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拌 主要使用粉剂农药拌种.如三唑酮、绿亨2号、禾果利、福美双、拌种双等。如玉米处理丝黑穗病种子,可用三唑酮每50千克种子用药325~400克;处理高粱丝黑穗病种子,每50千克用药130~170克;防治黄瓜疫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的药量拌种;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拌种,每千克瓜类种子用药4~5克,可有效防治潜伏于种子上的真菌性病害等。干拌,由于药粉不易均匀黏附于种子表面,因此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最好用专用拌种器拌种。  相似文献   

2.
分别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6%戊唑醇FS和15%三唑酮WP对‘云大麦2号’进行拌种,研究其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每kg种子用药0.25~0.5 mL防效好,并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无影响;15%三唑酮WP处理大麦种子对大麦条纹病具有一定防效,但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60%吡虫啉种衣剂进行拌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剂量拌种处理后,稻种均能正常发芽,达到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标准要求,可将水稻种子拌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40 %拌种丰EC 4~ 5ml/kg(种子 ) 拌种可显著提高花生的出苗率 ,对促进花生健壮 ,保证花生营养生长有很好的效果。拌种丰可有效抑制花生地上部生长 ,显著提高花生的分枝数、穴果数、饱果率 ,可使花生增产 14 .0 %~ 17.9%。  相似文献   

5.
<正> 拌种剂乳油(快丰收5号)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小麦专用拌种剂(以下称快丰收5号)。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剂作用效果,我们于1992年进行了快丰收5号拌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计处理: 1.对照:用种子量的10%(即种子与水之比为10:1)清水拌种。  相似文献   

6.
稀土拌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玉米使用不同量的农用稀土拌种均有增产效果。以04g稀土/kg种子拌种增产率最高,为158%。其次,08g稀土/kg种子拌种增产率为108%。玉米稀土拌种百粒重、穗长、穗粗与产量直接通径作用大。穗长和百粒重的互作效应以及百粒重、穗长、穗粗单效应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与福美双不同混合比例不及同拌种剂量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有差异,拌种药剂总用量为种子用量0.5%的各咎混配剂量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药剂总用量为种子量0.4%的各配比,在0.5%用药量中,以50%多菌灵WTP用种子量0.2%加50%福美双WP用种量的0.3%的防病效果最好,保苗率最高, 次为50%多菌灵WTP用种量0.3%和加50%福美双WTP用咎量0.2%。  相似文献   

8.
<正>1.干拌。主要是用粉剂农药拌种,如三唑酮、绿亨二号、禾果利、福美双、拌种双等。如处理玉米丝黑穗病种子时可用三唑酮拌种,每50千克种子用药325~400克;处理高粱丝黑穗病种子时,每50千克种子用三唑酮130~170克;防治黄瓜疫病时,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每千克瓜类种子用绿亨二号可湿性粉剂4~5克拌种,可有效防治潜伏于种子上的真菌性病害等。干拌时,由于药粉不易均匀黏附于种子表面,因  相似文献   

9.
汪明  席春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20-12521
[目的]了解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玉米田蛴螬的效果,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玉米田蟒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结果]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玉米拌种后播种是防治玉米田蛴螬的较好药剂,建议每100kg种子用5%氟虫腈悬浮种表剂2 000 ~3 000 ml进行机械或人工拌种,田间蛴螬常年发生较重田块,100 kg种子可用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4 000 ml进行拌种,拌种时按100 kg种子所用药量用水2L的比例稀释,将药剂和种子拌匀放阴凉通风处稍晾后即可播种.[结论]为玉米田蛴螬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商榷张海金刘德明贾春明(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3000)(辽宁省朝阳市种子公司多年来春麦区普遍采用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并作为综合防治措施之一而广泛地推广应用,据报道,用25%可湿性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0....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剂量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拌种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综合考虑价格等因素,正常年份推荐单季中籼稻使用50%吡蚜酮WG拌种剂量为75g/100kg种子(有效成分),种子催芽至露白时按每100kg种子2 500m L用水量稀释药液拌种,能有效控制秧田期稻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04-304
2009年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在蒙城县安排了小麦拌种示范,地点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面积1.3hm^2,设2个处理.各为6670m^2。处理1为美洲星拌种,播量154.5kg/hm^2(比不拌种的减少10%);处理2为不拌种,播量172.5kg/hm^2。拌种方法:每30mL美洲星对水0.2~0.3kg均匀喷洒在5kg种子上拌匀,现拌现播。示范地土壤为砂姜黑土,前茬玉米,产量8250kg/hm^2。  相似文献   

13.
水稻蓟马是枞阳县水稻秧苗期主要害虫之一。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SC)拌种防治水稻蓟马试验表明,在水稻浸种沥干后、播种前用其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为0.2~0.3L/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14.
<正>常用拌种的粉剂农药有三唑酮、绿亨2号、禾果利、福美双、拌种双等。处理玉米丝黑穗病种子,可用三唑酮每50千克种子用药325~400克;处理高粱丝黑穗病种子,每50千克种子用130~170克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种子安全使用卫福200FF拌种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子的安全性考虑,使用卫福200FF拌种剂伴水稻种子后,探讨不同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百公斤种子用药量在250 ̄400ml范围内,拌药种子贮藏期不超过6个月,水分不超过12.5%,对种子发芽率不产生影响,拌药种子可直接发芽或浸种发芽。  相似文献   

16.
卫福拌种对小麦保苗防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卫福200FF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增产作用。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00 ~300ml 拌种,对小麦始苗期、出苗期无影响,出苗数高于空白对照区。播后4 周和返青期调查,卫福拌种小麦均增加小麦侧根数、分蘖数及干物重。结果还表明,卫福250 ~300ml 处理防治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效果分别为55 .7 % ~67 .3 % 、52 .1 % ~59 .8 % 、76 .7 % ~85 .5 % 和100 %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卫福200 、250 、300ml 处理小麦增产分别为8 .7 % 、12 .3 % 和12-8 % 。综合来看,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50 ~300g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种子处理对麦蚜的防控效果,2015~2017年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比较了药剂拌种与常规喷雾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百株虫量800头)时开始进行防治,此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仅为18.0头,防治效果为98.00%;喷雾防治14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82%,虽然显著低下常规喷雾处理,但也达到了较高水平。2017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为143.0头,防治效果为83.47%;喷雾防治20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20%,与常规喷雾处理差异不明显。拌种处理还可以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增加7.8%和19.1%。拌种处理的小麦净收益为16 675.2元/hm2,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提高了1 128.3和2 471.4元/hm2。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安全省工、持效期长,对麦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小麦全生育期蚜量均未达到防治指标,后期无需进行药剂喷雾防治,且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农药拌种防治地下病虫害,方法简便,药效好,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介绍常见的药剂拌种方法。干拌。主要使用粉剂农药拌种,如三唑酮、绿亨2号、禾果利、立克秀、福美双、咪鲜胺、拌种双等。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50千克种子可用三唑酮325~400克;防治高梁丝黑穗病,每50千克种子用药130~170克;防治黄瓜疫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的药量拌种;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拌种,每千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经拌种处理后,该药剂在菜心出苗后的第3d和第5d,对跳甲成虫有明显的毒杀和拒食作用,其24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73%(w/w)和13.8%,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09%和3.26%;但高浓度的噻虫嗪(10%和12.5%)对菜心种子出苗有影响,减少了种子的出苗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经拌种处理后,2.5%、5%和7.5%的噻虫嗪明显减少了黄曲条跳甲对幼苗的为害,出苗后1~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16%~46.60%、86.10%~77.15%和89.46%~80.44%.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拌种威对麦田3种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及小麦3种主要病害(纹枯病,白粉病,秆黑粉病)的保苗防病效果。结果表明,用拌种威处理种子后,小麦出苗整齐,叶色浓绿,出苗率比空白对照提高3.0%~5.5%,对麦田3种地下害虫的冬前保苗率和次春防治效果分别比辛硫磷提高4.2%26.2%;对3种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单用三唑酮一致,无显著差异。大面积示范效果与室内,田间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