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种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对其繁殖性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其生产性能。因此,夏季要高度重视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尽量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提高种公猪的利用效率。1高温对种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1.1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2.
夏季气侯炎热,对妊娠母猪影响比较大,在这个季节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无名高烧症,中暑甚至死亡等病症。对非妊娠母猪及配种公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仔猪成活率及产仔率下降、公猪交配能力下降,或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种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养猪生产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09,(7):38-38
夏季天气炎热,猪易发生应激,怀孕母猪易发生流产、无名高热征、中暑甚至死亡等病症,对非怀孕母猪及配种公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仔猪成活率及产仔率下降、公猪性欲低下或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公母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措施。才能减少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夏季高温天气会对生猪养殖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导致养殖方式日趋集约化,养殖密度大,而管理方式和条件相对滞后,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猪夏季热应激发生的可能,因此在高温天气科学防制猪热应激成为保障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简要介绍了几种猪夏季热应激的防制方法,以期为夏季养猪场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公猪的性欲将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问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诱发发生睾丸炎,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因此,重视高温季节对种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对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大多数地区夏季气温超过30℃,不少地区存在高温高湿或高温干燥的气候特征,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影响,不仅影响种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对保育、育肥猪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夏季防暑降温措施不当,同样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猪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当的降温方式(包括选址、通风、机械降温等)对猪舍进行降温,并结合本场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7.
夏季高温除了对哺乳仔猪无明显的负面影响外,对其他各类猪群,特别是种公猪和种母猪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相对于冬季的严寒,高温给养猪生产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由此可见种公猪的质量在生猪生产中占了多么重要的地位。在现实生产过程中,由于,夏季温度,对种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猪是怕热不怕冷的家畜,最适宜猪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喻传洲 《猪业科学》2009,26(7):97-99
夏季高温除了对哺乳仔猪无明显的负面影响外,对其他各类猪群,特别是种公猪和种母猪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相对于冬季的严寒,高温给养猪生产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饲养种公猪的关键就是提高其精液品质。种公猪精液品质受季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由于猪的汗腺不发达,耐热性能差,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环境温度超过37℃且持续时间超过1星期以上时,种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下降,采精量少,精子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同时高温也是诱发公猪发生睾丸炎的重要因素。养好种公猪,提高繁殖力,对以自繁自养为主的猪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10):40-42
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如东家畜改良站内不同品种公猪夏季精液品质的检测,探讨了该地区夏季高温对不同品种公猪的精液品质的影响。选取大白、长白、杜洛克和梅山4个品种公猪,采集精液并分析各品种在5、6、7、8和9月的精液体积、密度和精子总数变化。结果表明:与5月相比,长白和梅山公猪7月精液体积显著减少(P<0.05),长白和大白公猪9月精液密度显著减少(P<0.05),并且长白、大白和杜洛克9月精子总数显著降低(P<0.05);而梅山公猪精子总数未出现显著变化。可见,南通地区夏季高温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并且相较外来猪种,梅山猪耐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养猪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d时,猪通常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具体表现是:猪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仔猪成活率及母猪产活仔率下降;公猪性欲减退,精液稀薄少精,死精增多甚至无精等病症;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流产,无名高热、胚胎死亡;育肥猪出现咬尾、咬架等。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应对下列各方面进行检查:饲养操作程序,饮水系统,通风设备,降温设备等。要针对季节调整饲养方法、调整配种及运输程序。  相似文献   

13.
有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诱发发生睾丸炎,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因此,重视高温季节对种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对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素对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尤以夏季高温影响为甚,过高的温度导致猪热应激,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和紊乱。外观表现为猪呼吸频率加快,食欲下降,性欲降低,重者中暑死亡,严重影响种猪生产.1高温对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1.1母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5℃~19℃,其中空怀母猪为16℃~19℃,怀孕母猪为14℃~16℃,产仔哺乳期母猪为15℃~20℃高温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均有一定影响,气温27℃以上时,母猪受胎率下降,超过30℃时,受服率显著下降,并出现乏情和行为性乏情,发情周期延长,高温对怀孕母猪危害性最大,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相似文献   

15.
夏季高温对猪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高温可对各阶段猪群,特别是种公猪和种母猪造成不良的影响,给正常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气温过高会破坏猪体热平衡,引起热应激,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更大,严重威胁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1高温对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高温对种猪的影响1.1高温对种公猪繁殖力的影响当环境温度高于33℃,种公猪深部体温超过40℃时,则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精液质量随之降低,精液中精子数减少,活力降低,甚至死精。夏季高温应激后7~14天开始,公猪精液品质下降,一般高温后6~8周精液品质才能恢复正常。高温还能使公猪的性欲降低。  相似文献   

17.
夏季高温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生产力的主要不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会引起猪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消化机能减弱、免疫机能下降,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则不仅影响生长育肥猪的采食与生长,而且往往造成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受胎率、产仔数和泌乳性能下降,流产、难产和死胎发生率升高等,严重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概述了高温应激对猪体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夏季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旨在为广大养猪场(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夏季高温可对各阶段猪群.特别是种公猪和种母猪造成不良的影响.给正常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气温过高会破坏猪体热平衡.引起热应激,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更大.严重威胁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万遂如 《养猪》2006,(4):59-62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不仅造成猪群采食量减少,饲料报酬降低,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减少,育成猪生长速度缓慢;同时由于夏季高温应激,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而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部分病毒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夏季对猪群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减少夏季常发疫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1夏季猪群常发主要疫病1.1猪链球菌病1.1.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链球菌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环境、粪便、灰尘及水中,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创伤(如断脐、断尾、去势、打耳号、剪牙及注射等)感染,吸血昆…  相似文献   

20.
夏季持续高温,对种猪影响很大,一般公猪表现为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表现为发情征状不明显,受胎率降低、流产、死胎率增加,甚至中暑死亡,严重影响了猪场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减少种猪的热应激影响,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