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云蔗 8 9/ 151两新一宿试验 ,蔗糖分 13.35% ,比对照川蔗 13号高 0 .99% (绝对值 ) ,新植蔗比川蔗 13号增产 4 50 kg/ hm2 ,宿根蔗比川蔗 13号增产 2 760 0 kg/ hm2 。该品种早生快发 ,前中期生长快 ,早中熟 ,高糖丰产 ,耐旱、抗病 ,宿根性强 ,适应性广。云蔗 89/ 7两新一宿蔗糖分 12 .92 % ,比对照川蔗 13号高 0 . 56% (绝对值 ) ,新植蔗比对照川蔗 13号增产 10 515kg/ hm2 ,宿根蔗比川蔗 13号增产 2 580 0 kg/ hm2。该品种全期生势强 ,中晚熟高糖丰产 ,在我县水旱皆宜种植  相似文献   

4.
1宿根甘蔗的重要意义和生产现状砍收地上部蔗茎后,以留在土壤中的地下部“蔗桩”(蔗头)所具有的侧芽(或蔗笋)萌发成长出新的一茬蔗株,称为宿根甘蔗(俗称“老头蔗”、“旧头蔗”)。由于它具有早生快发,提早成熟,省工省种苗,错开农时和耐旱耐涝等许多优点,因而成为甘蔗生产的主要栽培制度之一而存在,在甘蔗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湛江市五县三区甘蔗种植面积达14-16万公顷,其中宿根甘蔗面积占45-50%,种好、管好宿根甘蔗,对夺取甘蔗大面积平衡增产,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南蔗区、湛江蔗区…  相似文献   

5.
2018年开展旱地晚砍甘蔗宿根蔗高产管理试验结果为:每666. 67m~2试验地块的宿根蔗比同一时期按传统常规管理的宿根蔗增产1. 01t,比早砍2个月按传统常规管理的甘蔗的减产0. 18t,结果表明,旱地晚砍甘蔗宿根蔗进行一套田间科学管理等技术集成,可以弥补宿根蔗生长期不足的问题,几乎可抢回近2个月的生育期,提高旱地蔗产量。  相似文献   

6.
宿根蔗俗称“宝贝”蔗,具有节约种苗、节省劳动力、提早成熟、加快良种扩繁推广、抗逆力强等优越性,是实现甘蔗种植节本增效的一种栽培制度。分析云南弥勒蔗区宿根蔗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宿根甘蔗的生长特点,结合弥勒蔗区生产实际,提出宿根甘蔗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桂中监狱蔗区近几年来宿根蔗栽培的经验 ,阐述了宿根蔗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种好管好新植蔗 ;规范操作 ,提高宿根蔗发芽出苗数 ;提早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宿根甘蔗的栽培历史很久,优点很多。首先是比春植蔗早熟。早熟的原因,是有了上一年的根系,节省了發生种根的时間。老根系多,不但对發芽、出苗、生長以及成熟有促进作用,而且蔗莖較新植蔗粗大,糖分升高較早。第二是省工。宿根蔗  相似文献   

9.
正宿根甘蔗即新植甘蔗收获一次及以上的再生甘蔗,统称宿根甘蔗(一般种植一次,可收获3~5次),具有蔗芽萌发快、种苗多、成熟早、节约成本(无需种苗,种植底肥,种植工时费)等优点。因此,作好宿根甘蔗的生产管理,对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提高蔗农和企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品种选择在新种植甘蔗时选择宿根性强、产量高、蔗糖分高的中大茎种规范栽培,为后期的宿根甘蔗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新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田东县糖料蔗生产区近年来宿根蔗栽培实践,阐述宿根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好新植蔗、选留宿根蔗地、破垄松蔸、科学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宿根甘蔗是指上年甘蔗收获后,留在地下的蔗兜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萌芽出土,继续长成的蔗株。宿根蔗栽培能减少种植环节和时间,萌发的新苗抗性好。此栽培方式不仅节约成本,还有不错的生长优势,备受蔗农青睐。宿根甘蔗有以下生长特点:根系发达,具有老根系和新根系的双重作用,吸收力强,能促进蔗株早生快发;地下芽多而粗壮,每株有5~7个芽,比新植蔗多,为稳产高产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甘蔗基因型对低氮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甘蔗不同品种的耐低氮胁迫栽培的能力,以每公顷施尿素300、150和0 kg的3种施氮水平处理作主区,选择5个引进的固氮甘蔗品种和广西主栽品种之一新台糖16号(CK)作副区,进行1年新植1年宿根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新植蔗产量极显著高于宿根蔗,施氮比不施氮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每公顷施尿素300与150 kg之间产蔗量差异不显著.3种施氮水平下5个引进品种新植宿根平均产蔗量极显著高于CK.不施氮对各参试品种的分蘖、宿根发株、伸长、成茎均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分蘖和有效茎数的不利影响较大.各品种耐无氮、低氮肥胁迫栽培的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B8>B9>B5>B1>B3> 新台糖16.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行固氮或氮高效利用甘蔗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旱地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茎数少,一是缺苗断垄导致基本苗不足;二是成茎率低。对策是种好新植蔗,培育健壮蔗蔸,执行“五早”即早清园,早开垄松蔸,早施肥复垄,早查蔸补缺,早大培土及适时封垄,适时砍收的栽培措施和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金诺1号"牧草蔗是由南方割手蜜与糖蔗栽培种回交选育而成,属宿根系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相似文献   

15.
<正>宿根蔗是由上季蔗头上的芽萌发长成的甘蔗,其生长特点是萌发早,前期生长快,后期有早衰现象,因此,在管理上要突出一个"早"字,即早除草、早施肥、早防虫,后期补施壮尾肥。栽培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种茎补种新台糖22号(ROC22)宿根蔗,以解决宿根蔗缺株断垄、产量下降的问题,为该方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ROC22缺株断垄较严重的第2年宿根蔗地为试验地,以ROC22宿根蔗地的自然状态为对照(CK),设桂辐98-296种茎补种ROC22宿根(处理A)和ROC22种茎补种ROC22宿根(处理B)2个补种处理.调查各处理植株月伸长速度、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及蔗糖分,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处理A桂辐98-296补种蔗茎的出苗率(75.13%)和成茎率(91.45%)较高,6~9月平均伸长速度(56.4 cm)与处理A和B的宿根蔗及CK的平均月伸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株高(298 cm)与处理B宿根蔗及CK的株高基本一致;处理A蔗茎产量较CK极显著增产35.17%(P<0.01),经济效益明显.处理B同品种补种的出苗率(71.25%)和成茎率(16.44%)偏低,6~9月平均生长速度(21.2 cm)缓慢,整体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经济效益不明显.[结论]采用桂辐98-296种茎补种ROC22宿根蔗,可显著提高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解决宿根蔗缺蔸断垄、产量下降的问题,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宿根蔗是指上造甘蔗收获以后,留在蔗地上蔗蔸(头、桩)的蔗芽萌发培育成新的一造(季)甘蔗,又称老根蔗、老蔸蔗。甘蔗是龙州县的支柱产业,目前,龙州县种植面积35300hm^2左右,其中宿根蔗面积占总面积50%左右。因此搞好宿根蔗的栽培管理,对促进甘蔗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龙州县农技部门通过指导农民在宿根蔗地覆盖地膜提高了宿根蔗的出苗率、减轻霜冻为害,使得每667m^2产值在原有基础上多增0.8~1t,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镇康县蔗区旱地宿根蔗面积增加、减产突出,然而旱坡地、宿根蔗的耕作条件较差,甘蔗的单产和糖分较低,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差,严重影响了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广良种良法,大面积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蔗糖业的竞争力,确保旱坡地甘蔗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是当前当地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找出宿根蔗减产因素,探讨其增产途径,使宿根蔗进一步增产、增糖、增效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以当家品种新台糖 10号作对照进行新植与宿根 2年的大面积表证示范。结果表明 :甘蔗新品种巴西 4 5号新植、宿根平均蔗茎产量、蔗糖分和蔗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 2 5 .32 %、2 .30 %(绝对值 )和 4 6 .0 9% ,增产增糖效果极显著 ;同时该品种还表现出生长快、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 ,是目前我县蔗区蔗茎产量与蔗糖分均较高的品种。应扩大示范面积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准备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不同收获期对宿根蔗产量、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早在 10月份收获 ,宿根甘蔗的产量较 11月、12月及翌年 1月增产 9.1% - 18.1% ,蔗糖分提高了 0 .12 % - 1.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