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已处于世界前列,但存在生产水平、综合防疫水平、鸡蛋品质低下等问题;同时还有人禽混居现象,不利于蛋鸡的生产环境,也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此研究推广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该文从我国农村地区蛋鸡养殖模式、疫病防控体系、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的营销通路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蛋鸡健康养殖模式。旨在通过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提高我国农村蛋鸡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蛋鸡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逐步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关注蛋鸡笼养发展、笼养引起的蛋鸡福利与健康问题,进一步比较了几种蛋鸡养殖模式下蛋鸡福利、生产成本、死亡率以及生产性能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鸡的福利状况各有优缺点;采用欧盟所推荐的大笼饲养和自由散养蛋鸡时,蛋鸡生产成本分别会增加13%和21%;相比地面平养和自由散养,笼养蛋鸡模式下的蛋鸡死亡率相对较低,生产性能一般较高。从而提出今后我国蛋鸡养殖模式仍将会以笼养为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笼养蛋鸡福利可以采取的措施,如笼养方式的选择、合理的鸡笼设计与安装、笼养密度的调整、饲养管理的改进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3.
蛋鸡笼养福利问题以及蛋鸡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关注蛋鸡笼养发展、笼养引起的蛋鸡福利与健康问题,进一步比较了几种蛋鸡养殖模式下蛋鸡福利、生产成本、死亡率以及生产性能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鸡的福利状况各有优缺点;采用欧盟所推荐的大笼饲养和自由散养蛋鸡时,蛋鸡生产成本分别会增加13%和21%;相比地面平养和自由散养,笼养蛋鸡模式下的蛋鸡死亡率相对较低,生产性能一般较高。从而提出今后我国蛋鸡养殖模式仍将会以笼养为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笼养蛋鸡福利可以采取的措施,如笼养方式的选择、合理的鸡笼设计与安装、笼养密度的调整、饲养管理的改进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对蛋鸡规模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朱宁  秦富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63-69
机械化是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畜禽养殖效率的动力源泉,开展有关机械化对畜禽养殖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对提升中国畜禽养殖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和规模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蛋鸡为例,利用中国5个鸡蛋主产省份蛋鸡规模养殖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机械化对蛋鸡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目前规模养殖户蛋鸡养殖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但机械化有效提升了蛋鸡规模养殖技术效率,体现出了机械化在提升蛋鸡养殖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上的优势;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过养殖培训、养殖规模对蛋鸡养殖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从事蛋鸡养殖的劳动力数量对蛋鸡养殖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规模养殖户蛋鸡养殖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及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需求,以"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认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例,统计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的类别及比例,并结合全国典型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现状对其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规模、不同畜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生猪、奶牛、肉牛养殖采用储存农用模式处理粪便的占75%以上,蛋鸡、肉鸡养殖采用粪便生产有机肥的占65%左右,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与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生产方式、养殖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规划不合理、养殖清洁生产严重不足、区域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不当是当前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发展畜牧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现阶段,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水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养殖小区在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和阶段对蛋鸡发声的影响,并为构建基于蛋鸡声音信息的健康养殖评价系统提供参考,该研究对蛋鸡的发声进行了监测,通过声音预处理、特征提取、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笼养和栖架饲养模式下、育成期和产蛋期蛋鸡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典型蛋鸡声音可分为产蛋叫声、鸣唱声、鸣叫声和争斗尖叫声等四类。产蛋期蛋鸡发声的峰值频率和声音能量水平均低于育成期蛋鸡。同时发现蛋鸡发声的峰值频率与蛋鸡周龄大小呈现负相关关系,由14周龄的(2 192±320)Hz降至41周龄的(1 550±345)Hz。比较笼养和栖架养殖模式下蛋鸡的声音特征发现:栖架养殖模式下蛋鸡发出的声音信号次数、持续时间和声音能量均高于笼养模式,栖架养殖下的蛋鸡发声数量是笼养模式下蛋鸡的3倍以上,栖架系统内蛋鸡白天的声音能量比笼养蛋鸡高接近1倍,这些结果表明在以福利化为目标的栖架养殖模式中蛋鸡表达更多的自然行为,蛋鸡发声的丰富程度可用于后续开发评价蛋鸡的福利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畜禽生产龙头企业的总体水平现状以及对禽蛋需求的增加,构思和完善畜禽养殖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以蛋鸡为实例,设计基于数据库、网络技术的蛋鸡生产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探索建设养鸡场生产网络信息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已建成一个可在单机、局域网以及Internet/Intranet等不同模式运行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以提高我国规模化蛋鸡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为目标,为科学饲养提供早期预测和辅助决策支持,为管理人员提供蛋鸡生产动态管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及技术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杨柳  李保明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3):214-221
自1999年欧洲福利法提出全面禁止传统笼养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很多蛋鸡福利化养殖系统的研究,以保障蛋鸡福利,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改进。然而,在世界上的主要蛋品生产国家中,福利化养殖设施所占蛋鸡养殖模式的比例仍然较低。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重视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开发新型养殖设施的呼声日益高涨。根据国内养殖业建筑现状以及现代高产品种抗病力差的特点,发展福利化养殖装备提高蛋鸡鸡体本身的健康和福利,减少因药物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开发福利化蛋鸡养殖设施以提高鸡体健康和福利以抵抗疾病,减少用药;同时促进舍内环境良好,创造适应现代鸡群的生存条件显得至关重要。该文通过概述世界现存的几种替代传统笼养的福利化养殖模式及装备,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蛋鸡福利、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社会经济环境对它们产生的不同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并分析了不同养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外蛋鸡福利化养殖设施的优缺点,为国内蛋鸡福利化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在改善行为福利的同时,还需要结合传统笼养鸡体与粪便分离、动物健康状况好、投资较低的优点,改变现有的福利化养殖装备系统设计。另外,该文展望了福利化养殖设施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发展福利化养殖设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是中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区域,摸清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清单,开展科学规范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可为中国畜牧业碳减排技术筛选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相关核算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数据、GABI 软件中Ecoinvent 数据库和中国蛋鸡养殖业文献Meta分析数据,对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因子进行完善,构建出“饲料种植-蛋鸡饲养-鸡蛋包装-粪污存储-粪污处理”全生命周期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将该方法用在华北某区域362家蛋鸡养殖场,综合分析蛋鸡养殖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量,找到目前存在的碳排放问题,并提出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1)大规模养殖场每羽蛋鸡1 a的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CO2-eq)为23.0 kg,较小规模养殖场的25.6 kg和中等规模养殖场的24.4 kg少10.1%和5.7%。2)对每羽蛋鸡不同养殖环节1 a的碳排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饲料种植、蛋鸡肠道发酵、鸡蛋包装和粪便存储处理为主要排放源,排放量分别为13.0、2.2、2.2和1.2 kg 。3)建议通过精准饲养,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升畜禽粪污的处理水平、打破蛋鸡养殖固化模式等方式减少蛋鸡养殖碳排放。该研究可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提供方法,并为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平养蛋鸭只能采用家系选育法而不能采用个体选育法,这是因为在平养条件下很难实现蛋鸭与所产蛋的准确对应.蛋鸭家系选育法的主要缺点是复杂,劳动强度大,准确度低,严重影响选种的精度和效率.在平养环境下实现蛋鸭个体选育法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智能化无应激的精确识别和标记蛋鸭个体与其所产种蛋的方法.该文以蛋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平养蛋鸭种蛋智能收集和标记系统设计框架,给出了上位机和下位机的组网拓扑图和逻辑控制算法.该系统采用射频技术和光电传感器技术融合,实现了蛋鸭产蛋个体的准确识别,识别正确率为100%.利用非接触式喷码打印技术将蛋鸭个体编号信息记录在其所产种蛋蛋壳上,解决了蛋鸭个体与所产鸭蛋对应关系的无应激自动记录难题.设计并实现了集种蛋收集和标记于一体的新型集蛋装置.该装置由集蛋区、调整区和喷印区3部分组成.集蛋区采用梯形凹槽结构和EVA海绵弹性触面设计,消除了种蛋在加速滚落过程中积累的动能,种蛋的破损率低于1%.调整区采用滑触式种蛋姿态导向设计,种蛋姿态调整的合格率达到了99.80%,保证了蛋壳长轴截面作为喷印面,使喷印的字符最大程度保持完整性.喷印区采用连续式油墨喷码机完成蛋鸭个体与种蛋对应关系的标记,喷码标识清晰可读合格率为98.2%.该研究可为蛋鸭生产过程中个体产蛋行为分析和种蛋信息的自动收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产业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是典型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节约型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给武威高质量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支撑,通过调研分析武威市中药材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武威市中药材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是:合理优化产业布局,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做大做强精深化加工,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健全完善品牌营销推广体系,提高中药材市场影响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中药材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力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借助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  相似文献   

13.
蛋鸡健康养殖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阐述了基于.NET技术和ERP思想的蛋鸡健康养殖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过程。该系统选用Windows 2003 Server平台、SQL Server 2000数据库、Visual Studio .NET 2003开发环境和C#开发语言。系统包括员工服务、人事管理、文档管理、饲料管理、蛋鸡管理、视频监控、鸡病查询、鸡蛋查询、系统维护等9个模块。借鉴“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管理思想,利用“从车间到餐桌”的鸡蛋编码可追溯技术,采用了鸡舍环境预警模型,使得消费者可以从网上查询到具有Egg ID鸡蛋的相关信息(鸡蛋生产厂商、生产地点、生产时间、蛋鸡信息和生产环境等)。该系统在存栏120万羽蛋鸡的北京某蛋鸡场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1985—1990年间,用~(60)Coγ源辐照滨白鸡种蛋,结果表明,辐照促进受精蛋胚胎发育,孵化率提高6.86%,健雏率提高5.52%,雏鸡增重5—6%,提高辐照当代母鸡产蛋率8.03%,辐照二代(商品代)母鸡开产日龄提前6—7周,拉长产蛋期,72周龄产蛋量提高10.48%。  相似文献   

15.
禽蛋聚氯乙烯弹性薄壁包装盒的设计与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降低禽蛋运输破损率,优化禽蛋包装结构,该文分析了中国禽蛋运输包装与分级现状,应用力学理论设计新型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弹性薄壁禽蛋包装盒,利用质构仪测试比较当前流通蛋盒和新设计蛋盒空载和满载时的力学特性,分析包装在运输中禽蛋破损率随装载数量、载荷、位移和加载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检验包装盒对禽蛋的保护性能,测试包装盒的保护效果,然后对产品进行成本分析。结果表明:1)设计盒侧壁结构,当前流通PVC包装盒承受载荷为80~100 N,新型PVC包装盒承受载荷分别为90~130 N,新结构抗压能力增强;2)装载鸡蛋数量越多,整体抗载能力增强,满盒时抗载能力最大;3)与当前流通中同类型PVC包装盒比较,使用新PVC结构包装盒,禽蛋运输破损率降低了0.72%。该文通过包装盒的理论分析、试验验证,获得较佳禽蛋包装盒结构形式,通过成本比较,表明禽蛋新包装可以降低禽蛋破损率,减少成本。研究结果为禽蛋缓冲包装探索,无损运输包装设计机理打下理论基础,为蛋品包装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试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油菜种业是油菜产业化的基础,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为了给甘肃省油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科研资源,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油菜种业生产基地;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油菜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企合作力度,推进油菜种业育繁推销一体化;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油菜种业检疫监管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对中国生猪市场和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受非洲猪瘟疫情、环保等因素影响,生猪产能快速深度下降,未来2 a猪肉供给偏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快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未来养殖收益将连续3 a处于较好水平,未来2 a猪肉进口预期创新高。短期来看,非洲猪瘟影响下产销区供给过剩和供给偏紧交替出现,猪价由区域分化演变为普遍性上涨。受非洲猪瘟防控政策、产业生物安全水平提升需求和近期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产业的生产和屠宰布局、流通模式、消费结构、猪肉贸易、价格周期等发生深刻变革。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向适度规模转变,"公司+农户"成为主要发展模式,屠宰产能由销区向产区转移,管理和防疫成本提高,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将较缓慢,猪肉消费加速向冷鲜肉转变,在肉类消费结构中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未来猪肉进口保持较高水平将成为常态。要有效实施非洲猪瘟分区防控、保障生猪市场稳定,需要通过加强区域化防控机制的顶层设计和立法,优化非洲猪瘟强制性扑杀补贴机制,加强基层兽医体系建设,实施"政府+企业+养殖户"联防联控,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推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蛋鸡生产参数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蛋鸡自然状态下,实现对其采食量、饮水量、排泄量、产蛋时间、蛋质量等生产参数的长期自动采集,克服人工采集工作量大,鸡应激反应造成误差大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蛋鸡生产参数自动监测系统。该装置运用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将传统鸡笼与传感器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蛋鸡生产参数无干扰远程监测。该文重点分析了鸡笼的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通信原理、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采食量、饮水量、排泄量、蛋质量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0.2%。该研究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为蛋鸡养殖中科研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研究蛋鸡生长过程中生产参数的无干扰自动采集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发展条件、经营模式和综合效益三方面、扼要地回顾了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农机化的发展情况,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促进农机化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劳力数量和技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发展速度决定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地区差别大,人均耕地少,农村科技经济水平较低的国情和近几年来农机化事业进入发展新时期的特点,作者指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体地说,将是在农村多种经营及工副业同步发展和国家政策资助的前提下,按三个为主的原则(大中小机器以中小型为主,自用与社会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主,各种体制以合作经济为主),走有选择分阶段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