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烤烟香气成分及评吸品质的影响,探索出合理的氮钾配比,为提高卷烟工业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低氮(45 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中氮高钾处理有利于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低钾高氮处理有利于酸性香气物质的形成;高氮高钾处理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中氮中钾和中氮高钾处理的评吸总分最高,低氮低钾和低氮中钾处理的总分最低.[结论]综合烟叶产量、评吸品质、香气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等评测参数,中氮高钾处理最优,低氮低钾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积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按施氮量设对照处理(0 kg/ha N)、T1处理(82.5 kg/ha N)、T2处理(105 kg/haN),测定烟叶的氮积累量以及烟叶品质.[结果]T2处理烟株根系氮积累量比对照提高提高35.08%,T1处理提高17.76%;烟叶内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其中低量施氮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高量施氮处理显著高于对照;高量施氮处理可以提高中下部叶氮分配比例,降低上部叶氮分配比例;高量施氮处理对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钾含量效果最佳.[结论]贵州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105 kg/ha有利于提高烤烟氮积累和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优化鲜食糯玉米的适宜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比例,为构建广西鲜食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大田试验采用“3414”试验,其中2水平施肥量为N 225.00 kg/ha,P2O590.00 kg/ha,K2O 150.00kg/ha,调查鲜食糯玉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等性状指标,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N0P0K0处理相比,各处理的产量增产均达显著水平,N2P2K1处理产量最高,为10333.50 kg/ha,其次是N2P2K2处理,产量为10325.00 kg/ha.采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二元二次效应方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并综合以上三种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的结果,得出推荐施肥用量,确定最佳产量施肥量的施肥决策为:N 204.50 kg/ha、P2O573.20 kg/ha,K2O 103.00 kg/ha.[结论]玉米桂糯518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231.10 kg/ha、P2O5 90.00 kg/ha、K2O 88.10 kg/ha;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204.50 kg/ha、P2O5 73.20 kg/ha、K2O 103.00 kg/ha.  相似文献   

4.
钾对烤烟碳代谢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烤烟碳代谢和其品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氮、磷水平(N 90 kg/hm2,P2O5 180 kg/hm2),设置不同钾肥(K2O)施用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烤烟碳代谢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钾肥提高烤烟中后期烟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促进烟叶由氮代谢向碳代谢的适时转换。在烤烟移栽后30和45 d,烟叶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烤烟移栽后60、75和90 d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用钾肥有利于降低烤烟生长前期的碳积累,而促进烤烟生长后期碳的积累代谢。[结论]适宜的施钾量为270 kg K2O/hm2,在此条件下,烤烟产量最高和烤烟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次正交回归试验的烤烟高产施肥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氮(N)、磷(P2O5)、钾(K2O)肥配施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确立合理的施肥配比方案,以提高烤烟产量;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进行烤烟施肥田间试验,建立以N、P2O5、K2O施肥量为变量因子、烤烟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对所建立的氮、磷、钾肥与产量的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单施K2O在低肥水平下烤烟产量高于单施N和P2O5,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施P2O5对烤烟产量增产幅度逐渐大于单施N和K2O;因子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肥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烤烟产量的增加,在高P2O5、高K2O水平下,烤烟仍然维持较高的产量;对所建立的N、P2O5、K2O与产量的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出烤烟高产施肥方案;氮、磷、钾肥对烤烟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模型寻优结果表明,笔者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N 52.69-63.10 kg,P2O581.53-101.75 kg,K2O 157.66-198.68 kg。烤烟产量可达到3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渭北地区烤烟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氮(N)、磷(P2O5)、钾(K2O)肥配施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确立合理的施肥配比方案,以提高烤烟产量。【方法】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进行烤烟施肥田间试验,建立以N、P2O5、K2O施肥量水平为变量因子、烤烟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对所建立的氮、磷、钾肥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模型进行优化。【结果】在低肥水平下,单施K2O的烤烟产量高于单施N和P2O5,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施P2O5对烤烟产量增产幅度逐渐大于单施N和K2O;因子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肥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烤烟产量的增加,而在高P2O5、K2O水平下,烤烟仍然维持较高的产量;对所建立的N、P2O5、K2O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出烤烟高产施肥方案。【结论】氮、磷、钾肥对烤烟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为N 50.55~62.27kg/hm2,P2O594.13~106.81kg/hm2,K2O 197.64~209.23kg/hm2时,烤烟产量可达2 8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烤烟栽培过程中施氮量与打顶时间协同作用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烤烟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翠碧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6个不同施氮肥水平和打顶时间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产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叶面积、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及烟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均明显增加;推迟打顶可增加株高、茎围和叶面积,降低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其中以高施氮(120.0 kg/ha)现蕾打顶处理烟株产量最高(2116.05 kg/ha),而中等施氮量(97.5 kg/ha)现蕾打顶处理产值最高(48481.95元/ha);施氮量增加可促进烤后烟叶烟碱含量增加,推迟打顶则可降低烟叶烟碱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打顶时间的推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结论]在福建烤烟产区,翠碧1号烤烟品种在75.0~97.5 kg/ha的施氮量下进行现蕾打顶,有利于保障烟叶产量及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kg/ha)的施肥量为N309.4kg/ha、P2O5183.8kg/ha、K2O450.0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kg/ha)的施肥量为N168.8kg/ha、P2O5183.8kg/ha、K2O412.5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9.
烟稻轮作下烤烟的施肥及养分吸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414”试验方案的基础上,添加无肥处理(称为“3415”方案),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当地烟稻轮作条件下烤烟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及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烟稻轮作地区,烤烟作物的地力贡献较小,无肥区产量仅占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的39.4%;随着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产量先增加,后下降;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产量(3 315.9 kg/hm2)最高,效益(34 371.4元/hm2)最好,增产效果最好;氮的缺乏对烟叶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和钾,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的产量,分别占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的78.3%、79.4%和89.7%;“3414”方案得到的试验数据不能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但可以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得到的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为N 159.8 kg/hm2、P2O5 86.1 kg/hm2、K2O 152.2 kg/hm2,得到的烟叶最佳产量为3 182.8 kg/hm2,与小区试验得到的最佳施肥量和最高烟叶产量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采收阶段苦瓜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苦瓜品质和产量,进而增加农民收益.[方法]以翠中翠苦瓜为材料,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探讨氮、磷、钾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苦瓜果实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氮与苦瓜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磷、钾对苦瓜产量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氮>钾>磷;15 d内苦瓜累积产量(y1)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15 d内苦瓜累积产量的最优氮磷钾配方为:N 304.80 kg/ha、P 148.65kg/ha、K 351.75 kg/ha,种植密度29010株/ha.[结论]氮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苦瓜前期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饼肥添加有机质对重茬烤烟养分吸收和及品质的影响,为重茬烟区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对照(B1)、常规施肥(B2)、大豆饼肥添加有机质(B3)3个处理,B2、B3处理养分用量为N 52.50 kg/ha,P2O5 78.75 kg/ha,K2O 105.00 kg/ha;测定不同时期烤烟干物质及养分含量。【结果】移栽后第13周,B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为3909.49 kg/ha,比B2处理提高26.76%,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B3处理总氮、总磷、总钾积累量分别为86.12、8.98、79.17 kg/ha,与B2处理相比分别提高36.22%、17.54%、12.06%;B3处理产量比B2处理提高13.68%,上等烟比例提高4.44%,产值提高14.83%,达到50539.65元/ha。【结论】施用添加有机质(600.00 kg/ha)的大豆饼肥(300.00 kg/ha)可使烤烟氮积累量显著提高,并降低烤烟重茬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烤烟香气成分及评吸品质的影响,探索出合理的氮钾配比,为提高卷烟工业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低氮(45 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中氮高钾处理有利于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低钾高氮处理有利于酸性香气物质的形成;高氮高钾处理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中氮中钾和中氮高钾处理的评吸总分最高,低氮低钾和低氮中钾处理的总分最低。【结论】综合烟叶产量、评吸品质、香气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等评测参数,中氮高钾处理最优,低氮低钾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烟秆炭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提升的影响,以期为烤烟增产提质及烟秆炭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微区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烟草专用肥(F)、低量(525 kg/ha)烟秆炭基肥(LBF)、中量(1050 kg/ha)烟秆炭基肥(MBF)和高量(1575 kg/ha)烟秆炭基肥(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 kg/ha)的施肥量为N 309.4 kg/ha、P2O5 183.8 kg/ha、K2O 450.0 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 kg/ha)的施肥量为N 168.8 kg/ha、P2O5 183.8 kg/ha、K2O 412.5 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 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广西贺州市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5.0~127.5kg/ha纯氮水平,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粗、叶长、叶宽均呈增加趋势,打顶后N(1105.0kg/ha)、N(2112.5kg/ha)处理均出现脱肥现象;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上等烟比例、收购均价及产值以N(3120.0kg/ha)处理最高,评吸质量也以N3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及栽培密度对茄子新品种瑞丰3号产量的影响,为瑞丰3号紫长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探讨种植密度和氮、钾、磷肥施用量与瑞丰3号紫长茄产量、利润及产投比的关系,并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效应。【结果】4个因素对茄子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钾肥>种植密度>磷肥,说明氮肥和钾肥施用量是制约紫长茄产量的主导因素。【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其最佳栽培措施是:施氮量297.33 kg/ha, 施钾量371.44 kg/ha,施磷量95.68 kg/ha,种植密度36908株/ha,紫长茄最优产量为100937.7±13239.5 kg/h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化肥与生物质炭基肥配比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化肥最佳减施量及生物质炭基肥施用量,为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质炭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4个化肥与生物质炭基肥配比处理[对照(CK):100%化肥;T1:80%化肥+20%生物质炭基肥;T2:60%化肥+40%生物质炭基肥;T3:40%化肥+60%生物质炭基肥],于移栽后30、60和90 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烤烟的农艺性状和SPAD值,烘烤结束后调查各处理烤烟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测定分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同时收集根际土壤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在生长前期生物质炭基肥处理对烤烟生长影响较小,生长中后期其促进作用逐渐凸显;除有效叶片数外,T1处理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整体最优,有效叶片数以T3处理最多,在移栽后90 d较CK高10.20%;随着炭基肥配比的增加,SPAD值、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T2处理最优(SPAD值较CK高4.04%,外观质量总分较CK高2.65%,产量、均价、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高1.82%、5.50%、7.43%、0.88%,烟叶化学成分总分较CK高9.45%),T3处理不利于烤烟产质量的形成;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以T3处理(0.612 mg/g)和CK(7.384 mL/g)最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以T2处理最高,分别较CK高7.01%和5.34%。【结论】化肥减量配施炭基肥可显著促进中后期烤烟生长,同时具有显著的改土作用,其中以60%化肥+40%生物质炭基肥处理效果最优,而过高的炭基肥用量则有抑制烤烟生长和降低土壤质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烟区云烟97氮磷钾施用量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攀枝花烟区烤烟平衡施肥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方法】在攀枝花烟区,以云烟97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烤烟稳产增收的氮磷钾施肥优化研究。【结果】氮磷钾肥都是影响云烟97产量的重要因素,氮磷钾肥用量整体水平提高,对增加云烟97的产值有明显的效应。增施氮肥能一定程度提高烤烟产量,过量则会降低产值;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平衡协调烤烟产量和产值。【结论】结合攀枝花烟区云烟97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入N 6kg,P2O57kg,K2O 25kg,能将产量稳定在175kg/667m2以上,产值增加到3 5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