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施用H3BO3,研究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群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硼溶液50mg/L后,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并达到了显著水平,细菌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显著,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施用H3BO3能有效提高茄子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而对过氧化物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以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提高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生物有机肥A在整个烟叶生长进程中对细菌数量影响更显著,并且显著增加了旺长期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且对烟叶生长中期脲酶活性影响较大;生物有机肥D显著增加了旺长期放线菌数量;从移栽35 d到50 d,生物有机肥A,生物有机肥D增加了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更多的有机质分解并被烟叶吸收;生物有机肥C显著增加烟叶生长进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有机肥B仅对烟叶生长前期放线菌、脲酶、多酚氧化酶影响较大.A无论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还是土壤酶活性、生物有机肥作用均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铝胁迫下,不同林分土壤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杉木对铝胁迫的响应机理,以杉木1代林、次生杉木2代林及次生阔叶林土壤为培养基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铝处理对杉木幼苗根标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质量分数的增加,蔗糖酶活性呈降低趋势,真菌数量呈上升趋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则具有低促高抑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蔗糖酶活性不断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和真菌数量不断提升,而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则在低质量分数铝处理下普遍呈上升趋势,中高质量分数铝处理下普遍呈下降趋势;铝胁迫下的3种林分类型土壤的杉木幼苗根系微环境中,土壤酶活性以及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次生阔叶林中最大、杉木1代林其次、次生杉木2代林最小,真菌数量则与之相反;4类土壤酶活性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基本呈正相关,与真菌数量基本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杉木具有通过调节根系分泌应对铝胁迫逆境的应对机制,并进而影响根系土壤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土壤中铝的质量分数对于杉木幼苗根际微生态环境具有低促进、高抑制的调控作用。次生阔叶林土壤具有较高的耐铝性,杉木1代林其次,次生杉木2代林最低。  相似文献   

4.
黄瓜组织浸提液对黄瓜幼苗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黄瓜组织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黄瓜植株浸提液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株高、子叶大小、地上部干重、根干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黄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25.5%,真菌、镰刀菌数量先减少后分别增加1.55%、137%,细菌数量先增加51.9%后减少12.7%;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活性、真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镰刀菌数量显著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真菌数量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与镰刀菌数量显著正相关。本试验说明黄瓜组织中的化感物质影响黄瓜幼苗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生物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引起土壤中速效磷、可交换性酸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近10倍,真菌随pH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随pH调节而增高。[结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茶园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中速效磷、交换性酸、真菌数量及转化酶活性与pH之间呈负相关;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的酶活性与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湛江市东海岛大坝红树林区和非红树林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进行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分离;采用滴定法对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比色法对脲酶和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通过比较发现.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最多于非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且不同红树植物林地土壤微生物多少也不一样.从酶的活性看,红树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高于非红树林土壤,且这几种酶的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0、25、50、100mg/kg浓度的多效唑处理黄棕壤,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可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最佳处理浓度为50mg/kg。  相似文献   

8.
以南疆香梨园为对象,分析不同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园生草和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生草>覆盖>清耕>免耕,生草和覆盖较清耕分别提高64.17%、31.76%。各处理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覆盖和生草0-40 cm土层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免耕和清耕,脲酶活性在各处理中差异不明显。细菌与蔗糖酶、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真菌、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真菌是影响蔗糖酶和脲酶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Cd胁迫对水稻根际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根袋法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对水稻根际土壤基础呼吸作用、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40 d时,施Cd后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变化,脲酶和蔗糖酶低促高抑,Cd胁迫下酶活性变化幅度为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随着Cd浓度的变化,好氧微生物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增加后降低,细菌数量缓慢增加;Cd胁迫抑制率为放线菌>真菌>细菌.  相似文献   

10.
以南疆香梨园为对象,分析不同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园生草和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生草〉覆盖〉清耕〉免耕,生草和覆盖较清耕分别提高64.17%、31.76%。各处理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20-40cm土层。覆盖和生草0-40cm土层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免耕和清耕,脲酶活性在各处理中差异不明显。细菌与蔗糖酶、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真菌、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真菌是影响蔗糖酶和脲酶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施用垃圾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垃圾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小白菜盆栽试验中,以不施垃圾肥为对照、施垃圾肥(1.5、3.0、4.5和6.0 g/1.5 kg土)为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施垃圾肥以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垃圾肥用量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真菌数量一直增加,当垃圾肥用量为3.0 g/盆时,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多,分别比对照高6和2倍。施用垃圾肥可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当垃圾肥用量为3.0g/盆时,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较高。[结论]施用垃圾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铬胁迫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培铬(Cr)胁迫试验,土壤样品采集及室内测定,研究了重金属Cr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与对照土壤相比,处理水平下土壤中重金属Cr质量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茵和真菌数量的减少;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土壤...  相似文献   

13.
转 Bt+CpTI基因棉因其具有强有效的杀虫性能,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种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转基因双抗虫棉sGK321和亲本同源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了不同生育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转双价基因棉与其非转基因棉亲本在大田条件下种植13年后,根围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变化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双价棉与常规棉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变化趋势一致。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同一时期均无显著差异;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土壤真菌数量在一些时期差异明显,转双价棉脲酶苗期、碱性磷酸酶苗期和蕾期,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花铃期低于常规棉,土壤过氧化氢酶苗期、碱性磷酸酶花铃期高于同源常规棉。聚类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生育期的影响,而转双价 Bt+CpTI种植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百菌清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在模拟土壤生态系统中研究了百菌清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对细菌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药剂处理21d后才有所恢复;百菌清对放线菌影响小于细菌,14d后开始恢复;百菌清对真菌影响不明显。百菌清处理后对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恢复;蔗糖酶对低浓度百菌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百菌清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与其他酶不同,表现出先抑制后刺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方法]在茯苓生产的主产区安徽省岳西县选择了3个栽培样地,在茯苓栽培前、后期两次从窖底50 cm和窖中25 cm两层采取土样,测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以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栽培前、后微生物总数平均下降了14.8%,细菌增加了2.3%,放线菌和真菌分别下降了52.6%、66.8% 两层比较,50 cm层比25 cm层放线菌下降多6.6个百分点,真菌下降多18.2个百分点。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降低了11.6%和12.2%,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降低了90.4%和91.7%。此外,根据微生物数量变化推测,茯苓可能产生化感物质。[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降低以及化感物质的产生,反映了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差,应该都是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扎龙自然湿地典型的芦苇沼泽生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特性在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性氮、速效钾、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量碳和氮质量分数、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艳丽  王艳  李金英  薛艳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740-2741,2744
[目的]研究大蒜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白皮蒜和紫皮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各时期2个大蒜品种均促进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间接提高了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大蒜根际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周转与循环,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微生态环境。[结论]该研究为大蒜作为一种良好的前茬作物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自根茄子为对照,研究了外源香草醛、肉桂酸胁迫下嫁接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草醛、肉桂酸浓度的增加,嫁接茄子的细菌数量先增大后减小,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真菌数量是先降低后增加.除了脲酶活性是一直增大,其他酶活性基本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在香草醛、肉桂酸胁迫下嫁接茄子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茄子,真菌的数量显著低于自根茄子.嫁接茄子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自根茄子,但过氧化物酶和磷酸酶的活性自根茄子高于嫁接茄子.  相似文献   

19.
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蒜不同时期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方法]以白皮蒜和紫皮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活性。[结果]各时期2个大蒜品种均促进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间接提高了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大蒜根际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周转与循环,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微生态环境。[结论]该研究为大蒜作为一种良好的前茬作物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