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全国范围内2002—2012年杨树溃疡病逐年发生数据,选取发生杨树溃疡病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发生率作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指标,在ClimateChina v4.40气候模拟软件中,计算出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即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预测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潜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结合5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高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平均最低气温、4月平均最低气温、6月平均最低气温、8月平均最低气温、11月平均降水量、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 ℃的有效积温度日和大于18 ℃的有效积温度日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在2020s、2050s、2080s的空间格局与2002—2012年相比主要呈现出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整体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加重,东北地区发生程度普遍加重且总体北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象因子的杨树溃疡病发生率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范围内2002—2012年杨树溃疡病逐年发生数据,选取发生杨树溃疡病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发生率作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指标,在ClimateChina v4.40气候模拟软件中,计算出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即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预测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潜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结合5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高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平均最低气温、4月平均最低气温、6月平均最低气温、8月平均最低气温、11月平均降水量、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的有效积温度日和大于18℃的有效积温度日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在2020s、2050s、2080s的空间格局与2002—2012年相比主要呈现出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整体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加重,东北地区发生程度普遍加重且总体北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杨树黑斑病测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郊区黑杨林地内设置固定样地,进行杨树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病情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I系统分析了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平均气温20~28℃、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降雨量为60 mm以上时,杨树黑斑病的病情发展迅速。同时建立了杨树黑斑病的数量化测报模型:^yi=-5.236 1x(1,1)+7.388 4x(1,2)-3.045 7x(1,3)-6.231 5x(2,1)-4.540 9x(2,2)+6.261 8x(2,3)+20.496 3x(2,4)+1.146 6x(3,1)+3.613 4x(3,2)+7.025 7x(3,3)+19.680 2x(3,4)。对测报模型检验的预测精度在88.49%~96.43%之间。  相似文献   

4.
山东杨树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报道了对山东省杨树溃疡病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溃疡病种类、分布、危害、三种主要病原菌的致病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山东境内杨树上发生的溃疡病共有8种,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的为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和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其他几种溃疡病常与上述3种混合发生。在同一条件下,3种病原菌的致病强弱依次为杨树烂皮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大斑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品种和水分状况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研究提出了选育抗病品种、注意苗木检疫、加强营林管理和适时药剂防治的一、二级综合治理杨树溃疡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特点与环境条件的之间的关系,选出了影响杨树病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综合分析病害流行的主因和诱因,提出东北地区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并将东北地区分为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4个不同等级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区。6种模型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冰核细菌溃疡病流行的时间动态以理查德生长模型为最优生长模型。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的中期预报方程,可以预测第二年的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选用灰色方法建立GM(1,1)数学模型,可做出中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6.
杨树溃疡病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国内自发现杨树溃疡病以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主要内容:病害病状、病原菌生物学特征、杨树因子与环境因子对溃疡病的抗病性、综合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福建、江西和江苏等省17个县(市)的松树枯梢病的危害程度及发病特点调查,把松树枯梢病的发生区域归纳为:轻(无)度病害区、中度病害区和重度病害区三大类.感病程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4、5月份的月平均湿度、月降水量和月降水天数,以及年平均湿度与病害发生关系较为密切.以上述气象因子为自变量,发病程度为因变量,建立了病害的回归预测模型:y = 98.60 13.54x1-9.33x2-3.62x3 0.07x4 0.07x5-11.97x6 3.26x7 (R=0.933 3).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南方主要县(市)的病害进行了预测和划分,并提出了该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青山  宋岩 《防护林科技》2006,(3):102-102,109
2002~2004年,对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情况和致病因子、发生量测报技术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杨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林龄大小与受害程度有直接关系;采用时间序列法研究出该病害发生量预测测报拟合方程和拟合理论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杨树溃疡病的病害病状、病原菌生物学特征,从杨树因子与环境因子、对溃疡病的抗病性等方面探讨、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省96个县(市)9个气象生态因子,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杨树溃疡病Botryosphaeria ribis(Tode)Grossenb et Duggar在陕西的生态地理分布图式,分成最不适宜、很不适宜、不适宜、较不适宜、较适宜、适宜、很适宜、最适宜等8类环境分布类型,并通过实地调查,证实了该分布图式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杨树溃疡病概况世界已发表的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菌共有20余种(见表1),我国有8-9种(见表2)。其中严重发生于欧洲、亚洲、北美各国的世界性溃疡病有杨树腐烂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Valsa sordida)、杨树疡壳孢溃疡病(Dothichizapopulea)等,据目前了解,有些杨树溃疡病还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杨树炭团溃疡病(Hypoxylon mammatum)是一种国外危害严重的杨树病害。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原则,对杨树炭团溃疡病进行了初步地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杨树炭团溃疡病传入国内的风险极大,应加强检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陕西关中地区12个县、市的杨树溃疡病做了典型整群抽样调查,认为气象因素是造成该病分布的主要因素,病害和龄级间符合灰指数律,并推导了病害损失估测、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防治指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生长模型预测法在杨树细菌溃疡病流行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光  高克祥 《林业科学》1998,34(4):123-128
生长模型预测法在杨树细菌溃疡病流行预测中的应用刘晓光高克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杨树细菌溃疡,生长模型预测,复循环病害,管理策略由Xanthomonaspopulisubsp.populi(Ridé)Ridé&Ridé引起的杨树细...  相似文献   

15.
华山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火期2~5级火险天气条件下,在华山松人工林测定了153组林内气温(x1)、相对湿度(x2)、凋落物表面温度(x3)、腐殖质层表面温度(x4)、凋落物层厚度(x5)、可燃物含水率(y)数据,建立了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华山松林凋落物上层易燃可燃物含水率的因子依次为:x3>x2>x4>x1。应用该模型,可以用易于获取的火环境和可燃物因子来预测可燃物的含水率,为合理开展林火预测预报、计划火烧、营林用火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并用独立资料检验预测模型效果。结果表明:8月月平均气温、8月月最高气温、9月月最高气温、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高气温与含油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拟合得到了3个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用独立资料检验后,发现基于9月降水量(x1)、9月月最高气温(x2)和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x3)的油茶种仁含油率(y)预测模型(y=79.46-0.03x1-0.86x2-0.30x3)效果好,平均相对误差为4.6%,可应用于普通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其致病病原菌包括真菌和细菌,世界上报道的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超10种。以北京市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等5个区共10个苗圃基地的杨树树苗为调查对象,对北京市平原地区的杨树苗圃溃疡病进行了调查,分离了其主要病原真菌;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发病病症特征及发生规律,并对杨树真菌性溃疡病的防治进行了药剂筛选。  相似文献   

18.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以生物防治防控杨树溃疡病发生与危害为目标,筛选能有效抑制杨树溃疡病且具有开发潜力的拮抗菌株,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因子。【方法】从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山保护站林下土壤样品中筛选获得1株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链霉菌,编号为HS1。采用多重筛选法确定菌株HS1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等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运用人工接种法测定菌株HS1发酵液对杨树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菌株HS1及其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中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达20.66 mm,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40.26 mm; 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菌株HS1与Streptomyces scopuliridis同源性最高;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S1发酵液对杨树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0.87%和71.74%。【结论】生防菌株HS1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杨树溃疡病,且对多种农林重要病害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湖北林业科技》2004,(4):54-54
杨树细菌溃疡病(以下简称溃疡病)是危害杨树干部的病害,危害杨树各林种林分,以人工林为重,被危害的林木形成黑色的肿瘤,树木生长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严重时可致树木全株死亡。连年遭受危害的树木易风折,威胁人畜安全。溃疡病发生的主导因子是杨树冰核活性细菌,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长期潜伏在寄主上。  相似文献   

20.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Dotliorella gregaria)是我国杨树干部的重要病害,发生面积较广,到目前已遍及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危害性较大,是发展杨树人工林的主要威胁之一。当前,很多人都在进行抗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品种的筛选工作。但很少有对杨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