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营养状况,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5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元素含量10 mg/g的有N、K和Ca,元素含量在5~10 mg/g的有S,元素含量在1~5 mg/g的有P和Mg,属CaKMg型。这些元素中,除P外均高于已报道的陆生高等植物所需元素的合适组织浓度,但仍全部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研究区植物具有低P和高S、Ca特点,大白杜鹃、合轴荚蒾、木姜子、中华卫矛、湖南悬钩子均属P制约型植物,Mg、N、Ca含量在植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和P、N和K、P和Ca、K和Ca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营养元素含量的频数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元素化学计量比值、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植物体内各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均较稳定,且元素间具有一定的比例组成和协调关系,这是植物对所在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陈旗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4种典型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叶片N、P元素含量,分析元素含量间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常见植物叶片的N、P元素含量分别为11.71~30.51、0.37~0.83 mg/g,平均值分别为18.48和0.66 mg/g;流域内小叶鼠李、火棘、竹叶花椒、小果蔷薇植物叶片N/P值均大于16,生长主要受P限制,均属P制约型植物;植物叶片N、P元素含量在流域内不同种间的差异均显著(P <0.05);植物叶片N元素含量在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不同种间的差异均显著,P元素含量在乔灌过渡林和乔木林的不同种间差异显著,但在稀灌草丛、藤刺灌丛、灌木林的不同种间差异不显著;植物叶片N元素含量在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间均有显著差异,P元素含量在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间均无显著差异;N元素含量受植物种和群落类型的交互影响显著,P元素含量受植物种和群落类型的交互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植物养分限制状况,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美娥  卓儒洞  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51-16852
[目的]比较4种堇菜科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充分利用堇菜科植物资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325nm波长处测定4种堇菜科植物中绿原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含量在0~0.024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6%。4种堇菜科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辽宁堇菜19.40mg/g、毛堇菜17.09mg/g、紫花地丁14.09mg/g、深山堇菜10.95mg/g。[结论]4种堇菜科植物中辽宁堇菜绿原酸含量最高,达19.40mg/g。  相似文献   

4.
2011年2—6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月测定了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叶片C、N、P含量及其地上生物量,以阐明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动态特征与控制因子,探讨湿地养分利用与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两种优势植物叶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65.3—386.6 mg/g和352.6—393.2 mg/g,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75.5?17.4) mg/g和(371.7?12.5) mg/g;叶N含量分别为6.96—17.59 mg/g和5.50—20.68 mg/g,平均值分别为(11.35?1.40) mg/g和(11.54?0.84) mg/g;叶P含量变化范围为0.65—2.14 mg/g和0.57—2.25 mg/g,平均含量为(1.56?0.69) mg/g和(1.55?0.68) mg/g。两种植物C:N、C:P、N:P平均值分别为37.65、413.60、9.62和41.05、410.29、9.57,C、N、P及其化学计量比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2)气温与地上生物量是N、P及其化学计量比季节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气温和生物量对两种优势植物叶片氮、磷含量的影响要高于对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3)植物C:N、C:P与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示N、P养分利用效率随植物的快速生长而提高;根据两种优势植物及土壤N、P含量与化学计量比来判断,研究区植物更多地受氮限制。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特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100 mg/kg的元素有Fe和Mn,10~100 mg/kg的元素有Zn和Pb,<10 mg/kg的元素有Cd和Ni.按鲍恩和埃塞林顿的划分标准,Pb 、Cd 、Fe、Mn 、Zn含量均已达到甚至超过植物中毒水平,植物存在着受重金属毒害的潜在风险,但除Pb外,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Cd、Pb、Mn和Zn为正偏态分布,Fe和Ni为负偏态分布.不同种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和变异系数均表现为Mn>Cd>Pb>Zn>Fe>Ni,反映了植物所处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湘西凤凰银果牛奶子利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解释民间利用银果牛奶子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野生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采自湖南湘西凤凰的银果牛奶子成熟果实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矿质元素Fe、Cu、Zn、Mn、Ca、K、氨基酸及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银果牛奶子果实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其蛋白质含量36.3 g/kg,果实中脂肪含量5 g/kg,碳水化合物含量104 g/g,维生素C含量10 mg/kg,维生素B1含量0.5 mg/kg,维生素B2含量0.5 mg/kg,β-胡萝卜素含量为2.74 mg/kg,矿质元素Fe含量15 mg/kg,Cu含量3.6 mg/kg,Zn含量6.4 mg/kg,Mn含量6.9 mg/kg,Ca含量234 mg/kg,K含量为2.3g/kg。所含天冬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丙氨酸的含量也较高。银果牛奶子叶片中总黄酮含量为1.0%。[结论]该植物在食品加工、医疗保健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梵净山野生百合各营养成分含量,为开发利用梵净山野生百合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按照国家标准食品理化分析方法对梵净山野生百合成熟鳞茎的多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百合中水分含量为66.9%,灰分含量为6.3g/kg,蛋白质含量为26.63g/kg,粗脂肪含量为5g/kg,粗纤维含量为7g/kg,维生素C含量为0.3g/kg。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为:钙156.3mg/kg,钾2 653.5mg/kg,镁62.3 mg/kg,铁21.4 mg/kg,锌172 mg/kg,铜5.0 mg/kg,锰14.8mg/kg,硒0.05mg/kg。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结论:梵净山野生百合鳞茎富含各类营养元素,其锌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蔬菜,属营养全面且富含锌元素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部分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具有吸收富集功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有效途径。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法对植物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植物样品中的铜、锌、镉、铬、铅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 mg/L时,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88.8%~104.0%,可满足植物中重金属元素测定的要求。对银川市不同绿化树种枝干与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各种金属元素最高值出现在不同植物中,红瑞木和垂柳枝条Cd含量最高(0.51 mg/kg),小檗叶片中Cr含量最高(40.72 mg/kg±6.25 mg/kg),白蜡枝条Cu含量最高(16.26 mg/kg±2.52 mg/kg),小檗叶片Pb含量最高(4.49 mg/kg±1.01 mg/kg),垂柳枝条Zn含量最高(97.41 mg/kg±13.22 mg/kg),表明这几种植物对相应的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吸收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9.
选择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同一地块的22种植物叶片,分别对其C、N、P化学计量特征指标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生化计量特征与抗旱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2种植物叶片叶C含量变化范围为365.03~476.33 g·kg-1,平均C含量为433.92 g·kg-1;叶N含量变化范围为10.91~35.08 g·kg-1,平均N含量为20.51 g·kg-1,高于全球及全国叶N含量平均水平;叶P含量变化范围为1.94-3.10 g·kg-1,均值为2.56 g·kg-1,高于全球及全国叶P含量平均水平。聚类分析将22种植物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C、N、P含量均值均较最高;第Ⅱ类群C含量较低,N含量较高,P含量较低;第Ⅲ类群C含量较高,N、P含量为4个类群中最低;第Ⅳ类群C含量最低,N含量较低, P含量较高。有11种植物叶片N∶P<10且N含量<20.0 g·kg-1,受到N元素限制;没有植物受到P元素限制;除白刺花、毛红椿外,其余9种植物均未受到2种元素限制。综合分析22个植物种N含量与N∶P呈显著正相关,而P含量与之相关性较弱的特征,认为N元素更可能限制干热河谷地区植物生长发育,而P含量较高表明植物体内存在主动吸收P元素来提高抗逆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黄芪饮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黄芪的药用价值.[方法]通过测定不同产地8种黄芪饮片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进一步分析不同产地黄芪的营养品质.黄芪饮片中氮、磷元素采用比色法测定,钾、钙、镁、铁、锰、锌、铜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元素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8种黄芪对矿质元素富集能力与产地土壤、气候等环境有关.黄芪饮片中全N含量为19.4~24.3g/kg,全P含量为1.8 ~3.6 g/kg,全K含量为1.1 ~2.3 g/kg,全Ca含量为838.3 ~ 3692.8 mg/kg,全Mg含量为380.1 ~ 522.8 mg/kg,全Fe含量为236.6 ~286.2mg/kg,全Mn含量为22.3~34.1 mg/kg,全Zn含量为4.4 ~ 23.0 mg,/kg,全Cu含量为8.1 ~8.5 mg/kg,全Se含量为0.009 ~0.464 mg/kg.[结论]综合考虑各产地黄芪饮片中各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山西浑源黄芪除磷、钾和镁元素外,其余各元素含量均较其他产地黄芪高,为优质黄芪品系.  相似文献   

11.
以贺州市种植的6种脐橙(贺脐1号、新立农场纽荷尔、有机纽荷尔、红肉脐橙、平山村纽荷尔、华盛顿脐橙)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脐橙的水分、灰分、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氨基酸种类和5种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除红肉脐橙外,其他脐橙含水量均大于85%;贺脐1号可滴定酸含量最多,为0.47 g/100 g。红肉脐橙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51.01μg/100 g,而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31.20 mg/100 g。6种脐橙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机纽荷尔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647 mg/100 g;平山村纽荷尔的氨基酸含量最低,为508 mg/100 g。在必需氨基酸中,色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较低,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最高。6种脐橙均未检出Se元素,Fe元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李清霞  李双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42-11444
[目的]为开发桑蚕蛹新资源,测定桑蚕蛹中10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中元素K、Na、Ca、Mg、Fe、Cu、Zn、Mn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中元素Se、Cr的含量。[结果]桑蚕蛹中元素K、Na、Cu、Zn、Fe、Ca、Mg、Se、Cr、Mn的含量分别为14.340 0 mg/g、49.380 0 mg/g、22.580 0μg/g、142.400 0μg/g、450.600 0μg/g、8.567 0 mg/g、4.783 0 mg/g、0.458 1μg/g、1.815 0μg/g、18.580 0μg/g。[结论]研究建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桑蚕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陈国辉 《农技服务》2010,27(5):654-654
硼、磷、钾是植物必需的3种重要元素,研究了冬枣果实中这3种重要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冬枣果实中硼、磷、钾含量分别是386.48ng/kg、5070.05ng/kg和3237.28μg/g。表明这3种元素是冬枣果实中的重要元素,特别是钾含量是磷的几百倍,所以多施钾对于冬枣果实的丰产和提高品质可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梵净山荠菜和鸭儿芹为材料,对二者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为梵净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梵净山荠菜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为(15.84±0.02)g/100g,粗脂肪含量较低为(2.55±0.06)g/100g,氨基酸总量达15.217 g/100g,EAA/TAA为43.46%,EAA/NEAA为89.45%,矿物质元素中以钾和镁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2935.2mg/kg和8250.9mg/kg。而梵净山鸭儿芹中粗纤维含量最高为(19.18±0.15)g/100g,粗多糖含量最低为(3.29±0.19)g/100g,氨基酸总量达14.385 g/100g,EAA/TAA为39.88%,EAA/NEAA为77.08%,矿物质元素中以钾和镁含量最高,钙次之,其中K含量为12333.2mg/kg,Mg含量为11028.85mg/kg,Ca含量为1232.7mg/kg。可见,梵净山荠菜是一种较好的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野菜,而鸭儿芹是一种高维生素、高纤维低糖的野菜,同时二者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养殖的4龄育珠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为实验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三角帆蚌的珍珠层、珍珠、心脏、肝脏、斧足、鳃、卵巢、外套膜中的钙、镁、磷、钾、钠、铜、铁、锰、锌9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育珠三角帆蚌体内矿物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结果表明,钙在白色珍珠层中的含量最高,为(985.67±32.61) mg/g;磷和锰在鳃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8.48±0.41)mg/g和(19.39±0.08) mg/g;镁、钾、钠、铜、铁、锌在心脏中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61.23±21.47) μg/g、(36.80±0.33)μg/g、(56.65±0.21)mg/g、(274.88±2.09) μg/g、(2.41±0.09) mg/g、(518.74±12.44) μg/g.研究结果显示,三角帆蚌体内相同组织器官中不同矿物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同种矿物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贺州市种植的6种脐橙(贺脐1号、新立农场纽荷尔、有机纽荷尔、红肉脐橙、平山村纽荷尔、华盛顿脐橙)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脐橙的水分、灰分、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氨基酸种类和5种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除红肉脐橙外,其他脐橙含水量均大于85%;贺脐1号可滴定酸含量最多,为0.47 g/100 g。红肉脐橙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51.01μg/100 g,而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31.20 mg/100 g。6种脐橙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机纽荷尔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647 mg/100 g;平山村纽荷尔的氨基酸含量最低,为508 mg/100 g。在必需氨基酸中,色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较低,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最高。6种脐橙均未检出Se元素,Fe元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小金蝙蝠蛾幼虫及蛹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蝙蝠蛾幼虫及蛹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国家相关标准检测方法测定小金蝙蝠蛾幼虫和蛹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水分等含量。结果表明:小金蝙蝠蛾幼虫、蛹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2 mg/g和124.5 mg/g,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1.6 mg/g和45.4mg/g,灰分含量分别为17.2mg/g和23.2mg/g,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60.7mg/g和62.4mg/g,单位质量能量分别为5.18kJ/g和4.85kJ/g;蝙蝠蛾幼虫、蛹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24%和41.28%,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06%和15.61%,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18%和25.67%,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分别为35.40%和37.8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分别为0.55和0.61;蝙蝠蛾幼虫、蛹的Cu含量分别为11.14μg/g和15.08μg/g,略高于我国规定食品中Cu的最高限量(Cu≤10mg/kg),未检出Hg,Pb、As和Cd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规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高限量。小金蝙蝠蛾幼虫和蛹均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开发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贵州大方红杆天麻的营养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以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大小天麻样品及其蜜环菌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13.59 g/kg、1.70 g/kg和9.43 g/kg,蜜环菌和天麻中的Cu含量分别为5.07 mg/kg和2.10 mg/kg,Fe含量分别为325.84 mg/kg和480.03 mg/kg,Mn含量分别为77.37 mg/kg和33.47mg/kg,Ca含量分别为4 069.68 mg/kg和1 318.73 mg/kg,Mg含量分别为215.72 mg/kg和43.98 mg/kg,Zn含量分别为184.35 mg/kg和64.66 mg/kg.2)除Fe元素外,蜜环菌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不同大小的天麻样品,并形成一定浓度差,3种不同大小的天麻样品中也存在由大到小的矿质元素浓度差.因此,天麻可通过渗透作用从蜜环菌中获取矿质元素,即蜜环菌与天麻为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河北承德9种野菜(叶底珠、马兰菜、北豆根、苜蓿、蕨菜、荠菜、黎、苦力芽、哈拉海)中6种矿质元素(钙、镁、锰、铁、锌、铜)的含量。结果表明,钙、镁、铜、铁、锰、锌6种矿质元素在所选9种野生蔬菜中的含量分别是1.405~33.400 mg/g、3.381~13.260 mg/g、6.531~22.600μg/g、50.820~268.900μg/g、17.770~91.120μg/g和48.560~121.200μg/g,其中,钙、铁和锰在马兰菜中,铜和锌在北豆根中,镁在蕨菜中的含量都是最高的。野生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质元素,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元阳梯田周围森林群落氮元素背景值特征状况,了解不同林木类型氮元素循环情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笔者研究元阳梯田中心区周边9个不同森林群落优势种叶片、土壤以及枯落物中氮元素含量及各群落元素循环系数及特征。结果表明:(1)在优势种叶片中,氮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16.7g/kg,范围为9.9~26.8g/kg。在枯落物中,氮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13.5g/kg,范围为7.5~20.5g/kg,叶片和枯落物氮含量平均值依次为:人工林茶园>阔叶林>针叶林。(2)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在0~20cm和20~40cm分别为3.4g/kg和2.2g/kg;碱解氮含量平均值140.3mg/kg(0~20cm)和102.9mg/kg(20~40cm)。表层土氮含量为:阔叶林>人工林茶园>针叶林。(3)植物叶富集系数的平均值为5.26,枯落物存留系数的平均值为0.87,归还土壤系数的平均值为4.10。3种循环系数大小为:富集系数>归还土壤系数>存留系数。富集系数和归还土壤系数为人工林最大,阔叶林和针叶林接近,3种林型存留系数平均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