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皮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对黄皮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在黄皮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美国红梣雄株和雌株茎导管分子的形态解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离析法和显微照相技术,比较美国红梣雄株和雌株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特征.结果表明:美国红梣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雄株茎导管分子具有长导管性、宽导管性、梯纹-网纹导管和单穿孔等特征,这些特征为雄株在生长季节旺盛的水分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结构保证.雌雄株导管分子差异的发现为该树种的性别鉴定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白桦的树根、树干和树枝3个部位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射线类型为同形射线,但是单管孔和复管孔并存,导管分子壁上具梯状穿孔板,说明白桦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结构进化不同步。白桦树干和树枝内多数为复管孔,星散分布;树枝内管孔的分布更加分散,管孔直径也比树干内的小得多;树根内的导管在生长轮内局部呈环状分布,多数为单管孔。解剖结构在白桦不同部位存在差异是对生长环境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海桑属(Sonneratia)6种红树植物的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 6种海桑属红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表明 :海桑属 6种红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具有导管直径小 ,导管分布频率高 ,复孔率高 ,导管壁厚和纤维壁较厚且具次生加厚 ,木薄壁组织缺乏或稀少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海桑属 6种红树植物的数量特征还表明 :海桑、无瓣海桑、卵叶海桑的木材可能适合造纸。  相似文献   

5.
对1年生毛白杨人工接种后,毛白杨与瘿瘤木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宽、腔径、长宽比、壁厚与化学组成变异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各解剖参数(壁厚除外)在处理组接种处明显下降,上方木质部和接种处导管变小,下方受其影响较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组毛白杨木质部木纤维及导管分子差异极显著;对照组木质部木纤维和导管分子无明显变化;瘿瘤之间木纤维及导管分子的长、宽均差异显著,说明瘿瘤细胞分裂异常;与木质部相比,瘿瘤中木纤维和导管分子明显减小;毛白杨木质部和瘿瘤之间木纤维及导管分子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处理组毛白杨接种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最高.方差分析表明:处理组毛白杨化学组成变异极显著,对照组毛白杨各接种部位和瘿瘤之间化学组成均变化平稳.瘿瘤木质部中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含量分别比提高了2.6~4.3,1.5~2.6,1.1~1.8倍,而纤维素含量下降了51%~99%,处理组毛白杨接种处木质素含量是瘿瘤的2.7倍,和其他接种部位相比,瘿瘤木质素含量略高.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胁迫下杨树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长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不同土壤盐度下的主栽树种杨树(欧美杨无性系69杨)进行了解剖,描述了杨树次生木质部结构的特征,测量了次生木质部的16个数量特征:年轮宽度(ARW)、导管长度(VL)、早材和晚材的导管分子面积(VA)、导管周长(VP)、导管直径(VD)、导管单孔率(PSV)、导管频率(VF)、纤维长度(FL)、纤维宽度(FW)、射线高度(RH)和射线频率(RF)。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盐度胁迫下:(1)杨树次生木质部形态特征的差别不明显,但是组成分子趋向于小型化。(2)次生木质部数量特征的变化比较明显,即当土壤含盐量从0.036%逐渐升高到0.289%,杨树的年轮宽度变小,0.91→0.77mm;纤维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分别为693.8→570μm和14.9→13.5μm,射线高度和频率的变化分别为284.3→249.2μm和58.9→75.5mm^-2,表明在盐胁迫下杨树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盐度的增加0.036%→0.289%,杨树导管长度减小,367.6→341.5μm;在早材和晚材中,导管面积变化分别为1575.6→1703.6μm^2和760.1→947.7μm^2,导管周长变化分别为167.7→195.1μm和120.8→143.7μm,导管直径的变化分别为41.8→43.4μm和29.1→33.1μm,导管频率的变化分别为141.8→144.2mm^-2和160→206.7mm^-2;导管单孔率的变化分别为65.9%→30.5%和59.4%→40.8%。这些都表明在盐胁迫下杨树的导管缩短变粗,呈聚集分布,输水效率和输水安全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与木材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惠娟 《林业科学》1996,32(2):165-170
综述了植物激素在树木维管组织分化中的作用.生长素是调节木质部细胞分化的主要因子;细胞分裂素在诱导分生组织发端和分生细胞分化上起重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纤维的形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结合使用,可有效地促进次生木质部中纤维分化;乙烯能促进树木韧皮部和木质部分化。还讨沦了木材形成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问题:生长素含量的多少直接控制了沿树轴木质部导管、管胞的大小和密度;外界环境因子影响木质部细胞分化;温带落叶阔叶树环孔材和散孔材形成的机理,生长素控制环孔材树种早材宽导管的形成以及晚材窄导管和纤维形成的假说。对今后改善树木木材的质和量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柚木是世界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柚木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发展.文章总结归纳了柚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同功酶、分子标记和转基因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遗传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种源地理来源鉴定、优树选择与无性系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抗虫转基因育种和基因克隆,同时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柚木遗传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柚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几点建议,以期对柚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毛株的树根、树干和树枝次生木质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解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株是散孔材,单管孔和复管孔并存,呈径列星散状分布,射线类型为异型射线;薄壁组织傍管型和离管型均有;树干和树枝导管具梯状穿孔板,管壁有具缘纹孔,多呈纺锤形;树根导管多呈圆柱形或鼓形,单穿孔,部分导管含有侵填体.毛株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0.
枣树不同枝类次生木质部细胞解剖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骏枣、梨枣为试材,富士苹果为对照,对各供试品种不同枝类次生木质部细胞进行解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骏枣、梨枣和苹果的导管细胞均为孔纹导管类型;枣的导管细胞有较厚的侧壁加厚,特别是枣股导管细胞次生壁不仅加厚明显,且细胞纹孔很小;枣与苹果之间,导管和纤维细胞的长度和直径表现极显著的差异。同一枣品种中,不同枝条及不同年龄枝条之间也表现显著的和极显著的差异;枣股的畸形细胞所占比例最多。  相似文献   

11.
张荣贵 《林业调查规划》2014,(1):118-122,133
红河州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柚木生长。适宜柚木发展的土地面积约4万hm2,目前仅种植4 200 hm2,发展潜力巨大。文中介绍国内外柚木引种情况以及红河州柚木引种栽培及相关研究概况,从生长水平、形态变异等方面评价红河州柚木引种栽培效果。进一步分析柚木原产地条件,依据柚木的生态特性及红河州的自然特点,将柚木引种栽培区划分为柚木最适引种区以及由抗旱、耐酸和抗寒3个育种栽培区组成的引种试验区。对红河州柚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有针对性地引进、选择、改良适合红河州生长的柚木优良种源,以推动柚木的科学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2年、2003年在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始进行柚木种植试验。至2009年,试验结果表明,柚木在雷州半岛生长表现较好,7年生最大单株胸径23.5 cm,平均15.68 cm。平均树高12.89 m,生长均优于做对照的黎蒴栲、火力楠和橄榄,生长比较排列是柚木〉黎蒴栲〉橄榄〉火力楠。但是柚木耐风害和低温能力均不如其它三种树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选择背风向阳的立地种植柚木是有前途的,低温和台风是限制柚木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柚木适生区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设置样地的方法对贵州省引种的柚木进行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引种柚木的适生区域是南部的南、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区,红水河、南盘江岸边海拔700 m以下以及北盘江两岸海拔550 m以下地区.在适生区域发展柚木采用四旁植树的方法效果最佳,坡地造林宜选择土层厚度80 cm以上的地域,采取反斜坡带状整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柚木为马鞭草科柚木属植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文章介绍了柚木的生物学特性、无性繁殖即组培技术要点以及造林技术,论述了柚木在我省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柚木(Tectona grandis)为马鞭草科柚木属落叶或半落叶高大乔木。试验以4 a生柚木采穗圃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IBA粉剂处理插穗后进行扦插,并对生根过程中插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柚木插穗生根与其生化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持续15年对柚木进行试验育苗及大量生产性育苗,结果表明:种子催芽处理是柚木育苗成败的关键,催芽效果:综合处理法日晒夜浸法石灰浆浸沤法对照;苗木速生期在5~10月,苗木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3.3%;育苗节令选择4月最佳;幼苗分床以1~2对真叶移植为宜;全苗鲜重最能代表苗木的质量,现场操作的量化指标以苗木平均地径为主;D2.5 cm为Ⅰ级苗,D=1.5~2.5 cm为Ⅱ级苗,D1.5cm为Ⅲ级苗。  相似文献   

17.
柚木引种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珍贵树种柚木的主要引种栽培技术。为我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柚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柚木优良种源、家系选择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选择结果分别以最优、中等和最差3类,依国家现行财税制度,采用"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方法"进行财务与经济效益动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最优种源和最优家系,其动态回收期为9.45 a和9.46 a,其财务内部收益率(以累计净现值计算)为16.46%和16.06%,均大于12%的折现率.最优种源的效益成本比,15 a时即达2.58,20 a生产周期时达到5.25,是中等水平的1.37~1.43倍,每公顷净收入是中等水平的1.56~1.64倍,最优家系在20 a的生产周期时,其效益成本比和每公顷净收入是中等水平的1.63倍和1.96倍.分析结果证明,柚木优良种源和家系的推广应用不仅经济合理可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叶桢楠(Phoebe microphylla)、柚木(Tectona grand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和檀香(Santalum album)5种珍稀保护树种进行造林试验,调查栽植1年后各树种的生长情况和成活率。结果表明:小叶桢楠、柚木的树高生长量和成活率较高,且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可在永定县进行推广栽植;沉香和降香黄檀的树高生长量和成活率较低,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畏寒怕冻,应控制其栽植规模;檀香在造林试验中未见成活,不适于在永定县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20.
几个值得大力发展的优良珍贵树种(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香椿(Toona sinensis)、柚木(Tectona grandis)、南洋楹(Albizzia falcataria)、降香黄檀(Dalbergiaod orifeTa)等树种的分布范围、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