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年的幼蛇因没有冬眠适应性,可在保证幼蛇所需的温湿度条件及能够供应充足的活体小动物,进行冬季室内养殖。这样可有效缩短蛇的育成周期, 幼蛇冬养的温度宜在20℃~28℃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幼蛇大多采取人工灌喂混合饲料或流汁饲料的方法,来解决其所  相似文献   

2.
幼蛇孵出后,先不喂食,只给饮水,10天后蜕了第一次皮再喂食。幼蛇开始时养在蛇箱中,第二年可以养在较小的幼蛇饲养场。自幼蛇进蛇场时就要雌雄分开饲养。幼蛇箱可用木板来做,长1米、宽0.8米、深0.5米,箱盖用铁丝网,箱底铺5厘米厚的细沙,箱内放上水盆、瓦片、碎砖,供幼蛇蜕皮和隐蔽用。 饲养幼蛇,开始时都要人工灌喂。每隔5~7天,灌喂一次鸡蛋。喂一个多月后,体长能从20厘米增至  相似文献   

3.
1、育雏温度:乌骨鸡体型较小,对温度要求比较高,1~3日龄应为36~37℃,4~7日龄为35~36℃,以后每周降2℃,5周后保持在23~25℃,在保持室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湿度适宜: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应在65%左右,以人感到湿热合适,不干燥为宜。 3、及时饮水:转入育雏室后及时饮水,饮水中加入8%的葡萄糖,0.01%的高锰酸钾。 4、喂料次数: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喂料,每日喂6~7次。开食时先喂点芝麻,喂两次后再喂熟蛋黄掺和小米的料,喂食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5天后喂雏鸡饲料。  相似文献   

4.
一、夏季,粥内加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冬季,喂38℃左右的热粥,提高产奶量10%。二、将胡萝卜和甜茶洗净切碎,在饲料中各加15%,可提高产奶量25%。三、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不改变饲料,每天接受光照16小时,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产奶量提高10%~30%。四、每头奶牛每天加喂200g~300g的醋酸钠,日产奶量可增加O.7kg~1.2kg,乳脂率提高0.16%~0.21%。五、每100kg体重添加尿素15g~20g,可提高产奶量10%。六、奶牛饮磁化水,产奶量可提高12%,同…  相似文献   

5.
1夏季粥内加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冬季喂38℃左右的热粥,可提高产奶量10%。2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在饲料中各加15%,可提高产奶量25%。3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让牛每天接受光照16小时,产奶量提高10%~30%。4每头奶牛每天加喂200~300克醋酸钠,日产奶量可增加0.7~1.2千克,乳脂率提高0.16%~0.21%.。5每100千克体重添加尿素15~20克,可提高产奶量10%。6奶牛饮磁化水,产奶量可提高12%,同时还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7连续每天给奶牛添喂12~15克…  相似文献   

6.
毛兔多产毛妙方一、每只每天在饲料中添加胱氨酸20克,连续喂20天,停喂3天后,再连续喂20天,可使兔毛产量增加47%。二、每只每天在饲料中添加沸石粉10克,连续喂3个月,可多产兔毛34%。三、每只每天增加饲喂浸泡过的黄豆10~16粒,韭菜10~12克...  相似文献   

7.
脂肪是鱼虾最易消化的能量来源,鱼类需要n—3或n—6脂肪酸。比利时水产养殖研究所给日本对虾幼体和鲤鱼苗投喂添加1%~4%磷脂胆碱的微粒饲料,发现投喂添加磷脂胆碱3%饲料的对虾幼体至后期幼体的变态率(76%)显著高于投喂商品饲料的幼虾(41%)和投喂对...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养蛇的经济效益,可以让蛇不冬眠,让它如同春、夏、秋季一样地生长发育。首先需解决好温度问题,并且要求是整个冬季的恒定温度,简称恒温。一般来说,蛇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5℃之间,其活动的最佳状态温度为23~32℃,这样蛇房内的恒定温度就不能低于23℃,最好用温度计控制在23~30℃,其控温方式主要来自于冬暖大棚或人工加温,如暖气、电炉、电暖气等,有条件的可利用空调器。值得一提的是,冬季养蛇房内的温度千万不能长时间的忽高忽低,否则蛇易患感冒,引发肺炎,造成损失。冬季的养蛇…  相似文献   

9.
在鸡饲料中加2%-4%酵母粉,不仅可使产蛋率提高25%-30%,还可以降低饲料费用,促进鸡群健康生长,使鸡的成活率提高10%-20%,换羽时间缩短15-20天。蛋鸡宜喂酵母粉  相似文献   

10.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要点。(1)温度:通常是第一周30℃~27℃;第二周是26℃~24℃;第三周是20℃左右,其后30日龄的鸭舍温度保持在15℃~18℃为宜。(2)湿度:饲养的环境不能湿度过大,在喂过饲料或下水游泳后回来休息时,一定要睡在干燥洁净的垫草上。(3)空气: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不适当通风,就会缺氧,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02,23(9)
在饲料不足的春季,给奶牛喂盐化玉米秸,可降低饲养成本,使奶牛多出奶。所谓盐化,就是在每百斤粉碎后的玉米秸中拌上10kg2%~3%的盐水,放在10~15℃的室内10~15h,喂前再加5~7.5kg玉米面。饲喂时少给勤添,喂精料时不用再加盐。这样,1头奶牛比不喂盐化玉米秸每日多产1kg奶。盐化玉米秸饲喂奶牛好  相似文献   

12.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要点。(1)温度:通常是第一周30℃~27℃;第二周是26℃~24℃;第三周是20℃左右,其后30日龄的鸭舍温度保持在15℃~18℃为宜。(2)湿度:饲养的环境不能湿度过大,在喂过饲料或下水游泳后回来休息时,一定要睡在干燥洁净的垫草上。(3)空气: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不适当通风,就会缺氧,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3.
1.温度:一般1日龄幼雏需要舍温36℃左右,以后每天递减0.5℃,到25℃时保持恒定。 2.湿度:刚出壳的幼雏要求舍内相对湿度60%~70%,以后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小到正常的舍内湿度。舍内如太干燥,鸡体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如湿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容易诱发疾病。 3.饮水:雏鸡进入育雏舍内安静下来后,就可以让其饮水,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加少许高锰酸钾(水呈粉红色为宜)作肠道消毒,3日龄后仍能用温水,但停放高锰酸钾,并根据情况加适量的痢特灵粉,以预防雏鸡白痢。15日后,可饮清洁凉…  相似文献   

14.
1防寒保暖家兔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5℃,所以冬季要修好兔窝、兔笼,使兔舍内的温度尽量保持在5~10℃以上。2保持干燥兔舍潮湿不利于保暖,并且很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发生。家兔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如地面潮湿,可撒些草木灰、生石灰,既可驱湿消毒,又可保暖。3备足草料天气寒冷加大了兔体热量的消耗,所以冬季兔的日粮供给一般应增加20%以上,尤其应增加玉米、麸皮等高能饲料。饲喂次数及精料量都要增加,21∶00时左右宜增喂1次精饲料。还要多喂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萝卜叶等青饲料,保证维生素营养充足…  相似文献   

15.
菌糠在兔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冬季(全喂饲合饲料)和夏季(增喂一定量的青草)两次试验,每次试验选用比利时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36只,将菌糠以10%和20%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探讨了菌糠对兔的增重、产肉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的菌糠,在增重、料肉比、屠宰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添加20%的菌糠有不良影响。同时还表明,比利时兔比大耳白兔能更好地利用菌糠,在冬季全喂配合饲料时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外提高蛋鸡产蛋量的10种方法一、加喂维生素C。俄罗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为35C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  相似文献   

17.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04,(12):22-22
1补助饲喂补助饲喂的目的,是使蜂群免受饥饿。在断蜜期或其他情况引起巢内缺蜜时,应给蜂群补饲。补饲一般采用补给蜜脾的办法,即把蜜脾插在边脾。插蜜脾前,须先把蜜脾放在室内加热25~30 ℃,插蜜脾时割开蜜盖,喷少量热水。如没有蜜脾可补饲蜂蜜或糖浆:补喂蜂蜜,蜜水比为10∶1,加热30~40 ℃;补喂糖浆,糖水比为10∶6,加热溶化后,凉到30~40 ℃。蜂蜜、糖浆采用灌脾或框式饲喂器饲喂等。补助饲喂量的多少应根据补助饲喂的目的而定,如在繁殖期补饲应以贮满脾角不压子为宜,晚秋、越冬补饲应补喂至满足越冬期饲料为宜。2奖励饲喂奖励饲喂是在蜂巢…  相似文献   

18.
发酵秸秆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稻草、麦秸、豆秸中加入秸秆饲料快速发酵剂,在温度15~40℃、湿度60%~70%的喜氧条件下,自然堆放,干料以加入30~40℃温水拌至手抓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当温度升至35℃时进行翻料,42℃时摊开晾料,以防霉变。一般8~48h即发酵成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兵 《江西饲料》2003,(1):42-42
美国专家研究发现,鸡蛋的蛋黄和蛋清是白天形成的,而蛋壳是傍晚和夜间形成的。因此,可以采取一日喂两次不同饲料的方法来提高产蛋率和降低饲料消耗。具体喂法是:早餐喂高蛋白、高能量、低钙质的饲料,即每饲料中含粗蛋白19%~20%,钙质1.26%~1.3%,代谢能12853~12979kJ;晚餐喂低蛋白、低能量、高钙质的饲料,即每饲料中含粗蛋白13%~14%,钙质5.5%~6%,代谢能9420~9630kJ。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产蛋率约5%,同时,降低饲料消耗15%左右。提高母鸡产蛋率的新方法@李兵  相似文献   

20.
肉用种鸭产蛋期饲料喂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谷肉用种鸭整个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饲料喂量应逐渐增加;25~30周龄为产蛋前期,饲料喂量应迅速增加;30~45周龄为产蛋高峰期,饲料喂量应保持本品种种鸭所需喂量的最高水平;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饲料喂量应逐渐减少。一、产蛋初期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的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见蛋,见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克幅度增加供料,以诱导鸭群尽快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开产期的提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