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11):F0002-F0002
新疆农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新疆农业科学院,是由自治区科技厅于2002年批准成立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原名为新疆农作物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为自治区重点开放实验室之一,由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成立于2002年,依托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建设,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综合性省级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6):F0002-F0002
黄乐平研究员,生于1948年,福建省邵武市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现任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新疆农作物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新疆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新疆核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新疆原子能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4.
黄娟 《西北农业学报》1997,6(4):107-107
农业部西北农作物细胞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由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五室、研究六室组成.近几年来以明确方向、突出特色为宗旨,紧紧围绕新疆粮、棉、糖、畜收、瓜果五大基地建设,开展农作物细胞工程研究.他们采取引进技术、引进基因、请进专家、派出人员等多种途径,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创建新的种质材料,为育种开辟新途径.形成了通力合作、共同攻关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 生物技术亦称生物工程,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组织、细胞及其组分)和工程原理,按照人们的意志创造新物种、新工艺、新产品,实现高效益、低消耗、大规模工业化和系列化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是主导,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标志。 新疆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始于70年代末,当时仅少数单位开展少数项目的研究。1986年,新疆科委决定把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开展了新疆2000年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列入“七五”期间计划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科学》2007,(10):117-117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原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室采用以小麦花药培养为主的单倍体技术与常规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小麦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比常规育种年限缩短3~4年。H2代已得到纯合稳定的株系,且后代性状选择是以株系为单位进行,因此选择准确,效率高。本研究室每年都可培养出一批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新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发展为农业提供发展基础,生物技术为农业种植提供条件。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栽培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进一步分析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加强生物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种植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概述了新疆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种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构建新疆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明确种业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快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种业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促进新疆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1998,31(2):97-97
农业部农作物分子及细胞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农作物分子及细胞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于1990年成立。黄大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贾士荣研究员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业应用为目的,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作物的培育和种植,也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发展特种油料作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阐明了特种油料作物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新疆特种油料作物生产的有利因素和环境条件,指明在特种油料作物方面主要应发展红花、蓖麻和亚麻等,同时指出新疆发展特种油料作物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北疆地区粮食作物熟制的研究表明,在露地栽培、80%保证率下有效积温达3600℃和3450℃,无霜期17d和169d的区域可在早熟小麦后复种特早熟玉米和特早熟大豆,北疆地区发展粮食作物复种的潜力有限,粮食作物种植制度的发展应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辅,间,混,套作和复种等多种形式并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在大西北种草的号召,尽快地开发新疆二十多年来选育成功的牧草及饲料作物新品种、搜集研究整理成功的地方品种、野生栽培品种以及引进品种,使新疆的牧草品种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为新疆农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及良性发展作出应?..  相似文献   

14.
邓金波  张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7):230-233+252
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看作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结果,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充分发挥当地粮食生产潜力,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各师的比较优势分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利用2018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一系列数据,测算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5中主要粮食作物的的资源禀赋系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而水稻、大麦、大豆的生产只是在个别师存在区域比较优势。南疆一师的水稻生产相比于其他师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北疆九师的大麦、十师的大豆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东疆的小麦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南疆巴旦杏与油料作物油脂及高级脂肪酸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巴旦杏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 ,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及索氏抽提的方法获得巴旦杏、油菜籽、花生、葵花籽、大豆、芝麻等 6种植物油的油样 ,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其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结果表明 ,巴旦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 93 .67% ) ,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 ( 6.3 3 % ,低于美国及加拿大标准 7.1 % ) ;不含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豆蔻酸 ,且棕榈酸含量较低 ( 5.99% ) ;不含对人体无益的芥酸。从营养角度看 ,巴旦杏仁油不失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新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16.
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棉北粮”为基本出发点,从南北疆的基本情况和粮棉分布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了目前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初新疆粮食生产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国以来,新疆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连续20年丰收.近年又出现农民"卖粮难",农民相对效益降低,农业持续发展面临困难.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总结新疆粮食生产的经验教训,探讨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初粮食生产对策,对二十一世纪新疆农业的持续发展将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战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野生近缘种为最.目前拥有可容纳10万份作物品种资源的自然中期保存库一座,现保存有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57种作物近2万份.近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还存在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新疆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发展.本文依据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资源收集、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深入开展鉴定评价、进行种质创新等.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石河子垦区主要作物需水特征及水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石河子垦区50年气象数据资料,计算分析了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及自然降水条件下农田水分平衡状况,并对主要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春小麦、冬小麦、春大豆、春谷子、苜蓿需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小麦增加幅度最大,每5 a平均增加6.6 mm,而春玉米、水稻、棉花需水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中以水稻亏水量最高,冬小麦、春玉米次之,而春大豆、春谷子、春小麦、薯类作物相对较小,经济作物中以糖类作物亏水量最高,其次为加工番茄、苜蓿、棉花,而瓜类、麻类、油料作物相对较小.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效益差异较大,粮食类作物如春小麦、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作物,而果菜类作物如葡萄、蟠桃、线椒水分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田施磷量、磷肥效率及磷肥品种长期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新疆农田磷肥施用量与新疆主要农作物磷肥利用率的长期演变,为新疆农田合理施用磷肥与磷素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49~ 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及CNKI文献中,有关新疆农田作物产量、施磷量、磷肥利用率及磷肥品种的数据资料,对其随年代演变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磷肥利用率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新疆小麦、玉米和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均随年代推移而增加,且明显表现为稳步上升(1949~1980)、快速上升(1981~ 1997)和缓慢上升(1998~ 2012)三个阶段.化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均随施肥年代推移而逐步增加,化肥(N +P2O5 +K2O)和磷肥(P2O5)施用量分别从1979年的35.4和8.3 kg/hm2增加到2012年的376.1和95.5 kg/hm2,年递增率则分别为7.4;及7.7;.小麦、玉米和棉花的化肥和磷肥的偏生产力均随着年代推移而逐渐降低,化肥偏生产力从1979年的44.2 kg/kg(小麦)、61.2 kg/kg(玉米)和9.3 kg/kg(棉花),分别降低到2012年的14.2、18.4和5.5 kg/kg.3种作物的磷肥偏生产力从1979年的189.1、262.0和39.8 kg/kg分别降低到2012年的72.5、55.9和21.5 kg/kg.Meta分析表明磷肥利用率随年代呈现微弱递增趋势,32年(1981 ~2012)磷肥利用率的平均值是18.2; (n =334).[结论]新疆磷肥施用量随施磷年代明显增加,但磷肥增产效益却随年代推移而下降.磷肥利用率随着年代推移呈现微弱递增趋势,磷肥占施肥总量的比例随着年代推移而增加.同时施用磷肥品种随着年代推移呈现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演替,施用方法表现为由以基肥为主逐渐转变为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施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