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明确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对玉米纹枯病的抗病机制,利用抗生素标记法分析了DZSY21菌体在玉米叶鞘组织中的定殖情况,通过小区接种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玉米叶鞘引入DZSY21对玉米抗纹枯病的作用,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生育期玉米叶鞘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以及PR-1、PR-2a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菌株DZSY21引入玉米叶鞘后,可在其体内定殖,与玉米叶鞘组织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DZSY21在玉米叶鞘的定殖能提高玉米叶鞘组织防御酶PPO、POD和PAL的活性,同时诱导防卫基因表达。该研究结果为揭示生防细菌DZSY21的生防机理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丁布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个生育时期倒1叶、倒3叶丁布含量进行检测及PAL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倒1叶、倒3叶丁布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倒1叶减少的速度大于倒3叶;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随着生育时期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玉米叶片随着生育时期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丁布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抗性茭白感染纹枯病菌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个对纹枯病抗性不同的茭白品种,研究其生物酶活性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性强的品种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高于抗性弱的品种;人工接种以后,各品种间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性强的品种峰值高,抗性弱的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4.
玉米苗期人工接种镰刀菌后,对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系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测定,初步明确了不同抗性玉米品系的PPO,PO,PAL酶活性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感病品系在接种12h PPO酶活性均降低,抗性品系的PPO酶在24h内均增强,抗病品系在接种24h PO酶活性有一个增强过程,感病品系的酶活性减弱,接种后,抗感玉米品系的PAL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5.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活性测定法 ,对不同抗性南瓜品种感染 Phytophthora capsici病菌后几种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与品种抗疫病性呈正相关。抗感品种健康植株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差异显著。抗感品种接种后 POD的活性变化分别在 36 ,4 8,6 0 h出现 3次高峰 ,PPO的活性变化分别在 30 h,4 2 h出现 2次高峰 ,PAL 的活性变化分别在 30 ,4 8h出现 2次高峰  相似文献   

8.
枯萎病菌对不同抗性黄瓜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抗病品种中农1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和感病品种中农6号、津研4号、秋棚4号接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测定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抗病品种出现3次与抗性相关的峰值,感病品种出现两次与抗性有关的峰值。PAL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仅与抗性有关,而且与感病与否有关。发病植株的PAL酶活性高于未发病植株。  相似文献   

9.
在抽雄期用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抗病品种陕单931和感病品种西农11号,于接种后测定茎秆髓部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木质素和绿原酸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植株受镰刀菌侵染后,抗病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酶活上升快,活性强,且形成两个活性高峰,高活性时间持续长;感病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酶活上升慢,活性相对较弱,且只形成一个峰,高活性持续时间短。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酶活峰值高,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酶活峰值低,且抗病品种高酶活持续的时间长,感病品种高酶活持续的短。研究还表明,植株原生的木质素对玉米的抗性贡献不大,而诱导的木质素在玉米的抗病性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无论抗、感品种,其组织诱导提取液对镰刀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抗感霜霉病的葡萄品种高妻、夏黑、红地球及瑞比尔为材料,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方法研究葡萄生单轴霉菌侵染后不同葡萄品种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葡萄生单轴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品种POD、PPO、PAL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明显提高,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和高感品种上升快且维持较高活性水平,抗性品种酶活性均出现2个高峰,第1个酶活性高峰较感病品种出现得早;抗病品种CAT和PAL活性较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1.
白叶枯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感染稻苗后,诱导病株叶片PAL活力的增强,感病品种的酶活力上升更为显著.PAL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和各谱带活力在感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AL同工酶谱在感病叶片中条数减少。部分酶带活力减弱,抗性强的品种尤为明显;酯酶同工酶谱,在感病后抗性强的品种,慢速区谱带增加1—2条,抗病和感病品种在该区酶活力均增加.相反,高抗品种在中速和高速区均表现酶活力降低.高抗品种只对强毒力菌株反应灵敏,感病品种被中毒力菌株感染后酶谱出现差异,而被高低毒两菌株感染后的酶谱则相似.  相似文献   

12.
柠条幼苗发育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柠条苗期中7个生长阶段、3种器官中的PAL粗酶进行提取,并测定了相关样品的活性和比活性。结果表明:在柠条干种子中PAL活性较低;浸泡至硬化期,柠条根、茎、叶中的PAL活性和比活性均呈抛物线变化;柠条根中PAL活性和比活性以真叶期最高,其茎和叶中PAL活性和比活性以速生期最高。  相似文献   

13.
葡萄体内苯丙烷代谢与其对霜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合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对不同抗病类型的葡萄品种受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侵染后苯丙烷代谢途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绿原酸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AL活性与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伴随PAL的变化,绿原酸和木质素两种物质在抗病品种中积累的速度和量也远大于感病品种,表明由PAL控制的苯丙烷代谢是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秋季以元宝枫叶片为试材,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元宝枫芽变品种与普通品种叶片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与PAL活性、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元宝枫芽变品种叶片在变色期间花色素苷含量高于普通品种,且与普通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芽变品种中PAL活性变化差异显著性大于普通品种,含水量高于普通品种。秋叶花色素苷含量与PAL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元宝枫上位叶与下位叶中花色素苷含量、PAL活性与含水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烟草幼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比活力以及多酚含量,研究PAL活力与多酚含量的关系。[方法]3个烟草品种分别为西1#、东2#和中3#。[结果]不同酶提取缓冲液对测定的PAL活力值有影响,其中10%PVP的效果最好;烟草幼苗中的多酚含量高,则其PAL活力及比活力都较高,而且PAL活力与酶提取液中β-巯基乙醇的浓度呈正向相关关系。在试验材料中,多酚含量没有达到抑制PAL活力的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探索改进PAL活力测定方法,明确多酚含量与PAL酶活力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和氮素条件下水稻茎鞘夹角动态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水稻主茎上不同叶位叶片茎鞘夹角动态变化的模拟模型。【方法】基于不同株型品种和氮肥处理的水稻试验,连续观察并记录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的茎鞘夹角,进一步利用动态建模技术构建水稻主茎不同叶位茎鞘夹角的动态模拟模型。【结果】水稻茎鞘夹角随生长度日(GDD)不断加大,夹角从开始形成到基本稳定大致经历3个叶龄,且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第三叶的最大茎鞘夹角最大。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描述不同品种、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茎鞘夹角随GDD的变化过程,使用直线型分段函数可以描述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引入品种参数(第三叶位茎鞘夹角的最大值)量化了品种对茎鞘夹角的影响,同时在模型中添加氮素影响因子来体现氮素对茎鞘夹角的影响。【结论】利用独立的桶栽和池栽试验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茎鞘夹角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31°和2.87°;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11.56%和14.77%,表明模型对水稻主茎茎鞘夹角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可为水稻植株的可视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叶法测定了经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处理的烟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钝化、保护及治疗的作用,检测了经茂丰诱导后烟叶中抗性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其抗性相关酶系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与茂丰诱导的抗病作用密切相关,即茂丰具有抗TMV活性和明显的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棚室黄瓜在喷施不同浓度的Harpins蛋白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 的规律,探讨了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在喷施Harpins蛋白后不同 时期PAL活性变化是不一样的,0.00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0.015、0.04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 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黄瓜接种Harpins蛋白后PAL活性的变化,可 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来作为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9.
硅和诱导接种对黄瓜炭疽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以抗 /感炭疽病的津研 4号和新泰密刺两个黄瓜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硅酸盐和诱导接种炭疽菌对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诱导接种能使处理叶 (第3叶 )和非处理叶 (第 4、6叶 )的PPO活性显著增强 ,能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 ,而加硅与不加硅处理之间的PPO活性差异不显著 ;随着叶位升高 ,诱导接种与不诱导接种处理之间的PPO活性差异越小 ,甚至在第 6叶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由下向上 ,所获得的系统抗病性逐渐减弱。同样 ,诱导接种能增强植株PAL活性和提高植株木质素含量 ;但加硅处理均不能提高植株PPO、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甚至使PAL活性还略有降低。经诱导接种处理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 ,相对免疫效果达 33.2 % ,而不施硅接种处理与施硅接种处理之间的植株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抗·感番茄品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番茄褐斑病菌毒素作用下,番茄抗、感病品种的根数、根长、芽长及根的电导值和PAL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抗、感病番茄品种的根数、根长、芽长均受到抑制,根的电导值及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抗病品种的根数、根长、芽长受毒素的影响较感病品种小,即感病品种对毒素敏感,且抗、感病品种的电导值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抗病品种的PAL活性增加幅度较感病品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