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培养方法对成鸡盲肠内容物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鸡盲肠内容物菌群增殖,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用10%鸡粪浸出液VL肉汤可获得最多的细菌种类和菌量,并对培养菌群作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鸡盲肠内容物菌群增殖,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用10%鸡粪浸出液VL肉汤可获得最多的细菌种类和菌量,并对培养菌群作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3.
一、正常鸡粪的形态及颜色 刚出壳未采食的幼雏,排出的胎粪为白色或深绿色稀薄液体。健康正常鸡的粪便是由食进的饲料经过消化道以后,未被消化、吸收的肠道内容物在泄殖腔与输尿管排出的尿液混合而排出体外。常呈圆柱形、条状,多为棕绿色,并带有尿酸盐,象白色冠顶。此外,盲肠内容物亦会按时排出,呈深棕色,具粘性。因鸡排尿量有多有少,故粪便的粘稠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食糜在鸡、鸭消化道排空速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研究了禽别(公鸡和公鸭)和消化道排空期(4、8、14、24、32、38、48 h)对消化道残留内容物含量的影响,比较食糜在鸡和鸭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排空速度和排空率。结果表明:鸭排空速度比鸡快,但鸭消化道总残留干物质量和各段消化道残留干物质量都较鸡高;食糜在鸭小肠、直肠及整个消化道的排空率低于鸡的;鸭在强饲后24 h,鸡在32 h其内容物基本排空。在本试验条件下,用Sibbald的TME法测定饲料代谢能和氨基酸真消化率时,鸡的排空期定为32 h,鸭的排空期定为24 h为宜。  相似文献   

5.
吸收障碍综合症(Malabsorption syndrome)系在控制的条件下,以患病童鸡的肠内容物及所分离的呼肠孤病毒组织培养物经口感染一日龄雏鸡。所有的感染鸡,都发生了相似的肠炎、羽毛粗乱与骨胳病。在早期,主要呈伤寒性多核白细胞象;晚期,  相似文献   

6.
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比较了8只公鸡和8只公鸭消化道内容物酸碱性及体内主要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鸭消化道前段除口腔pH比鸡的高(P〈0.01),食管膨大部、腺胃和肌胃的pH均比鸡低(P〈0.05或P〈0.01),而后段消化道从空肠开始到直肠,鸭的pH均比鸡高(P〈0.05)。(2)鸡和鸭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活性存在差异。鸭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都极显著高于鸡的(P〈0.01);鸭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以及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高于鸡(P〈0.05或P〈0.01);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鸡(P〈0.05)。(3)鸭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相对活性极显著高于鸡(P〈0.01),脂肪酶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肠道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也大多数高于鸡。(4)鸡和鸭消化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活性差异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但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相对活性高于鸡(P〈0.01),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差异是鸡鸭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擎 《饲料广角》2002,(2):23-26
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 单胃动物由于不能产生适当的消化酶,因此对许多分子不能分解(表6)。以植酸而言,它可能只是一种无效的营养素而已,但其它的一些营养素则可能会使动物的消化系统产生应激。例如,对肉仔鸡的观察发现,饲喂含小麦或大麦的饲料会使肠的内容物粘稠度增加。这会使鸡的应激增强。因此为了有助于饲料中各种成分的消化,近几年来对于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产蛋期内,蛋鸡脱胆是一种常见病.多零星发生。及时发现脱肛鸡并加以治疗,可恢复其产蛋性能。现将一种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及时选出脱肛鸡观察鸡群,发现笼下地面有血迹,鸡只咏和脚上有血迹,可判定该笼有脱肛鸡,查找后,及时挑出。2清洗脱出物脱肛鸡一般轻症的仅是部分泄殖腔脱出,重症的发生肠道脱出。用温水加少许食盐将脱出物洗净C如果发现脱出物已断裂,不必治疗。3肇星把洗净后的脱出物慢慢地送人泄殖腔内拴住V腿.头朝下挂起来,这时观察鸡只肛门频频收缩即可进行下一步治疗。4.药物治疗在病鸡的肛门周围皮下分点注射70%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性状良好的动物源乳酸菌为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候选菌株,试验对鸡、雏鸭、甲鱼和小鼠的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鉴定的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鸡、雏鸭、甲鱼和小鼠肠道内容物中各分离出了一株乳酸菌;相比其他三株乳酸菌,分离自甲鱼肠道的类肠膜魏斯氏菌生长性能优良,具备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且在pH值为7和pH值为4.5的条件下均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说明分离自甲鱼的乳酸菌能够作为微生态制剂制备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五年间的一项多国协作研究,产生了一项新的测试法用于肉鸡口粮中小麦和大麦的质量测试。该研究主要研究了小麦和大麦在肉鸡小肠食康粘稠度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现在认为这一作用是这些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肠道内容物的粘稠度愈高.则饲料中养分的利用率就愈低。在一项研究中,只是将日粮中的小麦换成一种粘稠度较低的小麦,就使7~22日龄肉鸡的饲料效率改善了将近19%。以前的粘稠度测试主要是用活鸡进行的.因而其结果更多地具有追溯性.同时更适用于实验或作为诊断工具。新方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通过模拟少量谷…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鸡饲料中添加单味中草药、复方中草药和中西药物防治鸡热应激的研究概况,认为中草药能够缓解鸡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现地肉鸡群分离出的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分离物接种SPF鸡制备的组织乳剂上清中的CIAV可在MDCC-MSB1细胞上增殖。接毒细胞培养物能耐氯仿和70℃15分钟处理;用以接种11周龄无CIAV抗体的SPF鸡,可诱导产生抗MSB1-TK5803株CIAV抗体;用以接种1日龄SPF鸡可产生CIA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证明该病毒分离物为CIAV。  相似文献   

13.
软嗉病因鸡采食了粗硬而不易消化的饲料或鸡毛、麻绳、麦秸、谷草、木屑等异物,停滞于嗉囊中形成刺激而引起;霉变饲料在嗉囊内腐败发酵的分解产物也可导致本病发生.饲料配合不当,突然变更或增加饲料也可诱发本病.病鸡少食或不食,精神欠佳,嗉囊膨胀发亮,凸出颈下部分,内部充满液体和气体,触压柔软有波动,用力触压,病鸡嘴里会流出淡黄色的嗉囊内容物.病鸡鼻孔及口中常排出恶臭气体和液体.严重时,头颈反复伸直,下咽困难,频频张嘴,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软嗉病因鸡采食了粗硬而不易消化的饲料或鸡毛、麻绳、麦秸、谷草、木屑等异物,停滞于嗉囊中形成刺激而引起;霉变饲料在嗉囊内腐败发酵的分解产物也可导致本病发生.饲料配合不当,突然变更或增加饲料也可诱发本病.病鸡少食或不食,精神欠佳,嗉囊膨胀发亮,凸出颈下部分,内部充满液体和气体,触压柔软有波动,用力触压,病鸡嘴里会流出淡黄色的嗉囊内容物.病鸡鼻孔及口中常排出恶臭气体和液体.严重时,头颈反复伸直,下咽困难,频频张嘴,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凤阳大骨鸡消化道不同部位内容物淀粉酶活性有无差异,笔者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10只凤阳大骨鸡肠道内容物淀粉酶活力,检测样本是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试验所测定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内容物淀粉酶活力分别为4026.88 U/g±2099.50 U/g、6250.05 U/g±445.28 U/g、5128.77 U/g±1488.42 U/g、2191.78 U/g±1546.80 U/g和471.75 U/g±146.98 U/g。研究表明,凤阳大骨鸡消化道不同部位内容物淀粉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侵染而引起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发生于鸡,不同品种、品系的各种龄期的鸡都有易感性。由于IBV感染性很高,能在鸡与鸡之间迅速播散,因此自1930年美国首次报道以来,迅速播散到世界各地,现几乎所有养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本病的存在。IB在临诊和病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病型):幼龄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并常因继发细菌性感染而使病情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往往引起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蛋鸡感染后呼吸道症状轻微,而主要表现产蛋量下降,蛋壳及蛋内容物…  相似文献   

17.
肉鸡腹水症的生理学管理和环境性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为保持快速生长而对氧的高需要量是导致肉鸡肺高压从而引起腹水症的主要原因。还有多种比较次要的原因也会增高腹水症的发生率或诱发腹水症,比如寒冷、炎热、某些营养成分、化学物质等。这些因素可增高鸡的代谢率从而增大血流量;或者可增高血液的粘稠度,或增高红血...  相似文献   

18.
一批肉用大雏鸡泄殖腔内接种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t)然后观察乳糖饲料是否影响St在盲肠内的生长繁殖。本试验分:空白对照鸡;经口接种从成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的厌氧培养物(AC);接种AC并给予乳糖饲料三组。在饲喂10天、15天时测得,乳糖饲料能显著降低盲肠内容物中的St数量(每克内容物下降2—4个数  相似文献   

19.
某鸡场鸡群表现关节、爪垫肿胀、行走困难等症状,经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鸡毒支原体呈阴性,鸡滑液囊支原体呈阳性。在此基础上,对关节囊内容物进行了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分离菌落呈典型支原体菌落,能通过450nm滤膜,发酵葡萄糖,还原四氮唑,不利用精氨酸和尿素,菌落能吸附鸡红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被鸡滑液囊支原体阳性血清所抑制。分离物在抑菌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次,未见返祖L型细菌。用分离物对鸡做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故认为分离物为鸡滑液囊支原体。  相似文献   

20.
鸡的肌胃糜烂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其特点是肌胃糜烂和溃疡,甚至穿孔,腺胃、肌胃和肠道含有黑褐色的内容物;病鸡表现食欲减低、消瘦,呕吐黑色物,所以又叫做鸡的黑色呕吐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多发生于1~5月龄之间。此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鸡增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