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高直链淀粉含量籼型杂交水稻组合稻米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方法]调查分析了2011年四川省水稻区试的16个高直链淀份含量籼型杂交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关系。[结果]16个组合的品质性状中差异较大的是垩白度,变异系数为26.8%;其次是整精米率,变异系数为22.89%;差异较小的是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72%和2.61%。糙米率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和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胶稠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16个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不显著正相关(r=0.1669),这可能表明在籼型杂交稻组合中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一定水平(AC≥25%)后,胶稠度同样可以达到较高值,同时高直链淀粉含量与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等相关不显著,因此在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材料和杂交稻组合选择上,可对其它品质性状按育种目标进行独立选择。[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材料和杂交稻组合直链淀粉含量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高多糖优质大果特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种,从85株立冬本(♀)×青壳宝圆(♂)杂交后代群体中,应用多靶筛选法选育出果肉多糖含量高、果大、可食率高、味甜的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系"高宝".该品系果肉多糖含量为808.22 mg·(hg·FW)-1(2 a平均)、单果重15.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6 %、可食率70.9 %、成熟期10月中旬,其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国内外主栽的晚熟龙眼良种,是果肉多糖含量高兼具质优、果大、晚熟的杂交龙眼新品系.研究还发现龙眼杂交后代果肉多糖含量的遗传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其性状分离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对选育出来的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等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特性;果形端正,为苹果型,果形指数为0.8,平均单果重322 g,可食率高,总糖含量22.91%,甜度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70.40%,粗脂肪6.95%,总淀粉含量1.60%,可食率71.00%。此结果对该品种的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甘薯杂交后代155个株系及两亲本为试验材料,对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很广,调查性状在子代中均出现连续变异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规律。供试分离群体材料的胡萝卜素含量变异幅度最大,CV为117.6%;变异最小的性状是淀粉含量,CV仅为10.8%;茎叶干率、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单株结薯数等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均在100%以上;茎蔓长、茎粗、薯块干率和还原糖含量等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居中,在91.4%~95.7%;分枝数、单株茎叶鲜质量、单株鲜薯质量、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组合遗传力较低,在51.9%~82.1%;选择茎粗适中、蔓长适中、分枝数多、结薯数多、茎叶鲜质量较大以及茎叶干率较低的株系,可以达到甘薯高产育种的目的。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要同时提高胡萝卜素、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等3个性状难度不大,而要同时提高胡萝卜素、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等5个重要品质性状很困难。本试验表明,高产高淀粉品种选育相对比较容易,而高产高蛋白质品种选育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的2 a观察资料进行花球性状与植株性状的遗传效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表现影响较小;单球重、球径、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普通狭义遗传率较高(53.37%-74.45%),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等植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且具有较大的环境互作效应,互作狭义遗传率较高(11.79%-37.27%);花球性状与植株性状间的各效应协方差分析表明,成对性状间的相关同时受到遗传主效应相关与环境互作相关的影响,相关性质和大小因性状不同而异,在间接选择时可加以利用,有助于对这些性状进行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6.
高多糖龙眼杂交新品系“高宝”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选育高多糖优质大果特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种,从85株立冬本(♀)×青壳宝圆(♂)杂交后代群体中,应用多靶筛选法选育出果肉多糖含量高、果大、可食率高、味甜的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系“高宝”。该品系果肉多糖含量为808.22 mg·(hg·FW)^-1(2 a平均)、单果重15.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6%、可食率70.9%、成熟期10月中旬,其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国内外主栽的晚熟龙眼良种,是果肉多糖含量高兼具质优、果大、晚熟的杂交龙眼新品系。研究还发现龙眼杂交后代果肉多糖含量的遗传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其性状分离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几个水稻新恢复系的配合力、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不育系川香29A(A1)、珍汕97A(A2)、Ⅱ-32A(A3)和8个新恢复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12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①除直链淀粉含量,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②株高、小区产量、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5个性状,恢复系对gca方差的贡献比不育系的大,而不育系在播始历期、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胶稠度等性状上对gca方差的贡献比恢复系的大。在结实率、糊化温度这两性状,恢复系和不育系对gca方差的贡献相近。③广义遗传力(h2B)降序排序为:株高、结实率、播始历期、垩白率、小区产量、糊化温度、胶稠度、整精米率、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垩白度,变幅93.51%~38.13%之间。狭义遗传力(h2N)降序排序为:播始历期、垩白率、株高、糙米率、结实率、小区产量、糊化温度、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在74.5%~17.32%之间。大部分性状的(h2N)与(h2B)的趋势是一致的。④gca效应值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亲本中,A1、R9是最为理想,R8、R7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以3个不育系川香29A(A1)、珍汕97A(A2)、Ⅱ-32A(A3)和8个新恢复系为素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12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①除直链淀粉含量,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②株高、小区产量、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5个性状,恢复系对gca方差的贡献比不育系的大,而不育系在播始历期、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胶稠度等性状上对gca方差的贡献比恢复系的大.在结实率、糊化温度这两性状,恢复系和不育系对gca方差的贡献相近.③广义遗传力(h2B)降序排序为:株高、结实率、播始历期、垩白率、小区产量、糊化温度、胶稠度、整精米率、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垩白度,变幅93.51%~38.13%之间.狭义遗传力(h2N)降序排序为:播始历期、垩白率、株高、糙米率、结实率、小区产量、糊化温度、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在74.5%~17.32%之间.大部分性状的(h2N)与(h2B)的趋势是一致的.④gca效应值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亲本中,A1、R9是最为理想,R8、R7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不同彩色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个彩色稻品种(系)为试材,对其株高、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以及直链淀粉、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彩色稻材料。结果表明,参试彩色稻的株高介于92.3~150.0 cm,其中,浙大紫的株高最高,翠玉最矮;穗长介于14.0~30.6 cm,紫香521最长;穗粒数和穗数分别为48.33~178.64粒和5.0~14.6穗,分别以紫香521和绿香米最多;结实率介于45.35%~84.18%,紫香521最高;千粒质量介于15.59~28.01 g,紫红色最高;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为74.02%~83.05%和62.42%~78.60%,黄香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均比较高;垩白度介于0.30%~55.80%,浙大黄的垩白度最小,紫红色最大;碱消值介于2.2~4.8,浙大银最大;胶稠度为72.87~174.93 mm,秦稻2号最大;直链淀粉含量为14.61%~25.73%,其中,翠玉的最高,而黄香米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介于1.43%~1.81%,绿香米最高;维生素C含量介于0.054~0.125 mg/kg,浙大黄最高;花青素含量介于0.030~0.258 mg/g,浙大紫糯最高。利用线性比例变换法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加权分析得出不同彩色稻品种(系)的综合排名:浙大紫糯紫香521浙大黄秦稻2号浙大紫翠玉紫金稻洋黑3号红香米紫金黄叶浙大粉彩禾绿香米黄香米浙大银紫红色。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审(鉴)定夏谷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5~2009年河北省审(鉴)定命名的43个夏谷品种为材料,运用逆序系数分析法,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品种产量结构中有利于增加产量的主要性状,如单穗重、穗长和千粒重均呈正向改进的趋势,逆序率分别为93%、80%和80%;出米率呈显著降低趋势;生育期、穗粒重、株高、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5个性状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大麦外源渗入系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麦外源渗入系的性状特征及相关性,并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5份大麦外源渗入系进行了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芒长、穗下节、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籽粒品质(蛋白质、水分、淀粉、籽粒筛选率(≤2.2mm)、籽粒筛选率(≧2.5mm))和麦芽品质(总氮、浸出率、可溶性氮、库尔巴哈值)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变化范围为6.55%~32.42%.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20%~102.56%.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尔巴哈值与总氮、浸出率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与株高、穗长负相关,与穗粒数显著负相关.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麦芽总氮、可溶性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浸出率、库尔巴哈值极显著负相关.籽粒可溶性氮含量与穗粒数显著负相关,与千粒质量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供试材料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各性状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有31对性状达到极显著相关,12对性状达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用俞世蓉提出的稳定性参数分析了通化所选育的9份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农9号、通农10、通农11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子粒外观品质好且稳定性好;并指出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的、完全粒率高的、褐斑粒率低的、虫食粒率低的品质性状稳定性好,化学品质比子粒外观品质稳定;同时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及高蛋白大豆各品质性状的变异大小与开花至成熟阶段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14个主要木薯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块根长,块根鲜重、块根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3.95%、11.33%、10.22%,块根干物质率和茎径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00%和6.57%;在相关性上,产量与块根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块根干物质率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5.69%。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早籼稻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5个米质由优至劣的早籼品种的农艺和米质性状作典范相关分析表明 ,农艺性状直接影响米质性状 ,表现为穗部性状与粒形、粒长因子正相关 ,每穗颖花数与出糙率正相关 ,说明高产和优质不矛盾。作外观、加工和蒸煮营养品质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 :米粒长的品种出糙率和精米率较低 ,米粒短的品种出糙率和精米率较高 ;出糙率高的品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 ,米粒长的品种其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该研究还发现整精米率与胶稠度正相关 ,可能是米胶软的品种其淀粉结构的韧性和抗力强 ,从而导致整精米率高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籽粒物理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14个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物理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1)在蛋白质含量 15 11%~ 17 90 %、赖氨酸含量 0 4 9%~0 60 %的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中 ,蛋白质含量与赖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含量 ,能够较易提高赖氨酸水平 ;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品质负相关 ,随着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o2基因对赖氨酸的调节强度下降 2 )籽粒的物理性状与营养品质无显著相关性 ,在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品质的同时 ,通过选择 ,可以提高硬质度、百粒重、籽粒密度和百粒体积等籽粒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6.
24个甜高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国内9份和国外15份甜高粱自交系品种的45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目的是了解甜高粱种质资源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为新疆干旱区甜高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主要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31 9,明显高于分级性状的0.779 6。其中,茎秆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817 2,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46 9。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潜力较大。其中,叶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0.3%,播种-出苗期变异系数最小为5.7%,总体平均为23.9%。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农艺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74;产量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92;各品质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93,其中茎秆可溶性总糖的广义遗传率达到0.99。进一步分析发现茎秆产量和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相对遗传进度分别为81.1%和84.9%,可获得遗传增量分别是122.3和212.3g/kg,说明该甜高粱群体的茎秆产量和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有着巨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统计分析系统SPSS软件 ,对引进日本的 89个粳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①垩白性状、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较大 ,具有较大的优选潜力 ;②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 ;③各性状相关性复杂。垩白大的品种整精米率低 ,粒长长和长宽比大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蛋白质含量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玉米蛋白质含量与农艺性状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蛋白质含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通径系数依次为:千粒重>行粒数>产量>出籽率>株高>穗长>穗行数>穗位高>穗粗>生育期。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白菜型冬油菜的杂种优势,对12个白菜型冬油菜杂交组合的越冬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杂交组合的7个性状共出现了74次超标优势,优势率为88.10%,47次正向超亲优势,优势率为55.95%。不同性状的超亲优势率出现差异较大,其中产量、株高、单株角果数、越冬率、分枝数具有很强的正向超亲优势,优势率分别为91.67%、83.33%、66.67%、58.33%、58.33%。角粒数和千粒重性状超亲优势较弱,其中单株角果数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多,因此在配制优良杂交组合时应首先选择的目标性状是单株角果数,其次是株高、越冬率和分枝数。在12个杂交组合中,陇9×陇7在单株角果数、越冬率、分枝数性状上为最好的杂交组合;鉴166×陇7在单株角果数、株高、产量方面为较好的杂交组合;陇9×鉴44在越冬率、单株角果数、产量性状上为优良的杂交组合。综上,陇9为综合性状较好的母本,陇7为综合性状较优的父本。  相似文献   

20.
萝卜干物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干物重、可溶性总糖含量差异显著的萝卜品种Nau17-XWH和Nau20-LHZ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萝卜干物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干物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干物重的主基因遗传率为35.00%,多基因遗传率为55.00%,因此,应在控制环境因素条件下进行轮回选择以使萝卜干物重性状的基因累积;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8.33%,因此,萝卜可溶性总糖含量性状的遗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