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城市郊区区县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笔者从测定大城市郊区区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体系入手,将竞争力指标分为创造力指数、吸引力指数和持续发展指数三大类共17个指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上海郊区各区县的竞争力指数并进行排名,对竞争力强弱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上海郊区各区县目前竞争态势良好,有利于共同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各区县应理性竞争,通过合理的竞争达到区域经济增长最优化。提升区县竞争力的途径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过去的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向政策环境、管理水平、政府职能、企业竞争实力等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各区县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区县经济,既是提高区县整体实力的必经途径,也是增强重庆市整体竞争力的基础。通过建立区县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40个区县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并对提升区县综合竞争力和重庆市的发展方向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天津市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综合距离评价两步法,对2009—2011年天津市10个区县的农村"三化"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进一步测定天津市郊区县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0个区县根据农村"三化"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程度可分为4档地区,表现为由近郊城区向周边区县梯度变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此文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北京市13个郊区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为其他省市提供经验借鉴.研究表明,北京郊区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但各区县间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个别郊区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较薄弱,需从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等角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乌鲁木齐市各区县作为研究区,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乌鲁木齐市各个区县的可持续发展区划,并对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乌鲁木齐市各区县作为研究区,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乌鲁木齐市各个区县的可持续发展区划,并对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也是助推经济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以重庆渝东北11个区县为例,根据重庆2018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了8项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构建农业经济评价体系。对各区县的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并将各区县划分为了四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等级,并提出了对渝东北发展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对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潜力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熵权系数法可定量地计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而计笋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阐述了熵权系数法模型的构建,在构建城市竞争力测度3个方面(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15个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熵权系数法对湖北省12个城市(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成宁、随州)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一致,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研究各区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类型.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12个区县中,1个区县为人口集约扩张型,3个区县为经济集约扩张型,8个区县为双低效扩张型,且存在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太原市6区3县1市2007—2016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县域综合水平测度模型,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得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并根据县域经济综合得分排名并划分等级。结果表明,太原市各区县中,发达区为小店区、迎泽区、万柏林区,较发达区为尖草坪区、杏花岭区,滞后区为晋源区、清徐县、古交市,贫困区为阳曲县、娄烦县。空间上,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依赖性弱,各区县之间为负的空间相关性;从时间序列上看,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相似文献   

11.
县域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县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信息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北京市郊区(县)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社会经济统计与环境监测数据,揭示了"世博"背景下,上海城市内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耦合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2-2010年各区县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在总体差异中,主要表现为主城区内部和郊区内部差异,主城区和郊区间的差异较小;2006年后,主城区内部差异贡献进一步增加,郊区内部差异贡献开始下降,但各区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2006年和2010年经济环境耦合关系都满足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规律,但2010年拐点处的经济水平与环境质量都明显优于2006年,各区县分布格局差异较大。研究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化、多层次城市规划体系以及世博会影响是区域经济差异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建议快速发展的城市应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产业布局与城市规划作用、抓住举办城市重大活动机遇,优化经济环境耦合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方兴义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75-1379
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入手,对宁夏南部山区8县(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原州区、同心县、西吉县在宁夏南部山区8县(区)中竞争力最强;聚类分析表明,8县竞争力内部结构相近,是宁夏经济竞争力最弱的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宁夏南部山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马浩  许珊珊 《江西农业学报》2011,(11):184-189,192
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为例,分别从产业集聚规模、职能结构、资源类型3个角度提出了"四区、三级、两类"的聚落体系构建模式,并阐述了一系列的构建方法,为今后类似地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水稻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南方水稻稻种植区域地块零星、破碎等为了达到提高空间分析精度的目的,以气象卫星遥感资料为主,以气象、地面农情监测网资料为辅,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地上海地区水稻长势,分布以及栽植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发展中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功能与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经济增长为首位目标的新区的兴起,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新区的整合、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张,以及我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区的发展越来越从单一的经济增长功能向经济、社会以至文化等综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迈进。城乡一体化功能是当前新区功能的新体现,以农村工业、郊区农业和新农村社区三要素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实质就是推动农村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园区化和农村居住现代化。"三区"联动发展是新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证。推动新区城乡一体化需要格外关注规划、核心创新优势、经济社会支撑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03-11805
通过构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8年淮安市9个县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7年TM影像、2001年和2005年SPOT影像解译获得的郑州市郊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替代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测算方法,估算了其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及变化。结果表明,各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整体都在下降,其中金水区、中原区与管城区的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重庆园林土壤性状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城郊园林苗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郊园林苗圃对城市发展的意义,简要总结了郑州市城郊园林苗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苗圃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杂草防除成本过高、管理及生产技术水平低和苗木销售较被动,并提出了提高杂草防除技术水平和做好苗圃定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