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5年以来,我市罗氏沼虾出现了一种"暴发性死亡"的流行病害,死亡量每个塘口从几斤到几十斤不等,虾农称之为"滴星病"。2005年全市发此病面积达1.5万亩,2006年扩大到近3万亩,死亡罗氏沼虾约15万千克,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们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荣奎 《淡水渔业》1996,26(5):38-39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高产技术王荣奎(江苏省邳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1995年我市徐塘乡在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试验,获得了成功。经过江苏省水产局专家组验收,亩产水稻445公斤,亩产沼虾25.1公斤,亩产鱼种42.5公斤,亩均产值2988.43元,亩获利2...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高产技术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是复合生态农业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综合开发,达到农业“二高一优”的有效途径,其原理是稻、虾鱼互利共生。1995年,我市徐塘乡在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试验,获得了成功,经过江苏省水产局专家级验收,...  相似文献   

4.
正高邮市近年来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稳定在13.5万亩左右,但随着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罗氏沼虾增温大棚期间细菌性疾病也开始频发,本文介绍罗氏沼虾大棚管理期间一引起大量死亡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供同行参考。一、基本情况2016年3月底,我市汤庄镇一养殖户增温大棚池培育的罗氏沼虾苗出现疑似细菌引起的死亡现象,经  相似文献   

5.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年限的增加,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放养密度及单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虾病不断增多,发病频率不断加快,病情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频繁暴发的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给罗氏沼虾生产(尤其是育苗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此,我们于1999年起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对该病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始见于1994年。1994年,广东、广西两省区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迅速扩大,而本地的虾苗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为解决供…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红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月份是罗氏沼虾锅炉大棚培育大规格苗种期,我市罗氏沼虾出现了一种暴发性的流行病害,发病时虾体发红,虾农称之为“红体病”。该病是我市引进罗氏沼虾养殖以来,发病速度最怏、导致虾苗死亡量最多和造成损失最大的病害。近年来我们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的重点县(市)。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市的罗氏沼虾养殖?我们根据养殖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初步对策。一、养殖现状1.养殖概况我市自1993年与上海东海农场联营养殖罗氏沼虾以来,养殖的面积、产量逐年成倍增长。去年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养殖在我国已进行多年,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00年仅江浙沪的养殖面积超过了30万亩。但从今年4月份开始,罗氏沼虾苗的白体病在我区大面积流行,发病率超过60%,许多养殖户全军覆没,从育苗场到养殖场都有发生,使罗氏沼虾的养殖面临危机。由于罗氏沼虾养殖以往很少发病,很多养殖户竟不知如何采取措施,拖延了时间导致病情加重。笔者从2001年5月15日~6月10日共对24例罗氏沼虾白体病进行了诊治,下面就该病的流行和防治谈一点体会。一、白体病的症状罗氏沼虾白体病最初是在虾苗尾部,也有从背中部开始出现白…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早繁苗养成技术为了延长罗氏沼虾的生长期,提高罗氏沼虾的上市规格、提早上市.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江苏吴江市利里镇特种水产养殖场用罗氏沼虾早繁苗养成成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全场1995年养殖罗氏沼虾面积202.2亩,放养早繁苗6只池...  相似文献   

10.
试养罗氏沼虾初见成效我所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淡水白鲳、革胡子鲶、罗非鱼、大口鲶、甲鱼、牛蛙等特种水产养殖,形成一定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去年我们又小规模的进行罗氏沼虾的试养,结果在0.5亩的小塘中获罗氏沼虾45.5公斤,显示出良好的前景,这在我市来说...  相似文献   

11.
江都市从1992年引进罗氏沼虾养殖以来,经10多年的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面积由当年的8亩,扩大到2003年的2.2万亩,亩单产由当年的46.5千克提高到257千克,其中最高单产430千克。全市现有罗氏沼虾繁苗场4家,2001年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将我市吴堡特种水产集团公司苗种繁殖场确定为省级罗氏沼虾良种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苗种生产业已成为湖州市渔业生产中的一大产业,湖州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育苗基地之一。在1998年及从2001年至今,我市一些育苗企业在青苗生产中相继发生了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使育苗企业及养殖户蒙受了重大损失,成为今后罗氏沼虾生产最大的障碍。本文回顾该病近几年来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初步分析相关因素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供广大育苗单位、养殖户及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1-2014年,我市部分罗氏沼虾养殖出现"生长缓慢"症状,虾农称为"铁壳虾",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尤其是2014年据调查"铁壳虾"现象十分严重,有4万亩以上虾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广大养虾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涉及社会不和谐的负面作用。我们对该症状的防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症状罗氏沼虾"生长缓慢"在大棚培育期间未发生明显的症状,而5月上中旬放大水体养殖近一个月,相继出现罗氏沼虾"生长缓慢"症状。表现为罗氏沼虾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白肉病发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又名淡水长臂大虾,是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这几年其养殖发展相当迅速,与此同时带动其育苗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这几年育苗生产上的病害日益严重,在两广育苗业上危害最大的恐怕要算罗氏沼虾白肉病(暂名)。因目前还没有清其病因病理,没办法对症下药,给育苗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笔从事罗氏沼虾育苗生产几年,对罗氏沼虾白肉病的发生与亲虾、气候和水质管理的关系作了一些探索,现作本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扬州市自1992年引进罗氏沼虾,当年取得亩产49千克的好成绩。在各级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养殖发展迅猛,产量连年翻番。据统计,2004年我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已达13万亩,约占全国的1/3,产量3.51万吨,产值5.82亿元,养殖纯效益1.2亿元以上。养殖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种苗、饲料、渔机、捕捞、加工和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初步测算,全市罗氏沼虾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效益为2.6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罗氏沼虾产为收入达8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罗氏沼虾大面积高产技术总结李孟仙(广西水产研究所)1993年我们到明阳农场推广池塘饲养罗氏沼虾取得成功。该场93年养罗氏沼虾92亩,平均亩产虾119.03公斤,其中67.1亩由我们直接管理的高产试验塘平均亩产虾124.56公斤,鱼115.79公斤,平...  相似文献   

17.
高邮市是罗氏沼虾养殖强市。2009年养殖15万亩,2011年也维持在14万亩左右,占据了全国沼虾养殖的半壁江山。因此,对高邮这样一个罗氏沼虾高密度饲养区水域水质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试验分析了高邮地区罗氏沼虾不同  相似文献   

18.
钱华 《科学养鱼》1995,(8):37-37
罗氏沼虾养殖水深的试验我市为了能大面积推广养殖罗氏沼虾,掌握养殖罗氏沼虾虾池适宜水深的技术,我们于1994年在紧邻长江岸利用原来的四个蟹池进行了养殖罗氏沼虾试验。其试验方法与结果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四个池紧靠在一起,规格均为40×7米.水深各异...  相似文献   

19.
江苏扬州的高邮市龙虬镇现有虾农1500户,共养殖罗氏沼虾4.5万亩(其中镇内养虾2.5万亩、镇外养虾2万亩),养虾面积已占高邮市1/2,占江苏省的1/5,成为了“江苏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2003年全镇罗氏沼虾平均亩产为327千克、最高达550千克,全镇养虾纯收入2500万元,亩平效益1250~1500元。整个虾业一项,实现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01,(10):56-56
罗氏沼虾白体病亦称白斑病、白浊病、白尾病,是一种对罗氏沼虾养殖特别是育苗期间能造成毁灭性危害的病害,2001年上半年在江苏、浙江、上海等罗氏沼虾育苗场广为流行,其发病率达到80%以上,造成经济损失达亿元以上。据我们初步研究,其主要病原是病毒性的,病毒感染后的虾苗由于细菌继发性感染而造成大批死亡,甚至全场覆灭。我们认为2001年上半年之所以江浙沪三省罗氏沼虾育苗场白体病大流行主要是亲虾带病原。我们从2000年起对罗氏沼虾白体病的防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并在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广东等地罗氏沼虾虾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