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食用菌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好坏。目前我国大部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都采用固体菌种。固体菌种制作和发菌周期较长、操作过程繁琐、且效率较低。笔者有幸参加了杏鲍菇液体菌种研发工作,并将液体菌种成功应用在工厂化生产中,实现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现将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工艺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玉米粉2%,豆粕1%,麸皮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  相似文献   

2.
香菇是丽水市食用菌产业的主导产品,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香菇产业的是否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由菌种质量问题引发的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菌种无性繁殖的特点,食用菌产业有"一支母种影响一个食用菌产业"的说法,种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5月,丽水市某香菇产区菇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菌棒有易断的现象,与往年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四川省3个食用菌科技示范县(金堂县、蓬溪县和通江县)的菌种供求、菌种质量、菌政管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提出食用菌产区时有菌种质量纠纷的问题,遇到重大菌种质量纠纷问题时建议采取司法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栽培种管理应是菌种管理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食用菌生产中 ,母种、原种、栽培种各有其不同的功能 ,混淆各类菌种的功能 ,忽视对栽培种的管理 ,会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菌种管理体制中应当以栽培种的质量控制为菌种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的菌种质量主要存在着品种退化、菌种老化、病菌感染、品种混杂和杂菌污染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边银丙 ,1999)。菌种质量检测不仅涉及到菌种质量检测的内容 ,还涉及到菌种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 ,更应考虑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在菌种质量上具有不同的技术指标。我们不仅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个菌种的质量优劣 ,也要考虑用怎样的标准方法对菌种质量进行评价的问题 ,还要考虑不同的检测对象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本文将针对菌种质量存在的问题 ,阐述菌种质量检测的内容及其方法 ,籍此与各位同行商榷。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的对象应是经过农作物…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菌种的退化及复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栽培结果,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好的菌种总是因为其自身的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而产生退化现象。本文就菌种退化原因,如何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及其复壮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团玉  陈峰  陈锡雄 《食用菌》2006,28(5):25-27
杏鲍菇营养丰富且具医疗保健功效,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值得推广的食用菌之一。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栽培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较固体菌种栽培工艺具有大幅度缩短栽培周期、提高子实体品质和产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菌种的好坏关系到食菌栽培的成败。我国大规模银耳人工栽培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菌种质量很不稳定,经常给栽培者造成意外的损失。因此,迫切希望了解优良银耳菌种的生产方法。二十年来,笔者致力于银耳菌种的研制、推广和普及工作,为了使我国食用菌栽培事业更快地发展起来,也想略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先进同业,裨得去伪存真,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0.
叶志明 《食用菌》2000,22(5):16-17
俗话说 三分种,七分种",可见种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种的作用也是如此,食用菌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栽培产量的高低,甚至成功和失败。欲想栽培成功,外在市场俏销是条件,而自己栽培技术是内在基础。在实际推广中,除有一个外在俏销的市场,还必须加大内在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和培育优质、高产的菌种。培育的菌种,除了选育抗逆性强、单产高、品质优的菌株外,制作高成活率的菌种也是生产优质菌种关键所在。因此,笔者就对如何提高菌种成活率以及在其制作过程中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点浅薄见解,以供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的品种菌种质量及其保持Ⅲ食用菌品种菌种(体)质量的保持张金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菌保中心北京100081)要从品种属性的水平上保持食用菌菌种(体)的质量,必须要采取以下措施。1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任何食用菌品种,其菌种(体)的生长都有其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胡贵权 《食用菌》1998,20(1):17-1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我所自1986年以来,一直采用液体菌种生产各种食用菌的原种、栽培种,已为广大菇农所接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所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特点 1.1 菌丝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由于菌种采用液体培养,其菌丝生长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能不断地进行空气交换,其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能及时排出,因此其代谢旺盛,菌丝生长迅速,在6~10天内可生产几升至几百升,甚至更多的菌种。由于生长周期短,其菌龄较固体菌种要一致,便于生产中使用及栽培后的管理。 1.2 液体菌种接于固体料上定植快,成品率高 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易分散的特点,因此当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后,分布于整个培养基表面,由于菌丝活力强,萌  相似文献   

13.
孔怡  蔚承祥  郑铮 《食用菌》2009,31(1):27-28
制种是食用菌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菌种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菌种的好坏又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培养基的制备、种源质量、接种技术、保存条件等等。按菌种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类。母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所以说在把关母种质量环节上,各种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母种培养基的制备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好也非易事。  相似文献   

14.
蒋国建  姚建华 《蔬菜》2002,(9):22-23
采用摇瓶液体培养食用菌菌种,具有生产条件稳定、菌丝体的菌龄整齐一致、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是食用菌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基本保证,是食用菌行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鸡腿菇是继平菇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又一个食用菌品种。目前鸡腿菇菌种的生产主要采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入固体基质培养,由于菌丝吃料速度较慢,从接种到满袋约需要28~35天,周期长,无形中增加了菌种的污染率,且袋口与袋底菌龄相差20多天,影响了菌种的质量。而鸡腿菇液体菌种具有周期短,菌龄整齐一致的优点,但是又存在…  相似文献   

15.
王志强 《食用菌》2009,31(6):28-29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食用菌的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变异与退化,尤其是草菇菌丝,生长快退化也快,因此要定期引种或提纯复壮,才能保证菌种质量及种性稳定,从而为最终产量稳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液体菌种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桂金 《食用菌》2007,29(2):16-17
液体菌种因其培养周期短、菌丝体生长一致、杂菌污染容易控制、接种方便、栽培成本下降等特点,深受食用菌界关注。通过试验摸索和试产验证,最终确定发酵罐的培养工艺为培养温度(20±1)℃、接种量0.5%、初始pH5~6、通气量1∶0.8、培养周期6~7d,并将培养过程中的菌丝量、pH值作为判断液体菌种质量好坏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张子峰(江西省赣州市食用菌开发职务公司341000)利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从整体上与用菌种瓶制作相比,具有运输方便、成本低、装料块、省工等几大优点。据了解,有些生产者,对塑料袋菌种的制作和管理还不太了解。为此我们对塑料袋制种...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角度分析包括菌种活力减弱及菌种纯度下降等问题在内的我国食用菌菌种质量的现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对食用菌菌种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栽培基料是食用菌生产必备要素,为了更好地推广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及拓宽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来源,本研究就国内目前使用的栽培基料的种类、成分、适宜栽培菌种及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畜禽粪便作为添加基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进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的推广,增加广大食用菌栽培户栽培收益。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06,(10):13-13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方便广大食用菌从业人员对其有详细的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直接对生产、经营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刊载如下: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