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因和病机阴虚湿热证是指脏腑阴虚与湿热内盛并见的一类证候。阴虚湿热证可以是先出现素体阴虚,后有湿热郁积,也可以是湿热内蕴,燥湿而伤阴。1.1素体阴虚,复感湿热1.1.1素体阴虚,湿从内生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脾胃将水谷精微之气和津液加以转化,生成精血,而营养和滋润机体组织、器官。精血充盈,则猪精神正常,否者,精神就会紊乱。脾、肺、肾是体内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机体  相似文献   

2.
湿温病是在雨湿较盛季节,外感湿热邪气所引起的热性病的总称,临床上以身热不扬、运化功能碍障、病势缠绵难愈为主要特征。笔者在治疗猪发热病的实践中,以祖国医学的瑰宝《温病学》指导临床,认识到六、七、八月份的难愈高热病中,有不少是猪的湿温证。已辨证治疗370余头病猪,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整理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省西华县名老中兽医高永正,多年来悉心钻研祖国医学温病理论,用以指导家畜湿温病的诊治,心得颇多,现初步整理如下。 (一)家畜湿温病亦有律可循湿温病系因夏秋之季,气候炎热,雨量又丰,天暑下迫,地湿上蒸,牲畜感受湿热病邪而发。晋·王叔和说:“湿热相搏,则发湿温。”或因饲管不当,如过食精料、贪饮冷浊、厩舍闷湿、劳役过度等损伤脾胃,致使脾运失职,水湿留滞,复感外邪而病。清·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  相似文献   

4.
耕牛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引起本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导致耕牛泄泻的因素是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其中以寒湿暑热为多见;其次,如饮食所伤、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多种因素均能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形成泄泻。该证若采用单一对症疗法,难以奏效,如单用中药治疗寒湿急性泄泻,药效较缓,易出现体液紊乱,酸中毒等,单用西药治疗暑热引起的泄泻,难以祛除病因。因此,笔者认为采用中西药结合辩证施治,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病理分型1.1寒湿、湿热泄泻主要是湿气入侵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最易伤脾,寒湿、湿热下注,至胃运…  相似文献   

5.
耕牛的湿热证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一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水谷草料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滋养全身。二是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  相似文献   

6.
正在家畜腹泻病证的临床治疗中,各畜种所表现的病证大同小异,由于外感内伤,使脾胃受病导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戓湿热积滞毒伤气血,或因寒、湿、虚而伤脾胃等在临床统称为腹泻。其临床表现为热泻(湿热泻)、寒泻、虚泻、食泻等特征。在实践中由于腹泻病证的证候复杂,故治疗时应随证而立,寒泻者以温中除寒、暖阳利水为主;热泻者以清热解毒、燥湿利水为主;虚泻者以补脾益气为主;食泻者以消食导滞为主。笔者在  相似文献   

7.
<正>猪湿疹又称猪湿毒症,以育肥猪、架子猪和断奶猪易发,主要发生于夏秋两季,以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多。(一)病因致病原因多与来自外部或产生于猪体内部的某些致敏物质有关。圈舍卫生条件差、湿热熏蒸、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本人在深圳赛马会、深圳世界之窗等地采用郁金散加减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马湿热泄泻1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本病多发于夏秋时节,此时暑湿当令,因马匹使役过重,风吹雨淋,烈日下长途运输,体弱倦怠,饮水不洁,啃食异物等而感受湿热之邪。因脾恶湿而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0,(4)
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防御外邪入侵需要依靠体表卫气的固护。人体卫气由脾胃运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旺则气血运生有力,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老年人脾胃功能低下,卫气弱则易被邪气外扰,而肺主皮毛,邪气外袭,首先犯肺,继而易引起  相似文献   

10.
湿毒西兽医称为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下面仅以猪的湿毒为例,对其辩证论治加以说明。1发病原因多因猪久卧湿地,粪尿浸淫,湿毒为惠而发或因感受风邪郁结肌肤而成。2临床表现病初患猪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或小水疤。因患猪奇痒,擦桩磨墙,皮破流水,味胆而粘,数日后结痴或逐渐糜烂,变成鳞屑。严重病例因感染常伴有全身症状。食欲减少,消化不良,体温升高,精神萎顿,渐进消瘦,影响猪只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不死者可形戍僵猪。3辩证论治根据湿热邪气的主次可分热重型。湿重型、湿热并重型…  相似文献   

11.
四君子汤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君子汤是补益脾胃的代表方剂,主要根据"脾胃中州""脾虚易生湿""湿重易伤脾"的中医理论组方遣药,临床实践中常用作治疗脾虚证和各种虚证.  相似文献   

12.
肝炎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胁痛、胀满、积聚诸类疾病。因脾胃正气不足,受湿热时邪所侵,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成疾患。当湿热阻于脾胃,使其升降失常时,则会呈现纳呆、呕吐、苔腻;如湿热结于肝胆,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出现黄疸;肌骨受湿热熏蒸,经脉阻滞,气血不畅时,则致乏力体衰。临证所见的暴发型重症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为典型代表),符合中医“急黄”范畴,隋代《诸病源候论》即有论述:“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猝然发  相似文献   

13.
浅谈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原发性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为脾虚不磨,万县一带称为脾虚慢草。笔者抓住“脾胃气虚”的特点,结合不同的病因、体质和症侯,将本病分为五种证型,即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寒湿困脾型、湿热蕴脾型和心脾两虚型。从1962年以来,在临床上按型拟法,依法立方,以方遗药,随证加减,共治本病84例。其中,脾胃气虚型36例(水牛28例、黄牛8例)  相似文献   

14.
马类家畜的湿热郁阻中焦证,是夏末秋初的常发病。几年来,笔者应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辨证施治,颇获良效。治疗72例,治愈69例,治愈率达95.8%。其中马43例,治愈41例;驴25例,治愈24例;骡4例,均愈。(一)病机湿为阴邪,其性腻滞,易阻滞气机,损阳气。章虚谷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湿邪为患,首困脾阳,致使脾阳不振,运化无力,使患畜食欲减退或废绝,肠鸣泄泻。热为阳邪,其性炎热,夏秋之交,  相似文献   

15.
牛湿热痢疾多发生在酷暑梅雨季节。病牛表现赤白下痢,粪中带粘膜脓血,便频而少,气味腥臭,里急后重,腹痛呻吟,舌苔黄腻,小便短少而赤,体温升高。病因为夏日酷暑,湿热蒸腾,侵淫病牛肌肤,内传于脾。湿裹于脾胃,热蕴积肠中。久热生毒,伤及气血,以致下痢脓血;气...  相似文献   

16.
祖国兽医学认为,脾胃素虚、草质不良、饲管不善、使役不当、气候突变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升降失常,阴阳不顺,气血不调,聚粪成结。治结时若反复寒凉攻下,会损伤脾胃阳气,脾失运化,寒湿困脾;粪积肠道,腐败发酵,热毒滞留,又致热毒停肠;此种腹泻为寒热虚湿并见。开始时湿热表现突出,证见泻下恶臭、口色红干、舌苔黄厚、发热脉数等,病程并不象原发性湿热  相似文献   

17.
脾为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濡养机体。同时,又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输送到肺、肾,下达膀胱,排出体外,从而维持畜体内水液代谢平衡。若脾气虚弱,则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必致水湿滞留体内,从而形成致病因素——湿邪。湿聚则为痰饮;溢于肌肤成水肿;停于肠内成泄泻;湿注下焦成带下等证。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说法。又湿为长夏之气,多生于夏秋  相似文献   

18.
牛原发性前胃弛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于长期饲喂单一粗糙的饲料,加之饮水不足,饥饱不匀,使役过度,或因年老体弱,而致前胃功能降低,蠕动弛缓,食欲反刍扰乱的一种疾病。中兽医称为脾虚不磨,贵州一般称“草肚不翻。”在临诊中,我们根据中兽医的辨证施治理论,抓住“脾胃气虚”这一中心环节,结合病因的不同,体质的差异,症候的兼杂等,将本病分为脾胃气虚、脾胃虚寒、寒湿困脾、湿热蕴脾、心脾两虚等五种证型。按证型拟定治法,依法立方,以方遣药,随症加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猪牛的寒泻证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一般在冬季、早春、晚秋较多见。其病因:空腹误饮冷水太多,或过食冰冻草料,损伤脾阳,脾胃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水液下注大肠成泻;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寒湿之邪内传脾胃;过服凉药损伤胃肠。临床上常见的小肠寒泻、寒湿困脾泻、大肠寒泻等症,其病位虽不相同,但病机都是寒湿内伤脾胃致泻,故统称寒泻证。治宜祛寒逐湿,健脾止泻。笔者用自拟的“阳蔼根散”治疗猪牛寒泻98例,疗效显著,现作报道,敬请验证指教。  相似文献   

20.
<正>拉稀症是家畜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从中医学角度辩证分析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引起,根据症状采用"通灵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耕牛拉稀症主要是由于耕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糊状便,时有血液混杂。若不及时治疗,患畜逐渐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