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华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47-7847,7850
[目的]探讨影响越橘Elliot组培苗生长高度的因素。[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pH值、2ip、NAA对越橘Elliot组培苗苗高生长的影响。[结果]pH值对越橘组培苗高的影响在0.01水平显著。经多重检验,最优水平是A1。[结论]影响Elliot苗高因素的顺序为:pH值〉2ip〉NAA,最佳条件为A1B3C1。  相似文献   

2.
【目的】培养生根优良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提高移栽成活率。【方法】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配比(1.0~3.0 mg/L NAA、0.5 mg/L 6-BA)进行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培养,并采取正交试验考察光照强度、pH和琼脂用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MS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升高,试管苗的鲜重和生根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以添加NAA 1. 0 mg/L(处理1)和NAA 2. 0 mg/L(处理3)的试管苗长势最好。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培养条件中,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大小表现为光照强度>琼脂用量>pH值,生根培养基3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光照强度2000 lx,pH 5.5,琼脂用量8.0 g/L。【结论】铁皮石斛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10%香蕉泥 + NAA 1.0 mg/L + 2%蔗糖 + 0.05%活性炭,适宜的生根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 lx、琼脂用量8.0 g/L、pH 5.5。  相似文献   

3.
李素华  舒常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65-16766
[目的]寻找影响石楠组培苗生根的关键因子。[方法]首先比较生长素NAA、IBA及蔗糖不同浓度对石楠试管苗(2~3cm)生根的影响,并选用IBA和NAA2种生长素,分别设3种浓度,通过光、暗(8d)培养对比试验,研究生长素和暗培养时间对石楠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生根培养中适当降低蔗糖的浓度、前期暗培养8d能显著提高石楠组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数。生长素是石楠生根所必需的,培养基中同时添加NAA和IBA有利于根的分化,石楠组培苗在1/2MS+IBA0.5mg/L+NAA0.5mg/L+蔗糖20g/L培养基中生根率和生根数最高,分别为75.7%和6.9。[结论]为石楠规模化生产和转基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眼子菜的药用开发提供种质资源和技术支撑,以眼子菜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6-糠基氨基嘌呤(KT)、萘乙酸(NAA)、6-苄基氨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无机盐和糖对眼子菜茎段出芽数、叶片数、根状茎节数、生根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眼子菜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0.05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 mg/L+NAA 0.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无菌水;组培苗移栽存活率为9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鳞叶菊组织培养技术。[方法]以鳞叶菊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增殖培养、IBA和NAA以及继代周期等对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鳞叶菊的组培苗需要低浓度的植物激素,继代周期显著影响其生根培养;鳞叶菊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增殖系数可达4.25;继代周期为28d的组培苗生根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IBA0.1mg/L+NAA0.05mg/L+蔗糖20g/L+琼脂5.5g/L中,其生根率为95.9%,平均根数和根长分别达到4.69条和1.68cm。[结论]该研究为鳞叶菊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培养基及其不同成分对番木瓜组培苗生根诱导的效果,为番木瓜组培快繁提供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番木瓜侧芽组培第8代继代苗为材料,接种到含不同基本培养基配比、不同IBA、NAA、活性炭(AC)浓度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生根培养基。【结果】在MS、1/2MS和3/2MS培养基中诱导的番木瓜组培苗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诱导效果表现为MS>1/2MS>3/2MS;不同IBA浓度对番木瓜生根率影响效果表现以2.0 mg/L IBA>2.5 mg/L IBA>IBA1.0 mg/L IBA,以2.0~2.5 mg/L为宜;不同NAA浓度对番木瓜生根的诱导作用表现为0.05 mg/L>0.10 mg/L>0 mg/L,以0.05 mg/L为宜;活性炭对番木瓜生根诱导作用表现为0.002% AC>0.005% AC>0.000% AC,浓度以0.002%为宜;MS培养基配比、IBA、NAA、AC对番木瓜生根率影响大小表现为IBA>AC>NAA>MS培养基配比。【结论】最佳诱导番木瓜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IBA+0.05 mg/L NAA+0.002% AC。  相似文献   

7.
半夏组织培养以根、茎、叶、种子、珠芽等做外植体,以浓度为0.2%的HgCh消毒4min(雨季消毒4.5min)。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KT、ZET、2ip配合NAA诱导不定芽及愈伤组织,以NAA为0.5—1.0ng/L+活性碳0~0.3%诱导根形成,以浓度为3%的蔗糖作为碳源,以CH300mg/L、琼脂8g/L控制褐化,pH值为5.8.光强为1500IX,光照时间为12h/d,黑暗12h/d,培养温度为25—28℃。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南泥湾野生山丹丹快繁和植株再生系统,并进一步为山丹丹试管内育种提供材料,以南泥湾林场后场采集到的野生山丹丹的鳞茎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6-BA对南泥湾野生山丹丹启动培养的影响、不同6-BA与IBA浓度组合对其继代培养的影响、IBA浓度对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对生根苗进行了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南泥湾野生山丹丹启动培养的较佳培养基为MS+白砂糖30 g/L+琼脂5.5 g/L+6-BA 1.0 mg/L+NAA 0.01 mg/L+活性炭0.2 g/L,9 d转绿,21 d分化出了小鳞茎,分化率为84%;(2)较佳继代培养基为MS+白砂糖30 g/L+琼脂5.5 g/L+6-BA 1.0 mg/L+IBA 0.2 mg/L,培养25 d后,繁殖率(繁殖系数)为7.3;(3)较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白砂糖30 g/L+琼脂5.5 g/L+IBA 0.3 mg/L,培养25 d后,生根率为84%,以上培养基pH值均为6.8。用生根培养的山丹丹组培苗炼苗移栽成活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的IBA、NAA和ABT对葫芦茶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的葫芦茶枝条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25、50、100 mg/L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生根粉(ABT)处理对葫芦茶枝条成活率、平均生根数及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的ABT以及IBA和NAA各浓度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中50 mg/L IBA处理效果最好,50 mg/L NAA次之。  相似文献   

10.
KT与NAA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其中KT与NAA含量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试验找出了马铃薯组培苗扦插成活率低的原因,并得到了最佳KT和NAA组合。当KT为0.4mg/L、NAA为0.04mg/L时,组培苗鲜重、根重、根数、腋芽发生数及腋芽发生百分比分别为2.89g/10株、0.52g/10株、7.6个/株、2.7个/株、76.4%,扦插成活率达到84.8%,比试验前提高了40.6%。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栝楼的嫩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适pH值和激素浓度,筛选出栝楼丛生芽的最适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消毒时间为3 min时外植体损伤较小;pH为5.8的培养基外植体长势旺盛;3号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比较旺盛;2号生根培养基得到的根多且壮。栝楼丛生芽的快速繁殖体系为:0.1%HgCl2溶液外植体表面消毒3 min;丛生芽诱导的最适pH为5.8;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 6-BA+0.5 mg/L NAA;最佳芽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 NAA。  相似文献   

12.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鹃组织培养以茎尖、带腋芽的幼茎、幼叶、花雷、种子等作外植体;以浓度0.1%HgCl2消毒5~8 min,或浓度0.2%HgCl2消毒2~3min;以Read、Mccown、Anderson1、/4 MS1、/10MS、MS、改良MS、ER等为基本培养基;以ZT2.0~5.0 mg/L或2ip10~15 mg/L或KT 2.0~5.0mg/L,配合NAA或IAA 0.05~0.5 mg/L诱导不定芽及愈伤组织;以IBA或NAA为0.5~1.0 mg/L+活性炭0~0.3%诱导根形成;以浓度3%的蔗糖作碳源;以AC(活性炭)0.1%、PVP(聚乙烯吡咯烷酮)100 mg/L控制褐化;pH值为5.0~5.4;光照强度为1 500~2 500 lx,光照时间为16 h/d,黑暗8 h/d,培养温度(25+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常绿杂交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常绿杂交杜鹃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外植体在1/2MS+ 1.8 mg/L ZT+O.1 mg/L IBA +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可达96.6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MS+ 1.2 mg/L ZT +0.1 mg/L NAA +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此时芽苗生长健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mg/L IBA+ 1.5 mg/L NAA +30 g/L蔗糖+7 g/L琼脂+3 g/L活性炭,pH 5.0,此时生根率可达95%.[结论]为常绿杂交杜鹃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香樟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大量元素、BA和NAA三因素对初步建立香樟茎段离体培养体系的影响。接种30d后,培养基中的香樟茎段均有程度不同的器官发生现象。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BA和NAA均对香樟茎段隐芽的发育以及愈伤组织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全量的MS大量元素适于香樟茎段的隐芽发育。BA/NAA浓度比为40时适于芽的萌出,为5时适于愈伤组织产生。在笔者试验中,9号即MS BA2.0(mg/L) NAA0.05(mg/L)培养基为香樟茎段隐芽萌动与伸长的最适培养基,7号即1/2MS BA0.5(mg/L) NAA0.1(mg/L)培养基为香樟茎段产生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在进一步工作中还可加大BA浓度促进芽的萌发,增加NAA浓度或降低BA浓度促进愈伤组织产生。  相似文献   

15.
张进  滕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15-4116
以皂质芦荟的叶尖、幼苗、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发现:叶尖切口处25 d左右可产生愈伤组织,再经15 d诱导可萌发再生芽;幼苗、腋芽基部30 d左右则直接分化再生芽.经试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①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2.5 mg/L+NAA 0.2 mg/L;②芽分化培养基,MS+6-BA 3.00 mg/L+NAA 0.15 mg/L;③芽增殖培养基,MS+6-BA 3.5 mg/L+NAA0.5mg/L;④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5 mg/L.上述培养基均添加浓度2.5%蔗糖,浓度0.8%琼脂,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6.
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有机添加物,筛选适宜的诱导、增殖及壮苗生根培养基组合。[结果]以MS+6-BA 1.0 mg/L+NAA 0.5 mg/L+椰子汁50 mL/L为石橄榄种子最佳诱导培养基,14 d可见种子萌动,45 d可分化形成丛生幼苗;以MS+6-BA 1.0 mg/L+NAA 0.1 mg/L+椰子汁50 mL/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其增殖倍数可达2.750倍,假鳞茎形成率达24.5%;以1/2MS+NAA 0.1 mg/L+AC 1 g/L为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苗高可达3.82 cm,根数1.9条。[结论]该研究为石橄榄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快速繁育优质种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陶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26-11427
对丽格海棠进行增殖培养,结果发现丽格海棠在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IBA0.10mg/L+食糖30g/L+琼脂8g/L,pH值为5.8~6.0。  相似文献   

18.
以白玉银桦的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研究了适合白玉银桦丛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的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 1.0 mg/L NA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0.2 mg/L KT+0.3 mg/L NAA,增殖系数达3.6以上;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再生体系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和方法。试验表明:用幼叶在散射光下培养诱导蝴蝶兰原球茎的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1mg/L+CW20%+蔗糖20g/L+琼脂7g/L(pH值5.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2mg/L+NAA1mg/L+CW20%+蔗糖20g/L+琼脂7g/L(pH值5.4);最适生根长苗培养基为:1/2MS+NAA1mg/L+苹果酸30g/L+香蕉泥100g/L+活性炭1g/L+蔗糖15g/L+琼脂7g/L(pH值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