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荣富 《畜牧与兽医》1992,24(5):194-195
采用实用饲粮,对360只雏鸭进行补锰试验,试验分8组,补锰水平按1~8组依次为:0,20,40,60,80,1000,3000,4000ppm.测定了雏鸭胫骨,肝脏、肾脏、血清和心肌铜锌含量变化,结果为:补饲低锰饲粮(含锰18.23ppm)或高锰饲粮(补锰3000或4000ppm),改变了肝脏铜锌含量(P<0.05或P<0.01),影响血清和肝脏铜与锌比值(P<0.05),为进一步研究雏鸭?营养作用提供了初步生物学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雏鸭饲粮锰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玉米-豆饼型饲粮(含Mn19ppm),对210只1日龄北京雏鸭进行补锰试验,试验分7组,锰添加水平(试剂级MnSO_4·H_2O)按1~7组顺序依次为0,20,45,60,85,110,135ppm,试验期3周,研究雏鸭饲粮锰适宜水平。结果为,饲粮锰水平不影响雏鸭体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P>0.05);胫骨锰浓度随饲粮锰水平增加呈线性上升(P<0.01);肝、肾、胰、心组织锰浓度和肝脏含锰的SOD酶活性可与饲粮锰水平拟合为相应的二次曲线模式(P<0.001),上述软组织锰浓度和肝SOD酶活性达到平衡时,所需饲粮锰依次为110.05,100.00,122.91,113.99和116.00ppm。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雏鸭饲粮锰适宜水平为110ppm。  相似文献   

3.
饲粮锰对蛋鸡组织锰含量及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不同锰水平对蛋鸡组织器官中锰含量及其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和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羽毛、消化道、肝脏、胫骨和肾脏中的锰量都随饲粮锰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当雏鸡饲粮锰含量在13.5ppm时,锰在体内沉积出现负平衡,雏鸡脱腱症出现率为5.21%。产蛋鸡第1组(17.8ppm Mn)的产蛋率低于其它五组(P<0.01),饲粮低锰使破蛋率和软蛋率显著升高(P<0.01),第3组(73.8ppm Mn)破蛋率最低,第5组(153.8ppm Mn)软蛋率最低。其次,饲粮高锰和低锰都使蛋壳厚度和强度降低(P<0.01),同时也降低受精率(P>0.05)。受精蛋孵化率以第3组(73.8ppm Mn)最高(P<0.01),并可有效地防止雏鸡脱腱症的发生。作者建议,产蛋前期母鸡饲粮含锰在73.8——153.8ppm为佳;种鸡则为73.8——113.8ppm;而在蛋鸡生长发育阶段,饲粮含锰不得低于33.5ppm。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母鸡饲粮不同水平的锌(添加量为0、40和1000ppm)和钙(含量为3.12和4.70%)对初生雏鸡体内和残壳中9种矿物元素(钙、磷、钾、钠、镁、锌、锰、铜和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鸡饲粮高锌使初生雏鸡体内锌含量显著提高;当饲粮高钙高锌时,初生雏体内锰含量显著降低;当饲粮低钙高锌时,残壳中锰含量显著升高。母鸡饲粮高钙使初生雏鸡残壳锌和锰含量显著降低,使残壳钙和铜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锰对肉用仔鸡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日龄Arbor Acres(AA)雏鸡120只(公母各半),公成4组,分别喂以含锰18ppm的玉米-豆饼基础饲粮和含锰90、280及2840ppm的添加锰饲粮28天,研究饲粮锰水平对肉鸡肝脏脂肪沉积、肝锰含量以及生长和腿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粮锰水平的提高,鸡体增重和采食量在90ppm锰时达最高(P<0.05),后于2840ppm锰时降至最低(P<0.05或0.01),饲料效率无明显变化(P>0.05);腿病发生率由基础饲料组18ppm的57%逐渐降至2840ppm的10%;鸡肝脂肪沉积显著降低(P<0.01),280ppm时降至最低,2840ppm无进一步影响(P>0.05);肝锰含量明显线性上升(P<0.01)。锰引起肉仔鸡肝脏脂肪代谢变化的生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锰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蛋中锰、铜、锌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日龄星杂“288”鉴别母雏540只进行试验,以探讨日粮中不同水平锰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蛋中锰、铜、锌浓度的影响,以及蛋中锰含量与受精率、孵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精率以日粮含锰110mg/kg为最高(77.18%),对照组最低(64.16%),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受精蛋的孵化率以日粮含锰70mg/kg组最高(94.85%),对照组最低(80.36%),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雏鸡在一周内脱腱症的发生率:对照组为11.80%,日粮含锰30mg/kg组为636%,其它四组未发现。当日粮中含锰70mg/kg时,不仅可获得最佳孵化率,而且可有效地防止脱腱症的发生。日粮锰含量增高时,对蛋壳、蛋清、蛋黄中铜、锌的含量及蛋清、蛋壳中锰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蛋黄中锰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蛋黄中锰含量随日粮锰含量的增高而增加,二者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r=0.9370).y=0.0168x+3.3062,r为相关系数,y为蛋黄中锰含量,x为日粮中锰含量),日粮添加锰可以显著增加蛋黄中锰含量,而对铜、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Ⅴ组)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60、80 mg/kg锌(ZnSO4·7H2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Ⅲ、Ⅳ组蛋雏鸭的料重比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雏鸭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随饲粮锌水平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变化,以此为指标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50.4和54.7 mg/kg;2)Ⅲ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44.6、47.8、55.7、43.4、54.2 mg/kg,而血清MDA含量、血清GSH-Px活性和肝脏CuZn-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蛋雏鸭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锌33.3 mg/kg)时,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5.7 mg/kg.  相似文献   

8.
用2周龄健康法国鹌鹑3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采用玉米-豆饼型基础日粮(含锌26.7ppm),在此基础上,添加9个梯度水平(ppm)的锌(0,25,50,75,100,500,1000,1500,2000),进行为期3周的饲养试验.试验期末,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组织器官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法国鹌鹑日粮中以添加50ppm和75ppm锌为宜,对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效率均有一定作用.1000ppm锌为最大耐受量,1500ppm锌为其中毒量;在一定锌水平范围内,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SAP)活性均随日粮锌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当锌添加量为500ppm时,其达最大值,随后呈降低趋势.血清白蛋白含量不受日粮锌水平的影响.锌与其它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依不同组织器官而异,缺乏规律性.日粮补饲锌能显著降低肝脏中铁、铜、锰和肾脏中铁的含量,提高骨骼.血清中锰及肾脏中铜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钙锌对蛋用型鸡育成期体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在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和钙对蛋用型鸡育成期体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锌水平的提高,肝脏(P<0.01)、肾脏(P<0.05)、胰脏(P<0.01)中锌含量显著升高,而肺脏中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饲粮高钙对组织中锌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粮高锌使肝脏磷含量(P<0.05)、肾脏磷(P<0.01)和铜含量(P<0.05)、肺脏钙(P<0.01)和镁含量(P<0.01)显著降低。饲粮商钙使胰脏铜含量(P<0.05)显著提高,使胰脏锰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含锌29.2ppm)添加不同水平锌和钙研究了饲粮锌和钙水平对蛋用型鸡产蛋期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中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仅喂未加锌的基础饲粮的试验鸡开产晚(P<0.05),产蛋率低(P<0.05)、蛋重小(P<0.05)、产蛋量少(P<0.01)、饲料利用效率差(P<0.01)、破壳率高(P<0.01)。饲粮加锌1000ppm与加锌40ppm对照相比,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饲粮高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饲粮加锌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1),但不受饲粮钙水平显著影响(P>0.05)。饲粮加锌1000ppm使血清总蛋白含量(P<0.01)、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饲粮高钙使血清总蛋白含量(P<0.01)和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而球蛋白含量不受影响(P>0.05)。3.随饲粮加锌水平的提高,肝脏(P<0.01)、胰脏(P<0.01)和胫骨(P<0.01)中锌含量大幅度升高;血液(P<0.01)、肾脏(P<0.01)和肺脏(P<0.05)中锌含量升高幅度较小;而输卵管(P>0.05)、心脏(P>0.05)和肌肉(P>0.05)中锌含量无显著变化。饲粮高钙使肝脏(P<0.05)和肌肉(P<0.01)中锌含量显著降低,对其它器官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用饲粮,选用300只1日龄北京雏鸭进行硫酸锰、碳酸锰和氯化锰生物利用率研究。试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30只。在基础饲粮上,三种锰源及锰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500,2500ppm Mn(试剂级MnSO_4·H_2O、MnCO_3·4H_2O、MnCl_2·4H_2O),试验3周。结果为,锰源及锰添加水平不影响雏鸭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胫骨是评定锰生物利用率的敏感组织,胫骨和肾Mn随饲粮Mn水平上升呈线性增加(P<0.01)。肾脏是评定锰生物利用率的另一组织。肝Mn变化不受锰源影响(P>0.05),肝脏Mn含量不适宜用来求测锰生物利用率。以硫酸锰生物利用率为100%作参比,综合骨与肾Mn沉积量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碳酸锰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85%,氯化锰为104%。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二因子4×3设计,日粮的锰、铜水平为,锰——60、150、300和600ppm,铜——12.6、100和250ppm。选择一日龄健康星布罗(starbro)肉鸡雏288只进行了8周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锰水平,显著增加肝脏、胫骨、胰脏和胸肌肉的锰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胫骨和肝脏中的铜水平。600ppm锰尚能降低胰脏(8周)中铁的贮留(P<0.05)。随着日粮中铜水平的升高,肝中铜和锰的沉积显著增加,胫骨、胰脏(8周)和胸肌中锰的含量亦显著提高。250ppm日粮铜降低了肝铁贮留(P<0.05)。日粮中锰、铜对组织中锰、铜沉积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其特点表现为协同关系。在骨和肝组织中,锰与铜沉积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4和0.415,P<0.01或0.05),认为,在这二种组织中可能形成了一种锰—铜复合物,此物随日粮中锰、铜水平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饲粮锌和钙水平对蛋鸡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和钙,研究了饲粮锌和钙水平对蛋鸡不同组织中九种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脏、胰脏和胫骨中锌含量对饲粮锌水平的反应比其它组织敏感。高锌饲粮使血液钙、镁、锰、铜和磷含量,输卵管磷和钾含量显著降低。高钙饲粮使血液铜,肝脏锌、铜、锰、镁、磷、钾和钠含量,胰脏铜含量,肌肉锌含量,胫骨镁、锰、铁、铜和钾含量显著降低,但使血液和肺脏磷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状态下,在减少矿物质(铜、铁、锰、锌)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组织矿物质元素沉积和粪便矿物质元素排放的影响。试验共选用360头健康、平均体重为(103.9±0.7)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因素1为饲粮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设计为基础饲粮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的100%和80%2个水平;因素2为饲粮包膜半胱胺(半胱胺含量27%)含量,设计为0、1 600 mg/kg(半胱胺含量300 mg/kg)2个水平。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肝脏中铬元素的含量及肾脏中钠、钙、铅元素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清钠元素含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中钾元素含量和肾脏中钠、钙、铅、铜元素含量(P0.05或P0.01),并有降低肝脏锰、锌、铬及钙元素和血清中铬和镁元素含量沉积的趋势(0.05≤P0.10),对维持机体各组织中钠元素的稳定有利。3)饲粮中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极显著减少粪便中铅和铜元素的排放量(P0.0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粪便中锌元素的排放量(P0.05),极显著升高镁元素的排放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粪便中铬元素的排放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夏季高温期,在饲粮的铜、铁、锰、锌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减少20%条件下补充1 600 mg/kg包膜半胱胺,能在不影响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同时,降低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矿物质元素的沉积,减少粪便铅、铜和铬元素对环境的排放,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北京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激素的影响。选取32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0.65%(对照)、0.69%、0.81%、0.88%和0.98%,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雏鸭胸肌率显著低于0.69%、0.81%、0.88%水平组(P0.05)。3)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重和胸腺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法氏囊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雏鸭胸腺重显著低于0.81%、0.88%水平组(P0.05)。4)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81%水平组的血清T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8%水平组(P0.05)。5)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胸肌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并当三者达到最高值时北京雏鸭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860%、0.852%和0.837%。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提高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6.
选用施格×三江白猪杂交一代幼猪25头,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1,2,3,4,5组),每组5头,分圈饲养.在含锰27~31ppm的玉米-豆粕型实用无鱼粉日粮中分别添加锰(以MnSO_4·5H_2O形式)0ppm,20ppm.40ppm,80ppm,160ppm,依次饲喂各组试验猪.应用最优非线性回归方法及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了30~90kg阶段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锰对增重和组织中几种矿物元素(钙、磷、镁、锌、铁、铜)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锰在27~191ppm范围内对30~90kg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日平均采食量(ADF)变化不显著(P>0.05);第2组(日粮锰含量为47~51ppm)猪的平均日增重(ADG)、饲料效率(G/F)较其他组高(P<0.01或0.05);锰对增重具有直接促进作用(P_1=0.2687),但含量不宜过高(Σrijpy=-1.1470).铜沉积的升高,是引起增重的原因之一(P_7=0.4207,Σrijpyi=0.5286).被毛作为评定锰营养状态的指标是可取的.锰沉积与其他几种矿物元素沉积的关系非常复杂,建立了有关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7.
用一日龄 Arbor Acres 肉用仔鸡(公母各半)进行两个饲养试验,测定不同无机锰添加水平对肉用仔鸡肝、胰、肾、心、脾、肌肉和骨中钙、磷、镁、铜、铁和锌浓度的影响。试验1的玉米—豆饼基础饲粮含锰18毫克/千克,分别添加锰0、32、72、112、262和2822毫克/千克;试验2的相同基础饲粮含锰16毫克/千克,分别添加锰0、20、40、60、80、100、120和140毫克/千克。笼养28天。结果表明,在实用基础饲粮中添加20—262毫克/千克锰时,可提高胰和肾锌(P<0.05或0.01)及肝铜(P>0.05)的浓度,但不同添加水平间无明显差异(P>0.05)。添加水平达2822毫克/千克,增加肝铜(P<0.01)而降低骨灰镁浓度(P<0.05或0.01)。组织钙、磷、和铁的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钙磷低微量元素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长性能、粪便排泄量、氮、磷、铜、锰、铁和锌排泄量的影响。选择132只1日龄ROSS 308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个重复1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将基础日粮钙和磷水平分别降低0.10%和0.08%,微量元素添加水平降低50%,同时添加1 000 U/kg植酸酶。每日收集每个鸡笼的鸡粪样,测定新鲜粪样和干粪重量,测定各阶段氮、磷、铜、锰、铁和锌的排泄量。试验期35 d,分2个阶段(1~24日龄和25~35日龄)进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粮降低了肉鸡15~25日龄及全期的饲料转化率(P0.01),并降低了全期总干粪量、日干粪量和日干粪量/平均日采食量(P0.01);试验组饲粮降低了肉鸡胫骨钙(P0.01)和锌(P=0.07)含量,并降低粪便氮、磷、铜、锰、铁和锌的排泄量(P0.05或P0.01)。本试验条件下,低钙磷低微量元素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改善了生产性能,降低了肉鸡粪便排泄量和粪便中氮、磷、铜、锰、铁和锌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锰源及锰水平对雏鸭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北京雏鸭300只,研究不同锰源及其锰添加水平对雏鸭肝脏脂肪沉积和肝锰含量的影响。试验1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试鸭,在基础饲粮中(含Mn19mg/kg),钙源及锰添加水平依次为45、85、135mg/kg(试剂级MnSO_4·H_2O或MnCO_3)。试验2随机分4组,每组30只试鸭,在基础饲粮上(含Mn19mg/kg),补锰水平依次为0、110、1000、3500mg/kg(试剂级MnSO_4·H_2O),试验3周。结果为:锰源不影响雏鸭肝脏脂肪沉积,肝锰含量和千克活体肝重(P>0.05),锰缺乏(含Mn19mg/kg)或锰过量(补Mn3500mg/kg)均影响雏鸭肝脏脂肪沉积和肝锰含量变化(P<0.05或P<0.01)。综合试验结果为:如以肝锰变化作为机体锰营养状况评定指标,则饲粮锰适宜添加量为85~135mg/kg。  相似文献   

20.
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铜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血清铜含量等的影响,以探讨1~21日龄黄羽肉鸡铜的营养需要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4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组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80 mg/kg铜),组2、3、4、5、6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6、32、64 mg/kg铜。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饲粮添加4和64 mg/kg铜显著提高试鸡平均日采食量( P<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 P>0.05)。2)与对照组相比,8 mg/kg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 P<0.05),而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胸腺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 P>0.05)。3)与对照组相比,8、16、32和64 mg/kg组血清和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6、32、64 mg/kg铜显著降低血清铜蓝蛋白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16、32和64 mg/kg组血清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铜添加水平对肝脏铜含量和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 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铜适宜添加水平为8 mg/kg,加上基础饲粮铜含量2.80 mg/kg,则该阶段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0.80 mg/kg;以血清CuZnSOD活性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1~21日龄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3.38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