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晶  张正峰 《江苏农业学报》2021,37(5):1310-1319
传统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以及现代农业的普及推动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使用.当前,小农户经营格局的限制导致多数农业经营者购买农业机械的难度较大,由此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出现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替代农业生产劳动力、普及生产技术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对农业生产和农地流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样本分组开展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推广对农地转出和转入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地转入行为和转入规模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不同年龄类型农户以及不同生产区域的农户中所发挥的影响也具有差异.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机租赁服务主体;基于不同类型农户的发展特征,实施多元化的农机服务和技术保障;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强农机租赁推广和技术帮扶力度;提高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农户家庭自有农机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作用。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FPS2018数据,在控制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前提下,检验了农户家庭自有农机对其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家庭自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低,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越高。2)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家庭非农就业率会显著正向调节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农业雇工成本和不平坦的地形会负向调节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但村庄交通情况无法调节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3)对于农户土地转入行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自有农机会互相负向调节各自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效应,表明在家庭扩大经营规模的决策中,自有农机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本研究意味着家庭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可忽视,且非农就业、劳动力成本、自然地貌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外在因素会增强或削弱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地流转是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农地流转是否能够提高山区农户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公平仍缺乏农户案例研究。文章基于重庆市3个典型山区县的调研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分析山区农地流转在效率和公平两方面的作用,并以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时长和劳动力平均年龄为工具变量,通过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在目前山区农地流转现状下,净转入土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山区农地流转将耕地从人均土地充足的家庭流向人均土地稀缺的家庭,从农业生产效率低的家庭流向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家庭,进而提高了山区土地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同时,本文还发现劳动力占比、牲畜数量、非农收入占比与净转入土地面积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规范山区农地流转市场;鼓励种田能手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山区部分农户非农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满足农户从事农业生产需求的服务,依据湖南省381户农户的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总体接受意愿较高,农民年龄、家庭非农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服务质量感知、性价比感知、支付能力等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接受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农民文化程度、耕种面积、是否拥有农机、服务价格感知、服务费用等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接受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户主性别、家庭劳动人数等对农户接受农机社会化服务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政府管理职能,有效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村互联网使用能否有效推动农户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微观数据,采用OLS模型估计农户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同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与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为负相关关系,使用2种不同方法控制内生性得出的系数分别为-2.3和-1.8;2)异质性检验显示,互联网信息获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反向关系在老年农户和经营规模极小农户的样本中并不成立;3)机制检验显示,互联网信息获取对农户自购农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用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在现阶段抑制了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但有助于推动农户自购农机;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到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获取收益之间还有更深层次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6.
探究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对完善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周口市63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分组回归模型,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均值为0.441,处于中等水平。农户综合资本禀赋和各类资本禀赋均对其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户资本禀赋对其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抚养期农户家庭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主要受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负担期农户家庭采纳行为主要受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稳定期农户家庭采纳行为主要受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赡养期农户家庭的五项资本禀赋对其采纳行为均呈现正向显著影响。因此,提出多途径综合提升农户资本禀赋水平、充分考虑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农户家庭的差异和多措施提升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特征、土地细碎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明显。农业机械化是应对农村人口变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补充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基于江苏和安徽省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特征以及耕地细碎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地环节和收割环节分别有70.54%和66.83%的农户会全部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老龄户和女性户由于体力、技术等原因会更加偏向于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耕地细碎化则阻碍了农机服务的采用。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土地进行规整降低细碎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西省50个县(区)63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意愿与行为的偏差问题。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意愿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偏差率为10.8%,此偏差主要受农户受教育年限、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了解程度、周边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纳情况、加入合作社、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水稻经营的土地面积因素影响。其中,是否使用互联网和水稻经营的土地面积会加深偏差程度,其他因素作用相反,是否参加农业技能培训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了解程度对偏差的影响程度最大。该研究结论对普及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知识,更好地制定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政策,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转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机外包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事关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本文使用全国性大样本数据CLDS2016,应用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并探讨地权稳定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小农经济仍然较为普遍,但农机外包服务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可以通过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农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农机服务外包呈倒U形曲线关系,拐点为2.833 hm~2,不同农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机服务外包行为具有差异性;地权稳定性中仅土地调整具有调节作用且为负向,相比有土地调整,没有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时农地规模与农机外包的曲线拐点左移2.011 hm~2;地权稳定性中农地确权颁证使曲线拐点左移0.709 hm~2,但调节效应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确权的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因此,发展农机外包服务市场需综合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农户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农机外包的服务质量,规范市场运行,同时也需完善农地确权政策的配套制度并建立土地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张晴晴 《农学学报》2017,7(9):85-90
为了解决当前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下农机社会化公共服务供求不足,本研究基于赣粤两省粮食种植户的调研,运用多元Probit 模型分析方法,探讨影响粮农农机化服务购买需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村交通条件对粮农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职业、实际耕地面积对粮农社会化服务需求呈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土地细碎化、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评价等对粮农社会服务化购买需求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得出如下政策启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农机补贴政策等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水平,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分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能力和水平,需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农机社会化服务趋势,借鉴国际经验,从培育服务主体、建设服务市场、完善服务机制、培养服务人才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当前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下农机社会化公共服务供求不足,本研究基于赣粤两省粮食种植户的调研,运用多元Probit模型分析方法,探讨影响粮农农机化服务购买需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村交通条件对粮农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职业、实际耕地面积对粮农社会化服务需求呈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土地细碎化、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评价等对粮农社会服务化购买需求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得出如下政策启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农机补贴政策等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水平,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3个县的148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生产环节选择外包机械化服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水稻Oryza sativa栽培面积增加,生产环节中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概率先增大后减少,呈"倒U"型,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户主年龄对接受机械化服务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机手的经历、家庭拥有农机数量以及土地破碎化等因素对接受机械化服务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多种服务主体、鼓励土地整理、为机械化外包服务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彭大雷  黄利民  刘成武  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2-19196
在阐述研究区域概况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依托银山坡村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农地政策、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与工业化4个方面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规模、粮食播种面积及复种指数、土地生产率3个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上的"断层现象"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农地制度、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和城市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减小对农作物复种指数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地生产率的高低受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有机农业的生产转型发展,采用调查分析法对吉林省200个稻农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内部及外部因素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内部因素中户主年龄对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负相关,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在家时间、农事活动是否由户主决策、总耕地面积及机械化程度等因素与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正相关;外部因素中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与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正相关,而品种、协会因素、农民之间的互动和销路等因素与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负相关;总耕地面积、市场、政策支持及农民之间的互动是农民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困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利用11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探讨影响效应在不同规模、地区下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有48.1%的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至少有一个环节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劳动力转移比例主要集中在30%~50%,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转移,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效果具有环节异质性。耕整地阶段和收获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净效应分别为2.9%和3.1%,而播种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规模与地区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北方省份的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中国北方省份小规模农户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提高小规模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认知,让更多小规模农户能放心地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从而促进小规模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钟菲  刘秀华  曹蕾  孙芬 《江西农业学报》2012,(8):148-150,158
从农户微观角度着手,选取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为研究区域,通过走访调查基层农户了解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与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差异,农地重要性、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对转出意愿影响较显著;而家庭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数量对转入意愿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经营主体,市场化农机服务作为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路径之一,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小农户对市场化农机服务的采纳意愿会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利用对湖北省恩施州小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验证了社会网络对小农户市场化农机服务采纳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户兼业化发展,务农劳动力流失效应日趋严重,农机社会化服务急需加强。但我国户均承包的小规模经营方式以及土地肥瘦搭配的细碎化问题又阻滞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其间矛盾亟待解决。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江西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兼业化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农户兼业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大多数农户的选择,82.41%的农户在其农业生产任一环节使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在收割和整地两大生产环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比例分别为84.01%和59.53%。矫正内生性后,农户兼业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负向调节农户兼业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的积极影响。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满意度、户主年龄、受教育情况、健康状况、家里到县城距离对农户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显著的影响。据此,提出应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协调;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0.
从老年农户流出农地的现象入手,基于理论推导,使用“中国农村发展调查”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1)缓解了样本缺失问题后,老龄化对农地流转的估计系数得到增强。(2)对于拥有足额养老金、家庭劳均农业收入较少(低于村平均水平)或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较低(<0.25)的农户家庭,其在老龄化影响下流出的农地面积更大。(3)如果村庄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覆盖或拥有养老院,老年农户流出的农地面积趋于增加。(4)如果村庄提供灌溉设施、机械化耕地服务等改善效率的公共品,家庭劳均农业收入较少或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较低的家庭将进一步流出农地。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积极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效率的公共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