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种子》2018,(12)
以新疆野生伊贝母鳞茎和茎段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外植体消毒方法、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伊贝母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了伊贝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鳞茎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乙醇+0.5%次氯酸钠一次消毒后用2%次氯酸钠进行二次消毒;基本培养基为MS+2.0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NAA。茎段以70%乙醇+2%次氯酸钠一次消毒效果最好,基本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 6-BA+0.1mg/L NAA。生根培养基以1/2MS+0.05mg/L 6-BA+0.05mg/L NAA最佳。  相似文献   

2.
多肉植物雪国万象叶片诱导组培苗生产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雪国万象叶片来进行组织培养生产种苗。选取雪国万象成熟叶片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激素来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适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6-BA 2.5 mg/L+NAA 0.2 mg/L;适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 0.1 m/L+6-BA 1.0 mg/L;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 0.15 mg/L+6-BA 1.0 mg/L;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3~0.5 mg/L。  相似文献   

3.
野生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及褐变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嫩芽、幼嫩叶片以及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野生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以建立快速高效的野生软枣猕猴桃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1.0 mg/L NAA和MS+0.5 mg/L 6-BA+0.1 mg/L NAA;诱导出愈伤组织在MS+0.6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能很好地分化不定芽苗;诱导幼芽产生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愈伤组织继代中发现细胞生长素NAA可以防止愈伤褐化。在愈伤组织分化中,发现将分化出的芽苗再次愈伤化,可以提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铁皮石斛快繁技术体系,给生产提供参考,研究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方法、腋芽诱导、原球茎的诱导、增殖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铁皮石斛成熟茎段为外植体,探讨1/2MS培养基或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生长、分化阶段的影响。研究表明,腋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的配方为MS+ 6-BA 2.0 mg/L+ NAA 0.5 mg/L,诱导率达91.28%,平均芽数达2.34;原球茎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 6-BA 0.5 mg/L+NAA 0.5 mg/L+2,4-D 1.0 mg/L,诱导率可达66.67%;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 6-BA 3.0 mg/L+NAA 0.3 mg/L,原球茎分化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 NAA 1.0 mg/L+ 6-BA 3.0 mg/L+ KT 1.0 mg/L,最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2.0 mg/L+ AC 0.5 g/L。  相似文献   

5.
降香黄檀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降香黄檀工厂化快速繁殖和扩大栽培,并为降香黄檀抗寒基因导入打下一定的基础,以降香黄檀无菌实生苗茎段、叶片、根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对各器官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从降香黄檀无菌实生苗茎段、叶片、根尖成功地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茎段、叶片、根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1.5 mg/L+NAA 0.10 mg/L、1/2MS+6-BA 0.5 mg/L+NAA 0.10 mg/L和1/4MS+6-BA 1.5 mg/L+NAA 0.05 mg/L;茎段、叶片、根尖的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最适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1.5 mg/L+2,4-D 4.0 mg/L、1/2MS+6-BA 1.5 mg/L+2,4-D 3.5 mg/L和1/2MS+6-BA 1.5 mg/L+2,4-D 3.5 mg/L;茎段、叶片、根尖来源的单芽,其最佳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NAA 1.5 mg/L、MS+NAA 1.0 mg/L和MS+NAA 2.0 mg/L。比较茎段、叶片与根尖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丛生芽诱导率和单芽生根率,得出以无菌实生苗根尖作为外植体是降香黄檀愈伤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美恒  胡翠萍  樊金萍 《作物杂志》2012,28(2):59-61,158
以金鱼藤(Asarina procumbens)叶柄为外植体,MS为基础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鱼藤快繁体系建立的影响,建立了金鱼藤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金鱼藤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6-BA+1.0mg/L NAA;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6-BA+(0.3~0.5)mg/LNAA+0.3mg/L KT;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mg/L6-BA+0.2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务川几种野生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在MS固体培养基上研究不同浓度蔗糖、6-BA及NAA对淡黄花百合、文山百合及野百合等3种务川野生百合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应为:MS +0.5 mg/L 6-BA +0.5 mg/L NAA+4%蔗糖,文山百合的最佳培养基应为:MS +0.5~1.0 mg/L 6-BA +0.5 mg/L NAA +3%蔗糖;野百合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应为:MS+ 0.5 mg/L 6-BA+0.1 mg/L NAA+(2% ~3%)蔗糖.  相似文献   

8.
东方百合元帅“Acapulco”的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方百合"元帅"(Acapulco)的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合快繁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百合元帅"Acapulco"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0.5mg/L6-BA+1.0mg/L NAA或1.0mg/LNAA+0.2mg/L KT;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0.5mg/L6-BA+0.8mg/L NAA;芽的最佳增壮培养基为MS+0.5mg/L NAA+0.2mg/L KT。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分别以荷兰菊茎段、花托、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立其高频再生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诱导丛生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GA30.5 mg/L,平均诱导不定芽数为4.95个;花托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6 mg/L,诱导率最高为75%;叶片诱导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诱导率67.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4 mg/L,其增殖倍数为8.3倍,且幼苗生长情况优于其它处理;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4 mg/L。该研究建立了荷兰菊稳定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为工厂化育苗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碗莲‘案头春’茎尖为实验材料,对诱导培养基成份、培养基状态、最佳取材时期以及增殖培养基筛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取材季节为10~12月份;碗莲茎尖分化最适宜培养基为MS + 1.0 mg/L 6-BA +0.25 mg/L NAA +1.0 mg/LGA3;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0.25 mg/L NAA;固液培养状态:上层为5mm厚的MS + 1.0 mg/L 6-BA + 0.25 mg/L NAA + 1.0 mg/L GA3液态培养基,下层为1cm厚的MS + 1.0 mg/L 6-BA +0.25 mg/L NAA + 1.0 mg/L GA3固态培养基,更有利于芽诱导;培养过程中污染的芽苗用75%酒精1min、0.1%HgCl210min灭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紫甘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紫甘薯的茎段或茎尖作为外植体,培养在添加各种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研究紫甘薯组培快繁影响因素,筛选培养所需最佳初代、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外植体分化时的初代培养基MS+BA 2.0 mg/L,增殖培养基最佳配方为MS+ BA 1.0 mg/L+ NAA 0.1~0.2 mg/L,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 0.1 mg/L+ IAA 0.1 mg/L。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大西洋脱毒试管弱苗为外植体,进行壮苗和生根培养,以探明适宜的壮苗和生根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2MS和3MS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3MS壮苗效果最好,所得试管苗株高较低,茎秆粗壮、叶片多、叶面积大、叶片厚;MS+0.5mg/L奈乙酸是马铃薯试管苗诱导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发根较早,生根条数多达12.39条,且根健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香菇传统栽培过程中的木屑资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果木废弃物,试验选择香菇‘K5’作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每种基质设3个氮含量处理水平,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基质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果木屑均可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其中枣木C配方和桑木A配方生产的香菇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但是以桑木做栽培基质生产的香菇,头潮菇结束后菌棒便开始萎缩,不利于后期出菇。枣木C配方生产的香菇,其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使用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14.
不同激素浓度对柠条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叶锦鸡儿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6-BA,IAA,NAA,IBA,KT等单因子和不同比例的细胞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添加有6-BA0.5mg/L,IAA 0.01mg/L的MS培养基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0%。在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有IAA 0.5mg/L的I/2MS培养基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6%。  相似文献   

15.
麻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栎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麻栎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1,培育21天左右,腋芽可长至1~2 cm,展叶3~4片,发芽率达83.3%;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1+NAA0.02 mg?L-1,增殖系数为4.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1,培养4周后生根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16.
烟草漂浮育苗基质替代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烟草常用育苗基质材料如草炭、蛭石、稻谷壳、玉米秸秆的特性。从容重、粒径、孔隙度和气水比角度简述了烟草替代基质的物理特性评价方法,从阳离子代换量、pH和腐植酸方面回顾了替代基质的化学特性评价方法,从烟苗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归纳了替代基质的生物特性评价方法。论文总结了目前烟草无机替代基质如砂体基质、粉煤灰基质等以及有机替代基质如花生壳基质、炭化谷壳基质、玉米秸秆基质、蚯蚓肥基质、菌糠基质等的替代效果,认为烟草替代基质仍需从材料的选择、国家标准的制定、微生物菌剂的添加3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料对双孢蘑菇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明  陶鸿  李磊  卢伟  王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66-269
为探索不同培养料对双孢蘑菇营养品质的影响,扩大双孢蘑菇培养料的范围,用新型培养料“土可乐”6号做栽培双孢蘑菇试验,考察子实体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及钙含量等指标。设置6个处理,以传统粪草培养料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结果表明:含“土可乐”6号50%的处理子实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的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灰分与粗纤维含量中等,营养品质最好。粪草培养料的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居其次,其粗脂肪含量最高。含“土可乐”6号100%和30%的处理子实体营养品质较差。其余各处理子实体营养品质居中等水平。试验表明,适量地加入“土可乐”6号,可明显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鄂中北地区稻麦周年轮作模式下,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常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籼粳杂交早熟中粳和籼粳杂交中熟中粳为材料,在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团山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类型粳稻生育期均显著缩短,迟熟中粳缩短幅度最大,籼粳杂交早熟中粳缩短幅度最小。各类型粳稻营养生长阶段受温光影响较大,而生殖生长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推迟,各类型粳稻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率显著降低,日照时数利用率呈减少趋势。同一播期内,籼粳杂交中粳热量利用率高于常规中粳;各类型粳稻产量均以第Ⅰ播期最高,第Ⅴ播期最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鄂中北地区粳麦周年轮作模式下,粳稻应首选籼粳杂交中熟中粳和常规迟熟中粳,其次是籼粳杂交早熟中粳。籼粳杂交中熟中粳和常规迟熟中粳的最佳播期为5月9日-5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养殖池塘底泥中一株脱氮菌的异常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集约化养殖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池塘底泥中脱氮硫杆菌的分布,应用选择性培养基配方进行富集培养,富集物稀释后涂布平板,30℃厌氧培养,意外得到大量褐色略微隆起的圆形菌落。通过菌落特征、细菌的外观、生理生化指标、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系统发育树分析,证明其属于(Alicycliphilus)属,命名为ADCF001;接种该菌株于脱氮硫杆菌液体培养基,观察15天,未见其生长。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池塘底泥中有(Alicycliphilus)属反硝化菌分布;造成出现大量ADCF001菌落的原因可能是组分共灭菌造成部分组分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培养基与底泥中一些成分共同构成了适合ADCF001生长的培养基,“新的培养基”在涂布平板和划线过程中带到了平板。ADCF001可能是池塘中苯及其他芳香类有机化合物的代谢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