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巨玫瑰葡萄进行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适于无核化栽培,且可提前20d上市,适宜在余姚市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大棚莴苣早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扎兰屯市推广莴苣早春栽培,产品可以比露地提前上市30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德县气候冷凉,露地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露地不覆膜常规种植在9月中旬收获,而5-7月份正是市场供应淡季。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隆德县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早春利用拱棚栽培早熟马铃薯,可比露地地膜栽培早熟马铃薯提前30d上市,比露地常规种植晚熟马铃薯提前90d上市,每667m2产值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马铃薯收获后还可复种早熟甘蓝、芹菜、菠菜等,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催芽栽培技术是靖远县近年来在大芦等高扬程灌区重点推广的一项实用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早熟、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深受当地农民欢迎。主要方法是利用人工控制温、湿度条件,提前打破马铃薯种薯休眠,然后催芽播种,使马铃薯的生育期提前,从而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我们采用该技术栽培的结果表明,马铃薯催芽播种较常规播种提早上市20d左右,收入增加25%以上。如采用大棚、小弓棚等设施栽培,则可提早上市40d左右,收入增加1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泾川县常年早熟茄子栽培面积在200hm^2以上,生产的茄子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周边的庆阳、平凉、咸阳等地。近年来,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推广了使茄子育苗期提前30 d,定植期提前20 d,上市期提早25 d,比露地茄子增加产值达7500元/hm^2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北方地区对马铃薯进行温室育苗本田保护地栽培,比单一保护地栽培提前上市15-20d,哈尔滨地区7月初即可上市,填补了市场鲜薯的空缺。对马铃薯育苗的品种选择、种薯处理、种薯切块、育苗方法、育苗期温室管理、大田移栽、本田管理技术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芳  朱恒利  刘春霞 《农技服务》2013,(11):1199-1200
苏椒16在新沂市种植面积1 000万m2,主要以早春茬为主,上市较晚,容易受到南方蔬菜市场冲击。近年来,在大棚内通过推广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多层覆盖保温等多项集成技术措施进行苏椒16大棚冬春特早熟抗逆栽培试验示范,并获得了成功,2月上中旬辣椒开始采收上市,比普通的早春栽培提前上市55 d以上,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8.
豫西两季作区春播马铃薯“地膜 小弓棚”栽培较之当地常用的地膜覆盖栽培 ,可使出苗期、现蕾期 (薯块形成 )、开花期 (薯块膨大 )分别提前 5d ,7d ,10d ,从而延长了物质积累的时间 ,奠定了高产基础 ;可提早收获上市 2 0d ,使每 6 6 7m2 增值 16 6 0元 ,投资收益比达 1∶3 71。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是棚膜与地膜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采用双膜覆盖栽培可提前约20-30d下种。双膜覆盖保湿、增温效果更好,可使土层温度提高3—4℃,能缓解前期低温冻害和后期冬春干旱的问题。双膜覆盖栽培还可提前30—40d收获,能使商品薯上市更早,销路更好,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目的。通过试验证明:667m^2增产250—500kg,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早春双大棚多层覆盖技术种植西瓜,能够错开栽培季节,实现提早上市3040 d,把廊坊市西瓜上市期提前到5月中旬。每亩产量达5 00040 d,把廊坊市西瓜上市期提前到5月中旬。每亩产量达5 0006 000 kg,产值达16 0006 000 kg,产值达16 00022 000元,深受瓜农欢迎,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地块双大棚西瓜栽培忌重茬连作,选择至少5年内未种过瓜类且无污染源的沙壤土为宜,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瓜田。2大棚建造定植前1个月,开始整地、开沟、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青海省乐都县试验与推广乐都红皮大蒜覆膜种植的实践 ,从整地施肥、选种、种子处理、播期与播种方法、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乐都红皮大蒜覆膜栽培的配套栽培技术 ,采用该技术可比传统栽培方法增产 30 %左右 ,产品提前上市 15 d。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小棚西瓜栽培,由于提早种植,采用嫁接栽培,不仅提前20~30 d上市,还延长收获期,从而使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深受广大农民欢迎。1嫁接苗育苗1.1品种选择砧木为白籽南瓜华砧107和华砧106。接穗选用耐寒、抗病和口感好早熟品种,如黑美人、  相似文献   

13.
江苏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该市2008年双大棚青椒栽培面积近15万亩,青椒定植期比单大棚栽培提前80d左右,双大棚冬季棚内温度比单大棚高5℃左右,青椒上市期提早40~50d,产品销往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667m2收入8000多元,比单大棚栽培增收2500元。其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棚栽培对杨梅物候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大棚栽培提高了棚内温度和湿度,使物候期显著提前,成熟期提早15-17 d,单果重增大16.5%以上,且品质优良。大棚栽培总体上提早了慈溪市本地杨梅上市时间,提高了商品优质果率,延长了市场供应期。大棚杨梅年净收益47.40-53.70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72-74
通过对大棚春播胡萝卜进行覆盖黑地膜、普通透明地膜和未覆膜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黑地膜、普通透明地膜比未覆膜分别提前13,6 d达到商品根质量,延长了在地时间,增加了产量,且根表皮更光滑;为尽早上市,大棚春播胡萝卜栽培应覆盖地膜,且优先选择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16.
番茄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提前15~20d上市,错开了销售高峰期,实现优价出售;通过开沟起垄栽培,沟灌垄种,旱能浇、涝能排,通风、散湿、透光,缓减水肥供需矛盾,降低病害,增加产量,实现高效益。  相似文献   

17.
CO_2气肥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应用CO2气肥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补施浓度控制在1.13~1.70g/m3的条件下,栽培的黄瓜苗壮、叶径大,抗病能力增强,产量提高了15.2%,产品提前上市4d,挂果期延长了25d。因此,采用化学法生成CO2气肥的方法,具有装置投资小、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为日光温室节本增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高山台地双孢蘑菇错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市售的双孢蘑菇和高温蘑菇上市季节分别为10月上中旬至次年4月和6月至8月,9月份双孢蘑菇尚未上市,高温蘑菇已基本结束。因此,9月仍然是鲜蘑菇市场的淡季,市场价格高,栽培效益好。“长三角”地区利用高山台地夏季冷凉气候条件,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双孢蘑菇错时高效栽培,出菇期提前到9月初,与低海拔地区栽培相比可提早20-30d,主要包括菇棚设计、栽培适期、发菌管理技术和出菇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纳西甘甜瓜是南疆农业灌区特色甜瓜品种之一,其肉质橙红,香甜清脆,成熟早.早春采用小拱棚栽培,6月中下旬即可成熟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上市20~25 d,平均产量达到2 t/667m2以上,纯收益1500元/667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纳西甘甜瓜早春小拱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春大棚丝瓜采用四膜覆盖生产技术,做好植株调整,加强温湿度调控管理,不仅可提前上市30d,而且可连续结瓜、陆续采收,比在同样的设施栽培中可提高产量30%左右,产量达7000kg/667m~2,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