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选择健康、繁殖功能正常、膘情中等及以上的西门塔尔青年母牛150头,按照G-6-G法、GPE法和GPA法3种不同定时输精方案进行处理,测定其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体况评分等指标,评价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和体况评分对输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6-G组同期发情率最高为100%,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牛体况评分均以6分或7分居多,试验1组情期受胎率最高为56.52%,显著高于GPE组的50.00%和GPA组的49.02%;体况评分5分试验组的同期发情率最低为92.31%,显著低于体况评分6分、7分试验组,体况评分5分试验组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7.50%,极显著低于体况评分6分试验组,显著低于体况评分7分试验组。说明G-6-G组定时输精方案最好,体况评分为6—7分时,同期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较高,其同期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奶牛同情发情及定时输精配种的实用技术,以达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受胎率和牛群的繁殖力。[方法]采用不同给药方式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了定时输精技术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①采用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Ⅱ组、试验Ⅴ组的同期发情率极显著高于采用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Ⅰ(P<0.01)、Ⅳ组(P<0.01);②采用子宫颈内注入氯前列烯醇的效果较好,试验Ⅵ组(子宫颈内注入2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试验Ⅱ组(肌肉注射2次)(P>0.05),试验Ⅳ组(子宫颈内注入1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也高于试验Ⅰ组(肌肉注射1次)(P>0.05);③采用定时输精方法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分别显著高于试验Ⅱ(P<0.05)、Ⅴ组的受胎率(P<0.05),试验Ⅲ和Ⅵ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和Ⅴ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定时输精技术不仅可以省去观察发情,还可以减少因发情鉴定不及时和隐性发情造成的漏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试验奶牛发情停止后4小时,卵巢上有葛拉氏卵泡发育时进行输精。输精用冷冻精液直肠把握法,其输精部位采用单侧子宫对分处基部后拉法的情期受胎率(70.3%)高于两侧子宫对分处基部法(62.1%),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单侧子宫深部法(40.0%)和子宫颈部法(37.5%),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贵州山区放牧肉牛的繁殖力,采用不同给药方式对肉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定时输精技术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Ⅱ组、试验V组的同期发情率极显著高于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Ⅰ组(P<0.01)、试验Ⅳ组(P<0.01);采用子宫颈内注入氯前列烯醇的效果较好,试验V组(子宫颈内注入2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试验Ⅱ组(肌肉注射2次)(P>0.05),试验Ⅳ组(子宫颈内注入1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也高于试验Ⅰ组(肌肉注射1次)(P>0.05);采用定时输精方法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分别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V组的受胎率(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V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设计了输精时间一定而输精部位不同的方法,以期筛选出奶牛的最佳输精部位。试验在奶牛发情停止后4小时,卵巢上有葛拉氏卵泡发育时进行。用冷冻精液直肠把握输精,输精部位采用单侧子宫深部法、两侧子宫对分处基部法、单侧子宫对分处基部后拉法和子宫颈部法四种,试验结果: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0.0%、62.1%、70.3%和31.3%。本试验表明:单侧子宫对分处基部后拉法输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不孕努比亚黑山羊母羊的受胎问题,本文研究现代繁育技术的处理效果。试验分别采用“同期发情+子宫颈输精”“同期发情+腹腔内窥镜子宫角输精”2种现代繁育技术处理与选用生殖机能良好的健康公羊和不受孕的努比亚黑山羊经产母羊长期同栏关养。结果显示:试验羊均于撤栓后25~48h发情,48h内的发情率为100%;“同期发情+子宫颈输精”“同期发情+腹腔内窥镜子宫角输精”2种处理的受胎率均为20%、产羔率均为250.00%,多羔率均为100%。结论努比亚黑山羊腹腔内窥镜子宫角输精受胎率、产羔率、多羔率与子宫颈输精相等,高于本交,运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努比亚黑山羊的受胎率、产羔率、多羔率,解决与公羊同栏不孕的努比亚黑山羊母羊繁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用黄体酮 ,PMSG对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46只绵羊 48h同期发情率为 95 .6 5 % (4 4/ 46 ) ,用解冻后活力仅 0 .2的冷冻精液 ,借助腹腔内窥镜子宫角深部输精 ,情期受胎率 72 .73% (32 / 44 ) ,与澳大利亚Salamoan教授腹腔内窥镜子宫角冷冻精液输精情期受胎率 74.0 4% (77/ 10 4)且冻后活力 0 .5 ,仅差 1.31个百分点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与常规冷冻精液输精的情期受胎率 5 5 .45 % (178/ 32 1)相比 ,高出 17.78个百分点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8.
不同外源激素对奶牛产后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晓波  封元  马甫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63-3063,3071
选择1~5胎次、健康、正常分娩的荷斯坦奶牛60头,通过分别使用HCG、LH-RH A3、PGF2α外源性激素诱导奶牛产后早期发情。结果显示,第Ⅲ组的首次配种天数为64.4 d,与对照组79.8 d差异显著,说明产后4 d子宫注入10%NaCl 500 ml+金霉素51g,发情配种时肌注HCG 500单位可明显缩短奶牛产后首次配种天数;Ⅰ组的第1情期受胎率为66.67%、空怀天数为79.6 d,与对照组的54%和99 d差异显著,说明产后3~5 d肌注PGF20.2 mg可显著提高第1情期受胎率和降低奶牛产后的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9.
利用乌兰察布市现阶段在绵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工作中常用的普通稀释液,将精液按1:3和1:5的比例稀释,输精2次和3次,比较配种情期受胎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1:3稀释精液人工输精配种,受胎率极显著高于1:5稀释组(P0.01);输精2次和3次,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使用"高渗低温大倍稀释保存液",将精液按1:3、1:5、1:10的比例稀释,全部输精2次,受胎率分别为67.50%、48.8%和42.47%,结果表明, 1:3稀释组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1)。高渗稀释液和普通稀释液,稀释精液输精配种,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梅花鹿人工输精受胎率,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二次输精试验。结果表明,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平均为18.35h±2.97h,范围是14h~25.53h,发情持续时间14h≤a22h时段占90.32%,22h≤a26h时段占9.68%;在梅花鹿发情持续期末进行1次冷冻解冻精液输精的受胎率为64.3%;在梅花鹿首次发情后12h进行第1次输精,第1次输精后4.5h~5h进行第2次输精,受胎率81.6%。2次输精较1次输精受胎率提高17.3%。根据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分布规律,采取2次输精方法是提高梅花鹿受胎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