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羊鼻蝇虫病是羊鼻蝇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颅窦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由于各养羊户和养羊场对羊鼻蝇虫病的防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羊鼻蝇虫病在羊群中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绵羊的感染率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羊的产毛和育肥。1羊鼻蝇虫的生活史羊鼻蝇成虫一般在2~4月开始出现,尤其夏、秋活动最盛,冬季和早春停止繁殖。成虫的寿命一般为3~6天,最多不超过20天。成虫羽化后,1~3天内进行交配,在羊的鼻孔周围产下幼虫。羊非常害怕这种蝇虫,一听到它的飞翔声或看到它,就狂奔乱跑,常以鼻抵地或者别的羊身上,以…  相似文献   

2.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颅窦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由于各养羊户和养场对羊鼻蝇虫病的防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羊鼻蝇虫病在羊群中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绵羊的感染率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羊的产毛、育肥。现归纳羊鼻蝇虫病的危害与防治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颅窦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近年来,在我区农户喂养的羊群中,由于对羊鼻蝇虫病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羊鼻蝇虫病感染率急聚上升,以致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影响育肥效果。笔者通过深入农户和养殖场中对羊鼻蝇虫病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预防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鼻蝇虫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颅窦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在我区农户喂养的羊群中,由于对羊鼻蝇虫病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羊鼻蝇虫病感染率急剧上升,以致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影响羊的育肥效果。笔者通过深入农户和养殖场中对羊鼻蝇虫病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预防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颅窦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我市农户喂养的羊群中鼻蝇虫病感染率急聚上升,以致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育肥效果。笔者通过深入农户和养殖场中对羊鼻蝇虫病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预防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羊鼻蝇虫病是鼻蝇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颅窦而导致羊患病。近几年,有的养羊户并没有足够重视鼻蝇虫病的防治工作,所以本病的感染率很快上升,给羊只的正常生长以及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对育肥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羊鼻蝇虫病是鼻蝇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颅窦而导致羊患病。近几年,有的养羊户并没有足够重视鼻蝇虫病的防治工作,所以本病的感染率很快上升,给羊只的正常生长以及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对育肥效果产生影响。1病原及其生活史羊鼻蝇虫的成虫长约25~30毫米,头部偏大并且有显著凸出的额部,有不少袋形凹陷位于侧额区,并且在每个凹陷处都有一根毛。喙已经退化,不咬也不进行摄食。有比较短的触角,且有很粗壮的芒基  相似文献   

8.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颅窦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羊鼻蝇成虫一般在2~4月开始出现,尤其夏秋活动最盛,冬季和早春停止繁殖。羊在鼻蝇成虫的活动季节,因害怕鼻蝇成虫产蛹而常常表现精神不安,四处躲避,不能安心采食,影响羊的育肥。当幼虫进入羊的鼻腔、额窦后。幼虫口钩刺入鼻道,口钩与小  相似文献   

9.
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里,刺激鼻腔粘膜,引起脓性出血性炎症。其成虫羊鼻蝇骚拢羊群不安,影响采食增膘,对羊危害甚大。这种病分布很广,发病率达70~90%,可给养羊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山羊也感染,寄生于鼻腔内的幼虫能引起鼻腔、额窦炎症,导致患羊逐渐消瘦,严重的衰竭死亡。近年来,我市农户饲养的羊群羊鼻蝇蛆病感染率明显上升,在16个乡镇,12个农林牧场的羊群中都有发生。该病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影响着养羊的生产效益。通过深入农户对羊鼻蝇蛆病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对病羊的临床检查和病死羊的病理剖检的诊断,进行综合性预防及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原体羊鼻蝇成虫在我市一般5~9月份开始出现,7~8月份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1.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山羊也感染,寄生于鼻腔内的幼虫能引起鼻腔、额窦粘连发炎,患羊鼻流粘液,有时粘液中带血,呼吸障碍,打喷嚏,该病导致羊逐渐消瘦,……  相似文献   

12.
巧识病山羊     
巧识病山羊薛志成(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110200)山羊抗病力强,发病初期不易被人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再行诊治,效果不佳。为此,养羊户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注意羊群,及早发现病羊,进行治疗。一看羊动态无病的羊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休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玉树州羊群的泰勒虫感染情况,为羊梨形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采用ELISA方法对玉树州五县一市的养殖场羊群进行了泰勒虫感染概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68份猪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382份血清样品呈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9.74%,处于较高的感染水平,表明羊泰勒虫病在玉树州羊群中流行相当严重,应采取灭蜱和药物治疗羊体内原虫相结合方法防治羊泰勒虫病:  相似文献   

14.
羊鼻蝇幼虫病在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牧区永宝、吾麻、尼玛龙三个牧委会七个牧业社牧户饲养的羊群中广泛存在,感染率也很高。2009年8~9月,笔者选用“蒜”液喷羊鼻孔这一方法在牧户中治疗羊鼻蝇幼虫病羊4群,经2—3d,羊群恢复正常,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羊鼻蝇幼虫病是由于羊的鼻腔内寄生羊鼻蝇幼虫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在北方地区常发,可引起羊的一系列症状,直至死亡。本文通过对本病发生的流行病学、病原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能够为科学的认识和防治此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羊痘病又称为羊天花,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这种病的发病根源是痘病毒,其主要表现在羊黏膜或者是皮肤上出现疱疹,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会使病羊出现肺炎或者是肠胃炎等病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羊死亡,如果病原体传染到刚出生的小羊身上,更容易导致小羊死亡。在草原羊群中出现这种病,极易导致羊群失明,对羊群的危害较大。本文主要就草原地区羊痘病的出现原因以及流行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防治羊痘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羊鼻蝇蛆病在牧区羊群中多发。发病羊呈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质瘦弱,并伴有流脓性鼻液,打喷嚏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引起死亡。1症状成虫鼻蝇在羊鼻孔产幼虫时,羊出现惊恐不安、摇头、奔跑症状,影响羊的采食、休息和活动,体质逐渐下降。幼虫钻进鼻腔内,其角质钩刺引起鼻黏膜损伤发炎或溃疡,由鼻内流出混有血液的脓性鼻涕,大量的鼻液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经常打喷嚏,鼻端在地上摩擦;食欲减退,日渐消瘦。个别幼虫还可进入颅腔,损伤脑膜,引起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摇头、转圈等,可造成羊只死亡。  相似文献   

18.
在养羊过程中,常会出现羊腹泻、肠胃炎、羊口疮病等疾病,其中,羊口疮病的发病几率较高,病毒传染性较强,对羊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影响较大。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幼年羊群易感,大部分的病程约2~3周,病羊无法正常进食,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为提高羊口疮病的防治水平,养殖人员要充分认知羊口疮病的流行因素、临床表现,通过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山羊抗病力强,发病初期不易被人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再行诊治,效果不佳。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注意羊群,及早发现病羊进行治疗。一、看羊动态。无病的羊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休息时多呈半侧卧姿势;人一接近即行起立。病羊食欲、反刍减损,放牧常常掉群卧地,出现各种异常姿势。二、看羊反刍。无病的羊每次采食30分钟后开始反刍30~40分钟,一昼夜反刍6~8次。病羊反刍减少或停止。三、听羊声音。健康羊发出宏亮而有节奏的叫声。病羊叫声的宏微高低常有变化,不用听诊器可听见呼吸音或咳嗽声、肠音。四、…  相似文献   

20.
1伴有神经症状 羊鼻流血、流涕伴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常见于羊鼻蝇蛆病、李氏杆菌病、弓形虫病、类鼻疽、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中毒等。雌鼻蝇追逐羊群,并扑向羊鼻,将幼虫产于鼻孔中或鼻孔周围。羊为躲避而互相拥挤,将头藏于腹下或抵地不动。幼虫一旦经筛骨迷路侵入脑可产生神经症状,病羊运动失调,转圈运动,痉挛、麻痹。本病与李氏杆菌病表现类似,但李氏杆菌病属传染病,病羊体温升高,视力出现障碍,羊患病时体温基本正常。患李氏杆菌病的妊娠羊大多出现流产,妊娠后期流产者更多。病羊因一侧性神经麻痹,头歪向一侧而转圈,因神经麻痹导致口腔一侧积聚未嚼烂的食团。确诊本病有赖于进行细菌鉴定。弓形虫病可致羊非化脓性脑炎,引起神经症状。类鼻疽可引起羊荐椎化脓,呈现后躯麻痹,如犬坐姿势,有时发生化脓性脑膜脑炎,可出现神经症状。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因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眼流泪,鼻流涕,口腔流涎,四肢瘫软,腹痛现象。病羊多因采食了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牧草后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羊流涎、流涕、流泪、腹痛、腹泻,骨骼肌颤抖等特征可做出诊断。测定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