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云贵厚壳树(Ehretia dunniana Levl.)是分布于云南哀牢山地区的落叶小乔木,是厚壳树科厚壳树属众多种类中一种可食用的野生森林蔬菜植物。其嫩茎、嫩叶食用口感甜脆,当地群众俗称"茶叶菜"。通过采用湿沙催芽播种育苗及枝条扦插试验,总结了云贵厚壳树的人工繁殖育苗与栽培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树种选择是关键。选择飞蛾槭、长花厚壳树、光蜡树等3个树种,分别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光蜡树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最高,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分别为94.1%、92.2%,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分别为97.1%、94.1%。造林3.5年后,不同树种生长量的差异也显著,其中光蜡树生长量最大,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树高2.03m,平均地径3.0cm;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树高2.55m,平均地径4.1cm,且都生长良好。飞蛾槭和长花厚壳树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均生长不良,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则都生长较好。初步认为,飞蛾槭、长花厚壳树只适合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栽培,而光蜡树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栽培效果皆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野生树种厚壳树引种育苗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野生厚壳树生理生态习性的观察、分析,通过扦插育苗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提出该树种引种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承鼎  王海 《国土绿化》2007,(10):48-48
湖北保康龙坪镇发现一株神奇的古树,经林业专家鉴定,属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树种梭椤树。梭椤树又叫天师栗、七叶树,是紫草科厚壳属的一个古老物种,该物种起源可追溯到6500  相似文献   

5.
厚壳树(Enretia tnyrsiflora),属紫草科(BOraginaceae),厚壳树属(Ehretia L.),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及西南各省。江苏省高邮、江浦、南京及宜兴等市县有栽植。木材黄白色,质稍坚硬,纹理美观,供建筑、家具、装饰等用,树皮可作染料。花白色,香气甚浓,可点缀园景,是城镇绿化的好树种。 六十年代初,射阳县大兴乡运棉村农民胡文才从浙江引进几株苗木,在沟边、塘边和家前屋后隙地(土壤砂壤质,含盐量  相似文献   

6.
粗糠树(Ehretiadicksoniihance)属于紫草科厚壳树属,是一种优良的乡土树种,目前在自然界濒临灭绝,亟待保护、开发、利用。对粗糠树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及育苗技术开展研究。对粗糠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抗逆性、进行了观测记录,对优良单株进行了标记、繁育。  相似文献   

7.
粗糠树(Ehretia macrophylla Wall.),紫草科,厚壳树属落叶乔木,是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树种,可应用于造林绿化、果品加工、医药等行业。分析了粗糠树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及其在繁育栽培、造林绿化、果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粗糠树在生态建设,开发新药、休闲食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以期为粗糠树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作者的实地系统调查结果,介绍了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的分布情况,综述了红厚壳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防护应用上的有关研究,包括红厚壳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抚育技术和抗逆性,分析了红厚壳作为乡土树种在海南岛构建混交林型海防林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粗糠树(Ehretia dicksoniiHance)属紫草科厚壳树属,为落叶乔木,自然状态下高可达10m左右。由于其叶片上面密被糙伏毛,下面被短柔毛,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作用,因此,近年来一些地方已将其纳入到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该树种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花白色,春季盛开时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红厚壳形态生物学、生理、生长、化学成分特性及潜在利用价值主要是生态、油用、药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红厚壳的应用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笑树:非洲卢旺达有一种树,每当风起,会发出“哈哈”笑声。树上长有似铃铛的皮果,壳薄而硬,壳内有能晃动如小珠的硬蕊,壳果迎风摇动,珠蕊碰果壳,便发出哈哈欢笑的声音。 音乐树:象牙海岸有一种象柳树的树,微风吹动,枝条轻拂,便发出幽雅如琴声的音调。这种树的树叶纤维组织很密实,如玻璃一般,一碰击就发出悦耳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粗糠为紫草科。厚壳树属的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台湾等地,泰安在1981年进行了引种栽培,生长良好。该树种种子繁殖比较困难,限制了在山东省的发展。为此,自1996年春开始,我们进行了粗糠插根育苗试验,扦插成活率达95%。现将育苗情况简介如下。1...  相似文献   

13.
对攀枝花市现有的部分本地鲜食核桃单株坚果大小、壳厚、单果重、出仁率、种仁特征、壳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记录。结果表明:本地鲜实核桃单株坚果性状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径平均2.87cm~3.89 cm、壳厚0.92 mm~1.84 mm、干果重6.70 g~15.65 g、出仁率39.0%~60.5%。同时在种仁特征、取仁难易和壳面特征也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华、绍兴2个薄壳山核桃种10多年引种调查认为:薄壳山核桃2年生苗移栽后,4~7 a进入结实期,10 a后进入大量结实期,其中:金华13年生最高株产16 kg;果形大,种实单粒重6.5~9.4 g,种壳厚0.9~1.1 mm,出仁率51%~56.9%,粗脂肪76.9%~78.5%,蛋白质8.5%~9.7%,可作为主栽品种发展。绍兴13年生最高株产14.6 kg,平均7 kg;单果较小,核果重5.5~6.3 g,核壳厚1.1~1.2 mm,出仁率52%~53.8%,种仁饱满,粗脂肪74.1%~74.4%,蛋白质7.5%~8.3%,可为供种或授粉树适当发展。上述2个品种适宜红河州海拔800~1 600 m的地方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水平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置0(对照)、50、100、150、200、300、400、600 mg.株-18个氮素处理,研究氮素供应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供氮量的增加,红厚壳幼苗高、地径、叶面积及整株生物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200 mg.株-1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2.06 cm、0.65 cm、327.27 cm2和10.43 g.株-1,是对照的1.59、1.25、2.58、1.90倍;地下生物量N5显著高于N7、N8处理,但与其余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根冠比随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减趋势;红厚壳幼苗叶绿素a、b及总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厚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蒸腾速率随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均在200 mg.株-1时达最大值,分别是7.29μmol.m-2.s-1、0.071 mol.m-2.s-1、220.22μmol.mol-1和1.34 mmol.m-2.s-1,分别是对照的2.26、1.92、1.37、1.79倍,不同氮素处理间红厚壳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差异均显著。结果表明:施氮量200 mg.株-1左右为红厚壳幼苗温室栽培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薄麻壳泡核桃是贵州主要农家品种,数量分布广,具有壳薄、取仁易、味香等特点。对薄麻壳泡核桃开展优良单株选择,拟为核桃苗木生产提供优良繁殖材料,为选育核桃优质农家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和遗传材料。2015年以来,对贵州省薄麻壳泡核桃进行选优调查,按照丰产性状和坚果品质进行初选和复选,应用多性状综合评定开展决选。预选优树30株,复选优树15株,按照国家标准决选优树6株,评选出来的6株优良单株,其单果重变幅为9.54~14.27g,壳厚变幅为0.97~1.30mm,出仁率变幅为50.24%~59.98%,含油率变幅为59.04%~70.67%,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9%~23.9%。优良单株壳面麻壳,其取仁难易、壳厚、出仁率、仁色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7.
贺县林业局最近在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苏铁群落,这片苏铁占地两亩有余,多达几十株,实属国内罕见。 苏铁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野生苏铁群落更是罕见。这片野生苏铁,生长在阳坡下部,距水田边约15米的沙岩红壤土,周围植物有杉木、毛竹、厚壳树等乔灌木;植被有荚迷、乌毛蕨、铁芒基等;地处海拔300米,北纬24°40′左右。苏铁植株丛状  相似文献   

18.
选取 2种遮荫条件下 (8%、2 5 %全光照 )西双版纳地区热带雨林上层树种滇南红厚壳和中层树种玉蕊的幼苗 ,测定了雨季末自然降温过程中 2种植物叶片光合特性、抗氧化酶 (SOD、CAT、APX)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低温使 2种植物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生长在中等光强下的幼苗比低光强下的幼苗下降的比率大 ,滇南红厚壳比玉蕊下降的比率大。在降温初期 ,即从 10月到 12月初 ,2种光强下 2种植物SOD和APX活性上升 ,CAT活性出现波动 ,黎明光化学效率和MDA含量基本没有变化 ,光合机构没有受到氧化破坏。 12月末 ,中等光强下滇南红厚壳黎明光化学效率降低 ,SOD和APX活性有所下降 ,MDA含量显著上升 ;而低光强下的滇南红厚壳和 2种光强下玉蕊SOD和APX活性仍在上升 ,MDA含量变化较小。这表明 ,2种光强下 2种热带树苗是以不同的方式响应自然降温 ,低温对中等光强下的植物比低光强下的影响大 ,上层树种滇南红厚壳受到的影响比中层树种玉蕊大。同时 ,根据降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 ,大致可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幼苗对低温的响应分为 2个阶段 ,即第 1阶段为低温适应阶段 ,抗氧化酶活性上升 ,光合机构没有受到明显的氧化破坏 ;第 2阶段 ,中等光强下滇南红厚壳抗氧化酶  相似文献   

19.
枣树果核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18个主要枣树品种果核的调查分析表明,核重与果重,果形指数,核壳厚比正相关,核壳厚小于0.4mm的属软核品种,核形主要受果形的影响,核形指数与果形指数,核壳厚成正相关,核果比主要受含仁率,果重,核形指数的影响;有7个品种含仁率未超过10%,9个品种具双仁现象,11个品种有胚退化后残留下的种皮,所谓“无核枣”仍具核,只是核不发达,较小而薄,在实际工作中,宜把鲜核果比小于2%,核壳厚小于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在黑龙江省所收集的65株蒙古栎优树橡实长、宽、重、橡实壳厚、橡实仁重、千粒重等形质指标和播种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树蒙古栎橡实的长、宽、单果重、橡壳厚、仁重、千粒重等形态指标和播种品质指标在95%的水平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优树间在蒙古栎橡实形态指标表现出了高纬度、高海拔橡实果小、轻、壳厚。而低纬度、低海拔橡实果大、重、壳薄的变化趋势。所以初步确定HN-3、HN-4、HN-5、HN-6、HN-7、HS-1、HS-2、HS-3、HS-4、DJC-8、SY-1、SY-2、SY-5、SY-8、SY-10、BA-1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