增加,吸水速率则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按照乘幂关系下降.  相似文献   

9.
运用野外实地测量和室内浸提法对4种套种雷公藤人工林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大小为杉木林(11.66 t/hm2)马尾松林(6.81 t/hm2)厚朴林(5.90 t/hm2)纯林(4.28 t/hm2);在不同浸泡时间段,林分的凋落物持水率大小为厚朴林纯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厚朴林(205.12%)纯林(163.33%)马尾松林(139.33%)杉木林(120.96%);4种不同种植模式雷公藤林分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大小为厚朴林纯林马尾松杉木,浸泡0.5 h后的吸水速率分别为2 630.05、2 407.32、2 035.09和1 592.14 g/kg/h。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凋落物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现极显著的(P0.01)对数递增函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现出极显著的(P0.01)递减幂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信丰森林健康示范区主要森林枯落物持水与蒸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信丰县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常绿阔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湿地松(Pinus. elliotii)林、马尾松(P. massoniana)林、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火炬松(P .taeda)林、灌木林7种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储量、持水量、持水率与蒸发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杉木林凋落物储量最大,为9.79 t/hm2;其次是常绿阔叶林(8.72 t/hm2)、火炬松林(8.24 t/hm2)、湿地松林(7.77 t/hm2)、灌木林(7.54 t/hm2)、毛竹林(4.66 t/hm2);马尾松林最小,只有3.80 t/hm2.最大持水量依次是杉木林(18.31 t/hm2)、灌木林(15.23 t/hm2)、常绿阔叶林(15.01 t/hm2)、火炬松林(12.50 t/hm2)、湿地松(10.24 t/hm2)、毛竹林(9.02 t/hm2)、马尾松林(6.54 t/hm2),其最大持水率分别是187.06%、201.92%、172.22%、151.66%、131.68%、193.41%和172.15%;凋落物蒸发速率呈现湿地松林>毛竹林>火炬松林>马尾松林>灌木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的特点;(2)凋落物持水率随浸水时间增加而增加,随蒸发时间增加而减少,二者分别可用方程Rs= t/(a+bt)与Re=a-t/(b+ct)进行较好的拟合;(3)从各项水文特征指标来比较,阔叶林、杉木林水文生态效应最好,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最差.  相似文献   

11.
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峡库区的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林分林下凋落物数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数量针阔混交林> 柏木林> 马尾松林> 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柏木林> 针叶混交林> 灌木林> 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马尾松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马尾松林> 针阔混交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在该区中柏木林的林下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最大,其余依次是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在只有凋落物覆盖的情况下,不出现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水量及最大降水强度各种林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枯枝落叶层是森林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森林水文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雾灵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现存量及其持水性能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不同森林类型的枯落物现存量及最大持水量的大小排序。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现存量排序:油松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桦木林、杂木林、山杨桦林、栎林、山杨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因林分类型、枯落物构成及生物量大小不同而变化。保护区内各森林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为:桦木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山杨桦木林、山杨林、栎林、针叶混交林、油松林。为研究森林枯落物层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以及进一步综合评价该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辽宁仙人洞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内阔叶混交林、红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赤松林以及栎类林6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机碳储量、全氮含量、碳氮比(C/N)及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5.11~47.07 g/kg;不同林分土壤全氮含量为2.83~11.17 g/kg;不同林分的C/N为9.27~28.23,平均值大小为栎类林红松林赤松林日本落叶松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不同林分0~5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小为针阔混交林(230.64 t/hm~2)日本落叶松(210.46 t/hm~2)阔叶混交林(136.26 t/hm~2)赤松林(122.84 t/hm~2)红松林(97.84 t/hm~2)栎类林(68.55 t/hm~2);在0~10 cm土层,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10~20 cm土层,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与速效钾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鄂中低丘区主要纯林凋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内马尾松、柏木、杉木和麻栎四类人工纯林不同龄组林下的凋落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近熟林凋落物层现存量最大(15.53 t/hm2),麻栎幼龄林凋落物总现存量最小(2.39 t/hm2);麻栎林各龄组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均高于其余三类针叶林对应龄组,但是柏木近熟林的最大持水量(29.82 t/hm2)和有效拦蓄量(23.76 t/hm2)均为最大,其次为柏木中龄林、马尾松近熟林和麻栎近熟林,说明柏木中龄林和近熟林凋落物对降水的拦蓄能力最强;麻栎林各龄组0~40 cm土层滞留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均高于其余三类纯林;在中龄林、近熟林内,麻栎林土壤贮水能力最强(分别为2 182.4、2 658.2 t/hm2),马尾松林最弱(分别为1 291.8、1 739.8 t/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帽儿山不同红松人工林凋落物的分析测定,研究不同红松人工林凋落物含量、组成以及凋落物碳密度的动态规律和特点,为其区域尺度上森林碳储量的估测和碳汇林业的开展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凋落物筐收集法对帽儿山地区红松人工纯林、白桦—红松人工混交林和蒙古栎—红松人工混交林的凋落物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林型凋落物组成不同,凋落物含量和凋落物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加,3种林型42年林龄凋落物含量和碳密度均明显大于20年;不同林型的人工林凋落物碳密度差异显著,20年人工林凋落物碳密度表现为:白桦—红松林[0.751 t/(hm2·a)]蒙古栎—红松林[0.721 t/(hm2·a)]红松纯林[0.688 t/(hm2·a)](P0.05);42年生人工林凋落物碳密度依次为:蒙古栎—红松林[2.995 t/(hm2·a)]白桦—红松林[2.779 t/(hm2·a)]红松纯林[2.007 t/(hm2·a)](P0.05)。【结论】不同林型的红松人工林凋落物碳密度差异显著,混交林明显大于纯林;林分凋落物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苏孙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10-6110,6113
[目的]为了研究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混交复层异龄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地上部分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比较,研究了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林冠层持水量混交林与纯林相当;林下植被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3.00t/hm2,纯林为25.74t/hm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1.22t/hm2,纯林为24.20t/hm2;土壤0~40cm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724.2t/hm2,纯林为1591.6t/hm2。林分总持水量混交林为1799.2t/hm2,纯林为1691.3t/hm2。[结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复层异龄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高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市森林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水强  关庆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77-17179
[目的]研究南京城市森林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方法]对南京紫金山地区四种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储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枯落物和土壤持水量等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马尾松纯林枯落物储量最高,整个枯落物层的蓄水量为马尾松纯林〉枫香马尾松混交林〉枫香栎树混交林〉落叶阔叶杂木林;枫香栎树混交林的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要远大于其他3个林分,并且土壤持水量也最高;不同林分枯落物和土壤的综合蓄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枫香栎树混交林〉落叶阔叶杂木林〉枫香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结论]就4种林型的水源涵养能力来说,枫香栎树混交林为最优林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典型林分类型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水文效应的研究,为深入揭示该区域森林水文效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不同森林类型下枯落物储量、持水率、有效拦蓄量等水文特征指标.【结果】白桦和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厚度分别为31.3、19.2 cm;枯落物蓄积量分别为10.1、7.76 t/hm~2;二者有效拦蓄量分别为20.85、13.01 t/hm~2.白桦和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关系为y=alnt+b;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为V=kt~n;枯落物浸水吸水速率在0~2 h内最大,4~10 h内逐渐变缓,12 h后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结论】白桦林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优于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尾松、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为针阔混交林的营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宁明县邻近分布、母岩一致和立地条件相似的10年生马尾松、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林地,测定林下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性能特征,比较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差异。[结果](1)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蓄积量为4.52~6.70 t·hm-2,表现为: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红锥纯林>马尾松纯林。(2)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1.41~20.80 t·hm-2,有效持水量为8.68~15.60 t·hm-2,均表现为: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红锥纯林>马尾松纯林。(3)3种林分土壤容重为1.178~1.524 g·cm-3,其中马尾松纯林最大,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最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3.32%~7.34%,其中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最大,马尾松纯林最小;土壤总孔隙度为42.08%~53.82%,其中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最大,马尾松纯林最小。(4)3种林分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3 57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影响不同森林类型林冠截留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方法】观测了2009年5-9月份25场降雨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重庆四面山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5种类型林分林冠截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①不同类型林分的总林冠截留率大小顺序为暖性针叶林(42.70%)>温性针叶林(39.35%)>针阔混交林(39.0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6.28%)>常绿阔叶林(27.73%);平均林冠截留率大小顺序为暖性针叶林(50.08%)>针阔混交林(44.91%)>温性针叶林(44.18%)>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2.13%)>常绿阔叶林(31.33%)。②各气象因子对温性针叶林林冠截留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降雨量>降雨强度>风速>气温>空气湿度;对针阔混交林林冠截留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降雨量>风速>降雨强度>空气湿度>气温;对常绿阔叶林林冠截留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降雨量=降雨强度>风速=气温>空气湿度;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冠截留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降雨量>降雨强度>风速>气温>空气湿度;对暖性针叶林林冠截留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降雨量>降雨强度>风速>气温>空气湿度。③该地区各类型林分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达到饱和截留量时的降雨量依次为102.4,55.4,52.2,101.4,102.4mm。【结论】不同类型林分的林冠截留能力大小不同,截留能力顺序为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