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糙米的营养成分及其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糙米中淀粉、还原糖、水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用Ca^2 、GA3和去离子水处理后发芽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糙米中除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低于白米外,水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等均高于白米;发芽糙米中淀粉含量下降了43.1%~53.7%,还原糖上升40.4~61.9倍,水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上升5.7%~17.7%和92.1%~151.2%。上述变化幅度以GA3处理的发芽糙米为最大,其次是Ca^2 处理,而去离子水处理的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2.
硒素营养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测定分析营养液加硒后水培生菜产品器官茎叶品质指标的变化,与未加硒的对照相比,加硒0.4mg·L^-1促进了水培生菜植株吸收N和P,但抑制了对K,Na,Ca,Mg,Fe,Mn,Cu,Zn的吸收;提高了茎叶中总糖、还原糖、叶绿素、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亚硝酸盐和三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奶油生菜和红叶生菜分别降低5.41%和8.28%,玻璃生菜提高了3.04%;蛋白氮水平前两者升高而后者降  相似文献   

3.
甘肃不同产地兰州大接杏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甘肃3个产地兰州大接杏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90.1%~91.6%之间,灰分含量在 0.46%~0.89%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22%~1.73%之间,脂肪含量为0刀5%~0刀8%。维生素C的含量在109.3~215.9 mg/kg之间,胡萝卜素的含量在19.0~36.8 mg/kg之间,含酸量为 0.75%~1.23%,含糖量为 2.96%~4.98%。!8种氨基酸在杏中都含有,必需氨基酸以缬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高。矿质元素以钾含量最高,磷、铁、锌、镁、钙等主要元素都可测出。不同产地杏的成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4.
芹菜施用锌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芹菜施锌连续3年研究结果表明,锌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增产率达11.5%~12.1%;植株含锌量和根的锰含量、叶的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VC含量提高12.6%~31.4%;基施锌肥总糖含量叶柄部分增加104%,根部增加38%,叶面喷施则降低总糖含量;纤维素含量下降8.9%~13.7%。施锌方式以基施效果最好,用量以硫酸锌4kg/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甘薯块根主要品质分析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薯干率、淀粉率(以鲜重计)、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均以干重计)等5个品质成分含量。薯干率平均值为32.22%,淀粉率平均值为21.69%,两成分含量超过平均数极显著的品种都有11个。它们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44)。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689%,氨基酸含量平均值3.48%,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超过平均值极显著值的品种分别有6个和8个。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显著正相关(r=0.3560)。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为4.59%,超过平均值极显著值的品种有6个。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r=-0.3202)  相似文献   

6.
植物增产增糖剂“施施乐”大田应用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40hm^2田间作物上喷施施植物增产增糖剂“施施乐”(CCR)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产幅度为3%~2%,大部分为10%~20%,结实率提高3%~9%绿肥作物紫云英茎叶增产42.6%~56.2%大乌圆龙眼,荔枝和橙果果汁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0.82%~1.37%,0.95%~1.14%和0.74%;橙果维生素C含量提高24.4%,上述结果说明CCR在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其产品质量中具有委  相似文献   

7.
于春茶萌发前用茶树催发素喷施茶树树冠,分析喷施后茶树新梢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树催发素后,鲜叶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方向变化。氨基酸提高16.8%,维生素C提高20.4%,咖啡碱降低17.4%,茶多酚降低9.46%,酚氨比下降19.6%,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14.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鲜叶的内质评分提高5.8%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增产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1998年在福建省9个点进行脱毒甘薯示范试验及田间系统管理,结果表明:脱毒甘薯生长势强、发棵早、茎叶生长快、叶绿素含量提高、薯块膨大早、结薯数多、薯块光滑、烘干率提高、抗逆性增强。脱毒甘薯大薯率提高8.1%~13.5%,商品薯率提高9.4%~15.3%,增产幅度达8.2%~28.3%,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于春茶萌发前用茶树催分素喷施茶树树冠,分析喷施后茶树新梢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树催发素后,鲜叶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方向变化,氨基酸提高16.8%,维生素C提高20.4%,咖啡碱降低17.4%,茶多酚降低9.46%,酚氨比下降19.6%,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14.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鲜叶的内质评分提高5.8%。  相似文献   

10.
含氯化肥的肥料效应及安全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氯化肥系列和尿素化肥系列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氯化肥肥效高于尿素化肥系列,年平均增产稻谷3.1~21.1kg/亩,小麦10.5~14.5kg/亩,油菜籽8.5~11.5kg/亩;氮素利用率稻麦油分别提高10.6~9、4.4~5.3、6.1~0个百分点;种子粗蛋白含量稻麦油分别提高0.7~1.0、1.1~1.3、-0.4~0.0mgN/kg。种子氨基酸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挞下小麦体现人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高,特别是极性氨基酸和胁迫较为敏感,拔节期土壤干旱对小麦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影响比开花期干旱大,复水后,随着小麦生长的恢复,叶片中游离氨其酸水平爱渐近对照,另外,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干旱均使小麦产量降低,胚同抗旱性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17和潍麦8号两个不同筋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花后温度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植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两个筋型品种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提高了小麦叶片和茎鞘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向籽粒中运输的氨基酸的量也增加,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的合成。对黄淮海等北方强筋小麦而言,后期高温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是有利的,但降低了弱筋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质和施氮量是影响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适宜的光氮组合能有效提升芹菜幼苗质量。为优化芹菜工厂化育苗,本试验设置2种光质(白光,W;蓝光,B)和2种施氮量(8mmol/L KNO_3,高氮,H;4mmol/L KNO_3,低氮,L),以WH为对照,研究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和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H相比,WL和BH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分别显著减少43.18%和55.07%,WL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BH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叶片中可溶性糖、丙氨酸族和丝氨酸族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然而BL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比WH显著增加32.18%,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叶柄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对芹菜幼苗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发现,BL处理表现最优。综上所述,蓝光和低氮组合能促进芹菜干物质积累,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而促进芹菜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壳寡糖对小麦幼苗干旱胁迫的缓解机制,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10 mg/L、100 mg/L和200 mg/L)对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3种浓度壳寡糖可明显促进PEG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处理48 h后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均显著增加(200 mg/L壳寡糖对根部干重影响除外);处理24 h和48 h后,喷施100 mg/L壳寡糖可明显降低PEG胁迫下小麦叶片的O·-2含量,而3种浓度壳寡糖均可明显降低MDA含量;相比10 mg/L和200 mg/L浓度,喷施100 mg/L壳寡糖可明显增强PEG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抗氧化系统活性,SOD、P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48 h时脯氨酸含量变化除外)。上述结果表明,100 mg/L是较适宜的喷施浓度。PEG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壳寡糖能明显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部的生长,降低叶片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小麦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杨酸与热锻炼对葡萄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和热锻炼在高温胁迫过程中能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的含量,且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水杨酸预处理的葡萄叶片在高温胁迫0h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0.41%,热锻炼预处理在高温胁迫0h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31%,对照处理在高温胁迫0h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26%。水杨酸、热锻炼和对照的脯氨酸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水杨酸处理在14点能减弱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下降程度,从而在中午减轻了光抑制。  相似文献   

16.
以耐盐小麦(DK961)和盐敏感小麦(LM15)为材料,探讨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小麦胚芽鞘Na+、K+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00 mmol/L处理对2个品种小麦生长都有抑制,对盐敏感小麦LM15的抑制作用大于耐盐小麦DK961.NaCl胁迫下,两品种小麦根、叶片和胚芽鞘中Na+含量均显著增加,高低依次为根胚芽鞘叶片;两品种小麦K+含量显著下降,高低依次为叶胚芽鞘根;胚芽鞘作为根和叶片的桥梁,能够有效地储存Na+,限制其向叶片运输,是小麦幼苗的耐盐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个茶树品种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等3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及其与冬春期间气温的相关性,评价其对低温的响应程度及其品种间的差别。【方法】选早芽品种‘平阳特早’和‘中茶102’,连续2年于10月21日至翌年4月5日逐日记载茶梢间气温,每天8:00、14:00、20:00记录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每日3次测得的每块茶园3支干球温度计的平均值即为当日茶梢生境气温;测温期间每月5日、15日、25日采摘成叶,以蒽酮比色法测定茶鲜叶可溶性糖含量,将剩余擦拭干净的鲜叶蒸青、烘干制成蒸青茶样,用SDE-HPLC方法测定茶干叶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根据茶树的发育起点温度和休眠温度,将试验阶段分为越冬期(2013/10/21—2014/3/5,2014/10/21—2015/3/5)和早春期(2014/3/6—2014/4/5,2015/3/6—2015/4/5)2个阶段。①连续2年试验的越冬期间(2013/10/21—2014/3/5,2014/10/21—2015/3/5),气温先逐渐下降,再持续低温;2个品种成叶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应地升高、再升高,与旬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脯氨酸含量升高、保持,与旬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为下降、保持,与旬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当温度出现最低值时,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相应出现最高值,游离氨基酸含量也跟随着出现最低值,而当温度出现最高值时,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后也就相应地出现最低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随之也相应地出现最高值。②2年试验的早春期间(2014/3/6—2014/4/5,2015/3/6—2015/4/5)气温渐升,可溶性糖含量趋于减少,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趋于增加;③茶树抗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茶鲜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茶树的抗冻性密切相关,2年越冬期间,与‘中茶102’相比,在遭受冬季低温胁迫时,‘平阳特早’3类渗透调节物质对低温的响应性、响应幅度分别更灵敏、更大,‘平阳特早’3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稍多。【结论】深秋至清明期间茶树易受冻害和倒春寒,其中越冬期间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皆能敏感地响应低温变化,三者含量分别与旬平均气温显著相关,是茶树的重要抗冻指标;‘平阳特早’品种对于低温响应程度大于‘中茶102’。  相似文献   

18.
测定7个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11个品种成株期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苗期抗病品种叶片各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与病情指数呈明显负相关,而其它12种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抗感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成株期倒2叶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感病品种,且与病情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各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苗期和成株期抗感品种间差异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6种冬小麦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比较了越冬期和返青期冬小麦叶片中代谢物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几种冬小麦在低温胁迫下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更显著.抗寒性较强的小偃6号和西农383积累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主要代谢物的能力较强,西农580和小偃22次之,84加97和陕农981较弱,该结果与冬小麦耐寒性强弱一致.研究表明冬小麦抗寒性与相关代谢物的积累相关,通过对这些代谢物质的检测可以为冬小麦的引种、育种及抗寒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营养液水培,选用耐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和“津春2号”,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0、75、100 mmol/L)NaC l处理对黄瓜幼苗植株功能叶片、下位叶片中叶绿素(chl)含量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功能叶片中chla、chlb、chl、car含量在盐胁迫1 d后开始升高,3 d、5 d时达到最大值,且含量随着NaC 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7 d、9 d时下降;“长春密刺”chl和car含量升高较早,但升高幅度明显低于“津春2号;”car/chl值下降,且“津春2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长春密刺”。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下位叶片中chl总量和car含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