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对森林火烧迹地调查,以目测判断和群选分析为基础,开展防火抗火树种机理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抗火树种。选择防火抗火树种营建生物防火林带,能降低森林植被的易燃程度,提高林地和林分自身抗火阻火能力,可有效防止和阻截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森林自身抵御火灾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森林火灾高发与重大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除了人为因素外,森林资源本身的燃烧性起到了主要作用的现状,指出要遏制森林火灾高发势头和降低森林火灾的损失,就必须从提高森林自身抵御火灾能力着手.阐述了管理部门要采取造改结合、造保并举等措施,大力发展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尽快提高森林避燃抗火的能力;要充分发动群众,在建立纯生物防火林带的基础上,积极营造生态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提高森林阻隔林火蔓延和扩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林业实用技术》2021,(9):90-91
选择刺槐、白榆、五角枫、黄连木和麻栎等防火抗火性强的树种,在太行山林区开展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研究,实施生物防火林带系统阻隔工程,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发展蔓延,迅速提高了林分自我抗火能力和林区综合防火能力,对太行山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实施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雨雪冰冻灾害对引发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发生在广东省的雨雪冰冻灾害使灾区的森林火灾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并造成伤亡严重、火灾扑救极为困难等影响.灾害使森林火环境恶化、灾害木不能及时清理、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设施受损严重等是造成森林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加大害灾木清理力度、恢复并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建立林火预警机制、修复防火设施、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灾区防御森林火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改进豫北太行山区森林火险综合治理模式,有效阻隔森林火灾无序蔓延,利用太行山区域乡土树种黄连木的抗火性能,营造了黄连木防火林带。从林带设置要求、营造技术、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点,以促使防火林带建设发挥较好的阻隔效果,减少森林火灾损失。  相似文献   

6.
生物防火就是通过营造抗火、耐火植物林带,将连片森林分割成自然闭合圈,防止林火连片燃烧,使林区具有自然控火、抑制林火蔓延的功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阻止林火蔓延、控制森林大火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广东省80个森林防火重点县(市、区)森林火险特征及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森林防火重点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对策。实现森林火灾从被动防火到主动防火的转变,对减轻森林防火压力,遏制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森林火灾是制约森林资源增长的最重大灾害之一,应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的突发事件,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实践证明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防火、阻火、隔火、断火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木荷是福建省在营造生物防火林中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析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特性,提出了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局领导的部署,我们对广东、福建、安徽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考察了列为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示范区的惠州、肇庆、三明、青阳等市(县)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1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生物防火林带就是利用木荷、油茶等植物的抗火、耐火特性,在容易起火的田林交界、入山道路两旁以及山脊、行政区界营造防护林带,把集中连片的森林割块、封边,形成闭合圈,起到阻火、隔火、断火功能,提高森林自身抗御森林火灾的能力,有效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变被动扑火为主动防火…  相似文献   

10.
木荷生物防火工程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振问 《林业科学》1997,33(4):338-348
进行了木荷防火林带的模拟火烧试验,并对木荷针叶树混交林燃烧性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木荷防火林带能够有效地阻隔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可从宏观上控制林火蔓延,防止大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木荷在混交林中可成为间歇式的限制性林火蔓延带,降低林分燃烧性,形成微观密集型的防火网络体系,控制森林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森林生态意识淡薄;林分结构单一,森林植被附属物多,森林自身抗火能力低下;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不足;防火措施不力;火灾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抓好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干部群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队伍建设,配足扑救工具;严管火源;加大防控森林火灾的投入;重视生物防治措施;加强现代森林防火应急机制建设等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闽南山区油茶防火林带营造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防火林带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断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和蔓延,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防火树种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调查发现:油茶是优良的防火树种,在闽南山区选择油茶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效果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一项治本措施,是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提高现代森林防火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龙游县于2006年规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使该工程建设更具科学性,文章通过近几年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和推广情况,就其中的林带设置、树种选择、林带结构、营造技术、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丰顺县木荷防火林带抗火效能及其营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木荷的的抗火性、耐火性、难燃性,萌芽力强,恢复生机快,生长快、寿命长等特点。分析了木荷防火林带可以阻隔地表火和林冠火的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起到森林防火的作用。阐述了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包括地带的处理,树种的选择、栽种,林带的抚育等,及其改善林地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全椒县瓦山林场位于皖东地区江淮分水岭南侧,整体地貌为丘陵岗地。全场有林地为52691亩,总蓄积量达到28.3万m3。然而,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杉木(少量)等纯林针叶树种占95%,其中中幼林占到51.09%,又为富脂树种,易燃烧。如何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实为亟待解决的挑战难题。经过调查研究和比较各种防火手段和措施,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能力的最有效措施。从1993年开始,我们选择木荷作为防火林带树种,并进行了相  相似文献   

16.
生物防火工程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治本措施之一。生物防火主要是通过营造防火林带,将集中连片的林区割块、封边,形成闭合圈,起到阻火、隔火、断火的作用,提高森林的自然控火能力,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新疆阿尔泰山林区的地理环境和森林分布的特点具备开展生物防火工程建设的条件。同时,由于林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增多,在阿山林区结合国家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开展防火林带的建设能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保障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阿山推进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防火林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定元 《森林防火》1992,(4):22-23,33
据粗略统计到1989年我国已开设了各种防火线33万公里,营造了防火林带6.9万公里。这对控制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阻止火灾的蔓延,以及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因修建防火线费时费工,年年需复修,花费大,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阻火效能不如防火林带。防火林带防火效益持久,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还可以得到木材和林副产品等。因此防火林带正逐渐地取代防火线。为了科学地营造防火林带,发挥防火林带最佳效益,现对防火林带有关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开设防火线、开挖防火沟等森林防火阻隔技术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和阻截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是实现“预防为主”的治本措施,已在森林防火中普遍应用。但是营建防火墙作为一种阻隔技术措施并不多见。1993年以来,我们在太行山浅山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芳华镇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政策性措施和技术性防火措施。政策性措施主要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管理野外用火,多方筹集经费,保障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来加强森林防火;技术性防火措施主要是通过营造防火隔离带、提高林分抗火能力等来提高森林的阻火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阖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