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畜牧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实施畜牧业和草业循环经济的原则,介绍了几种家庭生态农业园模式.并对实施畜牧业和草业循环经济的效果进行分析,认为一个地区通过实施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就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畜牧资源短缺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我区有天然草地12.44亿亩,可利用面积约8.25亿亩,在西藏实施畜牧业大开发,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化过程中,草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草业作为发展畜牧业经济的物质基础。发展我区草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从提高人们的草业意识,正确认识草业在我区畜牧数不清的地位与作用,草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抓住机遇,立足我区实际,发展草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地资源及草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草地资源、草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内蒙古草地资源及草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内蒙古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在草地畜牧业中的最大差距不在畜牧养殖上,而在人工草地的发展还十分滞后,生产者及决策者对草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建议根据地区不同的降雨量,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藏草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介绍西藏草地资源和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草地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重建、高寒草地畜牧业、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生产、草坪业和牧草种质资源五方面对西藏草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西藏草业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谈畜牧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能保证资源充分利用,改善畜牧业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清洁生产,保证更大范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党中央和地方各部门高度重视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发展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必须完善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提高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循环型畜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扶持实施重点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行有效的治污措施。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是我国典型的干旱荒漠地带,草地畜牧业为其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由于土地质量差,草业发展存在着先天性不足。本文对其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发展该区草业必须科学利用天然草地、整合资源、以科技作支撑、开发建设人工草地、实施跨越式发展等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禄劝草业资源、制定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草地保护与建设和草畜平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禄劝的理论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进行认真细致测算,同时对草业资源和草食动物饲养量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结果:禄劝草业资源折合理论载畜量146229个黄牛单位,草食动物饲养量折合实际载畜量214118个黄牛单位,草食动物超载67889个黄牛单位,超载46.43%;结论:禄劝草业资源丰富,导致草畜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草食动物饲养量过大和草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陈国明 《草业与畜牧》2006,(8):57-58,60
草业是青海省畜牧业经济支柱产业,按照青海省地理地貌、生态特点和农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草业发展布局,是充分利用草地资源,振兴畜牧经济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青海省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青海省草业进行分区布局,并提出了加快法制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牧民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促进草业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云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有发展低成本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但开发云南草地畜牧业必须注意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并存。发展草地畜牧业要有科学的管理,畜产品加工业是带动带个草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草业已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业、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草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但应该看到。长期以来人们对草业的认识仍然不够,草业发展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认识草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草业发展,是适应新形势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三保 《家畜生态》2002,23(1):53-55
在研究黄河中游地区不同自然气候、资源、立地条件、畜牧业经营现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国内外良性生态畜牧业结构模式,确定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划分类型区、适宜的经营方式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畜牧配置措施,建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畜牧产业化总体发展格局,使畜牧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逐步过渡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整体轨道上,使区域现代畜牧业形成经营产业化、畜种品牌化、结构合理化;组成不同类型区生态气候多样性、畜牧业生态要素合理性、畜牧业生产规范性、畜牧业产品品牌性和生态经济高效性的畜牧支持服务体系。为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当地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饲草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坚持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以打造畜牧全产业链为主线,提高畜牧业收入为目标,认真实施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和临泽县现代草食畜牧业富民增收行动,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助推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快速发展,对于牧草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更好地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我国提出“种草养畜”技术理念,加快草场建设,能在保障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该文分析种草养畜技术理念的意义,着重探讨种草养畜和草场建设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海北州是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畜牧业经济在全州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海北州草资源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及建议,以期为海北州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牧草种子是草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现代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通过对贵州2015—2017年255个牧草种子样品进行质量分析发现,合格率为54.9%,其中水分不合格率为34.1%。提示该地区应高度重视草种质量问题,加强对草种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加快草地生态建设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内蒙古草地已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对牧区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实行区域开发,调整草业生产结构,发展集约型畜牧业,加快产业化步伐。同时,正确处理好建设与管理、建设与利用、种草与养畜的关系,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畜牧业,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又决定了必须发展畜牧业中的草食家畜产业,但发展草食家畜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良种覆盖率低,经济效益差,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推广,这就决定了胚胎移植技术必将在我国未来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论述了其发生的因素及对策,我认为,使二者相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减轻草场压力,二是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三是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四是加快草原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奇台县草地资源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县草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牲畜增长过快,草地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众多引起草地畜牧业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中,超载放牧是造成草地等级降低、农牧业矛盾加大、蝗虫鼠害严重的主导因素。针对该县草地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榆林地区的自然特点,分析了该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持续高效利用的发展对策(1) 应用系统论原理,建立新的农林牧业关系;(2) 建立永久性牧草基地,实行轮封轮牧;(3) 推行补播,恢复植被,提高载畜能力;(4) 建立水草畜平衡系统;(5) 加强草地科学的研究与技术推广;(6) 建立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监测与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