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福鼎大白无性系茶树大田种子胚为材料,切取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进行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用较致密的愈伤组织切块与带NPTⅡ和GUS基因Ti质粒的根癌农杆菌共培养,通过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得到了抗性愈伤组织并得到了芽的分化。抗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5%左右。共培过程中发现茶树愈伤组织能较强烈地促进农杆菌生长,表现在农杆菌在茶树愈伤组织周围的聚结。这可能是由于茶树多酚类含量较高,而通常酚基复合物有利于农杆菌对植物细胞的附着和转化。  相似文献   

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mMT-IcDNA转化枸杞及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了小鼠金属硫蛋白-IcDNA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枸杞,并在枸杞体内表达产生富集锌的转基因枸杞。用带有嵌合mMT-IcDNA及caMV35s启动子的含非致癌性Ti质粒载体的概癌农杆菌LBA4404(caMV35s:mMT-IcDNA:nos)感染枸杞幼茎外植体,在含有Km100μg/ml和Zn^2+50μmol/L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并在含Km50μg/ml,Zn^2+100μm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介导的旱稻遗传转化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稻品种鲲旱1号为材料,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分化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将PPA抗虫基因和bar抗性基因成功导入旱稻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和分化最终获得了抗性植株。结果表明,改良的NB培养基适合于旱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当农杆菌浓度在OD600 nm为0.2~0.3,侵染时间为20 min时,转化效果最好;用40 mg/L的PPT筛选30 d后,可以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将已筛选的抗性愈伤组织在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5~7 d能有效提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亚磷酸三酯法人工化学合成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IGF-I)基因的4条寡核苷酸 片段,再通过片段1、2与3、4末端互补配对和Klenow酶促补平及酶切连接成为完整的huIGF-IDNA片段,用 EcoR I/PstI酶切后克隆于 pGEM T-Easy Vector,经测序证明所得 DNA序列与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选用植物 偏爱密码子校正了启始密码子ATG下游的6个密码子,并在ATG处增加Kozak序列后,插入pBI121的BamHI/ SacI位点,构建了以 35S为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以 Hind II/EcoRI切下“35S-Kozak-IGF-I-NOS(ter.)”插入 pCAMBIA2300之Hind II/EcoR I位点,构建成huIGF-I植物表达载体;通过CaCl2直接转化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农 杆菌EHA105(Rif.r),并以菌落原位杂交技术和 DNA dot blot对重组农杆菌进行了筛选,所获得的重组农杆菌菌株为培育huIGF-I豆药用植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pE3-mMT-I-cDNA克隆质粒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了mMT-I基因确实已整合进入PE3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上。并通过三亲株杂交法将pE3-mMT-I基因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转化后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带有mMT-I基因。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以玉米自交系H99、丹98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对NaCl的敏感性试验,确定转化愈伤组织的适宜选择压,适宜愈伤组织转化的盐浓度为225 mmol/L.并对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带有pCAMBIA-1301-CMO-BADH质粒的根癌农杆菌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EHA105的菌株振荡20h后,菌液OD值为0.5~0.6时侵染25 min为农杆菌转化的适宜条件.对移栽成活的36棵抗盐植株经PCR检测有2株呈阳性,阳性株率最高达到5.6%,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对 3个粳稻品种的幼胚进行转化。在对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水稻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后 ,优化转化条件 ,改进技术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幼胚转化体系。利用该体系 ,水稻品种秀水 11号的幼胚经预培养 4~ 7d得到的愈伤组织 ,用农杆菌EHA10 5 /pCAMBIA13 0 1感染后 ,筛选出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并获得转化植株 ,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为 70 .76%。GUS染色及转基因植株总DNA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T -DNA上的外源基因已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以美味猕猴桃东山峰78-16的茎段愈伤组织块为受体,根癌农杆茵(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pBI121)作介导菌,将愈伤组织块与农杆菌共培,扫描电镜观察农杆菌在愈伤组织块细胞表面上的附着情况;将共培后的愈伤组织块转移到含50μg/mL的卡那霉素(Kan)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抗Kan的抗性苗。抗性苗的获得初步证明外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Ⅱ)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马铃薯的最佳遗传转化体系,以紫色马铃薯‘华颂66号’无菌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植物沉默载体质粒pBWA(V)KS-miR8019转化马铃薯外植体,测定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激素组合及抗生素对马铃薯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茎段预培养时间为2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2)最适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干粉式培养基+2.0 mg/L 6-BA+1.0 mg/L 2,4-D,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96.7%。最适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干粉式培养基+4.0 mg/L 6-BA+0.1 mg/L NAA+1.0 mg/L GA3;3)植株再生及生根的抗生素最适筛选浓度为75 mg/L的卡那霉素;4)农杆菌抑制剂的最适浓度为300 mg/L的特美汀,且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阶段都需要加入。综上,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愈伤再生转化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华颂66号’的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菊花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利用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ycB)对菊花进行转化,以抗性愈伤率为指标,探讨了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的影响,建立了LcyB基因转化菊花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的最佳时间为5min;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0.55;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的时间以3d效果最好;添加AS可提高抗性愈伤率,适宜的AS浓度为100μmol/L;采用Hyg浓度由低到高的筛选方式可有效提高抗性愈伤率;PCR分子检测初步证明目的基因LycB已转入菊花愈伤组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