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香花崖豆藤在其他地方很少能采到蜜,但在此地却是一个重要的野生蜜源植物,其蜜在色泽和风味上有其独特性。文章介绍了该野生药用蜜源植物香花崖豆的植物形态特征、养蜂价值、药用价值及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2.
正在蜜源流蜜末期,取了蜜怕诱发盗蜂,不取怕箱内蜜过多。此时,可在蜜蜂出巢前关闭所有蜂群的巢门。取蜜时开门,取后关闭,直到一切工作结束后再全部打开巢门。如果有较大的取蜜空间,选在下午摇蜜,在摇蜜时不归还蜜脾,到天黑后,再逐群按摇取的脾数归还。这其中的奥妙,蜂友们想想就知道。  相似文献   

3.
枇杷蜜     
枇杷是蔷薇科枇杷属的多年生常绿果树。不仅果实酸甜适度,风味优美,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果汁、果酱、果酒等。而且枇杷蜜多粉足,花期长,是南方冬季的一种优良蜜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张印 《养蜂科技》2005,(3):21-21
在没有主要蜜源的地方定地养蜂,要饲养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蜂种。要精心饲养,使蜂群总保持强壮。一旦外界出现蜜源,就可采蜜。笔者因工作关系一直定地养蜂,这里是大豆之乡,没有主要蜜源。但每年都能或多或少地采到商品蜜。例如1994年6月25日就开始上蜜了,经考察是大葱蜜。大葱,我们这里农村每家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6种易获取、产量高、成本低的蜜源中选择1~2种符合大众口味的蜂蜜品种,试验以香气、甜味、综合风味为感官评价因素,采取排序检验法对蜂蜜产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种不同蜂蜜的评价结果为柑橘蜜和枣花蜜最好,苕子蜜、紫云英蜜和油菜蜜次之,槐花蜜最差。该方法适合于蜂蜜的感官评价,可将枣花蜜和柑橘蜜作为复合甜味剂用于饮料研发中。  相似文献   

6.
小蜜源是指单位面积泌蜜量小,能为养蜂者提供少量蜂蜜的辅助蜜源。对于小蜜源,用传统摇子脾方法取蜜,容易伤蜂、影响繁殖,很难获取纯净蜂蜜。因此,不少小蜜源都被养蜂者舍弃,明知有蜜进巢,也不愿收蜜。在蜂巢中加入耳脾,利用耳脾取蜜,能改变这种状况,顺利地收获小蜜源纯净蜂蜜。耳脾是指搁置在蜂巢两侧的浅继箱巢脾。加入蜂巢后,蜂巢由扁匣状转变成U形,从蜂巢横截面来看,位于蜂巢两侧的浅继箱巢脾,好像是为蜂巢增添了2只耳朵,因此暂称为耳脾。  相似文献   

7.
在北方的一些城市 ,包括小城镇 ,时不时地出现少则三五人 ,多则 10人左右的假蜜兜售者 ,他们大多住在偏僻的小旅店 ,晚上造假蜜 ,白天背着蜂蜜走街串巷、挨门挨户推销。笔者发现一伙外地人 ,在我地区制造和销售假蜜 ,欲想到工商局举报时 ,被他们相互掩护逃掉了。辽东半岛蜜源匮乏 ,仅有刺槐 1个大蜜源 ,开花时 ,外地蜂场蜂拥而入 ,十几车蜂放在不到 10km的公路边。由于蜂群过于密集 ,根本无蜜可采。外来蜂场却在公路边做起了糖水当蜂蜜卖的生意 ,严重影响了当地养蜂人数 10年来用质量和信誉培育出来的市场。笔者同举报人及当地养蜂人找到…  相似文献   

8.
先进的养蜂家对蜂群管理所掌握的原则是:“1.采蜜期前,奖励保温,充分发展群势。2.采蜜期中,补充蛹脾,延续群势。3.采蜜后期,强弱调配,恢复群势。”这样才能获得蜂、蜜、蜡三高产。过去有人认为繁殖与取蜜有矛盾,他们的论调是“繁殖快了不能多采蜜,取蜜多了。又会影响繁殖”但是却不知道“蜂即是蜜,蜜即是蜂”经验证明只要掌握“早取蜜,勤取蜜”适时取蜜的原则,抓季节,抢蜜源,追花夺蜜的精神,可以促进繁殖。而繁殖快了,  相似文献   

9.
养强群取成熟蜜不会减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民 《中国蜂业》2003,54(4):14-14
由于优质不能得到优价 ,加上低浓度蜜一样有人收购 ,这就让养蜂者逐渐形成一个错误的“共识” :勤取蜜可高产、高效 ;还可减轻蜜蜂的酿蜜负担。在这种错误“共识”的指导下 ,几十年来我国蜂农已养成勤取蜜的坏习惯 ,现在这种劣习所带来的恶果已显现。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到底高否 ,笔者从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荆条花期进行了对比试验。2 0 0 0年因花期的中后期蜜源突然中断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取成熟蜜的蜂群后期群势保持好 ,不缺饲料 ;而勤取蜜的蜂群群势下降严重 ,平均由 15框下降到 10框 ,而且蜜源过后很快饲…  相似文献   

10.
<正>一、蜂蜜质量现状1.浓缩蜜占我国蜂蜜市场的绝对多数我国蜂蜜营销单位,除个别自产自销的养蜂户专卖店有生产基地,产品多从中间商渠道进货,每年流动养蜂场进入蜜源场地后,收购蜂蜜的中间商也赶到,他们提前发放蜜桶,收购价却实行"一口价",不按质论价,更有许多收购商利用地方势力压价砍价,蜂农生产低度蜜以应付这种不正常现象,久而久之养成生产稀蜜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1.
刺槐是辽宁省本溪地区重要的蜜源,花期短泌蜜量大,无大小年之分。一般在5月20日左右初花,月末结束,流蜜期10天左右。天气正常,15框以上强壮蜂群可采蜜15~40公斤商品蜜。天气反常,强群仍可获得一定收成,弱群采的很少或根本采不到商品蜜。对于本溪西北地带定地饲养的蜂群,刺槐蜜为全年唯一商品蜜源,因此刺槐蜜源对于本溪西北地带定地养蜂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养蜂实践,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就如何夺取刺槐蜜高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南方蜜源植物多,温度适宜,蜜蜂1年可繁殖3~4倍;北方也可繁殖1~2倍。蜂王产卵力强,1年可产15万~20万粒卵。管理得好,1年每群蜂可产蜜25 kg以上,高产蜂群可达80 kg。因此,发展养蜂不失为一个脱贫致富好门路。养蜂须有了好的蜂种和蜜源,还要有好的养蜂技术才能多收蜜,反之养不好,不仅吃不上蜜,还要花钱买蜜喂蜂,得不偿失。尤其是春繁要抓好,蜂蜜产量才能高。2018年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根据本人10多年的养蜂经验 (养中蜂和养意蜂 )发表一点愚见。蜂蜜防病、治病的根本不是蜜蜂 ,而是蜜蜂从蜜源植物上得来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蜜蜂只不过在盛花期起收集、浓缩、储存作用 ,平时它们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那么为什么在人们心目中存在着中蜂 (土蜂 )蜂蜜治病 ,意蜂 (洋蜂 )蜂蜜不治病的观念呢 ?这是因为早些年各地蜜源丰富 ,旧法饲养的蜂群每年取蜜一次 ,取的是全年内各个花期的混合蜜 ,这种蜜的蜜源种类多 ,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自然就好。而意蜂采用新法饲养 ,产蜜量大 ,每年取蜜多次 ,取的蜜…  相似文献   

14.
蜜源是养蜂的基础,认识和了解蜜源是养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们在工作中逐渐了解了一些蜜源:一是过去没有被发现和报道的蜜源(如乌蔹莓、贵州石楠等);二是把名字叫错或科属种有误的蜜源(如川莓、楝叶吴萸、刺楸、桤叶树等);三是过去认为中蜂采不到而实际能采到,并能形成商品蜜的蜜源(如苕子、洋槐等);四是知道流蜜,但又叫不出正确名称的蜜源(如柄果海桐、山矾等)。现介绍以下两种蜜源。  相似文献   

15.
人工取蜜和蜜蜂采蜜繁忙时间差开可以减少怠工各种蜜源植物流蜜情况是不同的,同一种蜜源在不同地区流蜜情况也不一样。在我们地区(东北南部),荆条大部份在下午1—2时以后流蜜最旺,蜜蜂工作最忙;可是蕎麦蜜多在上午11时以前流蜜多,在阜新差不多一天都在流蜜。根据这种情况,荆条蜜我们多在午前收取,蕎麦蜜在午后(阜新蕎麦不包括在内),对蜜蜂采蜜工作影响较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珍贵蜜源植物———椴树濒临枯竭椴树是一种珍贵的蜜源植物。而遗憾的是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珍贵财富———椴树,却没有加以珍惜,反而,却进行大肆砍伐,造成资源锐减。椴树是重要的用材林木,同时也是主要蜜源植物。椴树流蜜期正常年份平均每群蜂可产蜜30~50...  相似文献   

17.
塞伐利亚花是有潜力的蜜源 [意大利] 奥西,S.等塞伐利亚花的花期长达38~45天,每朵花平均含糖量0.42~0.79毫克,糖浓度18~27%。据估计该花每公顷可产蜜441公斤。这种花对蜂极具吸引力。据计算每1m~2有蜂15只以上。在6~7月,这种花是意大利蜜蜂采集的有价值的蜜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蜂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去没有的多种新品种蜂蜜。在北京我常听到一些人议论蜂蜜的质量有问题。最近养蜂界的几位朋友问我 :“市场上出售的这些新品种蜂蜜是真的吗 ?这些植物能取到蜜吗 ?你是搞蜜源的 ,应该知道”。对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 ,我既不能肯定这些种类的蜂蜜全是真的 ,也不能说这些蜜有假的。因为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发展 ,我国的养蜂业在发展 ,人们逐渐发现一些能产蜜的新蜜源植物是可能的。不过 ,我们从事甜蜜事业的人对发现新蜜源应抱科学的态度 ,要进行认真的观察 ,反复的实践 ,才能确定。我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  相似文献   

19.
大蜜源过后摇蜜时,会有大量蜜蜂飞进蜜机被淹死,既影响操作又损失蜜蜂,死蜂还会堵塞过滤器。摇蜜机离蜂箱越近这种现象越严重,离得太远运脾又太累。挂蚊帐摇蜜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家庭医生撼广告刊载,加拿大进口蜂蜜在我国上市,价格不菲。例如黑莓蜜+蓝莓蜜+覆盆子蜜,500g×3瓶组成一个包装,售价2248元。黑莓+覆盆子,500g×2瓶,售价1288元。黑莓蜜500g×2瓶,售价1980元,折合1400~1800元/kg。其实这几种蜜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蜜源植物不同,我国没有这几种蜜源植物。但我国蜜源植物众多,主要蜜源有十多种,还有数种有医疗效能的蜜源,只是我们开发不够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