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河南省安阳县北郭乡豆庄村农民郭竑琦独创的一种专门用于接种的“食用菌接种廊”机械制种工艺前不久获国家专利。该工艺立足我国现实条件,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全部采用简易机器连续式生产,旨在提高栽培种的生产效率和素质。有轨集装连续式“豫琪8799型接种机”,8小时接种2000公斤以上,制成重2.5公斤的仿椴木菌棒,一般品种15天布满菌丝,而传统方法重0.5公斤的料袋发菌需30天。发菌出菇不需菌床,杂菌污染率在0.5%以下。食用菌批  相似文献   

2.
代料海鲜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灰树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栽培季节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瓶)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搔菌与催蕾、出菇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代料海鲜菇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平菇栽培中,有时会因选种不当和栽培不慎,而造成培养料发菌期的大面积污染.笔者在实践中用下列方法多次处理污染料,收到良好效果.方法一:将培养料重新补加蔗糖1%、石膏1.5%、麸皮10%、过磷酸钙2%,料水比1∶1.35,装袋后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60分钟,然后停火,在60℃以上闷24小时后再启锅,待袋温降至20℃以下进行接种培养,常规管理出菇.  相似文献   

4.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日本的食用菌透气菌袋类型,从菌床成型、灭菌装袋、接种、培养和出菇等工序,较系统地说明了透气菌袋和自动装袋机等设备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氯消毒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稳定态二氧化氯一元粉剂溶解和稀释后,拌入栽培基质进行生料栽培秀珍菇,稀释比例(药水比)为1∶(2 300~2 400)的处理对杂菌抑制的效果较好,秀珍菇的生长状况与熟料栽培的相当,但生物学效率略低;装袋后放置168 h再接种,秀珍菇菌丝长势较好,杂菌感染率较低。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可作为一种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栽培料灭菌剂。  相似文献   

7.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8.
袋栽食用菌一般是加透气塞(如棉塞、稻草把等),待菌丝长满袋后移至出菇室出菇,这样较费工时.经笔者四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点小经验.现介绍给广大食用菌栽培者.装袋、灭菌、接种按常规进行.接种后用尼龙线扎口,待菌丝长到袋的1/5时去掉扎口线,用手捏住袋口轻轻往外拉松,这样发菌速度比对照要快3~5  相似文献   

9.
从菌株选择、栽培场所、原料选择、配方配制、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介绍猴头菇袋栽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袋栽猴头菇     
人工袋栽猴头菇即以塑料袋取代750毫升的玻璃栽培瓶,整个程序为配料、拌料、装袋、灭菌、两头接种、发菌、两头采收。其优点是:1.发菌快、出菇早。瓶栽为瓶口一头接种,菌丝从瓶口往底部延伸,发菌期长。袋栽两头接种,菌丝由两头向中间汇总,发菌期短,一般情况从接种到采菇仅需35天。2.质量好,产量高。头潮菇个头整齐,刺短。每个平均重量为75克,最重达108克,生物学效率在82%。3.投入低、产出高。栽培瓶投入的费用是塑料袋的3~4倍。瓶栽猴头仅  相似文献   

11.
袋料春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加工以及常见杂菌害虫的防治等。其培养基配方:木屑79%、麸皮20%、石膏1%、水55%。料水比例为1:0.81.2。将料称好混匀,再加水充分搅拌,使含水量达55%,料拌好后要及时装袋和灭菌,以免发生酸败。其中高温灭菌、无菌接种和出菇时期温度、湿度等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海鲜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属于低温型菌类,为实现周年供应,必须实行工厂化生产。文章从培养基的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信丰县海鲜菇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新亮 《食用菌》2005,27(6):34-35
文章阐述了干燥寒冷的河套地区香菇栽培中季节选择、制种、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及出菇管理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南方平菇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南方湿度大,气候温和,若管理不善,极易感染杂菌,影响产量,甚至导致失败。笔者这里把稻草料栽培干菇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1 制备培养料 ①备料:选新鲜黄熟无霉变的稻草,晒干,泡洗后堆成垛,任其自然滴干,1周后取出铡成约6cm的小段。②配方:稻草78%,麸皮18%,蔗糖、石灰、食盐各1%,尿素、磷酸二氢铵各0.5%。③发酵与灭菌:料拌好后覆膜堆沤,至55℃左右翻堆一次,再沤至60℃,即可装袋常压蒸汽灭菌,100℃下保持10小时,并焖一夜后出锅,搬至消毒过的接种室冷却。 2 接种与培养 ①接种:两头接种,接种量为料重的5%~8%,用接种锄轻轻压实,袋口套颈环(用小塑料管或包装带制成,孔径4cm),盖一层用新洁尔灭消毒过的报纸,扎皮筋。②培养:菇房地面撒石灰,再铺上农用膜,将接种好的菌筒呈井字形码放3~4层。发菌期间,室温控制在24~26℃,料温不得超过30℃。若墙栽须翻料降温,注意加强通风换气,光线要暗。18天左右长满菌丝,其间若发现有杂菌污染,可配1∶500倍的多菌灵用注射器分点注射患处。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猴头菇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菌种选择、栽培季节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菌袋接种、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种植平菇时,探索了一种断袋翻转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装袋接种配料、灭菌按常规法,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袋上扎3排孔,装料时在孔处铺一层菌种,共3层种4层料,两端扎紧封口,常规发菌。(二)断袋管理发好菌后用刀从袋中部横切成两段,置菇架上出菇,增加空气湿度,2~3天后在断口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紫木耳的最佳出耳方法,笔者进行了三种出耳方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 紫木耳母种引自湖南食用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棉子壳90%,麸皮8%,蔗糖1%,石膏粉0.5%,过磷酸钙0.5%.水适量.1.3 栽培袋制作 3月中旬接种制栽培袋.采用17×33×0.04cm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400g(不除去生理水),常压灭菌10小时.于接种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室内常温墙式堆袋发菌,常规发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李灿  任文彦 《食用菌》1998,20(1):32-33
香菇大袋立体栽培是洛阳市扶贫攻坚项目之一。代料立体栽培花菇具有节约土地、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优点。大袋栽培由于养分充足,可人为调节小气候,易出花菇,袋产干花菇100~150g,朵大肉厚,与段木栽培相比外观质量不相上下。另还能出板菇50~1OOg,效益可观。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品种选择:选择中温L26,中低温087,856等发菌期短,生理成熟早,能边转色边出菇的品种。②季节安排:秋季栽培常与农忙相矛盾,应提早栽培,重点突出早字。6月上旬制母种,6月中旬制原种,7月下旬制栽培种,9月初开始栽培,1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 2 拌料装袋灭菌 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袋,厚5~6dmm,宽22~24cm,长57~58cm,每袋装干料1.5~2kg。培养料配方:木屑80%,麸皮20%,另加石膏1.5%,石灰0.2%~0.3%,pH(?)~8,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缝中有水迹,但不下滴为宜。料袋灭菌是大袋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灭菌操作要坚持攻头、保尾、控中间的原则,要保证6小时升到100℃,开始时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栽培场所与季节选择、栽培种制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和采收等环节总结长袋堆垛式高产高效栽培茶薪菇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从原料加工、季节安排、菌种选择、菌种制作、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走菌管理、菇棚搭建、出菇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利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香菇技术,以期对以枇杷枝屑为主要原料进行代料栽培香菇的推广应用起到指导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