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维森 《内陆水产》2001,26(9):15-15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其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市场价位不断攀升。进行稻田人工养殖“龙虾”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节肥、增产、省工。1养虾稻田的选择养殖“龙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低洼稻田更佳。2养虾稻田的整理2.1准备养虾的稻田应加高田埂,使田内能保持10~15厘米深的水位。2.2稻田开挖沟渠在离田埂2米处开挖宽0.5~1米、深20~30厘米的围沟,田内挖“十”字型沟若干条,使沟沟相通。沟面积一般占田面积的20%左右。2.3防逃设施1永久性防逃设施:用砖石沿田埂砌成光滑…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稻田养虾,不仅扩大了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获得150~300公斤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75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是一项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村副业。  相似文献   

3.
王志谦 《河南水产》2001,(2):3-23,20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稻田养虾,不仅拓宽了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获得150-300kg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75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虾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浙江省科委下达的“瓯江淡水虾苗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要求,1998年开始我们先后在浙江省青田县、遂昌县等地进行稻田养虾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摸清稻田单养虾及稻田鱼虾混养技术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虾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保证水稻产量或有增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我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一段时间,待水稻收割后,利用稻田的闲置期,将稻田作为养虾池  相似文献   

6.
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以下简称稻田养虾)起步于本世纪初,尤以湖北潜江为代表,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在克氏原螯虾几个主产省份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克氏原螯虾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形成了以稻虾连作、稻虾共生等为主的稻田养虾模式。本文对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现状及展望作了分析综述,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和方法   1.丘陵和平坝地区以养鱼为主的稻田建规范化的鱼凼、鱼沟的材料和方法:   (1)鱼凼宜建在田边排水处、凼埂用砖或条石等材料安砌成占田面积 10%~ 20%的鱼凼 1至数个。每个鱼凼的直径为 10~ 15米,深 1.7~ 1.9米,凼埂高 2.5~ 3米,基础埋入泥底层 40~ 60厘米,上端高出田表泥土 40~ 50厘米。并在凼埂上开 4~ 6个通道,通道宽 30~ 40厘米,深 45~ 55厘米。   (2)鱼沟可按田块大小挖成十字或井字形,沟宽 60~ 100厘米,深 40~ 60厘米。   2.丘陵和平坝地区的沙土或半沙半粘的土壤的稻田,以养虾、蟹为…  相似文献   

8.
吕耀平 《齐鲁渔业》2002,19(9):15-15
根据浙江省科委下达的“贩江淡水虾苗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要求,90年代初我们先后在浙江省青田县、遂昌县等地进行稻田养殖青虾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摸清了稻田单养虾及稻田鱼虾混养技术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虾可以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单养虾每亩可增收虾38.9 kg,获利700多元,鱼虾混养产虾 15.7 kg,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稻田养虾的途径和效益,我们于1993年在安徽宿州市南八里村进行稻田养虾试验,每公顷产虾472.50公斤,获利7500多元。通过试验,我们认为稻田养虾是可行的,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能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市稻田养殖发展较快,1998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16.95万亩,其中稻田养蟹9.4万亩,稻田养虾3.1万亩。由于稻田养殖户多半单一养蟹、养虾、养鱼,养殖水体未能充分利用,养殖效益难提高。1998年我们承担了淮阴市科委下达的“稻田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7,22(3):15-16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再利用水稻行间的温度、湿度、散光照等特定生态小气候环境栽种平菇。生产实践证明:稻田养虾营放平菇立体开发,一般每667m2产虾20-25kg、产鱼种40-50kg、产稻谷450kg左右,每667m2产值3988元、获利3100-3200元,其中平菇获利800-1000元。现将稻田养虾兼套放平菇立体开发主实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养虾稻田(兼容放平菇)的选择与建设养虾稻田必须为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土或场上。水的PH值为7-9,以75-8.5最佳,…  相似文献   

12.
刘勃 《科学养鱼》2000,(7):23-24
我们在1999年进行了稻田养虾、稻田虾蟹混养技术的试验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1.稻田选择 :选择点1、2、3采取稻田养虾模式 ,点4~9采取稻田虾蟹混养模式。2.田间工程 :在田块四周开挖深0.8~1米、宽3米的环沟 ,坡比为1∶2.5 ;在田块中央开挖深0.8米、宽2米田间沟 ,呈“ ”或“ #” ,坡度为1∶2。在田块进水口开挖深1~1.2米、宽3~4米、长10~15米的暂养池 ,坡比为1∶2.5 ,挖土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左右 ,所挖土方用于加宽、加高、加固埂圩。3.防逃设施 :稻田虾蟹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养殖地应选择靠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交通便利、无污染的水稻田。田块的面积不宜太大,每块3~5亩为宜,田块四周必须挖一道围沟,沟宽1米、深0.5米,另在田块中间开挖“十”字沟通向围沟,沟宽0.5米、深0.3米,以利于高温季节养虾稻田保持相对高的水位,有利于成虾捕捞。田埂上围起高60厘米、基部入土25厘米的塑料薄膜做防逃墙。进、排水口用双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 )5 3 稻田养虾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 ,调整养殖品种 ,利用稻、虾共生关系 ,既增粮 ,又产虾。 667m2 增稻谷 5%左右 ,产虾 15— 30kg ,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5 3 1 田间工程建设5 3 1 1 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无污染、土质好、保水力强、不易受洪涝影响的田块。5 3 1 2 开挖虾沟、虾池。在田块开挖好虾沟、虾池、视田块大小 ,在田块中间适当开挖虾沟 ,与田块四周的沟串通 ,呈“田”、“十”、“井”字型。四周的虾沟宽 1 5m左右、深 0 8m ;田块中间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光、热、昆虫等生物资源,获得农田的高产高效,1995年我们承担了建湖县科委下达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研究”的试验课题。通过一年来的试验,初步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等技术,经验收在...  相似文献   

16.
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志如 《水产养殖》2012,33(3):22-25
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际,淮安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方式,不失为一种好形式。这种方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7.
王志谦  项仁农 《齐鲁渔业》2006,23(11):19-19
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呈中性或微碱性的稻田养殖青虾。如果是微酸性土壤,必须每隔10~15天每667m~2施5~10kg生石灰调节pH值。稻田四周开1圈深40~50cm、宽80cm的水沟,挖出的泥加高加固田埂,形成养虾池塘。要求整个池塘能蓄水60cm以上。  相似文献   

18.
把稻田养虾与低产田改造相结合。0.21hm^2稻田共产商品虾 51.4kg,稻谷1297.8kg,产值2715.1元,每667m^2稻田利润494.9元,投入产出比1:2.35,青虾饵料系数2.8。  相似文献   

19.
<正> 利用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同时利用水稻行间的温度、湿度、散光照等特定生态环境栽种平菇,使稻田开发立体化。生产实践证明:稻田养虾鱼套养平菇立体开发,一般  相似文献   

20.
我国稻田面积大.天然饵料多.利用稻田养泥鳅.是条致富的好门路。一、稻田饲养方法。饲养泥鳅的稻田.要求弱酸性土壤;其饲养方式有: 1.稻田粗放养殖。采用粗放方式饲养泥鳅的稻田.不投饵,不管理.水深为10厘米左右.田埂加高到20—25厘米,放养量为每平方米50—100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