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发病时间及条件 苹果树早期落叶病于5、6月间开始发病,7、8月间发病较多,8月以后发病减少。雨水及多雾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春旱年份发病晚而轻,有些地区降雨少,但雾露重,发病也重。  相似文献   

2.
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物候期及晚疫病田间发病情况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与晚疫病发病程度关系密切,早熟品种发病早、易感病、发病重,晚熟品种发病相对较缓,病情指数低。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葛福柱 《农技服务》2009,26(11):51-52
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条件、发病症状、病原、传毒介体、发病规律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桃树缩叶病与黄叶病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宋娜  张开磊 《饲料博览》2023,(5):75-78+82
为了给莒县布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收集莒县2018年以来人间布病数据,并对布病发病趋势、发病原因、发病区域、发病年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以来,莒县累计报告人间布病255例,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从羊(牛)饲养、贩卖和屠宰人群向多行业人群辐射,发病病例从2018年涉及的10个乡镇(街道)扩展到17个乡镇(街道),发病区域随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发病年龄从高龄化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从发病季节性看,布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传播。当前,一段时间内莒县人间布病流行有增加趋势,根据对莒县人间布病发病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布病的整体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其发病轻重则因年份、地域而异。根据发病的时间和受侵害部位不同,稻瘟病可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一、发病类型及症状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调查,研究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品种、树龄、苗源、气候、土壤、雌雄株等因子关系,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感病较重;树龄大发病严重;用疫区苗木所建园发病严重;无霜期短的地区发病严重;栽植密度大发病重;雄株发病重于雌株;管理水平高的园子发病轻.根据发病规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系统调查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由灰霉病菌引起的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章姬、红颜、丰香灰霉病的发病程度依次加重;草莓种植密度越大,发病越重;浅沟厢较深沟厢发病重;田间氮肥用量大发病重;不清除病残体地块由于其菌源基数较高发病较重;草莓连作地块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通风较差的地块发病重。  相似文献   

10.
一农户饲养30只母猪和80只仔猪,冬季,突然发病。仔猪发病20只死亡2只,母猪5头发病,主要以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主,发病迅速。  相似文献   

11.
闫德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23-623,633
[目的]改善豫南平原地区的葡萄生产状况,减少腐烂病的危害。[方法]在豫南平原按台地1.5m×2.5m、平地1.0m×2.0m栽植巨峰、黑奥林和凤凰-51,观察葡萄的生产情况和腐烂病的发生程度。[结果]3个品种之间病害和收入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密度低的台地易于清理野草,葡萄高挂,通风透光,病毒、细菌、真菌难以造成危害,单株产量相同时总产量较低,但是投入的工少,管理方便,效益高,且台地之间的凹地宽1.5m,可以种蒜苗,杀菌消毒,增加土壤肥力。低密度台地与高密度平地在葡萄抗腐烂病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5m×2.5m的台地种植比农村通常的1.0m×2.0m的平地种植抗腐烂病,且用工量少,管理方便,改善了豫南地区的葡萄生产状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葡萄白腐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葡萄白腐病病菌在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试验和调查,得出葡萄欧美型品种较抗病,欧亚型品种较感病,葡萄糖、蔗糖最适于病菌生长发育.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地面覆膜等措施,可以防止病菌侵染,在开花后到封穗期再辅以药剂防治基本可控制此病.  相似文献   

13.
葡萄烂果病成为哈密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病果中分离到的病原物经鉴定为根霉属黑根霉(Rhizopus nigvicans Ehrenb).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2008年石河子地区葡萄烂果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室内品种抗性鉴定与大田品种抗病性调查及实地了解病害发生整个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措施,特别是激素使用次数和用量等,查阅相关气象资料,比较不同单位、不同年度间相关措施和烂果程度间的差异,从而找出引起烂果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2008年石河子地区葡萄烂果病发生最严重的品种是无核紫,激素使用次数过多和过量导致裂果,是诱发烂果病发生的主要原因,8月上旬的久旱遇雨对该病发生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引起2008年石河子地区葡萄大量烂果主要与品种、激素使用过量和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地区鲜食葡萄烂果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明确石河子地区鲜食葡萄果实烂果病的主要病原.[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及对具有典型烂果症状的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对病原进行常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通过鉴定查明引起石河子地区葡萄烂果的病原菌主要有三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结论]石河子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原有3种,其诱因主要与8月上旬久旱遇雨和膨大剂用量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16.
葡萄的白腐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凡葡萄栽培区几乎都有此病的分布,北方一般年份损失15%~20%,严重的年份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了葡萄白腐病、黑腐病和房枯病3种病害侵染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波尔多液对葡萄霜霉病和白腐病的防治效果,选取树龄为22年和6年的‘赤霞珠’和鲜食葡萄为试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多液在不同时期对葡萄病害药效动态的变化不仅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有关,也与栽培管理有关。从综合效果来看,用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和白腐病的效果在不同时期(6月上旬—10月中旬)防效不同,但药效动态变化趋势相同。在6月上旬到6月中旬对霜霉病和白腐病防效达到最高,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18个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8个品种对这三种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别.和巨峰相比.矢富罗莎发病率最低,抗白腐病和霜霉病,也抗黑痘病,抗病性超过巨峰;其他品种的抗病性不如巨峰;无核品种的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主要病害有6种,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酸腐病以及褐斑病;其中炭疽病是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的病果率达35.63%,个别地块有绝收现象;褐斑病只在个别地块中发现;酸腐病和霜霉病在葡萄生长后期加重;炭疽病严重的地块酸腐病也严重。病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药剂种类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及福美双为主;整个生长季施药普遍在14~15次,最多可达17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