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甘蔗品种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在甘蔗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在甘蔗2、4、6叶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等指标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90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以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的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外源CTS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壳聚糖(CTS)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黄瓜"秋宝1号"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150 mg/L CTS后,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水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相比,CTS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7%,叶片相对水含量增加了27.9%,CAT活性提高了49.0%,MDA含量降低了53.7%,游离脯氨酸增加了144.2%,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6.1%和17.3%。总之CTS可以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光合利用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少干旱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蔗新品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甘蔗10个优良新品系的抗旱性能,为抗旱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测定甘蔗伸长初期的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8项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甘蔗伸长初期的抗旱性。【结果】受干旱胁迫后,甘蔗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升高,叶片SOD、POD、CAT活性增强。聚类分析将包括对照品种ROC22在内的11个甘蔗品系分成抗旱性强、中度抗旱和抗旱性弱3类。抗旱性强的新品系为A6-13115和A3-1320,中度抗旱的新品系为A13-1396和A6-13122,抗旱性弱的新品系为A6-13111、A11-1390、A1-1305、A7-13120、A7-13104和A4-1316。【结论】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提高甘蔗抗旱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甘蔗新品系A6-13115和A3-13120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低温处理下外源壳聚糖对丝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外源壳聚糖的最佳缓解质量浓度。【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外源壳聚糖对低温处理下(8℃)丝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温处理下,丝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氮和磷元素的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相对电导率、MDA和钾含量均显著升高。施加外源壳聚糖后,丝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渗透调节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且当外源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对各指标的缓解效果最好。【结论】叶面喷施25 mg/L壳聚糖对提高丝瓜幼苗耐冷性效果最佳,同时可促进丝瓜幼苗的生长以及氮、磷、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抗旱性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百合组培苗生长前期,分别用50mg/L、100mg/L、150mg/L多效唑和清水对照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的抗旱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百合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气孔导度,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比值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用多效唑喷施百合组培苗能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百合组培苗的抗旱性.从试验结果看,以50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用0.2%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黔糖5号甘蔗愈伤组织4 h,在100 g/L PEG胁迫下进行抗旱性突变体筛选,得到抗旱诱变植株。在盆栽条件下对抗旱突变体进行干旱胁迫,测定甘蔗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突变株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强,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维持高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减小。对抗旱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进行综合评价,诱变植株B1、B2、B5各项抗旱指标靠前。说明经EMS诱变和PEG筛选得到的抗性植株在耐旱性方面比对照强,筛选的甘蔗突变体比对照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百合品种秋瑞(Curie)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30、40、50、6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以及稳定剂添加与否对百合植株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30~60 mg/L ALA均能促进植株生长,不同程度地提高百合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喷施40 mg/L ALA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喷施含稳定剂的60 mg/L ALA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了生物量.总之,叶面喷施外源ALA能显著提高盆栽百合的品质,以ALA质量浓度60 mg/L+稳定剂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9竹种抗旱性评价与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金镶玉竹、毛竹、黄竿乌哺鸡竹、孝顺竹、凤尾竹、观音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等9竹种经自然干旱处理后叶片受害等级以及竹叶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抗旱系数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求抗旱性度量值(D值),再以聚类分析法综合划分竹种的抗旱级别,同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抗旱性与竹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9竹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可分为3类,其中狭叶青苦竹和黄竿乌哺鸡竹为第1类;茶竿竹、大明竹、观音竹和金镶玉竹为第2类;孝顺竹、毛竹和凤尾竹为第3类。与抗旱性关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含水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片受害等级、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下甘蔗根系蛋白质和核酸对外源乙烯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浓度乙烯利溶液(0、100、200 mg/L)分别对甘蔗新台糖22号(ROC22)、桂糖17号(GT17)和新台糖10号(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 m in浸种处理,测定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核酸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水分胁迫条件下,100、200 mg/L乙烯利处理的蔗根均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GT17和ROC10的蔗根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100、200 mg/L乙烯利处理对ROC22和ROC10蔗根的RNA/DNA值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效应以100 mg/L处理大于200 mg/L处理。试验表明乙烯利浸种可提高甘蔗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桂塘02-208等4个引进甘蔗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西大引7号、西大引11号、西大引12号、桂糖02-208等4个引进品种及ROC22(抗旱性较强)和ROC16(抗旱性较弱)2个对照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桶栽和人工控水的方法,以正常供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伸长后期干旱胁迫对甘蔗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和工艺品质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不同品种的升幅不同;伸长后期干旱胁迫导致蔗株变矮,蔗茎产量降低;伸长后期干旱胁迫还导致甘蔗成熟推迟,蔗糖分降低、还原糖分增加,造成甘蔗工艺品质变劣。[结论]根据隶属函数的计算结果,各品种抗旱性强弱顺序:ROC22>西大引11号>西大引7号>西大引12号>ROC16>桂糖02-208。  相似文献   

13.
采用3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0mg/L、100mg/L、200mg/L)分别对ROC22、GT17和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min浸种处理后进行桶栽砂培试验,并在甘蔗苗期(4 ̄5叶)进行自然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水分胁迫下乙烯利浸种对参试品种叶片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及复水后,乙烯利浸种处理有较高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同时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水分胁迫下乙烯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ROC22和GT17叶片RNA/DNA值,复水后,乙烯利处理对各品种叶片的RNA/DNA值都有促进效应。从而增加甘蔗的分蘖。  相似文献   

14.
以粤糖55为材料,设6个锰处理水平,分别在正常水分和干旱条件下,通过桶栽试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与Δ1 吡咯啉 5 羧酸合成酶(P5CS)和δ 鸟氨酸转氨酶(δ O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施锰量的增加,2种水分条件下,所有测定指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在锰浓度为0.8 g·kg-1时达到最大;δ OAT,P5CS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在锰浓度为0.4 g·kg-1时达到峰值;δ OAT,P5CS基因表达量则是在0.2 g·kg-1供锰条件下最大。正常水分下,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δ OAT活性变化与干旱胁迫时相似;P5CS活性在0.8 g·kg-1时达到最大,但增幅不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与脯氨酸含量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的分别是P5CS活性和δ OAT活性。由此认为,在砖红壤土中,为保证甘蔗具有较强抗逆性,甘蔗的施锰量应为0.2~0.4 g·kg-1。在锰的影响下,干旱胁迫时,甘蔗脯氨酸的合成途径以鸟氨酸途径为主;正常水分时,脯氨酸的合成则是谷氨酸途径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甘蔗抗性相关次生代谢物及相关防御酶的影响。【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拔节初期对甘蔗叶片分别喷施25、50和75 mg/L壳寡糖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1、2、3、4 d后分别取+1叶测定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50~75 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甘蔗叶多酚积累;50 mg/L壳寡糖处理2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大,为对照的1.8倍;50 mg/L壳寡糖处理4 d后,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7倍;75 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提高甘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50~75 mg/L壳寡糖可以诱导甘蔗叶总多酚的积累及提高相关防御酶活性,这有利于提高甘蔗的整体抗性。  相似文献   

17.
探明金银花的抗旱特性,为耐旱性品种鉴定、筛选及合理开发利用河南金银花资源提供依据,以金银花豫花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下金银花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金银花叶绿素总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金银花花蕾重和单株产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