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红外相机对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共在9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8621个相机日,共获得有效照片20071张,记录到可识别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5种,隶属于2纲10目21科。其中,哺乳纲4目10科15种、鸟纲6目11科20种,包括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白眉山鹧鸪、白鹇、斑林狸、豹猫和藏酋猴等8种。该调查为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首次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该森林公园鸟兽进行监测,补充了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物种多样性,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后续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是本底物种编目资料更新的重要途径,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至关重要。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共获得10953张照片和3652段视频,记录到可识别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4种,隶属于2纲7目15科。其中,哺乳纲3目8科11种、鸟纲4目7科13种。该研究为河源大桂山保护区建立以来,首次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检测,该研究补充了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信息,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及后续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是濒危物种保护和维持及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鸟兽资源多样性信息及鸟兽分布情况,2022年5月~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6494个相机工作日,共鉴定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种,属于2纲8目16科。其中,鸟纲4目7科10种、哺乳纲4目9科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是藏酋猴、猕猴、白鹇、豹猫和凤头鹰。项目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涑水河保护区范围,按2 km×2 km的间隔划分调查网格,布设75台红外相机,对区内金钱豹等兽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外相机的总有效工作时间为12 320工作日,筛选出有效独立视频2 427份,其中,兽类有效独立视频1 428份,鸟类有效独立视频804份,其它干扰因素视频195份。鉴定出野生动物13目26科49种,其中,兽类6目10科17种,鸟类7目16科32种。共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目3科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目8科12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目15科18种。  相似文献   

5.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中部,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九寨沟保护区开展鸟兽多样性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调查位点106个,覆盖海拔范围为2 189~3 514 m,总有效工作量76 342相机日。野生兽类、鸟类的独立有效探测数分别为11 045次和648次,共记录到分属5目13科的野生兽类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一级4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相对多度指数RAI=48.66);记录到分属4目10科的鸟类3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一级3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33)。偶蹄目和鸡形目分别是红外相机记录到兽类和鸟类中的优势类群,分别占兽类和鸟类独立有效探测总数的84.92%和64.50%。调查中记录到九寨沟保护区新记录种7个,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小麂(Muntiacus reeve...  相似文献   

6.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66种野生动物,包括6目13科24种兽类,7目15科41种鸟类以及1种两栖类。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可为基于动态监测样地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山冲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1-10月期间,为监测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的动物资源状况,在公园内安放6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主要是地面活动的鸟类和兽类。此次调查共监测到野生动物17种,其中鸟类12种,隶属于4目8科;兽类5种,隶属于3目4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红外相机监测记录也反映了部分物种的活动规律,为该公园的动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掌握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本底资源现状,能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供基础数据。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水源地使用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红外相机野外调查累计11 443相机工作日,共收集到18 773张野生动物照片,其中有效独立照片3 303张,准确鉴定出4目9科17种野生兽类,7目12科32种野生鸟类。调查结果显示:1)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18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等级以上物种有24种。2)兽类和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67和3.03,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65和0.62。3)相对多度指数(IRA)前5种野生动物依次为鹅喉羚(Gazella yarkandensis)(IRA=99.54)、野骆驼(Camelus ferus)(IRA=53.57)、雪豹(Panthera uncia)(IRA=35.22)、秃鹫(Aegypius monachu...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区域动物分布现状,在蒿坪站后沟内安放4台红外相机对地栖鸟类和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后沟内共监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其中鸟类18种,隶属于4目6科;兽类10种,隶属于4目8科,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红外相机监测记录也反映了部分物种的活动规律,为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林区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和2015年5—11月,使用红外相机调查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林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结果】红外相机调查累计工作量为14 715相机工作日,共拍到5 383张动物有效独立照片,鉴定出隶属6目10科的15种野生兽类和8目17科的33种野生鸟类,以及2种家畜。其中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2、8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CR)、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TN)的物种分别有1、3、3和8种。拍摄率最高的前5位野生动物依次为帚尾豪猪(拍摄率CR=7. 23)、白腹巨鼠(CR=4. 96)、鼬獾(CR=2. 54)、白鹇(CR=2. 60)、野猪(CR=1. 17)。调查中记录到的霜背大鼯鼠、倭花鼠、白喉矶鸫等11个物种为尖峰岭地区新记录种。红外相机记录到大量人类活动的照片,表明该区域人为干扰严重,应加强管理。【结论】本次调查提供尖峰岭地区兽类和鸟类资源信息,初步掌握区内野生动物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尖峰岭地区仍然分布有众多野生动物和地方特有物种;人类活动给该区域野生动物带来影响。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连续三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采用相对多度指数进行鸟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记录到兽类3目7科9种,鸟类3目3科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貂熊、紫貂、原麝、驼鹿和黑嘴松鸡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猞猁和乌林鸮等3种。有效独立照片数、位点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名前三位的野生动物为狍、驼鹿和猞猁。【结论】未来呼中自然保护区需科学规划野生动物监测布局,逐步完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和体系,搭建广泛的科研合作平台,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乳动物有6目16科35种,鸟类有3目4科12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并首次在国内拍到云豹的清晰影像,为德宏州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永善县五莲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五莲峰山脉,为横断山脉凉山山系最东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保护区成立至今未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过全面调查。为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2019年4月—2020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累计3 315个相机有效监测日,获得照片15 259张,视频5 009段,独立有效记录682次;共鉴定出兽类4目11科19种和鸟类4目11科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两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的物种1种,即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易危(VU)和近危(NT)物种分别有8和10种。兽类相对丰富度指数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RAI=3.44)、野猪(Sus scrofa)(RAI=2.47)、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2.3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96)和果子狸(Paguma lar...  相似文献   

15.
2021年3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初步监测调查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内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共布设40个监测位点,累计监测5124d,捕获到有效记录28 829条,识别到种的兽类有效记录5 723条,鉴定出兽类4目9科17种。其中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种类最多(7种),其次是食肉目CARNIVORA(6种),灵长目PRIMATES种类最少(1种)。鲸偶蹄目和食肉目监测物种总数占总的兽类监测物种种数的76.47%。监测到的兽类种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Ⅰ级3种、Ⅱ级8种),其中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本次监测数量最多、相对指数最高和监测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本次调查研究为森林公园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红外相机监测调查,获得了森林公园内部分兽类活动影像资料,对掌握森林公园兽类多样性及其开展后续研究积累重要基础资料,并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公里网格法布设28台红外相机,对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时长16 200 d,筛选出物种独立有效照片1 794张,共记录到鸟兽16种,隶属于8个目12个科。其中哺乳动物6种,其中,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鸟类11种,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的有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黑鸢(Milvusmigrans)。野猪(Sus scrofa)记录的独立照片最多,其次为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该研究丰富了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并为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14年7-10月,利用红外相机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活动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共监测到兽类3目10科15种,其中拍摄频次较高的前4种动物是野猪、岩松鼠、斑羚和猪獾。对15种兽类研究表明:它们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上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8.
2010~2015年,在云南省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奔子栏、塔城、白济汛、叶枝4个区域内动物活动的主要通道上或明显发现动物活动痕迹的地方,安装54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共监测到野生动物32种,隶属8目、21科、31属。其中:哺乳动物15科、20属、20种;鸟类6科、11属、12种。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及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前红外相机技术已成为自然保护区监测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广泛用于野生动物物种及生境的多样性调查.应用红外相机监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具有干扰小、人为因素限制少、可持续、全天候监测等优点.文章主要是对近几年红外相机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监测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科研院校和政府部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在全国整体宏观尺度下,总结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兽类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空白或较少区域,从而为制定相对的保护监测与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检索法,系统收集各国学者在中国境内基于红外相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分类整理。结果显示:全国红外相机共记录到至少208个野生兽类物种,隶属于11目37科,占全国兽类物种总数的30.06%。目前我国兽类红外相机监测研究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基于红外相机的兽类物种调查记录,但多集中于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综合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研究点数量、文献数量和红外相机已记录兽类物种占该省总物种数的比例等方面来看,重庆、辽宁、江苏、福建、内蒙古、台湾、上海含有潜在的调查价值。我国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兽类多样性监测还有一定的完善空间,需要开展更系统、更深入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