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引起回肠炎的病原是专性胞内寄生菌——劳森氏菌,此菌最容易在肠陷窝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内生长。劳森氏胞内菌是一种弯曲或直的弧状杆菌,末端渐细或钝圆,革兰氏阴性菌。该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和碘剂敏感。回肠炎的发生是因为大量的劳氏胞内菌定居在未成熟的回肠上皮细胞中,引起急性过敏反应,或越来越严重的炎症和增生。1症状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的显著症状就  相似文献   

2.
回肠炎(猪增生性肠炎)是世界广泛流行的、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肠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病猪排泄物内含有胞内劳森氏菌.  相似文献   

3.
胞内劳森氏菌是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试验设计4条引物,采用半巢式PCR从目的 DNA中扩增出1317bp的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scN与Gen Bank中PHE/MN1-00、N343同源性为99%,是劳森氏菌三型分泌系统组件的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3年从发生增生性肠炎(PPE)的病猪中成功地分离到劳森氏胞内菌,并复制出PPE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证实存在PPE病例。但由于劳森氏胞内菌在体外培养较困难,需要特殊的细胞系,所以我国对该病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目前仅有少数猪病诊断实验室能应用PCR方法来检测劳森氏胞内菌。现将我们在2004年1-10月间对17个疑似PPE猪群中劳森氏胞内菌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疑似PPE猪群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2 ̄4月龄猪散发性腹泻;(2)后备种猪或育肥猪急性死亡,皮肤苍白。2.检测样品的采集:腹泻粪便或回肠…  相似文献   

5.
任静雷 《猪业科学》2020,37(8):52-56
正猪回肠炎也叫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以回肠、盲肠、结肠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容易传播,低剂量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都会影响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指标。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率很高,会引起生长育肥猪腹泻、出血性下痢甚至猝死,严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给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王怀山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胞内劳森氏菌在海南省各猪场中的流行情况,应用普通PCR技术检测了来自该省不同地区14家猪场的348份猪粪便样品中的胞内劳森氏菌。结果表明,送检的猪场全部存在胞内劳森氏菌流行情况,场阳性率达到100%;348份猪粪便样品中有133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达38.22%,其中母猪粪便的阳性率为40.74%,4~9周龄猪的粪便阳性率为35.42%,11~20周龄猪的粪便阳性率为37.5%,20周龄之后的猪粪便阳性率为52%。可见海南省部分地区猪场都存在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肥育猪肠道传染病,急性感染猪在出现血便后1~2天内死亡,慢性感染猪以顽固性腹泻为特征,严重影响肥育猪的生长发育。该病在欧美国家报道较多,并已研究成功用弱毒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的方法。但由于胞内劳森氏菌的培养要求较高,需要特殊的细胞培养技术,我国目前对该病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仅在少数实验室开展胞内劳森氏菌的PCR检测,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1):40-46
为了掌握胞内劳森菌在湖北省5个疑似猪增生性肠炎暴发规模化猪场中的流行情况,我们建立了一种从粪便中检测胞内劳森菌的巢式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采集于这5个规模化猪场不同生产阶段不同临床表现猪群的1 003份粪便样品进行监测。结果显示:5个猪场的胞内劳森菌检出率在11.5%~19.4%之间,平均阳性率为15.5%;就临床表现而言,腹泻猪粪便样品中胞内劳森菌的检出率高于非腹泻猪;就生产阶段而言,保育及育肥猪中胞内劳森菌的检出率高于断奶仔猪、母猪和公猪。我们还利用粪便检测胞内劳森菌呈阳性、疑似临床症状明显的猪的肠道制备的感染溶液进行了病例复制,试验猪在灌服感染溶液后出现了与胞内劳森菌感染相似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且从感染猪的肠道组织和粪便中检测到了胞内劳森菌的存在。本试验对于进一步了解胞内劳森菌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情况及致病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胞内劳森菌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将密码子优化合成的胞内劳森菌表面蛋白LsaA的编码基因克隆于pET32a(+)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纯化的重组LsaA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胞内劳森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抗胞内劳森菌抗体,与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常见猪腹泻病原的抗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来自PCR检测粪便呈胞内劳森菌阳性猪的血清,用所建立ELISA检测均为胞内劳森菌抗体阳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阳性血清经过1∶800稀释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52%~2.752%和0.877%~3.000%。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胞内劳森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被检地区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胞内劳森菌抗体阳性,阳性率在13.3%~57.1%,平均阳性率为30.6%。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胞内劳森菌抗体的检测,为胞内劳森菌感染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回肠炎在中国规模化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肠道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回肠炎,该病的病原是胞内劳森氏菌,极大的增加了养猪的成本。了解猪群不同年龄阶段的流行状态和感染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回肠炎非常关键。在本研究中,从54个猪场采集了2700份血样,使用阻断ELISA试验检测胞内劳森氏菌的流行状态。二、材料和方法对每个猪场分7个年龄阶段,随机采集50份血清进行胞内劳森氏菌抗体检测。其中,小于1胎的母猪5份;1胎以上的母猪5份;保育早期仔猪血清5份(3 ̄5周龄);保育结束时仔猪血清5份(8 ̄10周);13周、18周和25周猪血清各10份。调查时间从2005…  相似文献   

11.
胞内劳森菌感染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早期的检测与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胞内劳森菌现有的检测方法组织病理学、血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阐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胞内劳森菌感染的有效鉴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胞内劳森菌(Lawsoniaintracellularis,LI)是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本试验设计3条引物,采用半巢式PCR,从猪的回肠粘膜中扩增出长为1 457 bp的胞内劳森氏菌16SrRNA基因,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同动物源性(鼠、仓鼠、鹿、马、鸵鸟等)的增生性肠炎胞内菌核苷酸同源性在98.4%~100%之间,与脱硫弧菌同源性达到88.6%,与一般弯曲杆菌和螺旋体同源性较低(71.8%~73.9%).  相似文献   

13.
刘国信 《养猪》2020,(1):111-11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劳森氏菌是一种在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在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胞浆中寄生与繁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从而引起节段性回肠炎、坏死性肠炎以及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道等病变。  相似文献   

14.
一.病原 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所引起的以回肠、盲肠、结肠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疾病,可感染猪群及其它动物(人除外)。1931年首次发现胞内劳森氏菌,而直到1993年才分离培养成功。因该病原易传播,通常在猪群中呈高比率感染状态。该病不仅能导致生长育肥猪腹泻、出血性下痢甚至猝死,而且严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表现,从而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一、病原 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所引起的以回肠、盲肠、结肠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疾病,可感染猪群及其它动物(人除外).1931年首次发现胞内劳森氏菌,而直到1993年才分离培养成功.因该病原易传播,通常在猪群中呈高比率感染状态.该病不仅能导致生长育肥猪腹泻、出血性下痢甚至猝死,而且严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表现,从而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全国主要养猪地区猪回肠炎感染情况,本调查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来自全国主要养猪地区169家猪场的1667份粪便样本进行胞内劳森菌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参试的猪场和送检的粪便样本中,胞内劳森菌的阳性率分别达到了96.4%和86.0%;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猪场,胞内劳森菌检出率都超过80%;在各个生产阶段,母猪的总体阳性率也普遍偏高;在13周龄和19周龄前后,保育-育肥猪的回肠炎感染压稍高;不同粪便类型对应的CT值也存在差异,血便中胞内劳森菌的CT值最低。由此可见,胞内劳森菌引起的回肠炎广泛存在我国主要养猪地区。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回肠炎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en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aris,LI)引起的一种猪的消化道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及腹泻,更为严重的可导致猪猝死。我国养猪业的养殖模式一直是传统的散养模式,缺少对该病的评估,因此对该病造成的损失报道的较少。本试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对该病原菌最为敏感的药物,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10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药物治疗试验,对细胞内劳森氏菌所导致的猪增生性回肠炎的防控效果进行比较[1]。试验结果表明,泰万菌素和泰农对猪增生性回肠炎都有一定的疗效,对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回肠炎性价比最好的是110mg/kg的泰农[2]。  相似文献   

18.
猪增生性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细菌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春季,潜伏期为2~3周。一旦发现本病,应同时对病猪与同群猪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M.  H.  Whitney  G.  C.  Shurson  R.  C.Guedes  岳隆耀 《饲料与畜牧》2007,(1):50-5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10%的玉米干酒精糟及可溶物(DDGS),以及添加或不添加抗生素对胞内劳森氏菌功毒后生长猪的肠道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试验选用100头17日龄断奶仔猪,并按体重,性别,系谱等随机分为5个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