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遂昌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据统计,至2009年冬,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0.3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7.79万亩,良种率达到75.6%。全县茶叶产量6140吨,产值2.61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4左右,茶产业成为全县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淳安县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面积9666.7hm^2,其中采摘茶园面积8000hm^2,2004年全县茶叶产值实现2.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5.8%,全县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达到690元。茶叶也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传统骨干产业,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淳安不仅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鸠坑种”的原产地,而且淳安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是国家无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某地具.  相似文献   

3.
洪雅是全国著名的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叶面积16.35万亩,其中投产茶叶面积14.5万亩。据2008年统计,年产鲜茶6356t,全县茶叶总收入2.46亿元。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一个茶叶生产大县,全县茶叶面积约0.42万hm^2,具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曾与安溪县齐名,被称为“南有安溪,北有松溪”,所产的茉莉花茶和绿茶闻名遐迩,畅销海内外。同时,松溪县的光照强、温差大、总体污染程度低等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优质茶叶生产的发展,因此,茶叶产业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绿春县的一项传统支柱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5万亩,总产量7500t,实现总产值7500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577元。全县种植茶叶2万户,受益13万人,面积、产量均占红河州第一位,是云南省主要产茶县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缙云县传统的经济作物,过去以生产炒青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后,各茶厂、茶场之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多,大宗茶效益下滑,导致许多茶场停产,茶园荒芜,县茶厂破产倒闭。九十年代中后期,名优茶生产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在名茶高效益的拉动下,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开始恢复,大面积的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名优茶产量逐年增加,大宗茶产量逐年下降,茶叶效益倍增:至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产值6005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4%。全县有近两万茶农在茶叶产业化中得到实惠,茶叶产业已成为缙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一、泌阳县茶叶生产的历史及现状(一)泌阳县茶叶生产的历史泌阳县于1969年开始大力发展茶叶生产,1975年已发展到近万亩茶园。当时所有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的乡镇,都有茶园,并建有茶场,全县大小茶场近100家。但1975年8月特大洪水过后,全县有一半茶园被冲毁,保留的近333.33hm2茶园也待整理改修,全县茶场只剩44个。1981年,县农技人员从福建引进福顶大白、福云3号、福云4号、  相似文献   

8.
文县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文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选取文县茶叶种植中的7个关键指标,应用特尔非法将文县茶叶适宜性布局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前3个等级的区域有耕地面积4461.90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5.17%,主要分布在碧口镇、范坝乡、中庙乡。  相似文献   

9.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200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3.35万亩,其中良种茶园1.85万亩,占55、2%。茶叶产量817吨,茶叶年产值达7036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358、9吨,产值5025万元。  相似文献   

10.
松阳县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种茶历史。近年来,该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主要产业积极予以培育,到2005年底,全县有茶园总面积5647hm^2,其中无性良种茶占88.5%,良种率居全省第一;年产茶叶5195吨,实现产值1.71亿元,农民仅茶叶一项人均收入1114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4.8%;名优茶主打品牌——松阳银猴荣获浙江十大名茶,浙南茶叶市场成为全省最大的成品茶集散中心。茶产业已成为该县最具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县有8万农民通过茶产业而受惠。但是,随着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茶叶的品质营养和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探讨如何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生产全程监管,满足国内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更高的要求,突破茶叶进口国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使松阳茶叶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新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根据山多地少的特点,新县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科学发展茶基地。新县现有茶园面积20 000 hm2,开采面积14 667 hm2;有无性系茶园面积1467 hm2。全县茶叶总产量5000 t,总产值10.6亿元,茶叶遍及全县17个乡  相似文献   

12.
广西浦北县历来有种植茶叶的传统,据资料记载,在两汉时期已有茶的种植和生产。民国初年,福旺、寨圩等镇就是盛产茶叶的地区。解放初期面积很小,1949年全县茶叶面积只有3 hm2左右,以后逐年发展,面积也逐步扩大,20世纪50年代,年平均茶叶面积13 hm2左右,70年代茶叶种植达到了顶峰时期,年均面积近733 hm2,此后,因片  相似文献   

13.
林观德  韩玲 《农技服务》2014,(4):112-112
<正>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赫章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部,地处东经104°10′至105°01′,北纬26°46′至27°28′,境内地形复杂,平均海拔1995m。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47天。赫章县茶叶主要分布在哲庄、水塘等20个乡镇,现有茶园面积2.0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0.75万亩,良种茶园1.27万亩。全县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4个。全县有茶叶注册商标4个,分别为"夜郎红茶"、"夜郎王茗"、"雪  相似文献   

14.
郭长生 《农业考古》2003,(2):248-249
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对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分布、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当前 ,我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 5 .1万亩 ,产量 6 5 0吨 ,产值 4 980万元 ,全县 2 3个乡镇都有茶叶种植 ,其中汤湖、高坪、戴家埔、大坑等 11个乡镇为重点产茶乡 ,涉茶农户达到 180 0 0多户 ,全县现有乡办、部门办较大型茶场 (厂 ) 11个 ,其中狗牯脑茶厂每年的销售额在 2 5 0万元左右 ,利税 4 0万元以上 ,已经成为我县茶叶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含山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全县辖8个镇,96个村、21个社区,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主要农作物是稻、麦、油轮作,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和茶叶等。因此该县急需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有:稻、麦、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旌德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茶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茶农增收。目前全县茶叶机械化加工水平达90%以上,茶园修剪水平65%,茶叶植保水平接近50%,中耕管理水平不到10%,呈现“一高三低”态势,发展极不平衡。存在问题是名茶种类多,工艺不相同,机具投入大;加工机械使用效率低;茶农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低。因而要整合品牌,科学布局,引进技术,试验示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升茶叶清洁化加工能力,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全县县茶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竹山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近年来,湖北竹山县咬定"茶叶富民"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茶叶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23平方千米,基地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茶农近3万户。茶叶产业是竹山县坚持最好、发展最成功、效益最显著、最值得骄傲的产业。经过努力,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综合实力在湖北省茶叶主产县市中名列第七位。  相似文献   

18.
安溪县是全国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199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目前,全县拥有茶园2.34万hm^2,年产茶叶3.5万吨,年创产值35亿元,乌龙茶产量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2,成为全国有名的产茶大县。加入WTO后,国际上对茶叶农残的要求日趋严格,只有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才能使安溪茶叶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具有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环境。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宽,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至2002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69万亩,年产茶叶311吨,产值2268万元。其中名优茶285吨,产值2231万元。随着幼龄茶园的逐步投产,茶叶产量产值将会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我县普遍存在初制厂建设早、设备老化、厂房  相似文献   

20.
杨卫中 《新农村》2010,(3):11-12
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把茶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培育,茶叶生产发展迅猛,到2008年底,全县茶叶面积近10.05万亩,良种率92%,居全省首位。全县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茶产业,茶叶产值达3.93亿元,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近年来松阳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