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汤庆坤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29-31
从种茧中选出与该品种特性不符的不良茧及发育不良蛾单独制种,与正常蛾所制蚕种对比,结果表明: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毒率明显高于正常蛾所制蚕种的毒率;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合格卵圈率明显小于正常蛾所制蚕种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不受精卵圈率、不产卵蛾圈率、卵量不足蛾圈率均大于正常蛾所制蚕种,因此,种茧选择和母蛾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蚕种毒率和提高蚕种品质。  相似文献   

2.
秋用冷藏浸酸蚕种一般在孵化率检验前蚕种已经售出.如果孵化率不合格批次销售出场 ,将会造成无法弥补损失.怎样预防不合格蚕种出场?笔者介绍一种预测冷藏浸酸种孵化效果的"五看"小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看种茧调查成绩:种茧调查茧层率高,公斤茧颗数少,死蛹率低,此批蚕种孵化率高, 反之则低. 二看微粒子病检验成绩:母蛾检验微粒子病毒率低,蚕种孵化率高,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蚕种繁育分为原原蚕种、原蚕种和普通蚕种三级.由国、县蚕丝试验场繁育的原原蚕种约占15%,原蚕种约占5%,其余由民间企业、公司蚕种制造业者培育.普通蚕种全部由民间企业、公司蚕种制造业者繁殖.国立蚕丝试验场也不繁育原种.1978年全国有15个单位培育原原蚕种,115个品种,共制11万蛾(其中4个国、县试验场,81个品种,制原原种1.78万蛾);有18个单位繁育原种,共制原种203万蛾(其中4个县试验场制原种7.69万蛾);有50家大小企业、公司56个种场繁殖普通种,共制普通种289万盒.  相似文献   

4.
<正> 蚕种成品质量检疫检验,是母蛾检验的延伸和补充。它既是对检验单位检种水平的检查,又是对蚕种生产单位因各种技术操作的错误,而影响母蛾检验结果的一种补救,也是对外调蚕种质量把关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划分质量责任事故的一把尺度。 从1992年起。我们就开始探索运用成品质量检设的方法,对省外调种、省内调种以及市内有争议的蚕种,母蛾烘焦、检蛾不够的蚕种实施成品质量检疫,三年累计检疫蚕种647246张,  相似文献   

5.
蚕种生产过程中,对交品种比例开差过大、发蛾不一致,或发蛾过于集中,劳动力供不上,不能完成当日交配任务,就要对雌蛾雄蛾采取冷藏技术处理。为此开展对蚕雌蛾和雄蛾进行不同温度冷藏试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蛾雄蛾在低温条件下(5~10℃)短期冷藏,对蚕种质量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蚕母蛾产卵时间对产卵数量、蚕卵质量和蚕卵孵化整齐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母蛾产卵规律则是蚕种保护及蚕种人工孵化的重要依据。为了给蚕种繁育中母蛾投蛾、收蛾、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处理等提供时间依据,对云南省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两广二号、菁松×皓月和云蚕7×云蚕8等3对品种的12个原原种母蛾产卵情况进行了研究。羽化成熟的蚕蛾按照品种规定形式交配4 h后拆对,母蛾投蛾后1~11 h内每小时调查产卵量,以11h内的产卵量为100%,采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原原种母蛾在各个时间段的产卵量存在差异,但是产卵主要集中在投蛾后6 h内,而产卵高峰主要分布在第2~4时间段,第6~10时间段产卵量依次有所减少,而到第11时间段产卵量均有所回升。在调查的12个原原种中,云蚕7A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达到产卵高峰,2 h内产卵量超过总产卵量的50%,4 h超过80%;云蚕8B产卵速度最慢,产卵高峰期为第8时间段,7 h总产卵量超过50%,9 h超过80%。生产上可根据各品种的产卵规律及产卵时间确定投蛾、收蛾以及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7.
潘丽芬 《江苏蚕业》2000,22(4):50-51
1985年后,我省各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疫均由省蚕种公司负责,并采用较先进的集团磨蛾检验方法。每年要检数十万个样本,以此推断样本对应批(段)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合格与否。检验样本母蛾由各生产单位抽取装盒,然后送检。而袋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蛾检验是否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近几年一代杂交种送检蛾盒的情况来看,尚有少数的生产单位还不能按袋蛾标准进行袋蛾,在样本蛾盒送检时,时有发现袋蛾数量不足、蛾盒破损、蛾盒标记不清等送检蛾盒质量问题,给烘蛾、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规范送检蛾盒…  相似文献   

8.
《广东蚕业》2005,39(4):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9.
《广东蚕业》2006,40(1):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级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10.
桑蚕品种932和芙蓉是两广二号的两个中系亲本。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因出现932羽化齐一,而芙蓉羽化分散的情况,使芙蓉母蛾与932雄蛾对交经常需要冷藏932雄蛾,但932雄蛾的不耐冷藏性会使杂交原种芙蓉×932出现空圈多、有效卵圈少、蚕种净种率低等问题。为探究冷藏处理932雄蛾对蚕种质量的影响,调查了在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条件下处理932雄蛾后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有效卵圈数有显著影响,932雄蛾冷藏温度越低、冷藏时间越长,则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越差;对不良卵率和良卵量的影响因交配的芙蓉雌蛾的出蛾时间不同有差异;932雄蛾最佳冷藏条件为5℃、24 h。  相似文献   

11.
从抽样检查原理谈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查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潘沈元  彭会  李爱玲 《蚕业科学》2003,29(3):281-285
在蚕种生产和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抽样检查过程中 ,部分蚕种生产者和蚕种检验者由于对抽样检查的原理和现行的抽样检查方案不甚理解而擅自调整抽样方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 ,通过介绍计数抽样检查的接收概率、抽样特征曲线和两类风险 ,对蚕种生产上减少袋蛾数量 ,调整抽样方案和以样本毒率判断蚕种是否合格等错误观点做了分析和讨论 ,指出了这些做法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正> 笔者曾于本刊1992年第4期上撰文讨论了对家蚕母蛾抽样检验结果评判问题的一些理论和计算公式;给出了在允许病蛾率为0.5%,置信概率(即判别信赖度)为98.5%以上条件下,江苏现行家蚕母蛾检查抽样方法中各样本的允许病蛾数。就是说,根据实际检验结果,如果其病蛾数不超过相应的允许病蛾数,则该批蚕种认为是合格蚕种,其信赖度在98.5%以上。否则就是不合格蚕种。但是,根据概率统计理论,既然是抽样检验,那么即使样本实际检出病蛾数小于或等于允许病蛾数,这批蚕种仍可能是不合格的,不过其可能性很小,在1.5%以内。反之,即使样本实际检出病蛾数大于允许病蛾数,也仍然可能是合  相似文献   

13.
本部分为第三部分蚕种生产技术的发展之蚕种繁育、质量检验检疫。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全国率先制订了蚕种生产技术省级地方标准,实现了蚕种标准化生产。将蚕种疫病列为检疫对象,构建了"三控一严"的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蚕种质量检验项目从繁到简;母蛾手工研磨到集团磨蛾,实现按标准规范检验。  相似文献   

14.
春制越年散卵,蚕种的保护,都是采用蚕卵产在上浆夏布或连纸上,悬挂在蚕种保护室内进行保护的。由于母蛾产卵过程中排尿、鳞毛脱落、病死等关系,使蚕种卵面附着大量鳞毛,蛾尿和病原体,遇多湿闷热  相似文献   

15.
潘中华 《江苏蚕业》2002,24(2):29-30
<正>目前蚕种公司主要依据各蚕种场送检蛾盒,通过母蛾集团镜检而确定该批蚕种的毒率。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蚕种毒率的确定,目前生产上的措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蚕种生产的过程中,母蛾不能将腹中的卵全部产出,遗留在体内,这些遗留在母蛾腹中的卵,简称遗腹卵。遗腹卵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蚕种产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改进设备 加强管理 保证检种质量省农业厅经作局蚕种冷库黄美芝,张明建省蚕种冷库检种室担负着杭州、加兴、绍兴、金华、台州等五个市28个蚕种场和院校的原种、一代杂交种母蛾检验任务。近几年来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母蛾检验任务成倍增长,1993年实检蛾盒3...  相似文献   

18.
浅谈母蛾冷藏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林  冯军 《广东蚕业》2002,36(1):10-12
在蚕种牛产过程中,注重搞好对交调节作为保证蚕种质量和数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但在生产中,往往会由于对交品种发蛾习性不同,或者由于原蚕饲养原因造成对交品种种茧数量差距太大而使对交比例失调。对于当天发蛾而又未制种的母蛾如  相似文献   

19.
<正>在蚕种生产过程,雄蛾管理好坏对蚕种质量优 劣和母蛾产卵量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 产实践中,笔者就此问题进行多次的探讨,现简述 如下。 1 雄蛾管理过程中的失误 1.1 调节失误 原蚕对交品种收蚁上蔟后进行发育调节往往因 自然气候影响和人为加温失误而造成雌雄蛾发育比  相似文献   

20.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11,32(4):85-86
8蚕种的浴消和整理8.1蚕种浴消的目的及适期8.1.1蚕种浴消的目的生产的蚕种卵面因附着有很多的母蛾鳞毛、蛾尿和病原体,为了保持卵面的清洁和达到彻底消灭病原体的目的,就需要将蚕种在清水中洗刷干净,同时还必须结合浴种进行卵面消毒。一代杂交种的制种形式分为散卵和平附种,散卵就要结合浴种把产在布上或纸上的蚕卵洗落下来,然后再经过卵面消毒和盐水比重进行选卵。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