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苹果大小年树生育规律与优质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1972~2000年对苹果生育规律之探索和对国光苹果大小年树连续5年的系统研究,探明了苹果树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小年树年周期内根系与新梢各有3次生长高峰,二者呈交互生长;大年树有2次根生长高峰和1~2次新梢生长高峰,根系与春梢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衰弱树有2次新梢生长高峰和1次根生长高峰,春季和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消失。大年树和小年树春季根系生长高峰期与盛花期和营养枝全枝叶面积的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树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在新梢生长高峰前出现养分亏缺,新梢生长高峰期新根日生长量降至低谷,同时新梢第8,9节出现小叶,是营养转换期开始的标志。大年树贮藏营养充足,春季新根生长旺盛,在新梢生长高峰期第7~10节出现最大叶片,明显地促进了枝叶生长和幼果细胞分裂。在新梢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阶段,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潮时花芽开始分化,10d左右达花芽分化高峰。大年树结果期明显地抑制了根系和新梢生长及花芽分化,使翌年成为小年。早秋施基肥对促进第三次根系生长高潮及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至关重要。早期疏花疏果,调节果实适宜负载量是苹果优质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用金丝小枣于1987-1988年秋季叶施15N-尿素,研究氮素回流,贮藏部位,形态及运转再用情况,结果表明:秋季叶施的15N当年即已回浪到树体地上地下各部分:枣树地上部和根系有同等重要的贮藏氮素的作用,根系也可利用叶片回流的氮素供其生长,蛋白态氮是主要贮藏形态。枣树春季发芽生长首先利用地上部贮藏的氮素,而叶片回流的贮藏氮素更可优先被春季新梢,叶片和花的生长发育利用,氮有较长时期的重复利用效应,其重复利用部分主要来自叶片和落性枝。  相似文献   

3.
果树定植以后。一些果树很快就发芽展叶,但生长一段时间后,突然又会枝干、叶枯而死去,这种现象叫假活:相反,一些果树栽后迟迟不发芽。但扳折枝条看,里面却嫩绿,枝条也柔软,并没有干枯,过了几个月,甚至到第二年,它才发芽生长,这种现象叫假死。果树假活是指有些幼树凭借自身贮藏的养分抽生了枝条。而由于根系太弱或受伤过重、栽植过深、条件不适而死亡。当发芽抽枝的幼树长时间得不到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贮藏在树体中的养分消耗殆尽。便干枯而死。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苹果根系年周期生长动态规律及长期覆膜对其根系形态、构型性状的影响,以18年生红富士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于根系3次发根高峰期采用土壤剖面法系统调查清耕(未覆膜,CK)、覆膜2 a、覆膜4 a、覆膜6 a的根系空间分布,对根系形态、构型性状进行测定,并借助根系经济谱理论量化细根生长策略,最终评价苹果细根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根系数量、形态性状生长主要集中于果实采后至落叶的发根高峰,细根生物量占73.55%~84.85%。受树体养分周转与生态环境差异影响,春季萌芽至新梢生长前的发根高峰苹果细根采取获取型的资源获取策略;新梢停长后、果实采后至落叶的发根高峰采取资源保存型获取策略。短期覆膜(2 a)促进苹果细根生长,随覆膜年限延长,逐渐发生生态适应性改变。长期覆膜(6 a)在年生长周期后期根系的形态、构型性状均受抑制,且优先抑制细根构型性状表达。  相似文献   

5.
水蜜桃树对氮的含量比较敏感。氮素不足时表现出新梢生长短,叶片薄、色浅,尤其是老枝老叶更为明显。严重缺氮时叶面呈黄绿以至绿黄色,基部叶出现红褐色斑点、穿孔,枝条短硬、纤细,呈纺锤状,小枝表皮棕红色或紫黄色。果小味涩品质差;树势弱花芽弱小产量低。若氮过多时枝叶生长过旺.树冠郁闭,上强下弱下部易光秃花芽少坐果率低,果树小味淡品质差等色差,产量不高。所以桃树要高产,切莫乱施氮。应该因树、因品种、因产量科学注意四个时期:一是萌芽前后。桃树的根系在春季活动期早,萌芽肥也宜早,在发芽前3周即可施氮肥,补充上年树体贮藏营养不足,为萌芽做准备。萌芽后为提高坐果率以补充树体贮藏营养,追肥应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辅以适量钾肥。二是开花前后。发芽开花会消耗大量养分,为提高坐果率和促进幼果、新梢的生长发育与根系的生长,开花前后应施速效性氮肥为主辅以少量硼素。若树势旺盛花后可不施氮肥;若砂壤土肥力差花后应视树势补施氮肥。三是硬核前后。此时种胚开始发育迅速生长,果实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逐渐增加;新梢枝叶与幼果均需大量营养,形成枝果竞争矛盾;新的花芽分化已明显凸现。补充肥料应以钾肥为主,磷、氮适量配合。策略上应多采用叶面根外追肥10~15天一次,以...  相似文献   

6.
1.树体管理.①剪梢.9月以后,新梢顶部嫩绿部分还在生长,不断消耗老叶制造的养分.此时,町剪掉当年生枝的嫩绿梢部,促进枝条自身及花芽和叶芽发育充实.  相似文献   

7.
范伟国  杨洪强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9):3907-3913
【目的】根系构型是根系的重要形态特征,也是影响植株养分吸收的重要因素,栽培容器可以通过特异的根域形状影响根系形态、结构和养分吸收特性;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是优良的苹果砧木,对根域环境反应敏感,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形状的根域对平邑甜茶新梢生长、根系构型参数及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分析和塑造理想根系构型及改善苹果砧木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利用盆口直径小于盆高、盆口直径大于盆高和盆口直径等于盆高3种陶土盆,创造深窄形根域、浅宽形根域和等高等径根域3种根系构型环境,早春将等体积、同类型的营养土装入盆中,并选择植株长势和根系形态相近的平邑甜茶幼苗移栽至上述陶盆中,8个月后取样调查根系形态构型参数、新梢生长量、根系活力和根系养分吸收速率。【结果】在根域形状不同的3种栽培环境中生长8个月后,平邑甜茶幼苗新梢生长、根系构型和养分吸收特性差异明显,其中,生长在深窄形根域中的幼苗一级侧根数量最多,一级和二级侧根长度最短,植株根/冠比最大,其根系活力和对钾的吸收速率最低,对磷、钙和锌的吸收速率较低,对铁的吸收速率较强。生长在浅宽形根域中的幼苗新梢粗长、叶片多,新梢生长量最大,一级侧根和二级侧根最粗和最长,二级侧根数量和毛细根数量最多,根/冠比较小,根系对钾的吸收速率最高,对磷和锌的吸收速率较高,对钙的吸收速率较低,对铁的吸收速率最低。生长在等高等径根域中幼苗新梢细短、叶片少,新梢生长量最小,主根最细,一级侧根数量和毛细根最少,根/冠比较小,其根系活力最高,对钙和锌的吸收速率较高,对磷、钾和铁的吸收速率较低。【结论】根域形状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构型、养分吸收性能、根/冠比和新梢生长影响显著;深窄形根域使幼苗侧根长度和直径变小、一级侧根数量增多,植株根/冠比增大及对铁的吸收能力提高;浅宽形根域使平邑甜茶幼苗侧根粗且长、毛细根更丰富,植株对磷、钾的吸收能力和新梢生长增大;等高等径根域使幼苗主根直径变小、一级侧根和毛细根数量减少,使根系活力和植株对钙的吸收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葡萄从萌芽至成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采收后至落叶休眠之前,正值农村三秋大忙季节,果农对其疏忽管理,必将对葡萄枝条的老化、营养的制造及养分的积累和贮藏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第2年的长梢、展叶、开花和坐果。利用好葡萄采后至落叶这阶段,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加强采后管理,保叶促根,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贮藏,加快新梢木质化,复壮树势,为来年优质、稳产提供保障。葡萄采收后的树体管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盐栽和池栽条件下,利用~(14)C研究了苹果幼树碳素同化物周年支转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新梢各节位叶片~(14)C同化物输出年变化差異很大,在新梢旺长前期,下部叶输出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叶,而上部叶最低;至旺长期,下部叶输出达到高峰,中部叶输出急剧增加;停长期~(14)C同化物由向上运转为主转向几乎完全向下运转;停长后,中、下部叶~(14)C同化物输出逐漸下降,而下部叶下降更为严重。相反,上部叶输出率在全年中逐漸增加,到贮藏后期已接近中部叶,超过下部叶的水平;2.碳素同化物前期以主干贮备为主,后期转向以根系贮备为主;3.早春新梢生长所需贮藏营养主要来自根系和二年生枝。当新梢具15片叶时,贮藏营养的利用率达到高峰(15%),即达到营养转換期,贮藏营养在新梢的利用由下到上逐漸减少,以基部1~4片利用率最高。4.~(14)C同化物在不同根层中的分配春季上层根大于下层根,夏季下层根大于上层根,秋季上层根又大于下层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环割对油茶春梢萌发期营养生长及养分调控的影响及养分与春梢生长特性的关系,以7年生无性系油茶为材料,进行360°环割、180°环割和不环割3种不同环割量试验,于环割口愈合前后分别测定叶、根有机及无机养分,调查春梢叶片表型、新梢长度及粗度等性状特性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阐明油茶春梢生长与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60°环割抑制了春梢生长,使单叶面积、新梢长度和粗度分别降低了9.47%、24.12%和20.55%,而180°环割对春梢生长影响不明显;(2)环割口愈合前,环割对油茶叶片氮的积累有抑制作用,对叶片磷、钾含量及根系氮、磷、钾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环割口愈合后,环割对根、叶磷的积累影响不明显,但对氮、钾积累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仍然存在;(3)360°环割能明显促进油茶春梢叶片对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抑制春季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向根系运输;(4)油茶冬、春季叶片中氮、磷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春梢生长,冬、春季根中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则始终不利于春梢生长,而春梢生长差会进一步影响根系有机营养的积累。可见环割促进了油茶叶片对磷、钾的积累,抑制了叶片对氮...  相似文献   

11.
枝龄、顶芽、IBA对无花果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枝龄、顶芽、 IBA分别对无花果硬枝扦插成苗有极显著的影响。三因素不同水 平的成苗效应分别为:1年生枝极显著大干2-3年生枝,有顶芽极显著大于无顶 芽,1000ppmIBA处理插条1小时极显著大于清水处理。成苗最优组合为有顶芽 的1年生枝用IBA处理(86、7%)。无顶芽的2-3年生枝用IBA处理亦有较好的成苗 率(70.0%)。无花果为皮部生根类型,、不定根的发生、生长基本上与萌芽、展 叶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一年生新红星/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幼树梢尖内源3-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3)、脱落酸(ABA)和根系中新根内玉米素(Zeatin)的周年发生动态。苹果幼树梢尖中内源IAA、GA3含量一年中有两次高峰,与春梢和秋梢旺长相对应。ABA的周年变化是在萌芽后含量开始下降,春梢旺长时,ABA含量最低,ABA含量高峰与春梢停长相对应,落叶时有所增加。苹果幼树生长根中Zeatin含量一年中有3次高峰,与一年中3次发根期基本对应。一年中地下部根系Zeatin的3次高峰与地上部梢尖中IAA、GA3两次高峰基本呈交替现象,并与一年中根系生长和枝条生长出现的交替现象呈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川西茶区5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调查分析了各品种春梢伸育的动态。结果表明,在川西海拔1060m的地域条件下,各品种的春梢生育期和生育强度有明显的差异,福鼎大白茶仍具早萌、展叶快、可早采的优良性状,名优茶开采期比其余品种早6~10天。5个品种的越冬芽从萌动到形成一芽一叶新梢需19~26天,活动积温150~220℃;形成一芽三叶新梢需37~53天,活动积温330~510℃。故高海拔茶园名优茶的开采期普遍较晚,应采取早萌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便早采、多产名优茶原料。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桃树生长结果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用多效唑处理12年生“大久保”桃,早春土施每株6克(原粉)或落花后2周叶面喷布500ppm、1000ppm、1500ppm。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新梢生长,缩短节间长度,加大新梢分枝角度,增加中、长果枝比率,但对新梢枝粗无明显影响。无论土施或叶面喷布都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光合强度,有利于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并且提高了桃开花座果率,增大果个,果实中总糖含量增加,含酸量降低,糖酸比明显增高,增进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苹果新根周年发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盆栽和大田栽培的新红星/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新根的周年发生动态。盆栽1~2年生幼树萌芽后新根发生总量持续增加,只有生长根发生量在6月下旬~8月略有下降。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大田植株的新根发生动态因植株类型而异,双峰和三峰曲线皆有;春季不同类型树体发根差异最大,小年树、弱树发根量在萌芽后缓慢上升,不因春梢的迅速生长而降低,旺长树、大年树在春梢旺长前达到高峰,之后下降形成低谷,丰稳产树此时虽有增长但非常缓慢;春梢停长后各类树体发根均达高峰,并在7~8月份秋梢生长、高温期下降;秋梢停长后出现秋季高峰,但大年超负荷树秋季高峰消失,并影响次年(小年树)春季新根的发生。总之,弱树新根特别是生长根发生量始终最小,旺长树生长根量则显著高于其它树体类型,丰稳产树发生量高而稳定,旺长树受新梢生长、大小年树受果实发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4年生苹果和大树4年生枝组为处理单位,分三个时期标记不同的植株类型和枝类。通过测定碳素同化物的分配动向,了解分配习性。结果表明:壮树分配到多年生枝和根系的碳素同化物,周年稳定,呈逐期增加的趋势。各期都有明显的两极分配。相对比强,叶>枝,上位枝叶>下位枝叶,短枝叶>长枝叶,近距根>远距根,细根>母根>粗根;而弱树和多果树分配到多年生枝和地下部根的同化物,周年被动大,并且少而不稳;壮长枝的碳素同化物在向外输出上比弱长枝常年多而稳,是与地下根营养交换的主要来源;短枝前期(新梢旺长期)养分输出的多,后两期输出的较少,主要供木枝的花芽分化和后期的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17.
酒花的新根茎芽,产生于上年根茎芽的腋芽。所以从腋芽长成新根茎芽,再发育成年苗,要经历三个生长季,有三次分化高峰,分别在当年的春季和秋季,以及形成年出的春季,每次分化可形成10个节位左右。由营养苗端转化为生殖苗端时,生殖苗端伸长,原套层数增加,形成花序生长锥,可自下而上分化具有15~20个节的花序轴,每一节上均要经历外苞形成期,内苞形成期、花被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年苗顶芽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茎的粗度、其内部结构,包括节数,分化程度、侧芽的大小均有差異。  相似文献   

18.
叶面喷施PP_(333),明显抑制了初果期国光苹果新梢的前期生长,处理后两周作用开始明显,处理后七周作用消失,新梢重新迅速生长。叶面喷施B_9与PP_(333)作用相似,抑制效果比PP_(333)略强,有效期也略长。在相同剂量情况下,土施PP_(333)较叶面喷施开始作用时间晚,对秋梢抑制作用强。土施及叶面喷施PP_(333)对成花的促进作用不如B_9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叶面喷施情况下,PP_(333)在树体内的移动性极差。  相似文献   

19.
土施多效唑对富士和国光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士苹果幼树、初结果树和国光成年树土施多效唑,明显地减少了延长枝的生长,缩短了节间长度,促进了短果枝的大量增加。处理当年和处理第二年,多效唑对延长枝每一节节间长度的影响模式相同,只是处理翌年的强度更大些。多效唑明显地增加了幼年树处理翌年的开花数量,提早结果至少一年;使初结果树产量成倍增加,并提高果品质量。处理当年,尤其是处理后第二年,多效唑处理树座果率极显著提高。座果率的提高与多效唑提高了花的受精能力和加速了六月落果前边果生长速度以及增加了短果枝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肥桃根系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1985年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肥城桃根系分布、根型、形态解剖特点、根的生长动态、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根的分布和根型受土壤条件的影响而有很大的可塑性。根的集中分布层可看作生态最适层,研究該层的条件并扩大集中分布层有重要意义。根的年生长与地上部的生长有交替节奏,与土壤温度也相吻合。开花结果对根生长有明显影响。去除花芽促进根的生长,但去除叶芽抑制生根并导致死亡。根温适宜而地上部深休眠时不能生根。即便根无休眠期,但根的生长也依賴地上部叶芽蔭发过程的启动。关于根生长的研究应当深入到激素效应方面。用TTC还原量为指标测定了根的活性,6月根盛长期最强,8月多雨季节急剧下降,10月落叶时降到最低;通气良好的砂壤土比粘土中根活性强;摘除叶片三天后使根活性明显减弱。疏松土壤、防止积水、保护叶片对增强根的活性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