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镂舟蛾取食不同程度受害毛竹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华 《江西植保》2013,(1):58-60
竹镂舟蛾是福建毛竹林的主要害虫,具有周期性暴发成灾的特点。研究竹镂舟蛾幼虫取食不同受害竹叶后,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研究表明,竹镂舟蛾取食中、重度受害竹叶后,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减轻,成虫的生殖力衰退,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揭示了该虫种群数量消长与寄主植物被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舟蛾赤眼蜂自然越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坤发  杨瑞祥 《昆虫天敌》1998,20(3):106-111
舟蛾赤眼蜂在淮北地区自然界能安全越冬。该蜂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寄生柳毒蛾卵,卵粒寄生率为38.17%,以预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羽化率达97.23%。越冬代历期178 ̄182天。其越冬前的寄主是杨扇舟蛾卵、栎枯叶蛾卵和盗毒蛾卵,越冬后的最初寄主是栎枯叶蛾卵、柳天蛾(即蓝目天蛾)卵、杨二尾舟蛾卵、小杨天社蛾卵和双尾天社蛾卵。在其越冬前后转主期,野外适时人工补充寄主卵,可相应增加其  相似文献   

3.
王思政  黄桔 《植物保护》1981,7(4):22-22
竹舟蛾Bireta goddrica(schaus)亦称纵褶竹舟蛾,幼虫俗称竹蚕,竹青虫等,属鳞翅目舟蛾科。近年来在毛竹产区发生为害较重。据了解,毛竹上舟蛾为害在我国曾小面积发生过三次:第一次是1961年于江苏宜兴县,发生面积2万亩,竹林死亡800余亩;第二次为1967年于湖南,发生面积达4万亩,竹林死亡800余亩;第三次为1973年于浙江省发生面积在千亩以上。在这三次中湖南发生  相似文献   

4.
杉梢小卷蛾Polychrosis cunninghamiacola Lin et Pei是我省杉木林主要害虫之一。但是这种害虫有不少天敌捕食和寄生,仅寄生蜂就达13种之多。这些天敌有效地控制了杉梢小卷蛾的发生和发展,其自然寄生率很高,如第二代卵寄生率为5.8%;第三代27.3%;第四代28.5%。幼虫期第二代寄生率达1.01%;第三代5.42%(其中在一块  相似文献   

5.
安徽阜南县生防所经过多年研究,初步明确了舟蛾赤眼蜂寄生于柳毒蛾卵内,以预蛹态自然越冬。从1974年以来,应用舟蛾赤眼蜂防治豆天蛾、玉米螟、稻苞虫等,计5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辽宁等地,玉米螟赤眼蜂是玉米螟第1~3代卵寄生蜂的优势种;人工繁殖释放后,玉米螟卵被寄生率达94.09%,玉米被害株率仅为8.2%,防治效果良好。据北京和辽宁试验,玉米螟赤眼蜂不能寄生于柞蚕卵,仅可寄生于米蛾卵中。为扩大人工繁殖寄主的范围,我们试验用蓖麻蚕卵进行繁蜂,获得了成功。现简报如下。蜂种来自北京市农科院,原寄主为米蛾卵。蜂种于1979年12月27日羽化雌蜂518头,雄蜂243头,当即接种于蓖麻蚕蛾剖腹卵中,供试卵727粒,结果卵寄生率为21.45%(156粒),子代蜂发育历期15天(12月27日~1月11日),羽化率为85.25%(143粒),平均每卵出蜂16.07头,其中雌蜂占80.85%,子代蜂寿命为7天。以后用蓖麻蚕产出卵继续繁殖,经第二、三、四代,寄生率逐渐稳定和提高。现将第四代寄生情况列入表1。  相似文献   

7.
于1985年4月3日在晋祠的杨树树干表面采集95个杨白潜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的越冬茧。4月8日至6月16日相继羽化出杨白潜蛾以及三种寄生蜂,潜蛾黄姬小蜂Cirrospilus(Atoposomoidea)sp,潜蛾姬小蜂Pediobus Pyrgo Walker和潜蛾阿跳小蜂Ageriaspis sp。总的寄生率为65.26%,它们的性比是2:1或3:1。在未被寄生的虫量中老熟幼虫的死亡率为51.61%。三种寄生蜂,尤其是潜蛾姬小蜂对这种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1963—65年观察:重庆地区小地老虎春季世代田间幼虫的存活率为39.87%,天敌寄生死亡率高达60.13%。第一次发蛾期中,田间种群雌蛾的自然交配率在90%以上;而第二次蛾期交配率驟降至10%左右。交配率的下降与成虫未取得补充营养有密切联系。試驗結果说明,春季大量幼虫因天敌寄生消亡过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代幼虫的发生数量。但造成夏季世代田间虫口数量急剧下降的决定性因素是,4月中旬以后由于缺乏补充营养,大量雌虫没有交配产卵,不能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9.
郭瑞  何孙强  王义平 《植物保护》2016,42(5):134-138
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竹林害虫竹弯茎野螟[Crypsiptya coclesalis(Walker)]的寄生蜂及寄生率进行调查,共发现7种寄生蜂。其中3种是首次记录寄生在该种害虫的寄生蜂,即:日本棱角肿腿蜂(Goniozus japonicus Ashmead)、兰氏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 lamborni Wilkinson)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对不同寄生蜂的寄生率调查结果表明,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率最高,为45.2%,对竹弯茎野螟具有较好控制作用。同时,本文首次报道寄生于竹弯茎野螟3种寄生蜂的主要鉴别特征及其寄生生物学,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0.
辐射米蛾卵繁殖赤眼蜂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来蛾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易在控制条件下饲养,人工饲养米蛾获得大量卵,用于繁殖多种赤眼蜂,在国内已受到重视。用新鲜米蛾卵繁殖赤眼蜂,寄生率高,但由于米蛾幼虫有食卵习性,繁蜂中未被寄生的卵粒有一部分能孵化出幼虫,其爬行和食卵将会造成寄生卵的损失。而米蛾卵经冷藏处理,因胚胎被冻死用以繁蜂,寄生率显著降低。经研究用紫外灯照射米蛾卵,杀卵及繁蜂效果良好(史光中等,1982)。为了寻求既能快速杀卵,又不影响繁蜂效果的方法。1984年4月,以紫外灯照射米蛾卵为对照,应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射米蛾卵,以  相似文献   

11.
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虫草蝠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礼平  龙綮新 《昆虫天敌》1995,17(4):184-190
冬虫夏草的寄主涉及鳞翅目蛹蛾科的蝙蝠蛾属(Hepialus)、类蝠蛾属(Hepialiscus)、二岔蝠蛾屑(Forkalus)和双节蝠蛾属(Bipectius)37种昆虫,其中蝙蛹蛾属的虫草蝙蝠蛾(H.armortcartus)、斜脉蝠蛾(H.oblifurcus)、德钦蝠蛾(H.deginensis)、白马蝠蛾(H.baimaensis)以及五龙蝠蛾(H.yulongensis)是冬草夏草的主要或优势寄主昆虫。虫草蝠蛾地理分布具有区域性、地带性,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青海、云南、西藏和甘肃等地,除虫草蝙蝠蛾为广域分布种外,其余种类均为狭域分布种。虫草蝠蛾生长在雪线以下3000m以上的海拔高度,垂直分布的上限为5080m,在高山草甸土中分布最多,高山寒漠土次之,再次是高山棕色针叶林土,其他类型土壤中未发现。虫草蝠蛾幼虫期长,一般2~3年,最长的4~5年,营地下生活主食高山草甸中的蓼属、黄芪属、柳属、无心属及杜鹃属等植物嫩根芽相地下茎,耐寒性强,过冷却点在-18.2℃~-21.5℃之间,无真正的滞育特性。虫草蝠蛾被冬虫夏草菌('ordyceps sinensis(Berkely)Saccards寄生是在幼虫一年中第二次蜕皮(7~8月),感染寄生率为2.6~16.1%,以4~5龄期幼虫的寄生感染率最高,约占90%。  相似文献   

12.
茶褐蓑蛾(Mahasena colona)在山东为点发性、偶发性害虫。在幼虫后期常被茶褐蓑蛾追寄蝇(Exorista sp.)寄生。现将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1.越冬:茶褐蓑蛾追寄蝇在山东主要以各龄幼虫及蛹越冬。以幼虫为主,幼虫越冬在茶褐蓑蛾幼虫体内,蛹则在茶褐蓑蛾幼虫体外护囊内越冬。 2.寄生习性和寄生率:茶褐蓑蛾追寄蝇产卵于茶褐蓑蛾幼虫的头、胸部。卵孵化后,幼虫从寄主体壁侵入,以其身体末端固着在“侵入孔”上,老熟后,钻出寄主体外在护囊内化蛹。蛹期9~12天,平均11天,成虫寿命在饲以10%蔗糖液时,最长达22天;以蔗糖;蜂蜜  相似文献   

13.
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在上蔡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58%的点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被寄生的粘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在18~20和22~27℃室温下,14天和8天后死亡。1984年为粘虫大发生年,上蔡县东岸村麦田粘虫密度达30.3~119.5头/m~2,由于线虫寄生率高达35.0~45.5%,未进行化学防治,小麦被害很轻。根据1979~1985年资料初步分析,线虫对一代粘虫常发区(新蔡县)的自然寄生率与二代粘虫常发区(锦州、公主岭、哈尔滨市郊)6月份诱蛾数有较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采取措施,保护利用中华卵索线虫,对压低粘虫迁飞基数是可行的。当地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雨日、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线虫对粘虫寄生率变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在深圳、广州、东莞三地对不同蔬菜、不同农事措施、杀虫剂不同施用水平菜地小菜蛾自然种群幼虫被寄生率调查结果,分析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蛾绒茧蜂三种群系统中,蔬菜品种、农事操作、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说明:不同蔬菜品种上,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包心菜菜地寄生率最高,超过30%。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非十字花科蔬菜的间作对绒茧蜂的寄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深圳、东莞、广州三个地区,以广州地区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较高。化学杀虫剂降低绒茧蜂的寄生率。小菜蛾幼虫的体色与被寄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以体色与背景色一致的个体被寄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杭树群 《植物保护》1992,18(1):21-21
尖须夜蛾(Bleptina.sp)幼虫危害多种食用菌及培养料,大发生时子实体全部被吃光,造成绝收。北京地区夏季到初秋,部分菇区受害严重。近年发现该蛾幼虫被一种绒茧蜂(Apantelse sp)寄生,寄生率高达15-20%。  相似文献   

16.
方杰 《植物保护》2013,39(4):1-4
为了探索荒漠植物苦豆子防治森林害虫的前景,在(28±1)℃,RH=70%,光照L∥D=16 h∥8h的条件下研究了苦豆碱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幼虫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随着苦豆碱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表现在取食生物碱处理的食物后,幼虫体重、每日体重增加量和相对生长率下降,取食量和排粪量降低,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效率下降,发育速度显著减慢、历期延长.结果还表明,苦豆碱对分月扇舟蛾的蛹期、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苦豆碱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7.
寄主抗药性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在使用氰戊菊酯的条件下 ,小菜蛾抗药性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能力的影响。在杀虫剂作用下 ,用抗性寄主饲养的菜蛾绒茧蜂RRC品系对抗性寄主RRP品系幼虫的寄生率达89% ,寄主幼虫死亡率仅 5% ,比RRC对小菜蛾敏感品系SSP幼虫寄生时、或用SSP饲养的菜蛾绒茧蜂SSC品系对SSP寄生时的寄生率显著要高 ,寄主死亡率显著要低。表明杀虫剂存在时 ,寄主抗药性使其具较高存活率而给寄生蜂提供更多的寄主 ,有利于寄生蜂的繁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小菜蛾品系及蛾×蜂互作对供试小菜蛾幼虫的被寄生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 ,表明小菜蛾抗性改变了其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18.
对3种赤眼蜂在多种不同寄主卵上的寄生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蜂种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其繁殖指数均以在各自的原寄主上为最高。舟蛾赤眼蜂喜好大粒卵,不能寄生玉米螟、二化螟卵块。根据3种赤眼蜂的寄生反应,可将11种寄主卵分为普适、寡适和不适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金纹细蛾寄生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导了陕西苹果金纹细蛾有8种寄生蜂,对其中的3种寄生蜂的生物学作了现察,研究表明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高达20~93%。不合理施用农药可诱发金纹细蛾大发生。  相似文献   

20.
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 Pang et chen寄主范围广,治虫效果好,大田放蜂防治玉米螟、豆天蛾、棉铃虫、稻苞虫、收效显著,是一种有利用价值的赤眼蜂。据调查,在淮北地区,该蜂主要以柳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在淮北一年二代)卵为越冬寄主,其寄生的高峰期为十月上、中旬(昼夜平均气温17.1~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