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7世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提到神农,从那以后人们一直把神农称为茶之始祖。神农还被视为中草药之鼻祖,在各类本草经中把茶作为草药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茶祖神农氏是中国远古时期最著名的部落首领。尽管学术界对神农的考证众说纷纭,但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神农氏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性符号。是远古时期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化身。本文运用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从符号与象征性符号“茶祖神农”、神农氏成为茶祖的符号学意义及神农氏作为茶祖对茶文化发展的价值三个方面着手,试图对茶文化符号“茶祖神农”进行比较可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巩志 《茶叶科学技术》2004,(2):39-39,33
自从陆羽以<神农食经>为依据,主张"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的起源于药用以来.关于茶与药、与饮,一直是比较引人注目的茶的起源的问题.福建之茶,有文字记载;兴于唐而盛于宋,而据史乘考证,实起于商周时的贡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神农与茶之间的关系,说法纷纷,争论较久。本文分析了神农与炎帝、《神农食经》《神农本草经》"神农得茶解毒"等众多与茶有关说法的渊源,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考证,认为神农与茶的联系是《茶经》的附会,"神农得茶解毒"是近人的杜撰,在如今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应予以指出和纠正。  相似文献   

5.
神农尝百草以后茶便以药用的价值而存在,茶的保健功效也一直为人所称道。但过度食用茶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特别是茶依赖症患者会因此而导致人格障碍、社交障碍以及身体障碍。本文在简要阐述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后,又透过健康教育对茶依赖患者戒茶疗效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茶依赖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戒茶的可行之路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的茶文化研究从何时开始,古代研究者认为从神农氏开始,茶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主要是根据《神农本草》(成书时间是在东汉)的上述传说。陆羽所以作此结论,一是神农氏把茶从无数草木中鉴别、分离出来:二是初步知道茶具有解毒作用,这固然可以作为茶文  相似文献   

7.
黄仲先 《茶叶通讯》2009,36(1):7-10
通过对炎帝、神农和湖南茶史的有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可知:炎帝其所以得名,是以火德王天下。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神农氏和炎帝起源于南方,逐渐北上,一度在姜水一带成功称霸,后来被黄帝打败,最后又撤回南方老家,并葬在湖南。陆羽说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炎陵是神农氏的归葬之地,神农氏在湖南的活动中应当涉及到了茶。很多古籍上有关于湖南茶事的记载,这些典籍可以证明湖南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医药文化发展从"神农尝百草"时期便已经开始,而茶叶作为一种中药材,它的起源同样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我国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观点。茶与中医药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本文从药食同源思想以及茶文化对外传播来阐述茶的药用价值以及茶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茶树,也就无所谓茶叶、无所谓茶文化。茶文化之源,不是陆羽之《茶经》,不是唐人饮茶之习俗,而是神农氏尝百草发现第一棵茶树之传说。《神农本草经》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茶经》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先民古老的传说虽然有夸张虚构之处,但"学者们对传说特质的认知有两个侧重,一是作为标志物的客观的  相似文献   

10.
王融初 《茶叶通讯》2009,36(1):33-36
本文以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历史结论为主题,简述神农氏时代其人,对饮茶起源中心、传播及途径,神农精神对湘茶源远流长的影响,并根据史料、传说结合现实情况,对中国茶文化“摇篮”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乾 《广东茶业》2004,(2):32-3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  相似文献   

12.
茶与中医药,关系密切。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谈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可见,茶的最早发现和  相似文献   

13.
关于茶文化的定义,笔者在《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认为:茶文化是茶的物质生产和品饮利用过程的物质、技艺及其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可见,茶文化形成于茶之品饮而有别于茶之为饮,茶的生产和饮用不等于茶文化形成,从时间上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茶经》)。神农氏,又称炎帝,为传说中的神奇人物,生于母系氏族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神农发现茶的记载,源于东汉年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的饮料,人们是最熟悉不过了。自古以来,人们在喝茶的过程当中,逐渐把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的品位。  相似文献   

15.
千两茶记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予茶,无非湘楚。昔中华盛唐,威震寰宇,茶马互市,于是兴焉。湖湘黑茶,嘉木天成。以茶为本,棕为裳,竹为经,合众人之力,踩制成捆。  相似文献   

16.
王融初 《茶叶通讯》2013,(4):14-16,25
本文通过收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论述了神农氏炎帝历代的继承、炎陵县鹿原坡炎帝陵其人、“茶王城”的历史变迁、茶陵茶四条历史掌故,为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饮茶有益健康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贤强  王立新 《茶报》2000,(4):18-21
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效、最易坚持,因此也是饮用量最大的保健品。从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说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那么,我国饮用茶叶已有5000年的历史。所以对茶的养生与医疗研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小小一片茶叶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自古皇帝善茶道吕维新(江西省上饶茶厂·上饶·334000)茶和宗教、墨客早有结缘。然而考证历史和茶结缘最早的还是皇帝。《茶经·七之事》,说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最早饮用茶,这当然是传说。但这一章引述了如下三则史料,倒是有史为证的:《吴志·韦曜传》:...  相似文献   

19.
<正>我爱饮茶,也爱读书。朋友知我所爱,传我动图秀。点开来,古筝幽婉、水墨淡逸,配上清雅的文字简介,我立刻便爱上。书到了,共两册。一本叫做《画说中国茶:茶史·茶趣》,另一本是《画说中国茶:茶事·茶俗》。茶书读过很多,这样精美的少见,说是儿童绘本读物,亦属典藏佳品,真算得上独具用心。先看了茶史。中国茶的发现者现在尚无定论,一般都归于神农。据说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传说由来已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由此而把茶叶作为药用,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