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为我国乡村景观应该构建乡村文化体系和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如画性"乡村文化景观和打造"纯净性"生态景观入手,并提出构建乡村艺术智库、打造乡村学术力量、依托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具体策略,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村,已成为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英国人觉得,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的所有"高贵"和"永恒的"东西。英国人更喜欢把乡村及其文明的享受而非工业城市和全部产品,看作英国留给现代生活的遗产。  相似文献   

3.
英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动植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以"效率"为目标的现代集约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乡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本文通过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英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的演变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结合英国经验,为我国解决发展现代集约化农业过程中面临的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英国早期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主要针对濒危、珍稀和受到严重威胁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普通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并逐渐在以往物种和栖息地保护模式基础上,发展出整体性景观尺度保护模式。"活景观"理论出现后,英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始与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问题相结合。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一场集约化变革,乡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但现有保护措施依然存在不足。对此,可以借鉴英国经验,在加强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早的国家,英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本文通过分析整理英国乡村资料对英国乡村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总结,为我国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费用担保制度在伦敦海事仲裁中是一项用于维护可能胜诉的被请求人利益的十分重要的制度.1996年英国仲裁法顺应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对费用担保制度作出了重要的改革:取消了英国法院命令费用担保的权力,并将此项权力赋予仲裁庭.这无疑有利于促进伦敦海事仲裁中费用担保制度的高效运作,也更符合仲裁的本质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底,康县和庄浪县一同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康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景优美,被誉为"陇上江南",早在2013年便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荣誉称号。而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县,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7.
<正>法国和英国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目前农业经营已经实现了专业化,乡村发展较为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两个国家在乡村发展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具有一定地借鉴意义。通过对法国南部和英国北部的乡村生活以及现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空心村整治、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刚起步,英国乡村政策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实地观察、文献调查分析英国多类型空间载体的政策意图、价值观及具体执行方法,了解英国美丽乡村实施过程的空间政策干预机制及启示。英国19世纪陆续以确立农业法案、发展乡村经济、提升乡村质量等为政策目标,相继形成了以国家公园、绿带和卓越自然景观地区为主的多类型空间载体,本研究首先梳理了英国多类型空间干预的阶段性特征,其次阐述了差异化实施多类型空间载体的制度安排,最后,对我国乡村构建多类型空间管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英国农业补贴政策是英国政府调控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农户收入支持、乡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英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英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首先从单一支付计划、基础支付计划以及农村发展计划等方面来研究英国农业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国农业补贴的静态支出和动态支出结构,最后总结凝练出英国农业补贴政策给予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英国农业补贴政策强调农业的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政府将农户执行"绿化规则"和"交叉承诺"的具体情况与其获得的农业补贴相捆绑,有效地促进了英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英国对农户的直接补贴支付以不与产量挂钩的补贴为主,且直接补贴支付总额大体呈下降态势。因此,我国应通过增加直接补贴使农户的生产行为更加市场化,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引导环境保护、引导农业生产发展、培育青年农户,并根据地域特征施行不同的农业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0.
<正>"种子圣殿"是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核心展区,藏在6万多根柔软"触须"中的26万颗"种子",带给游客的绝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震撼。下面请听26万颗种子的提供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在英国馆内讲述"种子"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一位老妇种植的一株龙舌兰近日突然猛长,在几周内蹿升了约7.6米,提前数十年就长出了黄绿色的花朵。这种神奇的龙舌兰产于墨西哥沙漠,通常被称为"世纪植物",因为它一般在休眠数十  相似文献   

12.
发展"美学经济"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其表现不应只是乡村里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应包括将艺术美感播撒在广阔的农田之上,让农田艺术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添砖加瓦。以农田艺术为载体的创意农业在国外得以日益广泛应用,其中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基本形成了产业体系,而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农田艺术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借鉴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经验,有助于中国创意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尤其是在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农田艺术应用或将成为未来中国乡村振兴"美学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13.
英国浸礼会来华传教后,为改变活动地区农村的贫困面貌,兴办棉纺织、花边发网等实业,并借乡村建设热潮,与教会大学合作开展乡村改良,以提高教徒经济收入与中国文明程度;英浸会传教士从维护基督教教义角度出发,投身于禁烟与反缠足运动,以帮助民众改变生活陋俗;英浸会设立广智院等教会博物馆,通过展览西方文明以启迪民智,并开办识字班、乡...  相似文献   

14.
正1月23日,"2021中国数字乡村产业高峰论坛"以"线上"直播平台+"线下"杭州会场的形式召开。论坛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牵头,会同中国知网、数字乡村建设创新联盟与浙江省之江数字乡村研究院(筹)共同主办,论坛主题是"为中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姜长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5.
连国辉 《百姓》2004,(1):43-44
这里的爱情静悄悄 从美国到英国,大洋两岸很多年轻的社会精英,都开始尝试"无声约会",通过这种新奇方式来和陌生的异性交往.这种方式,受到了欧美年轻人的追捧.  相似文献   

16.
<正>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段乡村农田变成烟囱厂房的大型表演,非常震撼人心;主办国试图提醒全世界,是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格兰的工业革命,引领人类社会步入真正意义上的"快车道"。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这场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大因素,而蒸汽机火车头恰恰是这三者最早、最完美的集合体。在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的浦口火车站站台尽头,沿着铁轨一直向西走,这里隐藏了许多这样的蒸汽机车,也就是许多人记忆中的蒸汽机火车头。它,日晒雨淋,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正>199元一根的英国馆"圣殿种子",近日在淘宝网"聚划算"上演了一场疯狂的团购,开团1分钟不到,5000份就被一抢而空。而在活动开始5分钟后紧急追加的3000份又再次被秒杀。总共2分钟不到的时间,8000份圣殿种子被一抢而空。  相似文献   

18.
<正>历经数年,武汉种博会走出了一条省市共建、资源共享、特色共创之路,已经成为中部五省种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成为湖北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综合展示平台,形成种业"科研与展示结合""成果与转化结合"的新通道炎炎夏日,瓜香四溢。2019年6月13日,以"建绿色种都助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9武汉种业博览会在武湖现代农业展示区拉开了帷幕。开幕式现场, 500米长绿荫走廊上种植了几种很奇特的瓜果,蔓生植物鸳鸯梨上面黄色、下面绿色,  相似文献   

19.
黄继元 《百姓》2008,(7):42-45
出了伦敦向北,是通往诺丁汉的路,一路葱茏。绵绵细雨中的平原和丘陵上,一片片农田,犁耕得细密整齐划一的田垄,耕地上散落着棵棵孤零零的树。这景色恰似泰纳画笔下的英国乡村风景:不像美国和澳洲的乡村那么广漠无垠,海阔天高;不像瑞士的乡村那样别墅成队,享乐味道十足;又没有德国的乡间那般的阳光灿烂,绿得耀眼。这里的绿,绿得悠闲、静谧、恬淡。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0,(2)
正在江宁的绿水青山间,坐落着网红民宿、设计师手工作坊、乡村野味餐厅等多个"好去处"。600多名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大学生纷纷"下乡",扎根乡村注入新鲜血液走进谷里街道徐家院村,一间名叫"若谷"的民宿,尤为引人注目。简欧风格的装修,餐厅供应当地特色野菜烹饪的美食。民宿的主人马超,是一名土生土长的"80后"村里人。他从江苏大学毕业后,曾在外闯荡10年。2016年,徐家村启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村里味美的野菜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尝鲜"。马超心中的创业梦想被激活了,他当即决定返乡开民宿。在不久前举办的南京农业嘉年华江宁系列活动主会场开幕式上,一只只可爱的奶油小南瓜很是"吸睛",不到半斤的小南瓜身价高达20多元。它的"创造者"——晟鲜果蔬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静,是横溪街道一名返乡创业女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新农人"。从河海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因为热爱农业,她带着2万元资金毅然回乡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