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江口琅岐岛风景区朴树种群天然更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的天然更新影响着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是种群得以增殖、扩散、延续和维持群落稳定的一个重要生态过程;植物天然更新受环境条件、干扰(自然和人为),以及更新树种的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特性及其与周围树种之间的关系等影响.植物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繁殖对策可以反映植物对干扰的适应能力和生殖潜能,有助于理解植物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因素及其资源环境、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的适应意义(Bond et al.,2003);科学地认识一种植物的天然更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合理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生态反应往往与其分子水平的适应和调节密切相关.在介绍分子生态学的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分子生态学在森林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即森林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森林植物种群生态适应和进化、森林植物种群抗逆性、森林植物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展望了分子生态学在森林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郝朝运  刘鹏 《林业科学》2007,43(7):86-92
七子花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目前仅间断分布于我国的浙江和安徽二省.为揭示其濒危原因,从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变迁、现代地理分布与资源状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人为干扰的影响等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可能导致七子花分布区大幅度缩小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加之后来人为干扰严重,从而造成如今资源稀少且呈片断分布的现状;种群片断化过程中的建立者效应和瓶颈效应造成了七子花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和种群间明显的遗传分化,并可能由此产生了有性生殖障碍,降低了其生态适应能力,即使强度不大的人为干扰,也对种群的生存构成威胁.因而在目前状态下,建议在种群规模大、遗传多样性高的七子花分布地设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点进行就地保护,对生境退化、规模较小的种群采取迁地的保护措施,并通过人工繁育七子花幼苗扩大种群规模.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保护区外,植物种群受到的负面影响因素很多,森林破碎化、人为砍伐、火烧等人为干扰都会影响濒危植物种群的生存、生长与发育,为了定量探索保护区对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效果,本文以濒危植物青梅(Vatica mangachapoi)为例,采用样方法对昌江县自然保护区内和自然保护区外开展青梅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进而从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面对青梅种群的种群特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自然保护区内外,青梅种群为集群分布,但在自然保护区外,青梅种群集群程度更强,不利于其种群的扩散;2)在自然保护区外,青梅种群的幼苗、幼树很少,青梅种群结构表现为衰退型,而自然保护区内青梅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3)在自然保护区外,存活曲线表明青梅种群接近DeeveyⅠ型;在自然保护区内,存活曲线表明青梅种群开始时接近DeeveyⅢ型;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植物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海南较多的保护物种与青梅的生态学特性类似,多为濒危物种,需要连续性、少人为干扰的生存、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濒危植物种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木本植物构件生态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植物种群时,植物学家发现植物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植物个体的枝、叶、芽、花、果实等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很难对植物进行准确和细致的种群数量统计。而构件理论将植物种群分为群落水平的种群和个体水平的种群,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回顾了构件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木本植物枝、叶、芽等构件种群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木本植物构件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应用构件生态学手段指导木本植物的生产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甜槠天然群落中主要种群甜槠和赤楠的分布格局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会使甜槠种群的聚集性加强,而赤楠种群的聚集性降低.干扰强度对甜槠聚集性的影响随树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对赤楠聚集性的影响则是随林龄增大呈现由小→大→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省红豆杉种群大小结构及动态、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群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要恢复和保护红豆杉植物,应减少人为的破坏性干扰,以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和扩大。  相似文献   

8.
沙地云杉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云杉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长在干旱的沙质土地上而引人注目,其种的分类地位、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及群落生态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但是在自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沙地云杉仍存在着明显的退化趋势,其种群演替和生态学特性仍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1植物生态学的含义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大部分。研究植物生态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外界条件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作用。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服务。植物生态学也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植物生态学的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正常的或失常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景观设计者来说,应该掌握植物生态学知识,充分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来指导设计,这样才能使景观设计在符合美学性同时,又符合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高大鹿药作为滇西北一种重要的野生蔬菜,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为采集压力.为检验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高大鹿药种群特征的变化,运用对比样方带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密度、株高、基径3个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重度干扰区,3个指标都明显小于其他区域,且呈无规律变化,种群衰退趋势明显;在中度干扰区,3个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减弱,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轻度干扰区,3个指标平均值达到最大且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在人为干扰轻微的区域,其种群仍处于稳定的状态.人为干扰是造成高大鹿药分布面积萎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高大鹿药资源进行合理采集和适当保护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